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深度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2:42:35
1.忠实于自己,然后才能忠实于别人。然而,最大的困难也就在这里。要防止那些对人说出的谎言,首先要防止在自己思想中潜行的谎言,而这难乎其难。于是,我们又不妨从忠实于别人开始。
2.向着崇高的努力是一种巨大的努力,也是一种微小的努力。一些人本能的倾向于达到的状态,却要使另一些人奋斗许多年。
3.当人们不能以高谈阔论引起人们的夸赞时,他们常常以沉默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4.比起忍受伪善来,人们有时宁愿忍受赤裸裸的恶,那样至少更痛快些,至少不会有一旦醒悟的痛苦和绝望。
5.容易受骗常常不仅不是一个不让人讨厌的缺点,而是一个常常使人觉得可爱的优点。
6.也许我们不可能在一切事情上保持真诚,那么让我们在诗中保持真诚;也许我们会敷衍许多东西,但愿我们不要敷衍对真心爱我们的人的感情。
7.完全真诚是多么难,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借助于较大的自由度,真诚将比较容易一些,越是不自由,伪善越多。
8.最高的道德水平总是在个人而非社会那里达到的。他们与一般道德水平的差距就跟天才与一般智慧水平的差距一样令人瞠目结舌。
9.最深的痛苦和屈辱莫过于在突然发觉自己朋友身上的污点的同时也看到自身宿命般的不洁。
10.用语言道歉的人有时是因为他不准备用行动道歉。
11.对于多数人来说,作恶与行善一样困难,需要同样大的勇气。在他们那里,行善如上坡(困难)、作恶如下坡(容易)的比喻应该换成这种比喻:欲行 善者站在谷底面临一陡峭的石壁,而欲行恶者却是立在峰顶面临一黑暗的深渊。雨果的冉阿让令人难于置信,萨特的葛茨也只是一种戏剧的虚构。
12.天真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天真的保护,心直口快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心直口快的保护,只要他们确实使别人相信了他们的这种品质,造成了他们具有这种品质的名声。
13.虚伪使一切的德行变味,而真诚使恶行甚至也幻出一层光彩。
14.我们读过、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读的小学课本中的一课是:放羊的孩子几次说谎,叫喊”狼来了”,结果最后一次被狼吃了。这还不是从道德的角度,而是从功利的角度反对说谎,然而”文革”时批判这个故事说它是污蔑劳动人民,却可一笑。
15.最恶劣的私心有时可以表现为一种最无私的激动。
16.有时社会坏到了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会使自己害羞和别人感到意外。这时,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
17.在一些阴晦的、处于道德低潮的年代里,少数特立独行的人就像阴云中一角晴朗的天空,像漆黑雨夜中的一颗星——就这么一点点光芒,也会使人们提高许多许多的。它将给同时代人一种希望,给后来者一种指引,使某一在人类中延续的线不致中断。
18.有的人愿意充当一个鹰犬的角色,并颇以自己嗅觉灵敏而自鸣得意。
19.把人们实际上奉行的道德原则揭露出来,常常会引起众人的憎厌。人们宁愿这样做,却不愿这些原则被公开主张,这使人很怀疑他们是要从隐瞒这些原 则中得到好处,正像一个反对说”自我设计”的人所说的:”那谁来掏粪呢?”这说明:第一,他对人性实际上抱有一种很阴暗的看法(而他还以为他在反对这一看 法呢);第二,他希望不是由自己来掏粪,而是干干净净地坐在办公室里。
20.什么时候可以对人性信任到这种程度呢,说:真诚就是我们的道德。
21.”能”言”善”辩——古希腊”能”即为”善”,”能”"善”结为一体的意义一直影响到当代。
22.会有一些以非道德主义者面目出现的人自豪地宣称:我非难人们一切所谓德性恰恰是依凭真诚的德性──这是所有德性的灵魂。但这里还要注意:一个 理论上的非道德主义者并不等同于一个实际上的道德败坏者(甚至按照常规的标准),人们做出各种恶行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气质而非他们的思想、观点。
23.人们是多么爱好虚荣啊,即使他们明明知道那是言不由衷的赞扬,却仍然愉快地接受它们。
