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戏火热上演 两大主线把握整合宝藏(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13:58

重组大戏火热上演 两大主线把握整合宝藏(附股)

www.eastmoney.com   2009-11-15 10:59     证券市场红周刊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  |  字体: 大 中 小  |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     策划《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承承 

  编者按: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让所有行业陷入低迷,但同时也给行业内部整合带来机会。从今年年初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到随即而来的钢铁、水泥、家电、煤炭、电力、医药、铁路和汽车等行业内部整合潮涌,意味着2009年四季度到明年全年,重组将是中长期投资主脉络。 

  特别是随着国资委制定的央企整合方案时间表在2010年即将到期,按照国资委原定计划计算,将有30~50家央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整合,这将为投资者带来一定交易性机会。 

  •主题投资• 

  两大主线把握资产整合的宝藏
 

  《红周刊》记者 马曼然 

  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然而“危机”就是“危”中有“机”,本轮金融危机就给国内的许多行业提供了绝好的整合机会。从年初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到随即而来的钢铁、水泥、家电、煤炭、电力、医药、铁路和汽车等行业资产整合的全面展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在今年已经开始加速。尤其2010年是央企重组完成既定目标的最后年限,如果央企整合步伐不加快的话,目标恐难以实现,而央企加速重组必将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格局的改变。 

  那么,如何把握资产整合带来的重大机遇呢?综合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与各产业的目前动向,投资者可从两大主线把握资产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主线一:产业发展规律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能过剩、成本上涨以及资金饥渴是资产整合的主要推动力。申银万国将其分为三种形式,即主业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整合。主业化:鼓励已经上市的中央控股公司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专业化:将不同的主业资产打包,注入相应的上市公司,实现模块化的整体上市;一体化:把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资产捏合成一个公司。这些投资线索反映出国家产业整合的大逻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各个行业进行资产整合的投资线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企重组的高发区同时也是产业重组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军工、有色、钢铁等大的领域。另外,行业集中度偏低的房地产、医药、家电和旅游等行业也值得关注。 

  钢铁方面,七巨头或成重组主角。工信部日前透露,该部已组织制定《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培育三至五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并积极推进六至七家具有较强实力的钢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战略性兼并重组,以解决国内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等结构性矛盾。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重组的步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2005年米塔尔洽购华菱钢铁到2006年宝钢收购八一钢铁、鞍钢整合本钢,到2008年河北钢铁旗下上市公司“三合一”预案出炉(即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引入宝钢的广东钢铁集团挂牌;武钢和柳钢重组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挂牌等;再到今年8月初,山东钢铁集团高层正式确定以及收购日照钢厂协议的签署,钢铁业的重组一直都在稳步推进。随着近期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的同时停牌,意味着山东钢铁集团启动整合旗下两大钢铁企业的步伐已进入关键时刻。 

  目前国内钢铁产业重组格局已初步明朗,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河北系、山东系、首钢系和江苏沙钢系七大巨头的格局已经显现。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李烈宏建议投资者关注首钢股份和济南钢铁。他认为,就首钢股份而言,从其目前频频的兼并重组动作来看,通过资产置换注入公司来解决其上市公司存续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煤炭方面,资源逐步向大企业集中。今年8月底,山西省启动我国规模最大的企业重组行动,矿井数将由2598个压缩到1000个。大型煤矿企业成为煤炭兼并的主角,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地方骨干企业经过省政府的同意,可兼并附近的中小煤矿。“看集团背景、看整合机会”是国金证券给出的投资建议。国金证券分析师龚云华建议关注集团/股份公司产能倍数大的公司、整合地方中小煤矿机会相对大的上市公司。从外延式扩张空间看,西山煤电、开滦股份、大同煤业、恒源煤电、金牛能源、国阳新能和平庄能源潜力最大。 

  医药方面,以国药集团和上药集团为先锋的医药重组大幕已经拉开。9月16日国药集团与中生集团联合重组,有专家认为,未来国药集团可能以天坛生物为整合平台,将中生集团资产注入,打造以疫苗和血制品为核心业务的生物制药航母。此外,国药集团还可能收购上海医工院并以现代制药为平台在化学药领域拓展。等到国药控股香港上市、中生集团注入和上海医工院整合完毕后,国药集团旗下将拥有国药控股、国药股份、一致药业、天坛生物和现代制药五家上市公司。 

  在上海市国有资产的优化布局以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部署下,10月15日,上药集团、上实集团公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本次重组由3项交易构成,1,上海医药换股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2,上海医药向上药集团发行股份购买上药集团医药资产;3,上海医药向上海上实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并以该资金向上实控股购买医药资产。安信证券高级行业分析师洪露判断,按增发后新股本计算,上药重组后2009~2010年业绩分别为每股收益0.43元和0.52元。按照2010年业绩0.52元为计算基础,参考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30倍的PE,目标价为15.6元。 

