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严令各地防灾 专家称个别地方怕公布灾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7:42: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会议指出,目前,我国还处于自然灾害易发时期。汛期和台风季节尚未过去,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干旱灾害加剧,森林火灾易发,防灾抗灾形势仍然严峻。各级政府要扎扎实实做好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科学部署。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查找防灾抗灾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各项应急预案,狠抓落实。第二,全面落实各项灾害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着力做好防秋汛和防台风的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做好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对易遭受山洪灾害的中小水库要进行专项治理。要进一步抓好抗旱工作,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因地制宜兴建应急抗旱设施,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会议还要求,全力做好灾害救助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加强对灾后重建尤其是提高农村房屋抗灾能力的指导,科学规划,注意选址安全,提高农村房屋建筑质量。
秋季开学在即,会议要求要把受损中小学校舍的恢复重建作为重中之重,确保灾区学校正常开课。
“个别地方害怕公布灾情”
专家称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凸现一些地方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不足
今年自然灾害多发,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也暴露出一些防灾救灾工作的不足之处。
在应对超强台风“桑美”的过程中,浙江福建通过各种手段通报预警信息,转移群众,有效减少了损失,但一些地方官员害怕公布灾情带来压力,延误了救灾;一些灾民对政府实施的紧急转移不理解,不肯撤离险境。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表示:“比灾害更可怕的,是不敢正视灾难,不敢报告真相。在一定程度上,科盲、法盲们的冒险举动,防灾避险法律意识和自救知识的缺失,也在无形中抵消着政府为防灾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其次是一些政府“临时抱佛脚”。“突发灾害很正常,但城市防灾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城市灾害呈现出突发面广危害大的趋势。有的与地理条件有关,有的则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够、维护不力;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醉心于“面子工程”。因此,提高整体设施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建立自然灾害的“立体防护”体系显得日益迫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认为,“一方面要发挥应急预案的作用,同时政府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公共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据新华视点)
■访谈
台风频袭东南,大旱久困西南。自然灾害今年已经夺取2205人的生命。痛定思痛,不禁要问:我国近年的自然灾害有什么新特点,各级政府制定的灾害应急预案,存在哪些不足?灾后的死亡人数和灾情有没有隐瞒?近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以下简称王)接受本报采访称,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字没有必要隐瞒,也不可能瞒得住。但他承认一些地方的应急预案太宽泛,在公布灾情信息的方式上有时表述不够精确。
观念1 先计死伤是救灾重大转型
王振耀称我国自然灾害日益加剧,能否成功救灾有很强政治性
新京报:今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情况如何?
王:可说是1998年洪水以来,灾情最严重的一年。按照经验,预计灾害10月份才能过去。
新京报:这几年我国的灾害总体形势如何?
王:自然灾害正日益加剧,已经对建设和发展的全局产生了相当影响。在我们国家,如果有什么话题可以在全世界公开说居于第一的话,自然灾害就是一个没有疑义的问题。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博物馆。
新京报:近年有新特征吗?
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个特征开始出现,就是社会越发达,脆弱性就越强,越依赖各种现代化设施。自然灾害一发生,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另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去年6月黑龙江沙兰镇特大洪灾,几个小时内降了200毫米雨量。这是什么概念?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就是暴雨标准,几个小时降200毫米是罕见现象。
新京报:每年的受灾人口有多少?
王:通常在两亿左右。城市人口70%以上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常年需要救济的贫困人口基本稳定在七千万左右。
新京报:那么救灾对于我们政府,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在我们国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里主要说的是荒政管理,它是我们政府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一道安全线。我想,全社会为什么如此重视自然灾害救助?关键是政治性非常强。
新京报:现在救灾工作,核心问题是什么?
王:主要是以人为本。每一次灾害首先要看死了多少人,既是全社会的关注点,也是各级政府的关注点,这是一次重大转型。
观念2 基本没有也不敢瞒报灾情
王振耀承认灾情上报方式需要改进,核对死者身份耗时较长
新京报:灾情预警如何进行?
王:在灾害管理上,我们比发达国家是不弱的。每月2日左右,我们有一个中央各灾害信息管理部门的会商机制,这也是灾情预警系统,还是中央综合管理的抗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
新京报:灾情怎么报送?
王:我们有个“两小时报送”原则。县级民政部门对于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要及时向地(市)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两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国家保密局已经宣布灾情可以解密,各个地方经过认真地核实可以向社会公布。
新京报:有没有瞒报?
王:基本没有。但咱们现在的因灾死亡人数公布方式还有待改进。因为灾后交通、通讯等设施陷入瘫痪,一般当天没法确定准确死亡人数。而核实又是个缓慢的过程,要弄清楚死者的身份资料,大概需要十天八天的。
我也在思考怎样准确通报死亡人数。国外现在一般是说“发现若干具尸体”,但在中国,大家可能不能接受这个,主要是风俗原因吧。下阶段,我们考虑动态通报,就是“截至什么时候,已发现若干人死亡”,可能更准确一些。
新京报:灾情报送后,通过什么方式实现部门联动?
王:现在设立了以83559999为枢纽的灾害应急联络机制。全国县级以上的民政局长、主管局长和救灾股长的办公室的电话、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全部汇集到应急联络的办公室。
观点3 救灾应从保密转向透明
王振耀称一些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过于宽泛
新京报:救灾怎么开展?
王:从去年开始,我们建立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这个预案很有操作性,每一级响应定出了具体的(受灾人数和倒房)标准。
新京报:预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有些地方的预案定得不太好,去年就有一些教训,有个省把预案启动的条件定得太低。有的则定得过于宽泛,缺乏操作性,在灾害到来的时候还有不少漏洞,特别是对极端性气候准备欠缺一些。
新京报:预案启动后,国家会有一些什么措施?
王:一是一省范围内死亡人数达到四级响应标准,救灾救济司就进入值班状态。此后就要联合组建工作组,24小时要到达灾区。第三就是要求救灾物资24小时之内要救助到位。24小时你得给灾民发一瓶矿泉水或者是一袋方便面,无论如何要跟灾民接上头,这一条比美国厉害。我们这些规定虽然土一些,有些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但是在效果上超过了许多国家。第四是中央应急资金72小时内下拨到灾区。
新京报:您提到自然灾害的救助面临重大转型,具体指什么?
王:总的看,中央方面转型得较快一些,但地方上有些方面还不尽平衡。我们觉得从6个方面需要转变:一是救灾目标上,要从强调经济损失转向以人为本。现在全社会更关注的是死了多少人,人的衣食住行有没有很好的安排?二是救灾内容上,要从事后救济转向全方位救助,特别是应急救助;三是救灾指挥,是从经验性的救灾指挥转向系统的应急预案;第四是救灾过程,过去封闭性保密,现在应该转向全方位的透明。我们不准也不应该隐瞒灾情数据,现在也隐瞒不住;第五是救灾标准,从低标准转向保证基本生活,并且与国际接轨;第六是救灾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