24.在几乎摆脱了一切缺点的人那里,我们却看到他也摆脱不了虚荣;不过使我们聊以自慰的是:虚荣倒也促成了许多善。
25.在人面前的严厉的自责,有时仅是一种试探,看是否别人也如是看自己;而当别人表示哪怕自己明知是虚假的异议时,他就甚感宽慰,似乎自己的过错已不再是过错。
26.一些人老觉得自己遇到好人,一些人老觉得自己碰着坏人;其实他们碰到的人可能是差不多的,问题在于他们自己的内心和性格是容易引出别人的善还是别人的恶。
27.大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但常常是礼节上的不自私。
28.把我们没做到或无能力做到的事情说成是我们不愿做或不屑做的事情,是我们欺瞒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惯伎。
29.人不仅会因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而感到快乐,还会因无缘无故地伤害自己而感到快乐。
30.有学匪是因为有学阀。
31.笛卡尔说:”谁在隐居中生活谁就过得最好”,但隐遁也可以成为一种博取名声的努力。
32.聪明的奉承差不多是百发百中的,而笨拙的奉承也能击中许多人。
33.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为别人的看法活着。许多美德是来自这一点,许多恶也来自这一点。
34.太多的顾及别人使别人腻味和自己疲累,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敏锐的正义感,不要错过一生中不站出来就会终生后悔的时机。
35.一种自制和平衡的生活也同样显示着人的意志的力量。
36.人往往要在处于某一道理的受惠者的地位时才明白和坚持这一道理。例如应尊重和善待自己的父母的道理往往要到老年才懂得,只有这时他才深深体会 到老年人特有的孤独和凄凉及其与世界的隔膜和对温情的渴求,然而,他再唠叨这些道理却又常常只能让人生厌,因为他已经不处于可以自己履行这些道理的有利地 位了。
37.在道德上,比起对于何为得体不得体的一种精细辨别力来,更宝贵的是一种不拘小节却深明大义的品质;比起一种谨小慎微的癖性来,更宝贵的是一种见危授命的气度。
38.我们很少有权利纠正别人,别人那样做有他那样做的道理,而那道理也许还是我们达不到的。
39.我们习惯于把一切现实的东西看成是必然的,然后又把必然的东西看成是合理的,最后又把合理的东西看成是道德的。
40.在打死了那吸我们血的蚊子之后,我们可以减轻我们被咬的疼痛。
41.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妨先检查自己的动机,不去做那些动机是讨人欢心或哗众取宠的事情。
42.有一些人认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是别人应该对他们尽的义务,当别人不愿如此做时就谴责别人是自私或小气。
43.有一种降尊汙贵的恭维,如果不得到加倍的回报,马上就变成怨恨。
44.不要老是对你做过的错事加以解释,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只需改变自己的行为。
45.我们很容易感到别人对我们的妨碍,却很难觉察我们对别人的妨碍。
46.在痛苦的人面前谈论你的快乐是十分残忍的。
47.我们很容易忘记别人的恩惠,却死死记得别人给予我们的侮辱。
48.任何没有经过诱惑的人都不能说他是纯洁的,任何没有遭受过拷打的人都不能说他是坚强的。因此,人啊,不要太匆忙和苛刻地谴责那些有失足和变节行为的人们。
49.人们常常以一种使人们不使受惠的方式来施惠,因而使受惠者拒绝这一恩惠,而这可能正是施惠者潜意识中所向往的。
50.自欺者最能欺人,因为欺骗能生效,往往是因为其中有真诚在,而且是巨大的真诚。
51.能够达到愉快地分享朋友和他人的成就和才华而不掺杂一点嫉妒是不容易的。
52.事后人们解释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都是有条有理的,可是你不要相信这就一定是他开始做这些事时所想到的。
53.不要轻信我们当时的许愿。当我们真心地感激某人时,我们想以后报答他,可是这许诺的报答以后大半会无形中勾消的,只要后来并无新利益的牵导。
54.贫苦的圣徒,极少有的;而且即使现在处在贫苦中的圣徒,也大都是从高贵温柔之乡中毅然挣脱出来的。
55.我对于人格的理想纯粹是形式的:即一种丰富而又单纯的人格。
56.理想的作用在于牵导而非允诺。
57.在我看来,朴素是对一部作品最高的赞辞,也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辞。
