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孙:怎样才能“扎台型”(南方都市报 2009-11-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7:06:44

怎样才能“扎台型”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陆谷孙 原创 浏览量:152  发布时间:2009-11-27 手机看新闻
版次:AA46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知道分子之陆谷孙专栏

    先借机普及一个沪语动宾词:“扎台型”,撑门面或显摆之意也。我写了一篇关于睡衣(见本报11月3日)的文章,弄得礼仪派人士很不高兴,一位平时与我关系甚契的媒体朋友电邮讨伐,连自己的亲属也发来短信警告,真应了“自诒伊戚”这句古语。其实,我写文章的本意是反对管头管脚家长式的micromanagement,希望世博期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少些“大盖帽”和“红袖章”来点缀市容,让老外见识一下上海市的平常心,这效果显然要比如临大敌好得多。虚荣心凡人都有,歌德胜于缺德,更是常识和我们这儿的老规矩。开世博,要“扎台型”,“主雅客来勤”嘛,也无可厚非。只是礼仪教育属长谋远略,临时抱佛脚,还要巨细靡遗地强势力行,不但可能惹得自己的子民厌烦了“骂山门”,说不定反生负面的国际效果,相信其他城市主办别种嘉年华的经验教训,聪明又精明的上海人不会不吸取。再说文化不同,习俗各异,时至后现代,“多样化”这一基本准则早就被大家认同,甚至还写入了政治家们的声明,你说世博礼仪必须划一,不是太“前现代”了吗?说人人是自己的主人,我同意,因为这就意味着自觉规范本人的行为。说人人要做世博的主人,我觉得夸张了,贩夫走卒想做也做不了啊。譬如,老外吃面条不许出声,要用筷子卷着绕着往嘴里送,我们中国人则喜欢吃个稀里哗啦,恣肆酣畅。世博来了,你要上海城隍庙点心铺子里的食客一见洋人光顾,立时全部“偃旗息鼓”,现实吗?有这个必要吗?

    据披露,上海人的幸福指数已高达69%以上,多数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微笑看来已不成问题。可是看到报纸上教人如何微笑,我这儿禁不住已经先笑开了。有没有必要像《保姆》里奚美娟演的东家那样,定个标准,要求外来妹笑的时候露出不多不少8颗牙齿?至于老外,诚然,美国人比较外向,陌生人之间微笑打招呼确是常有的事,早晨走在大街上,有时“大盖帽”也会冷不丁冲你叫一声“Morning!”或“Hi!”电梯是较为狭窄的人体空间,几双眼睛近距离对接,不笑一笑容易引起尴尬,也是事实。可是换了个内向又高傲一点的英国人,或是其他国家某位“我思,故我在”的主儿,我看“目接”一下之后,笑还是不笑,还真是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判断。总而言之,礼仪也好,表情也罢,既不趾高气扬,又不妄自菲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是我心目中的和谐世博。

    说到给上海“扎台型”,我看要做的事情远远多于世博礼仪和表情,譬如说,晚报上用醒目字体以专框教会市民如何识别假警察,可见造假之烈已到何种地步;火车站匪夷所思地不售火车票,非长途跋涉找代售点,多付5块钱才能买到;为防“白色污染”,一声令下,塑料袋早就禁了,可暗地里上海的商家变“禁”为“卖”,一个塑料袋挣它个两三毛钱也是收入;未来妈妈们排着队,不愿在本地而要赶在新年前挤到香港去生宝宝,弄得那儿的产科医院和市民跼蹐不安,忙不迭关门拒纳等等,这些让人看了去,恐怕不但不能“扎台型”,而且绝对是拆上海台的吧?(作者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http://gcontent.nddaily.com/1/31/131791fdf0cbab28/Blog/7f8/c86b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