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轰6具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9:08:21

轰6H轰炸机加挂鹰击63空射型反舰导弹
盛夏时节,兰空航空兵某轰炸机团以团规模出动,长驱数千公里。途中绕云团、躲冰雹,起降两个陌生机场,横跨3个战区,在陌生空域「摧毁」多批目标,战斗力得到近似实战的检验。 近年来,这个轰炸机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战斗力提升,练就了命中精度高、机动速度快、攻击目标远的作战能力,标志著我人民空军实现了从「临空轰炸」到「远端精确打击」的历史性跨越。 人才培养与装备更新同步 2001年初,一批信息化含量高的新型战机列装部队。新装备到来,给团队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次,某机组领航员因缺乏自动领航引导系统原理知识,导致飞机偏航71公里。 此事让团党委警醒:装备「脱毛换羽」,人员素质必须「脱胎换骨」。爲此,团党委制订《信息化装备知识学习计划》,邀请科研院所专家介绍信息化作战、联合作战知识和新装备知识,幷在全团开展了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掌握新装备活动,近10个新武器装备基础理论培训班也在该团陆续开班。 时任团长钱世平主动请缨,带领50多名不同专业的骨干结合接装到工厂见学。如今,通过学习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全团空勤人员都能熟悉飞机性能,熟练操作岗位装备,建立起一支「数量规模适中、结构梯次合理、组训能力和技战术能力较强、能带队打仗」的指教长队伍。同时,在师长刘敬权具体指导下,全团集中智能编写了《×型飞机改装教材》、《×型飞机驾驶守则》等10多本教材资料,被空军部队推广。 改装训练与训法创新接轨 大漠茫茫演兵场,实战化演习拉开了战幕。上级命令该团出动大机群对「敌」要地实施轰炸,由于新机只能单机间隔跟进式起飞,机群起飞时间过长,遭到火力封锁,迫使最后几架战机没能起飞。 演习结束后,团党委在总结会上进行了反思:这次演习陷入困境,看似机群起飞时间长而受到限制,深层次原因是我们穿新鞋走了老路,驾驭新装备没有探出新训法,致使新装备先进作战效能没有发挥出来。 爲此,党委在全团叫响「打破旧思维、改革老训法」的口号,发动群衆查找问题,幷集中智能和力量破解。针对机群起飞时间长的问题,他们通过计算资料、反复推敲后,决定把单机间隔起飞方式创造性地改爲双机间隔式起飞,大大提高了机群出动速度。 成功,给该团官兵增添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以往,该团受老装备随机故障多、可靠性差等因素的制约,组训施训时四平八稳抓训练多,往往是一天准备、一天飞行,训练模式与实战无法接轨。对此,团党委意识到:未来战争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不可能打一天停一天,如果仍沿用「一备一飞」的组训模式,训练就会与实战脱节。 爲提高新机连续出动作战能力,他们努力提高参谋人员谋划能力,科学制定飞行计划;规范完善机组研究、地面演练制度,要求飞行员准备时多预想、通电时多检查、飞行时多协同、飞行后多总结;训练部门加强与机务、气象、航材等部门的联系,确保每个环节都过硬。去年4月中旬,团队新机连续4天整建制出航,分别训练了对陌生靶场低空突击、长途机动等8个课目,创下了新型战机「一备五飞」的纪录,大大提高了新机连续出动能力。 与此同时,他们还针对新机信息化含量高的实际,组织全团飞行员以充分发挥功效、灵活运用战术爲主线讨论研究,撰写战法研究论文,研究形成了多重点立体远端突击等4套战法,被空军部队推广。 实装操作与实战要求融合 谈起改装训练,官兵们始终忘不了起初训练时的尴尬场景:第一次训练那天,看著先进的机载设备,部分飞行员既爱又怕,生怕操作不当,影响装备的工作性能。一段时间,一些人怕用坏新装备担当责任,训练中能不使用就尽量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 面对这一现实,团党委在议训会上统一了思想:新战机装备到部队是用来训练作战的,必须科学、大胆啓用,不断在训练、演习中摔打,把新装备磨砺成过得硬的「空中铁拳」。 认识决定行动。他们既不畏手畏脚,又不盲从盲干,而是运用科学的组训方法实施全装训练。针对新战机的特点,他们在不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大纲自编多个复杂气象全装训练练习,设置了雨雪天气带弹滑行、编队、类比攻击等训练内容,使战斗员掌握了复杂条件下远端飞行、攻击要领。 新战机信息化程度高,具有高精度打击性能。如何发挥其作战效能?他们采取类比训练方式进行目标搜索识别训练和远端攻击训练,把全新战场环境纳入训练中,不断提高打击精度。在此基础上,他们定期组织团规模、成建制、实兵、实装综合性长途拉动,提高新机连续出动的作战能力。 坚持把新装备投入到训练、演习中磨砺,该团创下了新机「最大吨位起飞」、双机间隔40秒起飞等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新机机动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