58.责备——责人就有求备之意;责难——故君子不敢轻易责人。
59.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有时可以用另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来医治,但正像任何药物一样,这并不总是灵验。
60.一个人随意品评别人往往有损其德;而一个组织却使品评别人成为”正当”的了,乃至于使之成为一种”义务”。
61.在有些时候,至少对有些人来说,德行不在勤于为善,而在懒得为恶。
62.”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在今天可能比”好人与坏人”的区别更为重要,因为现代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号了。
63.坏人经常不是被好人打败的,而是被别的坏人打败的。恶恶相克即为善,或即无恶,世界上比起善恶相争来更多的是恶恶相争,而恶恶相争有时也能争出善的效果。善不必与恶争,或至少不必死争,即便”人而不仁”也不要”疾之已甚”。”
我这里说的是”恶人”,对人我们总还得温存一些,这还因为对人并不是能很快、很准确地判断;但当明明白白的”恶行”与你遭遇时,你却不能不挺身而抗。
64.有关”好人与坏人”的另一点观察是:一般的好人可能确实比一般的坏人多,但十全十美的好人却肯定要比十恶不赦的坏人罕见,甚至可以说人世间没有,而人世间确有我们在有生之年对之绝望的坏人。
65.只有”付出”、”给予”才能留存。”得到”是自己得到了,吸收了,所以随自己的消失而消失;而”给予”是给别人,所以自己消失了,依然能在他人那里存在。
66.不能以似乎小的不义反对大的不义;不能以自己的后发的不义反对别人的已发的不义;不要存一劳永逸地消除不义之念。
战争频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老想发动”最终结束战争的战争”。
67.首先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然后才是”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而大多数人可能就停留在第一步,对一个社会来说,这大概也就够了。
本文来源于:左岸读书_1.忠实于自己,然后才能忠实于别人。然而,最大的困难也就在这里。要防止那些对人说出的谎言,首先要防止在自己思想中潜行的谎言,而这难乎其难。于是,我们又不妨从忠实于别人开始。
2.向着崇高的努力是一种巨大的努力,也是一种微小的努力。一些人本能的倾向于达到的状态,却要使另一些人奋斗许多年。
3.当人们不能以高谈阔论引起人们的夸赞时,他们常常以沉默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4.比起忍受伪善来,人们有时宁愿忍受赤裸裸的恶,那样至少更痛快些,至少不会有一旦醒悟的痛苦和绝望。
5.容易受骗常常不仅不是一个不让人讨厌的缺点,而是一个常常使人觉得可爱的优点。
6.也许我们不可能在一切事情上保持真诚,那么让我们在诗中保持真诚;也许我们会敷衍许多东西,但愿我们不要敷衍对真心爱我们的人的感情。
7.完全真诚是多么难,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借助于较大的自由度,真诚将比较容易一些,越是不自由,伪善越多。
8.最高的道德水平总是在个人而非社会那里达到的。他们与一般道德水平的差距就跟天才与一般智慧水平的差距一样令人瞠目结舌。
9.最深的痛苦和屈辱莫过于在突然发觉自己朋友身上的污点的同时也看到自身宿命般的不洁。
10.用语言道歉的人有时是因为他不准备用行动道歉。
11.对于多数人来说,作恶与行善一样困难,需要同样大的勇气。在他们那里,行善如上坡(困难)、作恶如下坡(容易)的比喻应该换成这种比喻:欲行 善者站在谷底面临一陡峭的石壁,而欲行恶者却是立在峰顶面临一黑暗的深渊。雨果的冉阿让令人难于置信,萨特的葛茨也只是一种戏剧的虚构。
12.天真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天真的保护,心直口快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心直口快的保护,只要他们确实使别人相信了他们的这种品质,造成了他们具有这种品质的名声。
13.虚伪使一切的德行变味,而真诚使恶行甚至也幻出一层光彩。
