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书海拾贝(20)每日更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36:44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你的一生,就像是风中之烛,即使大雨倾盆不止,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而你的足音将永远回响,在英国最青翠的山岗上。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风中之烛》
■ 最后的魅影
1997年8月31日,巴黎,午夜过后26分钟,一辆梅塞德斯车以时速118公里的速度撞到了一个隧道的水泥柱上。三个半小时后,一个悲剧的、美丽的、童话中的人物———英国威尔士王妃戴安娜永远地离去了。
一支风中的蜡烛,突然地被掐灭了。戴安娜那时36岁,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公众人物,被称为“人民的王妃”。

永不凋谢的“英伦玫瑰”

戴安娜去世后,她的住所肯辛顿宫前摆满了哀悼者敬献的鲜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市长助理兼职厕所管理
□文里
哈特是澳大利亚基尔市的市长助理,拥有社会管理学博士头衔的他除了要协助市长处理诸多公务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每三天要驱车一次,赴110公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去调查和汇总最新民意。因为这个小镇居住着20多户共70多位土著居民,由于他们的独特生活习性,至今还不大乐意利用网络和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向市政府反映自己的呼声和意见,而是希望每三天能有一位听懂当地方言的政府官员前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市政府非常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于是就将这一任务派给了市长助理哈特。哈特恪尽职守,每三天一次光顾该镇,提着公文包走家串户,用笔速记着或用录音机录下这些土著居民的最新民意呼声,以不断完善市政府出台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
哈特每次完成了以上公务之后,接下来立即就要转换为一位公共厕所管理员的角色。走进车厢里,脱下夹克衫和皮鞋,换上白长褂和套靴,从另一只帆布包里拿出两大卷卫生纸和两小罐洗手液,先走到男厕所里,驾轻就熟地旋开自来水龙头,将便池和便器冲刷干净,然后将卫生纸套进卷筒里,将洗手液倒进盒子里,这个活一干就得要半个小时。至于另一端的女厕所,哈特当然是不能进去的,他雇请了当地的一位愿意兼干这活的中年女性代劳了,每次适当给点儿劳务费。
这里的男女各一处公共厕所,位于集市两旁,是市政府于两年前投资建造的,目的是改善当地土著居民赶集时候方便,这理所当然受到居民的赞赏。建造完毕后,市政府向议会提议:从当地土著居民中抽调一男一女担任厕所工作员,负责其卫生杂务等工作,其工资报酬由市政府负责支付。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大多数议员的反对,其理由是该小镇总共不到一百个居民,却要两位专职工作员,这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有这个必要吗?议员们认为,这一项工作,前往公干的市政府公务人员完全可以兼任,兼任者适当可以获得一些劳务报酬。
于是,这一工作任务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市长助理哈特的头上了。哈特也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兼职工作,他希望用这一角色更加便于和土著居民进行沟通,以使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用他的话来说:我真的找不出任何理由来拒绝这一份兼职工作,我还必须要无条件地认真做好,否则的话,就会有另外的人取而代之。
■"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法国谚语

●《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今天仍被被世界公认为文学史上的经典,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于连是韦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于连从小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只好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为了博取大家的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之间产生了暖味关系,这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由于自己的聪明和个性,他不仅受到了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二人秘密结婚,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则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好景不长,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际,他却又陷入了贵族阶级和教会所设下的圈套,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 60年代“知青逃港潮”与经济特区

1966年,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社会陷入混乱。文革的前几年,内地越境到香港的人数并不多。
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大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返城。而没有关系、被迫留在农村的广东沿海知青人苦于没有出路,邻近的香港成了他们重圆城市梦的另一条渠道。
虽然当时知青们天天接受持续不断的“思想教育”,但他们私底下常常偷偷收听香港电台,加上偶尔有香港人回乡探亲,带来新奇的物品和见闻,这一切让返城无门的知青们看到了一线亮光。
然而,偷渡要顶着巨大的风险。巡逻的边防军配有嗅觉灵敏的狼狗。偷渡不成的知青被押送回来,要被关押一两年。知青们偷渡的地点一般选在蛇口,这里距香港4公里。
在当时,泳圈、气枕等都属于违禁品,根本不可能带到宝安。所以,很多人想出了很多奇招,比如把篮球塞到网袋里,就是泅渡的“救生衣”了。
一位知青描述,由于边防军防范严密,大家只能协同“作战”。几个人凑在一起,分头买篮球、网袋。然后随身带一点点钱,把钱藏在蜡纸包,蜡纸包藏在肥皂里。白天,大家在山上睡觉,夜里赶路。
快到水边,大家各司其职,有引开边防军的,有对付狼狗的,有帮助逃走的人绑球的。她说,“能走掉的只有一个两个,还要躲开巡逻艇,真的好难……”
根据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李若建的一份研究报告,1974年底,港英政府开始边境堵截,实行了 “抵垒政策”。所谓“抵垒政策”,就是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越过边境进入市区,就可以在亲友的陪同下领取合法居住证件,获得居留权。
“抵垒政策”在1978年以前似乎有效,不过到了1978年以后则完全失灵了。逃港风潮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仅1979年与1980年的两年内,估计有20多万人成功地越过边境进入香港。
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80年10月底取消“抵垒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对非法入境者无论在香港何处被捕,即被送返中国大陆,也就是“随捕随解”政策。
