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9:52:44

大金牙

from 独木老桥的博客 by 独木老桥

   有个故事,说有只兔儿,出落得细皮嫩肉,却好吃懒做,到处讨白食。一日,兔儿路过一家“庄眼儿”(北京老话,大馆子),高堂大厅,鲜肥滋味,遂迈不开步,羞怯怯地问门口看客的店小二:“老板大哥,赏个胡萝卜头儿啃,成吗?”小二看兔儿素毛粉耳,唇红齿白,顿起怜香惜玉之心,找后厨要出几根胡萝卜。兔儿吃个肚圆,三步一回头,走了。尝到甜头,隔天,兔儿又来蹭饭,小二菩萨心肠,又给。久而久之,兔儿不再把自个儿当外人,吃完,剩下的还打包,回去卖给兔邻。由此兔儿腰囊渐丰,刀尺起来,戴耳钉,穿鼻环,打摩丝,连尾巴上都系一铃铛,最扎眼的,是把两大兔牙包了金。这日,兔儿又来馆子索食,肥腰大腚,颐指气使,龇着大金牙,对小二儿说:“那跑堂的,去,还不拿捆胡萝卜孝敬姑奶奶。”小二一看,当年那只窭兔,穷得没裤子穿,如今有两臭钱,跩起来了,成了一摩登妖精,气不打一处来,把兔儿一通暴打,打掉了金门牙,轰出店门。越数日,兔儿又来,落魄失意,少了顶门牙,嘴里透风,怯生生地问小二:“老板大哥,赏个胡萝卜…”兔儿顿了一下:“…汁喝喝,成吗?”

 

   在希瓦,顶着骄阳,溜溜一上午,登高爬低,肚里无食,饥火烧肠,脚下软得跟面条一般,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拖着腿,滴拉搭拉,东打听西问,觅到城外的一家饭馆。看到饭馆招牌,脑际海市蜃楼般冒出三物:馕、冰啤、烤羊腿。

 

   正值饭口,这家饭馆竟连一个食客都没有。迟疑间,老板娘上前一把将我按在椅上,酒保门口一挡。走?横竖别想了,让人想起了十字坡孙二娘的包子铺。这节骨眼儿上,吃饭比命要紧,否则,饿着肚子到黄泉,没脸见鬼啊。

 

   我在空中画个圆,朝画饼上咔嚓一口,老板娘明白人儿,点了下头;我再侧身,亮出大腿,“啪啪”一拍,将两手在嘴边扯动,呲着牙,狼撕肉的动静,老板娘使劲儿又点了下头;最后,比划出一只啤酒大扎,一只手擎在头上,咧开大嘴,喉头艰难地干滚了两下,老板娘这次没点头,乐了,她这一张嘴不要紧,晃得我赶紧闭眼。老板娘黄灿灿的一口金牙,和兔儿妖精一模样。

 

   乌兹别克斯坦国有“四金”:曰白金(棉花)、曰黑金(石油)、曰蓝金(天然气),再就是黄金。尤其这黄金,雄居世界十大产金国之列。

 

   有了金子,当地人滋生出一风气:镶金牙。说当今世上金牙密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中亚。不过,这事儿,咱不能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随便糟改人家。苦哈哈好不容易攒上几两金子,戴着、挂着,心里都犯嘀咕,而把它镶在身上最硬实的地方,踏实。金镶牙,可以一箭数雕,摆阔、显贵、防盗、护牙、咬核桃,活着自个儿用不说,死了还能带进棺材。

 

   可这一张嘴,金灿灿的晃人眼,毕竟有人心里各漾。前两年有则报道,世上当笑话讲。乌国隔壁的塔吉克斯坦国,与新疆交界,独联体中数它最困难,但吉国也跟乌国一样,镶金牙是时尚,不少部门“以牙为本”,打着报销“补牙”的幌子,纵容雇员镶金牙。一日,总统大人视察一所经费困顿的大学,看到几乎所有女教师都口闪金光。领袖是水平高,质疑校长道:“你们抱怨教师阮囊羞涩,要求加薪。可老师嘴里个个金牙满堂,跟穷不沾边啊!”总统回宫后,越想越不爽,于是颁布“禁金牙令”。诏令曰:凡由政府拨款的学校和机构,教师或公务员有镶金牙的,一律就地解聘!内阁闻迅,急得直转腰子,说这真要按牙取人,至少一半公务员就得卷了铺盖,政府立马就能塌了架子。

