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岗(三十八)小岗人又摁手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40:32
研究小岗](三十八)小岗人又摁手印

(写在前面)为了学习小岗村,所以要研究小岗村。为了研究小岗村,需要找些资料。大于研究问题历来的做法是尽量不用与自己思想倾向相同的材料来证明问题。因为大于现在还搞不清楚到底要学习小岗村什么精神,所以在研究小岗村时,基本上不用攻击和否定小岗村方面的材料。如本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农民严宏昌的30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2:32 人民网)。大于对材料真假识别的法则是:凡是谎言,必有矛盾,以其矛攻其盾,矛盾破则真相生。大于对小岗村的研究步骤是,先识别肯定小岗村方面材料的真假,再从真材料中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小岗村什么精神。


2006年底小岗人又摁了一次手印。这次摁手印,是为了挽留沈浩。为了解决小岗村领导班子的问题,2004年初作为安徽省第二批年青党员优秀干部,从省财政厅被选派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底,挂职3年期满的沈浩,本来可以回到合肥,却被村民们挽留下来了。“村民们再次按下手印,派代表到省里要求把我留下来。”

今年初,沈浩获得了全国农村干部新闻人物特别奖,有关文章对小岗村的介绍是:

四年来,在滁州市、凤阳县的高度关心、支持下,沈浩与小岗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112户、486名小岗人,着力实施市委专门为小岗村量身打造的“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带动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探索依托科技发展小岗村的路子。把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帮助兴建的占地面积80多亩的优质葡萄科技示范园,做大做强,现已示范带动全村95%的农户发展优质葡萄500多亩,户均4亩多优质葡萄,年人均葡萄收入2000元;小岗村还引资150万元兴建了小岗村风味猪科技养殖场,养殖场带动了该村92户村民发展风味猪养殖,年出栏仔猪5000头,年均为农户创收50余万元;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3名大学生来到小岗村发展大棚双孢菇科技示范生产,取得成功,他们与村民联合成立了小岗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7年,发展标准大棚179个,棚均年效益在8000余元,双孢菇已经成为小岗村新兴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4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年递增600元以上;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5600元。村民们还通过“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起循环利用的高效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包干”纪念馆红色旅游、农家乐生态游也在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

  2006年5月,小岗村成立村党委,沈浩任小岗村第一任党委书记,同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 2007年初,小岗村被省旅游局、省农委授予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同年4月,凤阳县将当时的小溪河镇、燃灯乡、石门山镇合并起来,组成“小溪河镇”。11月,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凤阳县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合肥市获得省专家组评审通过。小岗村将和周边的严岗、韩赵、梨园、石马、车庄等5个行政村合并,成立“小岗村”,形成一个面积达到29.4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达万人的“小镇”大小的中心村,这标志着小岗村将再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届时,小岗村“能代表中部地区大多数村庄建设新成果的示范村”。

  2008年初,是“大包干”3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小岗村迎来新的春天。《中国经济周刊》于元月7日发布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济百人榜,严俊昌、严宏昌等18位“大包干”带头人榜上有名。小岗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


但是,媒体上也常常出现一些对小岗村存有异议的报道。就说这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的示范项目吧,《真实的小岗村》介绍的情况是:

  小岗村部分电话、学校、水塔、自来水、大包干纪念馆等等设施都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等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捐赠和拨款。“比如电话,当时免了初装费,但当时还是有很多老百姓用不起。”严宏昌回忆。村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钱投到农业上。当地村民家里都没有电脑,还有一位村民表示他家里到现在还没装电话。

  而在当地,围绕一些项目是不是形象工程,还有着不同的说法。以前,凤阳县政府为上述三名大学生提供了诱人的条件:每亩6000元补贴和1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蘑菇销路由村里的专业合作组织统一安排,并签订合同、订立保护价,有关部门还安排三人之一的王中华等人到日本、美国等地考察现代化农业生产。

  村民说,这样的待遇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本村的村民也承包的大棚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我们就没有大学生贷款额度大。”一村民说,而由于这两年蘑菇价格不高,让部分农户去年赔了本,所以今年就没有再种。

  在谈及蘑菇加工厂时,“平时都不加工蘑菇。”严美昌的妻子说,10月10日这个工作日下午的蘑菇厂的确没有见到有生产的迹象。

  而对于葡萄园,小岗村原村长严德友在去年扩建了120亩葡萄,是因为有政府扶持,每亩补贴1000元,另外还有350元的材料费。

  而作为葡萄种植户的严付昌和严宏昌则没有任何补贴,严宏昌家里原来种植了10亩葡萄,但是因为没有补贴亏本,后来挖掉了。

  部分村民表示希望能一视同仁,不能只给那几个示范工程补贴,而应该给其它一些种植大户也给予补贴。

  被村民称之为形象工程的还有当地的二层小洋楼,按照村民提供的说法,当时村里提出每户出4万,村里出2万,建设小洋楼。“当时村里答应每户给2万,但后来有的只给1万,有的给了2万。”

  尽管村民住进楼房普遍感到开心,但严美昌的妻子表示,“几乎每家每户因为建房都欠外债。”这也得到了严宏昌的认同,“房子盖了,腰包瘪了”。“所以很多人出去打工了,大概有80户人家子女在外面打工。”严宏昌说。


两相比较,谁都能看到其中的差距。但我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沈浩在做客中国访谈时谈到小岗村“大包干”精神首先就是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然而从上面两方面的材料看,看到的都是地方政府在着力打造一个他们希望看到小岗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小岗人的艰苦奋斗与奋发图强。那些补贴与拨款是从那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小岗村那地方天上掉冰雹的时候比较多,掉钱的可能性不大。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吗?可是小岗村“不少承包地荒着”,大部分人家子女在外面打工,即使地里有钱也挖不出来。我觉得,小岗人又摁手印,一方面是对沈浩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可能是怕沈浩一走那些补贴与拨款也会走掉。

滁州市、凤阳县高度关心支持小岗村,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小岗村都搞不上来,地方政府也太没有面子了。问题是,这样的扶持可以唤起小岗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吗?这样树立起来的示范村有示范的意义吗?这样的搞法对解决中国普遍的“三农问题”有积极作用吗?我希望,什么时候小岗人能再摁一次手印,齐心协力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真正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为中国农村做出一个好的示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