1979年5月6日,一则传言引爆了最严重的逃港风潮。传言说,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当天,香港实行大赦——凡滞港人士可于三天内向政府申报香港永久居民。深圳还在当日 “大放河口”,允许群众自由进出香港。
《1979-2000深圳重大决策与事件民间观察》一书描述,在5月6日这一天,来自惠阳、东莞、宝安三个县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山人海吞噬了。
第二天,毗邻香港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尸体,景象惨不忍睹。
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兼纪检会书记的刘波日后回忆说:“没有办法,老百姓冲破边防线,他不顾了。以后就是部队来管,县政府、民兵什么全动员起来了,抓逃亡,你也抓不了,就是要往香港冲。”
在70年代末,集体逃港被视为恶性政治事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1977年冬天,复出后的邓小平外出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广东。在听取广东领导汇报逃港问题时,邓小平突然插话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紧接着他又说:“这件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随后,广东省委专门派出了调查组赴深圳进行调查。结果,深圳河两边的两个“罗芳村”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当时,深圳河这边的罗芳村,村里农民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在河对岸香港那边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更让省委调查组感到惊讶的是,河对岸香港那边原本并没有一个罗芳村,居住在那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跑过去的。
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的领导向邓小平做汇报,希望广东在经济改革中尝试着先行一步。正是在这次汇报后,邓小平做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代中期,延续近20年的逃港潮终止。
■十大元帅第七名
政工巨匠: 罗荣桓(1902~1963)

毛泽东评价:“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在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铭刻着罗荣桓这个光辉的名字。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从那时起连队有了党代表(后改称指导员),而罗荣桓即是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他由此起步,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对于罗荣桓的功绩,毛泽东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罗荣桓, 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读高小时,一位国文老师取《诗经》“桓桓于征”之意,为他改名荣桓。他8岁入私塾,后转入新式小学。1919年,罗荣桓入长沙协均中学,后入青岛大学,受五四运动影响曾参加社会上的反帝爱国活动。1926年秋,他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回乡后组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坤。1927年4月,他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同年夏,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共产党。
入党后,罗荣桓被派往鄂南搞农运,随即率农军参加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途中,毛泽东在三湾村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缩编为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实行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全新制度。在这次改编中,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罗荣桓被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从此跟随毛泽东在部队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罗荣桓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当时评价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此后,罗荣桓先后担任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翌年末,他率部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毛泽东在1962年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1945年夏,考虑到罗荣桓伤病交加,中央派人去山东接替他的工作。因日本投降形势突变,罗荣桓随即又强支病体率山东主力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参加领导了解放东北和后来进军关内解放平津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罗荣桓被任命为最高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春又出任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3年,他提议创办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由于长期抱病坚持工作,他的健康情况日益恶化,1963年在北京病逝,享年61岁。
■点亮你心中的三根蜡烛!!!!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
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佛: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佛: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不爱她了,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别人,她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佛:在婚姻里她还拥有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了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所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应该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
佛: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她不会爱上别人的。
佛:这样的话你不也说过吗?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佛: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人:我,我,我......