14.我们读过、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读的小学课本中的一课是:放羊的孩子几次说谎,叫喊”狼来了”,结果最后一次被狼吃了。这还不是从道德的角度,而是从功利的角度反对说谎,然而”文革”时批判这个故事说它是污蔑劳动人民,却可一笑。
15.最恶劣的私心有时可以表现为一种最无私的激动。
16.有时社会坏到了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会使自己害羞和别人感到意外。这时,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
17.在一些阴晦的、处于道德低潮的年代里,少数特立独行的人就像阴云中一角晴朗的天空,像漆黑雨夜中的一颗星——就这么一点点光芒,也会使人们提高许多许多的。它将给同时代人一种希望,给后来者一种指引,使某一在人类中延续的线不致中断。
18.有的人愿意充当一个鹰犬的角色,并颇以自己嗅觉灵敏而自鸣得意。
19.把人们实际上奉行的道德原则揭露出来,常常会引起众人的憎厌。人们宁愿这样做,却不愿这些原则被公开主张,这使人很怀疑他们是要从隐瞒这些原 则中得到好处,正像一个反对说”自我设计”的人所说的:”那谁来掏粪呢?”这说明:第一,他对人性实际上抱有一种很阴暗的看法(而他还以为他在反对这一看 法呢);第二,他希望不是由自己来掏粪,而是干干净净地坐在办公室里。
20.什么时候可以对人性信任到这种程度呢,说:真诚就是我们的道德。
21.”能”言”善”辩——古希腊”能”即为”善”,”能”"善”结为一体的意义一直影响到当代。
22.会有一些以非道德主义者面目出现的人自豪地宣称:我非难人们一切所谓德性恰恰是依凭真诚的德性──这是所有德性的灵魂。但这里还要注意:一个 理论上的非道德主义者并不等同于一个实际上的道德败坏者(甚至按照常规的标准),人们做出各种恶行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气质而非他们的思想、观点。
23.人们是多么爱好虚荣啊,即使他们明明知道那是言不由衷的赞扬,却仍然愉快地接受它们。
24.在几乎摆脱了一切缺点的人那里,我们却看到他也摆脱不了虚荣;不过使我们聊以自慰的是:虚荣倒也促成了许多善。
25.在人面前的严厉的自责,有时仅是一种试探,看是否别人也如是看自己;而当别人表示哪怕自己明知是虚假的异议时,他就甚感宽慰,似乎自己的过错已不再是过错。
26.一些人老觉得自己遇到好人,一些人老觉得自己碰着坏人;其实他们碰到的人可能是差不多的,问题在于他们自己的内心和性格是容易引出别人的善还是别人的恶。
27.大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但常常是礼节上的不自私。
28.把我们没做到或无能力做到的事情说成是我们不愿做或不屑做的事情,是我们欺瞒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惯伎。
29.人不仅会因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而感到快乐,还会因无缘无故地伤害自己而感到快乐。
30.有学匪是因为有学阀。
31.笛卡尔说:”谁在隐居中生活谁就过得最好”,但隐遁也可以成为一种博取名声的努力。
32.聪明的奉承差不多是百发百中的,而笨拙的奉承也能击中许多人。
33.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为别人的看法活着。许多美德是来自这一点,许多恶也来自这一点。
34.太多的顾及别人使别人腻味和自己疲累,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敏锐的正义感,不要错过一生中不站出来就会终生后悔的时机。
35.一种自制和平衡的生活也同样显示着人的意志的力量。
36.人往往要在处于某一道理的受惠者的地位时才明白和坚持这一道理。例如应尊重和善待自己的父母的道理往往要到老年才懂得,只有这时他才深深体会 到老年人特有的孤独和凄凉及其与世界的隔膜和对温情的渴求,然而,他再唠叨这些道理却又常常只能让人生厌,因为他已经不处于可以自己履行这些道理的有利地 位了。
37.在道德上,比起对于何为得体不得体的一种精细辨别力来,更宝贵的是一种不拘小节却深明大义的品质;比起一种谨小慎微的癖性来,更宝贵的是一种见危授命的气度。
38.我们很少有权利纠正别人,别人那样做有他那样做的道理,而那道理也许还是我们达不到的。
39.我们习惯于把一切现实的东西看成是必然的,然后又把必然的东西看成是合理的,最后又把合理的东西看成是道德的。
