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术界发展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23:06
标 题: 在中国学术界发展之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 22:26:56 2009, 北京)

其实海龟在学术界发展的无外乎3条路。

1.博士直接回国,博士后几年再回,拿到AP后回。

这种现在回985高校一般就是讲师或者副教授待遇,极个别直接正教授。即使拿到正教
授,也不可能马上有什么项目,基本需要从头干起。

2.拿到Associate Prof.以上再回国。

这种一般年龄在40以上,在美国已经有很稳定的工作,回去也就是不甘寂寞。比较好的
途径是,先被某个学校聘为客座的长江学者,然后每年回来几个月,和国内合作者一起
忽悠大项目。这种人其实不能叫真正的海归,因为他们不和国内同行抢夺资源,所以矛
盾较少,不在我讨论范围内。

3. 有技术的,自己开公司创业的。不在我讨论范围内。
————————————————————————————————————

主要说说第一种人。

其实不管博士也好,博士后也好,AP也好,哪种阶段回国好没有定论,根据各人情况定
,但不是说AP得到的待遇或者发展机会就一定比博后或者博士好。我觉得主要可以考虑
两点:
1. SCI 论文数 (或者专利数)
2. 年龄

SCI小于3篇的,宜攒够~5篇左右较好,当然,越多越好。年龄要注意,一定不要超过35
岁。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是年龄~30岁左右,有大于5篇SCI论文。也就是说,如果你28
,9岁,可以弄个博后,多赞几篇文章再回。如果接近35岁,要尽快回。
————————————————————————————————————

发展路线和时间表: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万(30左右)--》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30-50万(35岁前)--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50万(38岁前)--》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200万 (40岁前
)--》长江学者 (45岁前)--》863计划,973计划 (很多很多钱)---》院士 (很多
很多钱)

发展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苦的,但是也很有意义,很有乐趣。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跳跃
式前进,每一步都要走踏实。比如,年龄超过35岁,就不能拿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这一
步走虚了,后面的路都不好走。人间正道是沧桑,唯有沧桑才是正道!

—————————————————————————————————————

注意几个误区:

1. 一定要拿到正教授才回。其实正和副在待遇和拿项目上并无实质区别。如果副教授
,比较年轻,拿青年基金根本没问题。走得顺利2-3年就可以破格。而一味地等待,等
你攒够了条件,国内的要求可能更高,而且你比别人少了一个适应的过程,会觉得落差
更大。如果有好的学校,千万不要犹豫,别为了职称错过了。副教授是基本。

2. 一定要多少多少启动经费。其实,如果给你200万启动经费,但只能用来购买设备;
和给你20万启动经费,自己处理。这两种哪个好?可能在美国的人大多不懂这之间的差
别。要我选,我宁愿选择后者。大家要清楚,国内的基金都是不包括购买设备的。所以
,除去一些材料费和差旅费,基本都是劳务费,关键看你怎么管理。那么,设备如何购
买呢?那就要动用学科建设经费,985建设经费,重点实验室经费,863,973等经费。
这些钱谁有权决定使用?就是上面说的杰青,长江学者,院士等。

3. 国内学术界很黑暗,全靠关系。这点我一半同意。为什么呢?关系很重要,但自身
条件更重要。首先你得达到条件,别人才会陪你玩。条件有哪些?SCI数,专利数,项
目数和级别,获奖数和级别,年龄。海龟在前两项容易比别人强,但后几项也没什么优
势,所以得有个过程,得有个积累的时间,妄图跳跃式发展的,往往会摔得很厉害。人
脉也是要逐步培养的。
——————————————————————————————————————
——

个人的一些感受:

海龟的心态要端正,不要一来就要求比别人高。但海龟的机会肯定比土鳖多。国内起步
比较艰难,但越往后越好走。涂博士太心急了一点,再过一两年也许会是另一种格局。
跟着大老板干的缺点是不自由,受人支配,但获得项目相对容易。自己干,比较自由,
但压力大,前期经费和实验条件很困难。要学会当配角和协作精神,学会吃亏,吃小亏
,占大便宜。在国内有更大的自由和成就感,感觉干起来很有劲,充满了希望。目前的
生活不亚于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回国是个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