佛: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佛: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佛: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自杀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完全自杀手册》
■“森冤”,日本恐怖自杀森林揭秘

富士山脚下,茂密阴森的青木原林海,每年都吸引着几十位特殊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决不是为了一览森林景色,而是为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英国《独立报》记者专门跟踪日本当地警察,参加了每年一度的收尸活动,并详细报道了此事。
●秋季是收尸的季节
青木原林海是一个天然林场。野生磨菇布满有着青苔的洞穴,林子的上方隐隐约约可见富士山的轮廓。
罗盘在林子里也会失灵,据说是由于火山熔岩的磁场作用。
10月24日星期五,日本人又像过去30年一样,开始每年一度的搜寻自杀者活动。警察、自愿者以及随行的记者也一起进入林中。这种每年一次的大搜查始于1970年。开始的几年,“收获”的尸体稳定地保持在大约20具左右,可10年前,这个数字却大大增加。1994年发现57具尸体,到1999年,已达创纪录的70多具尸体。今年,仅星期五一天就发现了4具。
率领这次搜索的清方小山田说,“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中年人。往年,不论何时何地,都可能看到夫妻双双进林海,为爱自杀,可今年却没有这样的一例,也没有发现一具少年的尸体,我还是挺高兴的。”
●20分钟收一具尸体
收尸队从富士山脚下出发向死亡之林前进,刚走了不到20分钟,就在离一条羊肠小道几米的地方发现了第一具尸体。这是林海永恒的拂晓景色,天在下着雨,只见他跪在地上,脸和手臂都趴在地上,是一种痛苦和乞求的姿势。头发很短,稍稍乏白。衬衣很干净,脖子的右侧有一条长长的呈交叉型的刀口,看不出他年龄多大。接着,警察嚷嚷着拨开了人群,开始用照相机拍摄死者,并用塑料袋装了尸体并封上了口,用金属推车将其送到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可还没等把这具尸体推入救护车里,又在密林深处发现了另一具尸体。
●树林中留着警察的字条:“请稍等一会儿!”
随着自杀人数的增多,搜索尸体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搜查这天,300名志愿的消防队员和44名警察聚集在停车场上,其中大多数是60岁开外的人。
黑压压的森林神秘莫测,穿着制服的队员正互相招呼着,鱼贯而入。的确,这是一个令人胆颤心惊的丛林,树木密密麻麻,地面上落满朽枝和腐叶。
罗盘在林子里也会失灵,据说是由于火山熔岩的磁场作用。在这些丛林中迷失方向才叫真正的迷路。有些尸骨被野兽践踏得七零八落。“肯定有几年的时间了,那些来这里寻死的人一定知道,在这里自杀让他人很难发现尸骨。”
树林中钉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张由警察留下的字条,“请稍等一会儿!”“你的生命是你父母亲给的礼物,不要将烦恼留给自己,请寻求咨询。”当地警察还有一辆专门在林中巡逻的车子。根据警方的数字,迄今已经有48名欲寻死的人被救。“我们有时会收到来信,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现在我会尽力活下来。’”当地的警察负责人说。
●这里的出租车只跑单程
如果在这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他们一定有故事告诉你,他们会讲述乘客是如何呆若木鸡或失魂落魄地到达林海,然后一去不复返。他们总是跑单程,只将那些欲寻死的乘客送到林海旁,而再不可能载到什么人返回了。
“如果你向人们报道步行的美妙、林海的神秘,还有它那各式各样的美景,那么我们会热爱林海的,”小山田说,“那些爱好爬山的人们由于担心眼前会突然出现一具尸体,都坚持在富士山的另一侧进行爬山活动。我看到一些自杀者的亲属来这里寻找父亲或儿子,我目睹了人们因丧失亲人而遭受的巨大痛苦和沉重打击。我想让人们了解,自杀是一种无济于事、只会制造悲痛的行为。”
●日本自杀已经成风
大多数在那里自杀成功的人都是以上吊的方式,也有一小部分人借助吃安眠药和服毒而自杀,在冬季,有的人就在雪地里躺下自杀。
为什么那些想自杀的人会青睐这里呢,除了藏身的现实理由,答案还可追踪到很久以前。在19世纪,封建的日本遭受了严重的饥荒,青木原是穷苦人家通常来这里弃婴和处理老年人的地方。一位叫松本清张的作家写了一本著名小说,并被搬上了银幕,片名叫《浪潮中的宝塔》,片中的一位人物就是到这里寻找死亡的。
而另一本曾在几年前卖得火爆的臭名昭著的《**》,也曾向读者建议到这里自杀。
在所有亚洲国家中,似乎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自杀。1998年,日本全年自杀人数突破历史性的3万人,而去年则上升到了33048人。每年大约有12000个儿童父母中有一方自杀。自杀者中有22500人是男人,而且多数是中年人。自杀者的形象以及自杀选择的时机与日本的经济危机正好相关。经济危机起始于90年代初期,一些企业因重组、破产或垮台而受到沉重打击。
为了遏制自杀之风,东京的地铁站已采取措施,沿站台放一些镜子,目的是让那些欲自杀的人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三思而后行。日本劳动福利省已要求拨出两亿多日元,专门对付自杀。不过,每个人都知道减少自杀率惟一可行的办法是恢复经济的景气。不过,即使在经济繁荣的年代,走上自杀之路的日本人比起其它国家来说,仍多得多。
●日本自杀圣地(未成年人免进):http://www.xici.net/b364670/d62974795.htm
人之将死,其言亦奇。
■最后的话
公元1555年,殉教者约翰•罗杰斯站在火刑柱上。当烈火熊熊燃起时,他说道:“我主耶稣啊,请接受我的灵魂吧!”300年后,美国牧师约翰•霍尔摩斯躺在临终的床上,一个看护把手伸到灵布下,摸了摸他的脚,小声对他的亲属说:“奇怪,没有人在死的时候,脚还是热的。”霍尔瘴斯睁开双眼,发表了最后的观点:“约翰•霍尔摩斯却是如此!”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对钉死他的士兵说:“父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十二月党人巴里亚京斯基临终前叫人扶他从床上起身,他说:“士兵应站着去死。”
“妈妈!”法国小说家阿那托尔•弗朗斯最后喊道。他获得过19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作曲家兼指挥梅勒临终前也轻声地呼唤:“妈妈,妈妈!”