 

   这半多世纪,吾土移风易俗,如今,国人张嘴见黄的,十有九九不是金牙,是烟熏牙、是茶垢牙、是四环素牙,是大黄板儿牙,只黄不亮。可早年间,吾华镶金牙曾也是一美。说出几位金牙名人您听听。

 

   解放前的北平,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啥人都有。天桥地面上的杂耍艺人,各有各的绝活儿,最有名的几位,都人称之为“八大怪”,曰云里飞、曰大金牙、曰大兵黄、曰焦德海、曰沈三、曰赛活驴、曰拐子顶砖、曰蹭油的。

 

   单说这大金牙。这位本名姓焦,矮而胖,筛锣脸,笑模样,嘴大能呑拳,一器红烧猪蹄能整只呑嘴里嚼了。焦大嘴臭美,跟那兔儿一样,刚有两臭钱儿,就找野牙医包了颗金牙,闪闪亮,人称大金牙,也成了他在天桥的艺名。他有一徒弟姓罗,瘦且高,秫秸脸,丧模样,嘴小如田鼠,大枣得先咬掉半拉才能塞进嘴里。罗小嘴一样臭美,学师傅,也包了颗金牙,灿灿黄,人称小金牙。

 

   大、小金牙在京师拉洋片出的名。拉洋片又称西洋景、拉大面片,清末民初兴起的杂耍儿玩艺。一大木箱子,把各类画片放在箱中拉动,观众一排坐条凳上,凑在箱一侧的窟窿眼儿里,透过放大镜往里瞧。干这行的工夫不在于拉,在于唱。那时拉洋片的,拉的常是春宫、秘戏下三路的货色,就是当下宣淫的毛片。而这大金牙不光拉春册,还拉才子佳人,历史时政,《西厢记》《寡妇上坟》《刘大人私访》《火烧圆明园》《北伐军炮轰武昌城》之类。戏码儿全由大金牙自编自唱,他的拿手活是史段子,摘段《义和神团》您体会体会:“您仔细瞧来仔细看,眼前换了又一片。光绪二十六年六月里,京城闹起了义和团,有红团,有黄团,山东来的叫老团。大坛首,一声唤,团民杀声响成片。刀枪举,火药抬,杀进交民巷的大使馆。扑哧哧,枪扎一条线,喀嚓嚓,刀砍一大片。黄毛绿眼命归天。义和神团威名响,八国联军吓破了胆……”扁鼓一只,小钹一副,大金牙张嘴就来,字正腔圆,唱词合辙押韵,应时应景,滑稽风趣。箱边木凳上,大金牙站一头,小金牙站另一头,一个拿洋片朝木箱里推,一个奔外拉。每天打晌午唱到黄昏,座无虚席,天桥地面上就数他那儿热闹。

 

