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人民空军60年历程中的5个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54:10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孙茂庆、徐壮志、王东明) 空军指挥学院军事专家王明亮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空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历史。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60年,经历了5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超常建设、跨越式发展

    1949年11月人民空军成立。当时的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十几架国民党空军起义的飞机和各部队收集、修复的老式螺旋桨飞机。

    王明亮说,到1953年的短短4年间,人民空军就发展为28个航空兵师,装备各型飞机3000余架,主战飞机成规模换代为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一步”跨进喷气机时代。正是凭借这种“超常”建设速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才能创造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奇迹般的成绩,首先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空军建设。同时,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全军的倾力支持。人民群众不仅把自家的耕地、宅基地拿出来供空军修建机场,还把多年的积蓄捐献出来做空军经费。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掀起捐钱帮助空军购买飞机的热潮,捐款总额可购买3700多架飞机。

    第二个时期:全面发展,防空作战战果辉煌

    这一时期是抗美援朝结束至1965年。人民空军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是重视条令和军事理论建设。从全空军抽调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干部(人员最多时达1100余人),编写人民空军自己的条令和教材。至1965年8月,历时6年多,编写出空军所需的各种条令、条例、大纲、教材306本。这是人民空军建设史上一次开拓性的大规模理论建设,不仅为当时空军正规化建设、也为之后的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是军事训练从速成转入正规。空军为解决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问题,从1954年开始下大力新建了一批院校,并对原有院校进行了调整。到1965年,空军拥有各类院校29所,初步建立起多专业、多兵种、多层次的院校培训体制。部队训练开始加强夜间、复杂气象等高难度技术训练。1954年空军就有了第1个“全天候”歼击机团。到1957年,全空军有三分之一的飞行员成为“全天候”飞行员。

    三是主战装备发展开始由全面引进向以国内生产为主转变。1954年7月,初教-5飞机的仿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之后相继仿制出了歼—5、歼—6、运—5、直—5、轰—5、轰—6等型飞机,以及红旗1号、2号地空导弹和霹雳1号空空导弹,自行研制出了初教—6和强—5飞机。

    这一时期,人民空军取得的战绩是可以载入历史史册的。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的100架敌机,大部分是这一时期的战果。特别是1959年10月7日,空军地空导弹兵击落了敌RB-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此后,又连续用地空导弹5次击落U-2高空间谍飞机,有力地捍卫了空中安全。

    第三个时期:十年动乱,在曲折中前进

    “文革”时期,国家遭受全面破坏,空军建设发展也受到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极为严峻,为了应对威胁,在“准备打仗”和“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思想指导下,空军在战备与建设上力排各种干扰,一方面,以“三北”地区为重点,进行大规模战备建设,空军部队规模达到顶峰。另一方面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完成国土防空作战任务,在西南地区,航空兵部队共击落入侵、入窜飞机16架、击伤4架;积极完成执行专机飞行等多种特殊而繁重的任务,保证了动乱时期国家和军队各项重大工作的顺利展开;积极完成国内灾害救援任务,1966年圆满完成邢台地区抗震救灾飞行任务,1969年完成河南、安徽、湖北、浙江等地抗洪救灾飞行任务,1976年空军和民航派出各型运输机168架,组织实施唐山抗震救灾飞行任务,担负转运伤员,空运(空投)救灾物资和人员等飞行任务,共保障救灾飞行2478架次,有力支援了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救灾行动。

    第四个时期:在整顿中恢复,在整顿中提高

    随着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人民空军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77年,空军开展了对领导班子、规章制度、训练、战备、政治工作、纪律、航空工程机务、后勤工作、机关和作风进行全面整顿。这“十大整顿”,使空军各项工作基本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空军建设发展开始出现新的转机。

    1979年,空军装备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空军与航空工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方针和计划,明确了加紧发展新一代主战武器装备、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战略目标。1980年3月和1991年,国产运-8、运-7飞机先后交付空军部队使用。这一时期,空军开始研制改装电子干扰飞机、轰-6型空中加油机,启动研制新一代作战飞机,开始引进苏-27,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下,空军武器装备拉开了全面更新的序幕。

    80年代中期,空军总计裁减员额20%,空军规模得到精简,老旧装备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不仅优化了空军的变成结构,也为全军的大裁军作出了贡献。

    1978年以后,空军从抓基础训练入手,航空兵加强了仪表飞行训练、空中实弹打靶和实弹轰炸训练,地面部队着重抓单兵、单炮和协同操作训练,全面开展“甲类团”训练,积极组织合同战术训练和战役集训,空军军事训练呈现出新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变革和发展,使空军作战能力和战备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后一时期的转型建设和跨越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个时期:战略转型,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1993年初,我军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空军也由此进入了以打赢现代化局部战争为目标的“转型”与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后,空军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对作战运用和长远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迈开了全面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

    空军紧紧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要求,在建设发展上,以新一代武器装备建设带动了主战装备实现跨代发展。歼-10、歼-11、歼轰-7等三代机批量装备部队;国产空空制导武器实现了超视距攻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实现质的飞跃,实现了对地精确打击、特别是中远程对地精确打击零的突破,初步构成了远中近程、不同制导方式、不同打击目标的精确制导弹药系列;地空导弹武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30多年地空导弹一直停留在第一代水平的状况,增强了地空导弹部队中、远程打击目标的能力;信息装备建设填补多项空白,加强了远程战略预警探测手段,特别是通过雷达组网和数据融合,目标发现跟踪定位和低空探测,以及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空中支援保障装备体系从无到有;特种飞机开始装备部队,填补了装备建设多项空白,构建起支援装备保障体系;装备数据链系统逐步完善,主要作战方向情报信息组网,实现了主战装备平台之间有效交联,形成了空军装备体系作战能力。

    期间,空军拓展非战争任务领域,出色地完成了各种重大任务。2008年1月至3月,参加了雨雪冰冻灾害救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空军航空兵实施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紧急大空运,共出动各型飞机94架,飞行1800余架次,组织大空投、大机降行动,运送人员1.7万余人,投送物资4730吨,创造人民空军航空兵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运送人员最多的历史纪录。当年8月,在奥运会空中安全保障工作中,空军在空中组织了史无前例的40天空中大巡逻……

    国际军事交流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迈开了新步伐。空军先后参加“和平使命-2005”“砺剑―2007”和“和平使命-2007”国际联合军演。

    王明亮,1959年11月出生,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教授,空军大校军衔;空军战略深化研究组成员、空军中长期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空军历史、空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