哲学家的遗言与普通人大相径庭。黑格尔死前抱怨说:“只有一个人曾经理解我——不过严格说来,他还是并不理解我。”法国哲学家格西迪死前说:“人为何出生?我不明白!人为何生存?我不明白!人为何死亡,又如何死亡?我仍不明白!”
意大利画家潘罗基那临终前拒绝见神甫。他说:“我倒要看看,未经忏悔就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会碰到什么样的麻烦!”大诗人海涅不相信神灵的存在:“上帝会不会记住我——那是他自己的事。”
许多人避开了灵歌与忏悔,死前想的是自己神圣的事业。语言学家多米尼克•博霍尔正是这样:“我马上——或者说即将死亡,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语法上都正确。”金融编辑互尔克•博龙临死前问道:“有什么新闻?”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被罗马士兵杀害时,留下最后的一句话是:“等我做完这道题。”莫扎特临终前突然抬起手臂做出了指挥乐队的样子,并且说:“让我最后享受一下音乐的声音吧!”
医生对死亡的到来颇为清醒。名医亨利•格林在死前进行了最后的自我诊断。他数完了自己最后一次心跳,说道:“停了。”
英国人彻斯特顿死前有一句名言:“结局很清楚:世界上存在着光明和黑暗,每个人只能选其一种。”
歌德选择了前者:“打开第二扇百叶窗,让更多的阳光进来吧。”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好相反:“请把灯关上。”而美国大诗人朗费罗死前却这样要求:“请把留声机开着——每次我都是在音乐声中入睡的。”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玛莎,剧场太黑了,让他们把灯打开。”
革命家的临终很有自身的气质。依兰•阿仑是英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教士告诉他,天使在等他呢。阿仑粗暴地说:“是吗?娘的,就让他们等着吧!”俄国十九世纪革命家贝斯契夫•路明受绞刑时绞索断了,他从地上爬起,笑道:“我老是不成功。瞧,我在这儿都遭到了失败!”英国女革命家玛丽•爱托恩临刑前无意中踩了刽子手的脚。她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歉:“先生,对不起!”
不少人临死前还惦记着债务。苏格拉底死前对审判他的法官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死,你们生,究竟谁好,唯有神知道。”不仅如此,他在饮下毒酒静待死亡降临且下腹周围已开始变凉时,突然撩开盖在身上的被单,露出脸来说:“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一只公鸡,你能记着替我还清这笔债吗?”美国将军温菲尔德•格各特对债务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让仆人照看好自己的马。
大发明家爱迪生临终前凝视着窗外,叹道:“那儿美丽非凡。”美国作家卡尔•琼临终前对儿子喃喃道:“我要看看落日的景色。”物理学家梅塞的话则是;“这就是我一直害怕的事吗?哈,我完全能忍受得了!”
拿破仑的最后一句话是:“法兰西、军队、先锋队……”能言善辩的美国演说家亨利•瓦尔得比彻的遗言别具匠心:“现在,神秘奥妙的世界降临了!”莎士比亚的临终遗言是:“我把第二个最好的床留给太太。”这位戏剧之王制造了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千古之谜:把第二个最好的床留给太太,那么第一个最好的床留给何人?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这位显赫一世的君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显得精神饱满,他看到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阿里斯•亚当斯结过两次婚,但她对前一个丈夫尼兰•黑尔最钟情。临终前她问道:“尼兰在哪儿?”尼兰•黑尔没有引渡就被当作英国间谍处以绞刑。他临刑前有一句著名的话:“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奉献给我的祖国!”
