谈谈有效教学理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9:56:44
谈谈有效教学理论
发表时间:2007-12-24 8:38:16

“反思意识”与“教学设计”
——谈 谈 有 效 教 学 理 论
一、何为有效教学?
观点一:有效一般指单位时间的产量。教学有效一般指:教师必须关注时间和效益,投入与产出,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减负增效。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观点二: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洋思中学经验及魏书生、斯霞、窦桂梅等都是当代中国追求教学有效的典范。有效教学非常同样关注教学艺术、更讲究教学方法,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实施创新教育。
二、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
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
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古代教学观,注重人文道德观的修养完善,尊重儒教圣贤,强调自我悟道,自我完善。重视道德伦理精神的自我完善,见不得物质利益当先。轻视物质的生产,忽视自然科学的学习,甚至认为机器有“机心”,会使人们产生投机取巧,不诚实的念头,而不发展不看重使用机器。
在教学上强调死记硬背,不赞成使用巧劲儿,走捷径。教学上一贯有强制性、权威性、盲从性、随意性的特点。教材“四书”、“五经”多少年不变,脱离时代,没有任何创新在里面。
三、怎样体现这一理念呢?
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动机观)
教学要因材(才)施教、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倡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个性观)
教学要讲求适应性,教学模式的选用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方式和个性特长相适应,反对整齐划一,提倡独具匠心、不拘一格;(生成观)
教学活动要重视教学反馈,提倡课堂教学节节有反馈,作业和测验及时批改,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准确诊断,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反思观)
四、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现象——问题的提出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
然而只要立足课堂,不管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认识论或学习集团论的分析研究,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技术学的定量分析,都会发现,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观察发现,教师的不少行为偏离了教学规律或教学规范,使教学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与消极作用。
概括起来有一些几种:
●盲从性教学行为。
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缺乏主见,盲目赶时髦,形式化,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如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滥用表扬,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曲解对话,削弱基础,等等。学生活动量大了,但思维含量少。显然,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无效或低效的。盲目化、形式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教师尚未真正完成新课程理念。
●强制性教学行为。
表现为教师凭着社会赋予他的与职业具来的权力,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切“教师说了算”,“我教你学什么,你就得学什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讲解过度,指导过度,包办代替,课堂交往和有效互动建立不起来。多数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按照教学大纲“教教材”,教师、教材依然处于中心位置,受这种观念支配的教学依然是“S━R”之间(“刺激”与“强化反应”)之间的简单联结。
●偏失性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过程中因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在座谈、问卷调查中,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的中心的唯一目标是完成认知性任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教学目标被严重异化,致使教学效益不大。
●偏见性教学行为。
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的满足状况,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倾向某些人而冷漠另一些人。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给优生、“后进生”以不同的带有偏见性的答问机会与反馈评价。造成师源性心理问题
●随意性教学行为:
一些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效率效益观念,一味强调增加学习时间和刻苦用功,教学中存在着只问产出、不问投入的偏误,从而使许多学生的学习处于投入大、负担重、效率低、质量差的被动境地。
更有甚者,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儿戏,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废话连篇,节奏松垮,毫无教学效益意识。
●滞后性教学行为。
这种行为表现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已远远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思想、信息还赶不上学生的理解程度。
●     缺乏学生学习主体观。
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精彩、多么生动、多么辛苦,也不管是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这也是有效教学的最主要特点。
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鉴别是一件繁难工作。以上鉴别出的只是比较显豁的几种。
这些教学行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或进步。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新课程课堂重建对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
五、现代有效教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三阶段: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
第一阶段:“班级教学” 模式的开端
从十六、十七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
《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
反思一:“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
第二阶段:班级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与 “定型模式化”对“个性化”的扼杀。
夸美纽斯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
第三阶段:有效性向“教学设计”与“反思意识”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六、实施有效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
1、改变理念 构建理念,“先学后教”。
每位实验教师要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做到“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有效教学的瓶子”。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理念。
2.关注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
3.关注教学的可测性:
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可量化”的教学就是好的、科学的教学。
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也反对过于量化。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4.关注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5、关注交往与沟通:
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
七、对我校有效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1、从经验型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问题。
重视教育札记——小本本的作用,把经验转化为对教学资料的占有。把教学水平体现在教学个性,风格的养成上。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吸收,不断压缩,提取精华的概括过程。依赖一个“小本本”来及时反思、提示、强化。
能力是一个重复模仿、反复训练、不断重复的、积累的、体验,最终养成某种特定习惯的过程。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个性,教学风格的形成、积淀过程。这个过程同样离不开“小本本”。
2、备课着眼点的问题。
一个班45人,备课的着眼点、出发点一概放在成绩在第30名左右的学生身上。以这4——5人是否掌握新授知识作为一堂课有效成功的依据。与之有关的问题:
(1)、这个见解对不对?
(2)、怎样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
(3)、当堂课学不会或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学业如何弥补?
(4)、新旧知识在课堂上的比例问题?三七开行不行?
(5)、新知识要不要拓展,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在一节课中的比例应该多少?三七开行不行?
3、  有效教学的时间分类——给我们的启示:
(1)、当堂显效:当堂教当堂掌握,当堂会举一反三;
(2)、迟滞显效:当堂教的在下节课或稍晚的第三、第四节课上用上所学,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
(3)、长远显效: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之后在写作中、考试中、在随机应变中显效。还可能在更远的时候显效,一两年,五六年,甚至一生中显效。
从三维目标来看,知识能力目标多在当堂显效或短时期中显效(既能够用上,知识能够迁移),而第二维的“方法与过程”及第三维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多在迟滞、长远时间之中显效。
4、  在建构主义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设计观念的重新认识。
(1)     模块理念,根据教学目标及难重点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分成几个模块,如导入、引题析题、复习引新、突破、生成、巩固、拓展强化、小结、作业等等。或讲解、分析、提问、辩论、总结、反复、引申等等,也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分成朗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分析、写作指导或复习例题、新授课例题、巩固例题、拓展例题等等,使知识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充分糅合,承转启合,张弛有度,节奏适中。带着问题开始进入课堂,又带着对新的问题的思考下课。
(2)     生成观念。上课有目标,也有实施达到目标的诸环节。计划与实际总是有不能预期的变化。上课之中眼里始终要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眼神与思想情感的波动,随时调节课堂快慢变化的节奏。需要不断生成思维的火花、创新的讲法。
学生打瞌睡,马上讲一个与所讲授内容不远的故事、笑话、例子等;或反向思维故意买个破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到所学内容上来。
学生板演出错,及时分析出错原因,或深或浅,引申阐发,对症辨证施治,一人得病,大家吃药,永不再犯。
窗外飞来一只鸟,课件打不开,磁带卡住,忽然停电,雷雨声的突然降临,特别是操场上的欢叫声等等突发情况,教师都要做出不理睬、短暂停一停、再利用此局面随机应变又回到课堂上来等机智灵活的处理。
这些都是需要生成的,关键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头装着知识能力的教学目标,一头装着学生的眼神变化。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在交流撞击,情感在和谐交融感化。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工作正在全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