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20:18
圣诞节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该书记载圣母玛利亚是因圣神的感动而怀孕,就在与丈夫若瑟返往家乡时遇上所有的旅店客满,因此玛利亚被迫在马槽里产下耶稣。据说当耶稣安祥的睡在马槽里,在遥远的东方有三博士追随天上的一颗明亮星星找到耶稣,并膜拜他。牧羊人在旷野中也听到有天使的声音在天上发出,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佳音。
耶稣诞生的年份已无从考察,但大多数考古学家都认为应该是在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是公元前一年)为其诞生之年。但正确的日期却无法确定,因此在早期的基督教派便把罗马帝国密司拉教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太阳神诞辰改为圣诞节。
圣诞节的起源另外的说法
教会在开始三个世纪中,除了每个主日及每年的逾越节庆祝主的死亡与复活外,并没有其它庆节。但到了第四世纪初,这种情形就有了改变。此时期出现一种趋势,即基督救赎的行为,藉一种以史实为基础的表达方式,透过不同庆节表现出来,将基督救世奥迹(救恩史)的各阶段、层面以独立的庆节来庆祝。这是复活节周期中各庆节订立的主要原因,也是圣诞节及圣诞周期中各庆节逐渐引进的因由。一如耶稣的苦难、复活、升天等奥迹依据历史的顺序先有了独立的庆节,耶稣生命中的第一阶段,亦即祂的取人性成人,诞生人间的奥迹也成为藉庆节来追念的对象。
耶稣在哪一天诞生,无人确知。圣经上没有记载,教会的传承也不清楚。在宗徒时代和教会初期,并无庆祝耶稣圣诞的事实。最近一百年中,有不少学者曾对圣诞节和主显节的源始作了极为广泛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仍是揣测性质。
事实上,罗马教会在君士坦丁时代得到自由后(公元三一三),就逐渐习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主的诞生。引进此庆节的年代仍不确知,大约在公元三三○年左右。至于为何将此庆节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学者们形成两个阵营,亦即两种不同的意见:
其一是「护教性的」;此庆节的引进是为了对抗当时罗马皇帝订定的一个外教人的大庆节。奥来瑞安皇帝于公元二七四年为全帝国定立了「不败之太阳神诞辰」大节日,命令全国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这也正是冬至时期,白日开始变长。罗马皇帝希望藉此节日团结与巩固全国民众。教会在此同一日订定耶稣圣诞节,是为给教友们指出,耶稣才是真正的「不败的太阳」:旧约已预言基督为「正义的太阳」,新约中,耶稣自称为「世界的光」,若望称其为「照耀每个人的真光」。
另一意见,以为根据一种假定可推知耶稣的生日:第三、四世纪的人特别注意象征意义。基督为太阳的象征深深扎根于当时基督徒的意识中,因而也使他们注意到昼夜的平分点(春分、秋分)与至点(夏至、冬至)变化的象征意义。有一意见认为若翰是在秋分时(九月二十五)受孕,在夏至时诞生;依照路加福音,耶稣之受孕是在若翰以后六个月,故耶稣受孕应是在春分时(三月二十五日),而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诞生。春分时,太阳开始新的历程,而耶稣开始世界上的生命,这两事件的巧合,古代的人认为这是天主上智的安排,这一天实在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期:象征「真的太阳」.「世界之光」进入了充满了罪恶的黑暗世界,逐渐放射光芒、驱逐黑暗。
以上两种意见的正确性虽仍不能断定,但事实上,这新的节日—稣诞辰—第四世纪结束前,以惊人的速度普及于整个西方教会,以及许多东方教会。其理由或许是由于教会反对当时(第四世纪)的亚略异端(否认耶稣为天主),而强调耶稣之位格(天主圣子),而少注意其救世工程,此时引进耶稣圣诞节正是对耶稣为天主子之信仰的一种合适的礼仪方面的表达。尼采大公会议(三二五年)申斥亚略异端,编订信经,郑重承认「耶稣基督是天主子,父的独生子,亦即生自父的性体: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祂是由(父)而生的,而非受造的,祂与父同性同体……」。这种信仰正好在圣诞节礼仪中表现出来。
圣诞节庆祝的主要内容     此节日庆祝的原始内容是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迹,祂「藉肉体显现」于人间的奥迹,包括祂的受孕与诞生。此节日原来的拉丁文名称为「Natale」,此字原指生日的周年,但当代宫廷的用法也指帝王的登极、被尊为神的光荣日子。因此,古代教友也把这层意义应用到基督的Natale,即圣诞节不仅庆祝耶稣诞生在伯利恒的日子,而且也纪念祂显现于牧羊人、东方贤士,以及黑落德杀婴孩的事迹。在第四世纪末叶,罗马教会开始庆祝由东方引进的「主显节」(Epiphania),才把东方贤士(三王)来朝的事迹转移到元月六日庆祝,而为圣诞节保留了耶稣诞辰及牧羊人来朝的事迹。但东方教会几乎于同时把圣诞节引进后,礼仪中却仍保留着圣诞节原始的内容。直到今天,拜占廷教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祷中,仍这样歌唱:「上主,你所造的每类受造物都带给你感恩的证物;天使的歌唱,天空的异星,贤士的礼品,牧羊人的敬仰,大地的山洞,旷野的马槽,而我们(带给你的)是一位童贞母。
订购鲜花请点击:重庆花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