法国数学家博叙死前已极度虚脱,不能言语,可他的好朋友问一句:“12的平方是多少?”“144。”他轻声答到。美国前总统威尔逊面对死神,他安详地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慈禧的遗言就是真理的源泉:“你们永远也不要让一个女人的权力达到至高无上的顶点。”法国女革命家罗兰夫人走上断头台时,面对远处的自由女神雕像,说出了那句举世闻名的不朽格言:“自由,世人假汝之名义,犯下了多少罪行?”
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留在一代人的心中。他临终前,对人生发出警语:“我们所建成的,与我们为之所奋斗的完全两样。”
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的“最后的话语”,则更具诗意和文采。譬如,
爱国者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宋代爱国名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代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三国周渝的:“既生渝,何生亮?”
西楚霸王项羽的:“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
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国父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影星阮玲玉的:“不死不足以明我冤!”
王成的:“为了祖国,向我开炮!”
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观乐山大佛
三江汇聚乐山佛,沧海桑田佛依旧。
佛身安座青山外,不解红尘几多愁。
月落乌啼数滴泪,白帝城边枯木疏。
古今多少不平事,有谁求得佛保佑?








■与蒋介石“金兰结义”的冯玉祥

冯玉祥的一生,可圈可点,民国史的重大事件,他都参与其中。南征北战、叱咤风云,充满传奇色彩。作为曾经独霸一方的统帅,也曾与蒋中正义结金兰、歃血为盟;更曾参加过军阀大战、逐鹿中原;到抗战胜利的第二年,在美国公开发表斥责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蒋大为光火,取消其国民党员的身份及护照,使其成为随时可能被暗杀的目标;48年中共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冯也属于被邀请的一列,在苏联友人的建议下,全家老小乘坐“胜利号”,准备由美国经苏联打道回国,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将军在回国途中,因轮船失火而不幸罹难归途中,冯玉祥意外去世,死因几十年来一直是个谜。
1928年2月,蒋介石和冯玉祥金兰结义,拜为把兄弟,下图为两人互换的金兰谱。

蒋氏帖辞:安危共仗 甘苦同尝 海枯石烂 死生不渝

冯氏帖辞:结盟真意 是为主义 碎尸万段 在所不计
八位因姚明而红的女人(4)
■劳伦的示爱情书

劳伦•杰克逊
英文名:Lauren Jackson
出生:1981年5月11日
身高:198cm
体重:85kg
位置:中锋/大前锋
球队:西雅图风暴
国籍:澳大利亚
以往战绩:1997年,16岁就代表国家队出战;2003年,荣膺WNBA的“最有价值球员(MVP)”,这是首个非美国球员获得这项荣誉;2006年,随队赢得世锦赛冠军;2007年,再度获封MVP球员。
●劳伦写给姚明的情书
(节选):
我默默地坐在那个角落,看着你拼到了最后一刻,一如我在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对我的朋友说:要不,我们打个赌,他终有一天,会统治这个赛场,我很爱这个赌约,因为它,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关注你,去看你的比赛……
从我第一次,看见你手腕上那根细细的红绳,我就知道了结局,那个编制这根绳子的女孩一定有双灵巧的小手,我用我粗糙的大手试着编了一次又一次,没有一次成功。唯一一个成品,我的朋友见了,笑着问我,这是不是一个项圈。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对待没有希望的爱情,应该像伐木一样拦腰砍断,最致命的总是最少痛楚。可是我做不到。这一刻,我抱着你,你的心跳就响在我的耳边,那么快那么快。我爱你,我说。你的拥抱僵硬了一下,然后我听见你轻轻的声音,那么轻那么轻,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有聆听的权力。我,知道。疼痛让我永远清醒,永远不会把你忘记。你永远不会知道。那是你的名字。