  而北药集团和华润系医药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较大。华润医药资产主要来源于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北京医药集团不仅持有上市公司双鹤药业48.89%的股权以及万东医疗51.51%的股份,还持有北京赛科药业、北京紫竹药业、北医股份、中国医药研究中心、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本元正阳基因技术、辽宁华源本溪制药、双鹤高科天然药物等公司。有专家认为,待到北药集团控制权明晰,合并重组才会逐渐展开。 

  随着上海国资委将旗下医药资产整合完毕后,北药集团也有可能上演类似整合路径,即地方国资委强势介入,华润丧失控制权。当然也不排除华润进一步增持,并获得控制权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是北药集团的控制权得到明确,那么旗下多家公司发展都有望获得大股东更多的支持,接下来整合重组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另外,华鲁集团旗下的新华制药和鲁抗医药、太极集团旗下的太极集团、西南药业和桐君阁以及华立集团旗下的华立药业、昆明制药都存在资产整合的要求。 

  家电方面,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火热进行中。如美的对小天鹅A的收购显山露水、四川长虹派高层进驻华意压缩、美的进军冰箱压缩机、海信空调家电资产作价25.4亿元注入ST科龙等。 

  目前,家电行业虽然开始从价格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和技术竞争,但是产业规模化竞争仍旧是目前产业的一个热点。从目前各家电巨头的整合结果来看,美的通过收购荣事达、华凌和小天鹅,组成了“美的白电系”;海信通过收购科龙、容声,结合自有的海信品牌,已形成“海信科龙系”;再加上白电企业海尔电器和专注空调制造的格力电器,白电行业四大巨头格局已经形成。海尔、美的、海信三大企业的资本运作,再一次加速了行业进入强者恒强时代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青岛海尔首期股权激励计划的获批,增强了后续资产整合的确定性和紧迫性。中信证券分析师胡雅丽认为,在获得股权激励和严格的实施条件双重效应下,公司既定的资产整合和治理改善步伐有望加快。后续的主要步骤有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股权、整合该公司洗衣机和热水器资产、收购青岛海尔少数股东权益、解决关联交易问题等,这些均为海尔未来的增长打开空间。 

  主线二:发展区域经济 

  因为考核机制的转变、地方间的比肩效应和集团公司间的财富效应,让地方国企的整合和整体上市的步伐似乎比央企更快,以上海为核心的东部领跑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山西、湖南和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工业区,这四大区域的上市公司表现尤甚。 

  作为地方国企重组先锋,上海板块是最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重点区域。今年以来,上海国有上市公司整合悄然提速,上海广电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纷纷展开资产整合。不久前,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介绍了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他表示,当前资本市场为上海国资重组整合提供了好时机,上海市国资委已经圈定了下一批即将重组的国有企业名单。此举意味着上海国资重组已经拉开大幕,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峰认为,相对而言,非金融国资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更多。首先是国资集团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及集团整体上市,可以关注的重点个股有交运股份、上海机场、爱建股份、华域汽车、亚通股份、自仪股份、锦江股份和强生控股等。其中上海机场曾在股改时承诺将虹桥机场注入到上市公司。另外,光明乳业、百联股份、中华企业、上海贝岭、新世界、中国铅笔、兰生股份和张江高科也具备资产注入概念。而上海金陵和金丰投资可能会剥离资产成为“壳”资源处理;双钱股份和上海梅林则有望引入外资重新整合。 

  另外,在房地产业方面,上海国资委保留的3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集团:上海地产、上海城建和上海建工,其未来3至5年,将以多元化融资和项目储备为突破口,保持上海房地产领先的集团地位,旗下上市公司还有中华企业、隧道股份、上海建工。上海国企整合高潮是和当地政府换届及市府新管理层到位,还有地方政府的政绩目标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在分析其它地方国企整合行为的时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因素。 

  同样,渤海经济圈是另一个重点关注区域。环渤海经济圈连接了东北、华北和华东,从狭义上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二市”,而广义上延伸到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环渤海圈特殊的地缘优势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承接国内经济增长的重心北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的正式确立,将对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企业的上市公司资产整合带来新的契机。 

  1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研究人员认为,天津滨海新区三合一,且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将为当地的地产、金融和港口等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此前,天津港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9.51亿股转让给天津港发展。由此市场预期,未来将进行天津港运营资产的整合,提升天津港在渤海湾区域的竞争力。海泰发展8月13日也公布了资产整合方案,海泰控股以持有的天津滨海颐和投资有限公司100%国有股权和天津滨海思纳投资有限公司100%的国有股权认购海泰发展定向发行股份。 

  除上述两大重点区域外,山西、湖南和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工业区这两大区域的上市公司重组,早就进行得火热,如正在进行的山西煤业重组、湖南五矿集团整合、辽宁营口港和锦州港的潜在资产注入、股权重组、港口升级和新设施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