   再说一位档次高的金牙客,苏曼殊。这位更是个奇人,精力充沛,才华横溢,虽仅活了三张半,诗、书、画、小说、国文、番语、革命、同盟会,个个都沾,样样皆能。就说这诗,他若生在李、杜的年月,备不齐有几首也能选进《唐诗三百首》,诸如:“春雨楼头尺八箫,几时回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和尚是个性情中人,任性使气的主儿,一不高兴,刮光了瓢儿就落发出家;一高兴,蓄上头发又还俗。苏僧之奇不仅在于他的文字,还在于他的吃。看到苏曼殊幽怨凄惋、小资无比的诗句:“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不免联想他是位娘娘腔的奶油哥哥。未承想,这位是个嗜吃贪嘴,胡吃海塞的糙老爷们,与同为出家人的八戒悟能师傅有一比。据传,苏和尚常有撑得过饱,爬不起来床;或吃坏了肚子,狂泻竟夕的经历。苏沙门是个见甜品不要命的主儿,自号“糖僧”,见糖如饿虎下山,吃糖像狗熊偷蜜。糖僧食甜太过,蚀了齿,年纪轻轻便镶上了金牙。可是,这金牙没能被糖和尚带进棺材。据说苏曼殊有次想吃甜想得发疯,苦于囊中无银,急得抓耳挠腮,最后想到了金牙,拔下来进了当铺,换钱买了糖块儿。为此,章士钊打油一首:“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说到糖,不能不提一位我这代人视为仙女下凡的歌手,郭兰英。这位来自山西平遥的女子只要一张嘴,我这心口就汩汩地淌蜜浆。听惯了郭阿姨的酥骨甜嗓,再听当下“歌星”小阿妹们的野腔怪调,分明是半夜黄鼠狼掏鸡窝的动静。郭兰英也不易,看她自述:“当年我自己给自己做了一身军装,还拔掉了两颗金牙,一心就想参加革命。”

 

   不像苏和尚,郭兰英这金牙肯定是拔对了。她唱的那首陕北民歌《赶牲灵》,真个情深意长:“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那个灯,啊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呦噢,哇哇得的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叭呦,朝南得的那个哟,啊呀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呦噢,过呀来了。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个手,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个路。”唱到这儿,站在路边的兰妹妹,将黑油油的大麻花辫子甩到胸前,手指摆弄着红头绳,羞答答地看着赶骡哥哥。骡哥哥直勾勾地看着兰妹子,早已软了身子。若这当口,兰妹子启唇一笑,露出金门牙两颗,金光映日反射到骡哥脸上,这骡哥还不得吓一机灵,脚下绊着蒜,扬鞭紧打骡屁股,撒丫子就往天边上蹽不是。

 

   金光一闪,希瓦老板娘站我面前,撂下三物。冰镇啤,冒着白沬儿,货真价实。可哪有什么烤羊腿,巴掌大的小碗,盛着残羹,一丝热气没有,内有羊板筋一小块,青椒一小枚,内塞羊肉馅一小嘟噜。最蹊跷的是这馕,两小块,又冷又硬,石板模样,仔细再看,忽然发现馕上已被人咬走两口,齿痕历历在目,不禁心犯嘀咕,这么老硬的石饼,一般牙口非咬崩了不可,莫非是老板娘那嘴金牙所为?

 2009年11月14日

城外,顶着40度的太阳,好不容易找到这家馆子,一个食客没有,心中直犯嘀咕。

老板娘一把将我擒下,我一看那嘴金牙,当场服了。

酒保,实诚人,可就是没笑模样。照完像,给他看,他非让我给他寄,但他不知

道互联网为何物,给写一地址,给当地人看,都说不认识。

想不到在边塞小镇,还能喝到这等清爽的冰镇扎啤。老衲酒户不大,可这口,唤

起老衲对故乡燕京扎啤的思念,一下午,我顶着烈日腿过来三趟,喝得脚下直踩

棉花。

我的全部午饭。想要的烤羊腿,却弄上来这碗残羹,八成是昨天剩的,里面羊板

筋一小块,嚼半天嚼不动,一着急,直着脖子给呑下去了。那馕,我还没下嘴呢,

看见那咬过的齿痕没?出门在外,这就是美物,我一点没嫌弃,全下肚子了。

晚上9点半的飞机,我2点半就没地儿去了。一个人干坐这阴凉地,叫花子一般。

过来一大爷,拎一西瓜,坐我旁边,跟我比划半天,两手一个劲儿画圆,不知他

跟我聊的是这西瓜,还是足球(顺带说一句,乌国足球比咱不软。在乌国我还遇

到有趣故事,挺感人。以后有空,慢慢细聊)。忽然,生出一念头,想看看大爷

有没金牙,可大爷死活不咧嘴笑,脸绷得跟他买的那西瓜一般。

笑一个,唉,你就笑一个吧!

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