劳伦在姚明和叶莉的恋情已经浮出水面的情况下,还曾当众向姚明“示爱”,主动邀请姚明约会,但遭到姚明拒绝。说起来,无论是场上还是场外,劳伦都是中国女篮的“敌人”。如果叶莉不退役,那么她有可能和昔日的“情敌”直接对位。奥运会闭幕式上,劳伦更是伸手搂住姚明的脖子,热情地拥抱姚明,姚明见状也大方低头俯身抱住她。
点评:从情书中得知,劳伦从姚明的菜鸟赛季就开始关注他,并且和朋友打赌“姚明一定会称霸球场”,这个赌约也成为了她“追逐”姚明的小“借口”。当然,情书中也说到劳伦看到姚明手腕上佩戴的红绳时曾一次次地尝试编制,却最终失败的小故事。看到姚明和叶莉结婚,并成为一对和睦幸福的夫妇,澳洲美女也只能不断慨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可能有绝对的甘于平凡和与世无争,而追求、争取这些戏码却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一如劳伦•杰克逊对姚明的勇敢表白。
面对爱情,人们通常表现出三种态度:敢、不敢和犹豫不决。三种态度都无所谓好坏,但我知道在大家的内心深处多多少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敢爱敢恨的人,这不仅是一种值得赞赏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个人是否足够自信。
人的一生很短暂,喜欢就要争取。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该遇到的人,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那是缘分。为了一句“我喜欢”,在全世界的人面前拥抱所爱,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奥斯特洛夫斯基
■《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之十一
□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

前天,我的朋友,我给你写了那最最难写的事情。去想它已经是可怕的折磨,更何况去写它。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起它来其痛苦也越来越刺伤我的心。
同一天,算是我幸运,几个好朋友拉我去伊斯特拉水库。我认识几位住在水库附近的人,冬天我们都在茹科夫卡这一带一同滑雪。我的朋友们真的不知道我是如何地感谢他们把我拉走呢。
我们经过伊斯特拉,折向布刹茹瓦路。在我的周围,向任何一个方向看,都是那恬静永恒的大自然,象天空那样茫茫无垠,悠然自得。何等神妙的去处:多么柔和、宁静、无与伦比的美:
大洋当然是壮丽的。南方是丰饶绚烂的,而山峰则更雄伟壮观。但是,多年来站立在此的灰色茅屋,这些田野和草地,地平线上的森林和那时兰灰的上空——它们的魅力又是什么呢?还有这路边生长的苜蓿,芳香喜人,黄白相间。你把它的花朵放在掌心碾碎,就闻到一股蜜一样的味道,南方的玫瑰能和这香味比美吗?还有这伊斯特拉水库,它的水缓缓地流着,墨绿墨绿的;它那曲折的堤岸长满了垂柳。你不能下去游泳,你只能看呀看呀,感到喉咙在绷紧,因为它太安静太美丽了,要是能哭一场有多好,正好象一位久别重逢的友人,当他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把头放在他肩上,流出喜悦的眼泪。
水库本身也是大自然,浩浩荡荡,多么有力量。在太阳照耀下,水面闪闪发光,堤岸上长满白桦、劲松和其他树木,有一处浅滩,微波涟漪。帐篷、汽车、年轻的面孔、晒得黝黑的身体,鲜艳的游泳服,处处皆是。有骑自行车来的,有背着背包步行来的,还有坐着汽车来的,车顶上还绑着小船。全世界的人都愿意要一样相同东西——美好、健康的生活。
当我们驱车抵达阿莱赫诺沃时,我们把车开到农庄尽头的那个农舍,再过去就是大白菜地了。那些农舍既美好又清洁,庄稼地收拾得那么细致精心,真是意想不到地好。比起我居住的莫斯科郊外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区来,这儿的管理样样都更强些。好象是一位叫施密特的农学家,来到这里当集体农庄主席已经有八年头啦。在一次抽调门家下乡的运动中他从莫斯科到阿莱赫诺沃来的。下来的许多人干得并不好,但也有一些真正懂行的。施密特——人们认为他是个犹太人,实际上他是德意志血统的俄罗斯人——为集体农庄干了许多事,如今这儿有许多果园,地上全都种上疏莱和粮食作物。人民生活相当好。说真的,这也不要求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只不过需要一些敏锐性和热情,再加上一点组织能力,一点儿创造性和教育。
在我们抵达后许久,天还是亮的。村庄座落在田野之中,水库就在近旁。在那平整得很平坦的土地上是辽阔的天空。一连数小时,光从天上来,先是红红的落日,然后是紫色,到了最后,黄昏的暗兰色。真是静啊,空气里弥漫着芳草的醉人甜香。一轮明月从树林背后冉冉升起,空气中的芳香越来越浓郁,脚下有些潮润,太空转成越来越深的紫色。天上星星一个个闪闪出现,最后好象从四面八方将你包抄起来,多得叫你不能再去想别的事。我睡在露天场院里,躺在一只行军床上,仰望闪闪烁烁的群星,只觉得要哭出来——我高兴我还活在人间,能亲见这星星,呼吸这芳草的甜香、甜香的气息。