40.在打死了那吸我们血的蚊子之后,我们可以减轻我们被咬的疼痛。
41.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妨先检查自己的动机,不去做那些动机是讨人欢心或哗众取宠的事情。
42.有一些人认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是别人应该对他们尽的义务,当别人不愿如此做时就谴责别人是自私或小气。
43.有一种降尊汙贵的恭维,如果不得到加倍的回报,马上就变成怨恨。
44.不要老是对你做过的错事加以解释,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只需改变自己的行为。
45.我们很容易感到别人对我们的妨碍,却很难觉察我们对别人的妨碍。
46.在痛苦的人面前谈论你的快乐是十分残忍的。
47.我们很容易忘记别人的恩惠,却死死记得别人给予我们的侮辱。
48.任何没有经过诱惑的人都不能说他是纯洁的,任何没有遭受过拷打的人都不能说他是坚强的。因此,人啊,不要太匆忙和苛刻地谴责那些有失足和变节行为的人们。
49.人们常常以一种使人们不使受惠的方式来施惠,因而使受惠者拒绝这一恩惠,而这可能正是施惠者潜意识中所向往的。
50.自欺者最能欺人,因为欺骗能生效,往往是因为其中有真诚在,而且是巨大的真诚。
51.能够达到愉快地分享朋友和他人的成就和才华而不掺杂一点嫉妒是不容易的。
52.事后人们解释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都是有条有理的,可是你不要相信这就一定是他开始做这些事时所想到的。
53.不要轻信我们当时的许愿。当我们真心地感激某人时,我们想以后报答他,可是这许诺的报答以后大半会无形中勾消的,只要后来并无新利益的牵导。
54.贫苦的圣徒,极少有的;而且即使现在处在贫苦中的圣徒,也大都是从高贵温柔之乡中毅然挣脱出来的。
55.我对于人格的理想纯粹是形式的:即一种丰富而又单纯的人格。
56.理想的作用在于牵导而非允诺。
57.在我看来,朴素是对一部作品最高的赞辞,也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辞。
58.责备——责人就有求备之意;责难——故君子不敢轻易责人。
59.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有时可以用另一个人的利己主义来医治,但正像任何药物一样,这并不总是灵验。
60.一个人随意品评别人往往有损其德;而一个组织却使品评别人成为”正当”的了,乃至于使之成为一种”义务”。
61.在有些时候,至少对有些人来说,德行不在勤于为善,而在懒得为恶。
62.”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在今天可能比”好人与坏人”的区别更为重要,因为现代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号了。
63.坏人经常不是被好人打败的,而是被别的坏人打败的。恶恶相克即为善,或即无恶,世界上比起善恶相争来更多的是恶恶相争,而恶恶相争有时也能争出善的效果。善不必与恶争,或至少不必死争,即便”人而不仁”也不要”疾之已甚”。”
我这里说的是”恶人”,对人我们总还得温存一些,这还因为对人并不是能很快、很准确地判断;但当明明白白的”恶行”与你遭遇时,你却不能不挺身而抗。
64.有关”好人与坏人”的另一点观察是:一般的好人可能确实比一般的坏人多,但十全十美的好人却肯定要比十恶不赦的坏人罕见,甚至可以说人世间没有,而人世间确有我们在有生之年对之绝望的坏人。
65.只有”付出”、”给予”才能留存。”得到”是自己得到了,吸收了,所以随自己的消失而消失;而”给予”是给别人,所以自己消失了,依然能在他人那里存在。
66.不能以似乎小的不义反对大的不义;不能以自己的后发的不义反对别人的已发的不义;不要存一劳永逸地消除不义之念。
战争频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老想发动”最终结束战争的战争”。
67.首先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然后才是”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而大多数人可能就停留在第一步,对一个社会来说,这大概也就够了。
本文来源于:左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