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  (曲)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45:10
[转] 六祖开示[图]
编辑 |删除 |权限设置 |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缘聚禅莲    转载于2008年10月06日 21:20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1)">

佛教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一切凡夫,皆在生死中,故皆在此岸。一切圣人,则已从此岸,渡烦恼河,到达彼岸。生死中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而彼岸涅槃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此乐乃是无为寂静之乐,非如生死中与苦相对待之乐)。学佛之目的,无非是欲从生死此岸,渡烦恼河,到达涅槃彼岸,永离生死之苦,长享无为寂静之乐。如是而已!
此岸生死中,众苦充满,一切凡夫,自已经历,今不具论。今但研究是否真有彼岸涅槃无为寂静之乐?用何种方法,能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
鄙见观之:彼岸涅槃无为寂静之乐,真实是有。诸佛圣人,决不欺人。一切凡夫所谓之乐,其实乃是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此外六尘,对内六根,有顺益义、适可义,便生快感,是名为乐。反之则为苦。而佛教中所谓涅槃无为寂静之乐则不然。既无有苦,亦无有乐。根尘迥脱,顺违俱亡,无苦无乐,是则名为无为寂静之乐。此无为寂静之乐,方名真乐也。
欲从凡夫生死苦域,至圣人涅槃寂静真乐之处,必须渡烦恼河。烦恼者,即贪嗔二法是也。所言贪嗔者,即爱与恨之异名也。一切凡夫,陷溺其中,故喻之为“河”。一切凡夫,于顺益之境,必生贪爱,贪爱之极,则相互缠结,虽死不舍。于违逆之境,必生嗔恨,嗔恨之极,则相互仇怨,亦虽死不舍。一切凡夫,陷溺其中,而众苦皆由此起矣。故欲离此岸,到达彼岸,必断贪嗔。断贪嗔故,既无缠结,亦无仇怨,则于一切生死之苦,渐获解脱。此即所谓渡烦恼河也。既渡烦恼之河,便达涅槃 彼岸,而永离众苦,长享无为寂静之乐矣。
又欲断贪嗔,须先悟解六根本寂,六尘本空。根尘空寂故,则于一切时处,不起攀缘分别,平等一相,顺违俱忘,则贪嗔自息。贪嗔息故,则渡烦恼河,而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矣。
夫根尘二法,本自空寂,凡夫无知,误认为有。今悟空寂,则名妙慧,亦名胜智。故知欲离生死此岸,诞登涅槃彼岸者,当先获此胜妙智慧,为第一要务也。所谓胜妙智慧,即般若也。依仗般若,能渡烦恼河,而达涅槃彼岸,故名“般若波罗密”也。“波罗密”者,到彼岸也。
以上谓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须仗智慧,渡烦恼河,方能离轮回生死之苦,获涅槃寂静之乐。如是道理,犹是对钝根人说。若遇利根人,则说此岸即是彼岸,生死即是涅槃,凡夫即是圣人,众苦充满之现实世界,即是永离众苦,长享无为寂静之乐之清净世界。
何以言之?
昔日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黄梅座下得法。其得法偈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言“菩提无树”者,言此身本无所有,不可得也。“明镜非台”者,乃言此心亦无所有,不可得也。“本来无一物”者,乃言真空法界中,身心皆无所有,本无一物之可得也。若人能悟解此理,便知现前色心、依正、顺违、苦乐,一切诸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得如是智慧故,则生死此岸,岂不即是涅架彼岸。本无烦恼可断,亦无生死可出。则众苦充满之现实世界,当下即与永离众苦,长享无为寂静之乐之清净世界,无二无别也。
六祖慧能大师复有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此偈谓佛法即在世间,非离此世间。别有出世间之佛法也。若离此世间,别求佛道,即如求觅龟毛兔角,终不可得也。此偈之要害,在一“觉”字。谓觉悟世间,一切色心、依正、顺违、苦乐等法,悉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即此现实世界,便是真空法界。真空法界者,即是《华严》所示“一真法界”也。具此“觉悟”,即名菩提;无此“觉悟”,即名无明。无此“觉悟”,是为生死凡夫;具此“觉悟”,即已优人圣域。具此“觉悟”,即永离生死之苦,长享涅槃无为寂静之乐;无此“觉悟”,则终不免三界轮回生死之苦也。《般若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中色蕴为色,四蕴为心,即是凡夫色心、依正也。五蕴空故,永离众苦)此之谓也。
《金刚般若经》云:“是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六祖慧能大师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今得闻此法门,殊非容易。皆是宿植善根,亲近多佛,故获此福。若人能信受此法,悟解此理,即是发大乘心人,即是最上利根之人,即是大智之人。故当深自庆幸,依法修行,自致解脱。岂可以轻易之心,漫然闻之,仅作为清谈戏论之资哉!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本文链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