第二天;我们花了一整天去走路,到水库去游泳,水库的景色。我们身后是一片田野,翻着金黄的麦浪。天上白云在静静飘浮,犹如大块棉絮那么松软。
忽然间,一阵夹带雷雨的乌云不知来自何方,它滚滚翻腾,填满天上,就在我们眼前变呀变地成了黑呼呼一片,覆盖了整个天空,只有麦田还是黄色,依然在发光。霹雳一声,大雨倾盆而下,骤然间又下起冰雹来。就在这大雨雹子间,雷声已渐渐远去,离开了这玻璃般的水面,天空的一边再度呈现出蔚兰的颜色来。
雨云背后钻出一缕缕金色的光柱,刺穿那块块残云,很快将它驱散。太阳又出来了,照耀着,把我们身边左右的雨水珠晒干。雨洗过的大地是那么清新可爱,使我喜得透不过气来。在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里,泪水使我哽噎。
一切都好象从未发生过似的成为过去——云也不在了,雨也不见了。一个小时以后天又热起来,周围的一切灼热灼热的。游客又在沙滩上晒太阳,而小船儿又从四方出现,在水上荡漾。
那天黄昏我们回到家,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得到彻底休息。我举目四望,悲喜交集,连自己也不明白我何以如此深深地爱恋着俄罗斯。
我们是一种类型的野蛮人,你在地球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格鲁吉亚人,乌兹贝克人和乌克兰人把每一堵古墙、每一片上了采釉的陶片瓷片都视为珍宝,保藏起来。但正如普希金说的,“我们懒而欠缺好奇心。”在距阿莱赫诺沃不远处的小山上,有一座最美好的教堂和钟楼。也不知是什么奇迹,它竟兔于上次大战炮火之灾。环抱它的是古老的椴树,象卫士那样地守护着它。可是这教堂——一座简朴的立体,顶上是圆顶钟楼——却正在倒坍之中,一棵年深岁久的长春藤正从房顶上探出头来。它如今是堆积土豆和干草的栈房。
世上再也没有别的国家象我们这样,纯粹出于懒惰,把自己的遗产,那些古老的宝藏,浪费到这步田地。没有一次革命象我们俄国的革命那样毁坏了这么多对人民那么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是现在,当我们侈谈我们俄罗斯的种种传统时,这也不过仅仅是一堆废话。
我母亲来自若干不同的血统,尽管如此,她当然是俄罗斯人,从气质和教养来说,她是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我父亲一辈子都热爱着俄罗斯。我再没有见到另外一个格鲁吉亚人象他那样抛弃本民族特点,爱上了每一样俄罗斯的事物。即使在西伯利亚,我父亲也在真心爱着俄罗斯:它的自然界、人民和语言。他回顾流放的岁月时,总是不说别的事,只说打猎、钓鱼和在泰加森林中来来去去。这样的爱,他始终保持不变。
我自己又如何呢?我多么了解那些俄罗斯人,他们逃亡到法国,在那里生活也总算粗安,却又重返故土。我也了解那些人,他们从监狱和劳改营归来,却拒绝出国和亲戚住在一起——他们就是无法使自己离开俄罗斯。我没有必要告诉你这件事。不管我们的国家会变得何等残忍严酷,不管我们多么经常地跌跤子,受损伤,不管我们得忍受多少不应得的冤屈,没有一个内心深爱俄罗斯的人肯背叛她或抛弃她,或者逃离她去寻求物质享受。她那宁静而睿智的美,照耀如苍穹中柔和、悲哀的光亮,将战胜一切,永存下去。
在亲人被如此残忍地夺走之后,在这么多的失望和损失之后,在渡过了37年的愚蠢的、无意义的、无希望的、双重性的生活之后,我看到你在放射光芒,我那亲爱的、 混乱的、无所不知的、无情的俄罗斯。你给我以慰籍,照亮了我的道路。没有什么能在我眼里把你抹黑。
如果不是你的善和真照亮我的道路,我早就活不下去了。你是温暖和光明。你让我感到:生活在这美丽的绿色大地上,我所如此深爱的大地上,还是有指望的。
■华国锋淡出人生:毛时代在休止符中消声
“毛时代在休止符中消声”这话是中国官方媒体说的。这话有些个嚼头。怎么个消声,接下来是什么时代,并非这几天讨论的话题。8月20日,中共前领导人华国锋去世。8月31日,两个时代的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联袂与他告别。在此,德国之声仅将中国官方、民间媒体和网民,以及德语媒体的报导和反应摘编如下。
新华社8月31日发表了一个“华国锋生平”,给了华国锋以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如果说,这个评价完全是一个以前其他重要领导人去世的评价的几十年不变的拷贝,最后一段多少有些不同:"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爱护干部。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生活俭朴,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
