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关于思维的智慧(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14:15

犹太人关于思维的智慧


用飞机把电话线割断

    1956年10月,以色列军队企图夺取西奈半岛,而首要目标是埃及军队的核心要塞——米特拉山口。埃及驻西奈半岛守军将领当然也十分明白,一旦米特拉山口失守,那么西奈半岛也就难以维持了。因此,他们除了派重兵镇守山口外,还在旁侧地带驻军策引,以防不测。

    “以我们目前的守备力量,我想,米特拉山口在我们手中是万无一失的了。”山口埃军守各部队首领这样向上司说道。

    10月的一天,米特拉山口的埃军阵地上空,突然出现了4架以色列野马式战斗机。“不好,敌人要来偷袭我们。全体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指挥员下达了作战命令。埃军士兵纷纷进入隐蔽掩体,举起自动步枪,架起高射机枪,准备射击。可是,那以色列战斗机并没有对埃军阵地用机枪扫射,也没有投下炸弹。它们轰鸣着,一忽儿猛然掠地俯冲,一忽儿又直插云霄。低飞时距地面不过4米高,而升起时又不见了飞机的踪影。

    埃军官兵对以色列战斗机的这种奇怪举动一时目瞪口呆。

    “不要傻看了,快打电话向上司报告吧!”不知是谁提醒了一下,于是官兵慌忙摇起电话,准备向上司报告。可是摇了半天,一部电话机也听不到声音。

    “哦,是那几架该死的飞机把我们的电话线给割断了。这可怎么办呢?”

    事情正是这样,以军用飞机的螺旋桨和机翼将埃军的电话通信线切断了。

    埃军官兵一下子陷入了极大的惊慌之中,这时,一场大战开始了……

    仅仅依靠常规思维,是不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为了战胜对手,必须有独到的高招。

 

挖掘出更多的意义

    《塔木德》上说:“6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祈祷。”犹太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仅领会了敬奉上帝的要求,还能挖掘出更多的意义。

    二战期间,波兰已落入希特勒的魔爪,边上的小国立陶宛也在虎口边上。

    于是,立陶宛的犹太人纷纷逃离,经日本迁往他国。

    一天,日本政府机关的函电审查官,前往日本犹太人委员会调查一个犹太拉比卡利什发往立陶宛的一个函电的内容。电文上写着:“6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祈祷。”委员会主席阿南也不知该电文是什么意思,只好解释说:“这次的是一个宗教礼仪上的问题。”

    审查官听了这番话,觉得有理,就让他把电报发出去了。

    后来,阿南终于找到那位可敬的拉比,向他询问“6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祈祷”的意思。

    拉比却用深沉而悲哀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他,然后说:“你难道没听说这句有名的《塔木德》里的格言吗?6个人可以用一份证件上路。”

    阿南这才恍然大悟。卡利什拉比刚刚离开欧洲来到日本,他关心着立陶宛的犹太同胞。他知道,日本的边境上办签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于是,他就给立陶宛的同胞建议,6个本来不属于一家的人可以作为一个家庭申请签证,以便更多的犹太人可以借此离开。

    日本人没研究过《塔木德》,就连犹太人委员会的主席阿南也搞不懂拉比的建议。所以,当一个又一个犹太人的“6口之家”通过各种途径踏上日本列岛时,日本人只会惊叹犹太人在家庭中的高度同一性,根本想不到犹太人的家庭人数竟是由日本的入境管理条例所决定的。这确确实实是钻了日本法律的一个大空子!

    越是紧急和危险的时候,智慧的作用就越显著,就越需要我们积极动脑,寻求突破口。

 

公开出售的一幢豪华别墅

    《纽约时报》在醒目处刊登了一则广告,大意是说某海滨城市有一幢豪华别墅公开出售,靠海、向阳、有花园草地,只售1美元。后面还留有联系电话及别墅详细地址等等。

    广告连续刊登了一个月,无人问津。又刊登了一个月,还是无人问津。有一天,一个退休老人读报,又看到了这条广告。于是想:这城市离自己家不远,1美元的别墅啥样,去看看稀奇。于是就动身去了那座海滨的城市。

    老人按地址找到了这幢别墅,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是一幢豪华气派的别墅。他按了一下门铃,一个老太太开门让他进去了。他怀疑地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切,几乎不敢问这幢别墅是不是广告上的那幢。但好奇心还是抑制不住,他支支吾吾地向老太太讲明了自己来的目的。老太太说:“没错,这幢别墅只售1美元!”老人大喜过望,掏出1美元,准备购下这幢别墅。这时,老太太指了指桌边一个正在写着什么文件的人说:“对不起,先生,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钟,正在签订合同呢!”

    这下,老人从刚才强烈的好奇一下跌进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呢!

    故事的结局简单而又合理——临别,老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希望房东老太太能告诉自己,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别墅只售1美元?老太太告诉他:这幢别墅是自己丈夫留下的遗产。在遗嘱中丈夫交代,自己的所有财产归老太太拥有,但这幢别墅出售后所得归自己的情人拥有。老太太听完遗嘱,十分伤心,因为她没想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竟然会有情人,大怒之下将这幢豪华别墅以1美元出售,然后按法律规定将所得交给丈夫的情人。

    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放弃了很多有价值的机会;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一丝可能的良好机会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地认为不值得冒险尝试。

 

独立思考,怀疑一切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段案例:

    教士问:“有两个犹太人从高大的烟囱里掉下去,一个满身脏,一个很干净,谁会去洗身子呢?”

    年轻人说:“当然是满身脏的人!”

    教士说:“你错了!满身脏的人看着很干净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干净的;很干净的人看着满身脏的人想:我身上一定也是满身脏的。所以,是很干净的人去洗身子!”

    教士接着问:“两个人后来又掉进去高大的烟囱,谁会去洗身子呢?”

    年轻人说:“当然是那个很干净的人!”

    教士说:“你又错了!很干净的人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满身脏的人则相反。他明白了那位干净的人为什么要洗澡,所以这次他跑去洗了。”

    教士再问:“第三次从烟囱掉下去,谁又会去洗澡呢?”

    年轻人说:“当然还是那脏身子的人。”

    教士说:“你又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从同一个烟囱掉下去,其中一个干净,一个脏的吗?”

    这就是《塔木德》的精髓,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不给人们权威性解释,学生必须融会贯通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要迷信权威,善于怀疑、独立思考的人,才是聪明人。

 

只有新的领域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

    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却被问住了,直到3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抱住老师的胳膊,“快告诉我呀!”

    明可夫斯基手脚并用地比画了一阵,怎么也说不明白,于是,他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非常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

    “对、对,歧途!”明可夫斯基顾不得别人的指责,非常专注地说,“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然后,他又解释说:“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

    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思良久,非常感激地对明可夫斯基说:“恩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入书本的东西。”

    于是,就在爱因斯坦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他作为伯尔尼专利局里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物理学三个未知领域里,齐头并进,大胆而果断地挑战并突破了牛顿力学。在他刚刚26岁的时候,就提出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光的足迹。

    敢于突破创新才能成就大的事业。在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各式各样的“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等待着人们踩出新的脚印、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