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比电影更精彩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6:06:18
  比电影更精彩的人生             在中国,如果说哪位老板的知名度不如自己的员工高,估计非王中军莫属。他一手创办的华谊兄弟正是专门“生产”明星的“梦工厂”。《荆轲刺秦王》《鬼子来了》《刮痧》《天地英雄》《卡拉是条狗》《一声叹息》《没完没了》《寻枪》《功夫》《手机》《天下无贼》《可可西里》……在这一系列国产大片的片头,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品人:华谊兄弟影视公司。
        身为华谊兄弟的董事长,王中军短短几年内在影视业界异军突起,成为国内毫无争议的“电影大亨”。近日,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股票公开发售。身为董事长,王中军成为国内毫无争议的“电影大亨”。

        “电影大亨”的人生传奇

        对于王中军而言,现实的人生比那些他投资的电影更精彩。
        1960年,王中军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没有插过队,却有一段自己“导演”的类似“插队”的农村生活。14岁那年,正值文革,学校里没有正常的学习氛围,王中军便向爸爸提出回农村老家去读书,父亲一口答应了。一年的农村生活使王中军体验了城市没有的割草、放牛和拣柴火等每天的“必修课”,那不是艰苦,更多的是新奇和刺激。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时代热潮。初中刚毕业,不安分的王中军向爸爸提议要去当兵。在军队的4年多,不仅使他成了一名军事技术过硬的士兵,也磨炼了意志。
        复员后,王中军进入国家物资总局,初任普通科员,后调至该局机关刊物,担任美术编辑。生性冲动的他很快厌倦了,毅然辞去公职,做起了职业设计师、摄影师。2年后,他拥有了第一部汽车。此时,已到而立之年的王中军,依然不改冒险的本性。他又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出国。所不同的是,这次王中军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镀金,读个学位,打打工,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给自己定下了5年赚足10万美金的目标。1989年,王中军奔赴美国攻读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和几乎所有赴美留学生一样,边上学边打工。1994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仅获得了学位,怀揣在美国赚到的10万美元,回国创办“华谊广告公司”。
        创业之初,王中军看准了中国的银行尚没有统一标识这块市场空白,说服中国银行将此项业务交给了自己。在中行全国15000多家网点的形象标准化工程使华谊公司摆脱了困境飞速发展。三年后,华谊广告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1998年,王中军遇见一个朋友,朋友告诉他拍电视剧怎么赚钱,一直想在广告外寻找新发展的王中军心动了。他拍了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因为没有经验,戏拍得一般,但他利用做广告的优势,进行了很好的推广,居然赚了一倍!这使他看到国产影视的巨大商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造就中国的“时代华纳”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名言,也正是王中军的心声。今天的华谊兄弟,其旗下已经拥有了刘嘉玲、关之琳、王姬、范冰冰、吴若甫等多位大牌演员,此外还有像冯小刚、张纪中、陆川等著名导演。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人,奠定了华谊兄弟成功的基础。除了好的剧本之外,王中军赚取票房惯用的招数便是明星策略。他坚信启用“大腕儿”是高票房的有力保障。王中军说:“由葛优出演一部影片,2000万的票房是有保障的,2000万票房至少能赚700万,给葛优一两百万片酬,太值了。”对于章子怡,王中军的开价是100万美金,因其在海外有市场,投入100万美金,可能在北美市场拿回500万美金的票房。
        而华谊取胜的第二个关键是其在影视投资方面崇尚大制作。王中军认为越是大投入大制作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反而越安全,同时还能为公司带来品牌上的巨大收益。
        另外,王中军还信奉“拿来主义”。在他的生意中,他可谓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的明星策略和大制作即是对好莱坞电影商业模式最简单的移植和借用。此外,他还充分发挥广告起家的优势,借鉴美国大片的经验,巧妙地将大量的“软广告”“嫁接”到影片之中。在2003年的贺岁片《手机》中,主角始终拿着赞助商摩托罗拉的手机,而《天下无贼》的广告赞助商更是达到了10家之多。这成为王中军的电影的又一大盈利方式。

        以艺术家的气质做生意

        在所有的称谓中,王中军特别喜欢“商人+艺术家”这个称谓。尽管已经是生意人,但学艺术出身的他还是对财经、管理之类的东西提不起兴趣。他觉得自己骨子里还应该算是一个艺术家,本性中带着艺术家的感性和冲动。
        王中军手上最大的“王牌”——冯小刚,就是在聊天中“聊”出来的。在与王中军签约前,冯小刚也接拍过很多戏,但都没有签长期。而在与王中军的闲聊中,爱好的相投使两人一拍即合。如今,他们是工作上的伙伴,也是胜似兄弟的好朋友。
        在娱乐圈外的领域,王中军这种简单、随性的艺术家气质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成功。2006年初刚刚加入华谊兄弟董事会的雅虎中国CEO马云就是王中军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年会上结识的朋友。王中军称自己为人处世奉行“简单哲学”。其实这简单中,包涵着一种“以不变应万变”、“无招胜有招”的人生智慧,往往比处心积虑的可以为之更能出奇制胜。凭着这种简单,王中军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商机。

        乐当“甩手掌柜”

        王中军很懂得享受人生。他通常一天的日程就是上午不上班,下午去办公室看报,“处理一些下属不愿意处理的事情”。华谊兄弟只有两件事由王中军一手负责,一是公司战略,二是资本。对于公司的日常管理,他则完全放手给属下,“清闲”地当他的“甩手掌柜”。
        从创办华谊兄弟起,在短短几年时间,就飞速成长为影视界的“龙头老大”,王中军这一路走来,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过于顺利。然而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他不无“取巧”的“拿来主义”中,在他“简单就好”的人生哲学中,在他生性冲动的性格特点中,在他一张一弛的人生态度中,无不体现着高妙的人生与商业智慧。也许,正式这些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运气,造就了王中军今天的成就。
      (摘编《黄金时代》、《中关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