同一天,新华社报导:“上午9时许,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华国锋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编者:已没有职务的江泽民排在胡锦涛后面,似乎是有含意的。也许象征着两个时代领导人共同向第一、二代领导人告别?)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不少中国媒体转载,标题是“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这篇文章介绍了华国锋最后的岁月:“他的话题从不涉及国内政治。苏斌(华的二儿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有人在他面前说起这些,他就摆手不听-一直到去世。”他不关心政治吗?显然不是的。这篇文章最后写道:“但一年中有两天,华国锋是一定要出去的。一是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另一天是毛泽东的忌日:9月9日。他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追忆过渡式领袖华国锋:他三十年一直是个‘沉默老人’”。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网上,有些让人觉得惊讶。因为它显然不是官话连篇。文章的第一段写道:“这位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中国前最高领导人,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对他的记忆,也仅仅是当年流行的宣传画上那个慈祥的‘英明领袖’;而对于70年代以后的人来说,除了从教科书上‘四人帮’和‘两个凡是’两个关键词附近还能见到他的名字以外,他的行迹几乎荡然无存。”
这篇文章的结束语更有意思:“有论者云:华国锋是毛泽东时代的最后一个政治音符。他离开中国政治舞台的三十年,中国上空回荡的是强劲的改革旋律,伴随着他的谢世,毛时代的政治旋律在休止符中消声。”
司马南在他的博客文章“华国锋大功于历史”里,叙述了他与华国锋见面的经历:“199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几家全国性团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联欢会,我为主持人……当领导们踏着音乐来到现场的时候,现场的气氛立刻变得生动。当我介绍道‘著名书法家华国锋、华老――’的时候,人们的掌声骤然热烈起来,华老的风头盖过了所有的人。”
司马平邦在他的博文里写道:“华国锋,在现在已经几乎淡化尽了一切政治色彩,而在人民心中他更多的是一个为中国做出过贡献的老人和好人,送别他是出于敬意和理性。” “他去时的北京,喧腾异常人声鼎沸。这个练了一辈子颜体书法(唯一让人不解的是,喜欢书法的他没有追随毛泽东的风格,也可约略见其骨梗的个性)的老人,这样带着一颗赤诚忠心的前政治家,就这样去了。他去的时候,心里一定还有很多秘密,也跟着他去了。”
司马平邦还写道:“再过100年历史会这样评价华国锋:一个在历史最需要的关头出现的那个最合适的人,一个在历史最不需要的关头消失的那个最适合的人。”
●中国一百仕女图(十五)

【樊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难求,女伯乐更难得因为在古代,后妃们不谗言惑君就是万幸了。
《列女传•贤明篇》举出了樊姬,她是楚庄王的妃于。庄王的霸业成功,与她的贤明助君关系甚大。
庄王嗜狩猎,常常因此荒疏朝政。樊妃苦劝不听,就心生一计:绝食兽肉。庄王很爱樊妃,见她如此,就不敢纵情狩猎,渐渐地便专心政事了。
庄王一旦专心政事,却又常常废寝忘食。樊姬每觉他处理政事有不得法时,就留心趁机进谏。
一日,庄王深夜才返宫,樊姬问道:”夜夜迟归,不是太累了吗?“庄王自得地回答:”能与贤者议政,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疲乏。“樊姬又问:“贤者是谁?”庄王答道:“虞丘子!”
樊妃一听是虞丘子,不禁失笑。庄王诧异,樊妃就侃谈起来:
“我侍奉您已有十一年了,无时无刻不为您留心人才。我常派人往郑国、卫国等地,网罗天下贤者,荐举给您。我并不愿意独自受宠于您,怕因私情而妨碍您的霸业。
“这位虞丘子在楚国任宰相已有十多年了,却总是推荐自己的人给您,这岂不是在蒙蔽您的贤明政治,为的是阻碍贤人前采效力吗?他何来的贤,何来的忠呢?”
庄王沉吟不语。后来,他把这番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惭愧告退,并荐孙叔敖为相,辅佐了庄王建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