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研讨会发言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58:12
“2005大学生优秀DV纪实作品有奖征集”获奖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发言全文 http://av.people.com.cn/GB/28140/43852/44833/55986/3906199.html   2005年12月01日11:0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关闭】

时间:2005年11月27日下午2:00
地点:人民日报社编辑楼7层第三会议室

  王军(主持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昨天晚上我们举行了一个比较大型的颁奖晚会,我感到很高兴。我觉得同学们的参与性非常高,大家都带来自己的作品,而且没有作品的同学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学习到一点东西。今天我们进入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想针对我们这次活动进行一个研讨。尤其是关于DV创作的感想,包括一些作品的分析。

  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首先介绍一下主办方的两位领导:一位是人民网的副主任官建文。还有一位是我们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陈婉莹教授。另外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系教授张同道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高晓红,中国DV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尚伟,中央电视台《纪事》制片人刘鸿彦。在座的主要是年轻的获奖者,他们的作品昨天我们已经颁奖了,他们都在创作中探索了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一个主要的话题。

  下面我想请我们主办方两位领导讲话。先请官主任。

  官建文(评委之一、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副主任):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把各位请到这里开一个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人民网对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衷心地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大学生DV活动的重视。我们跟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一次的合作是很愉快、很有成绩的。所以,我也借这个机会对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各位领导、老师对这项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两家已经口头上说好了,明年还要继续做这个活动。原来这个活动在年初就开始议定了,后来筹备时得到了许多大学,特别是在座的同学们的支持。我们征集到的作品数量很多、质量相当高。有的作品我看了第二次,第三次,仍然还是受感动。我们在初评、综评这些作品的时候,感到这些作品的确有一些相当不错,后来我们跟作者联系的时候,他们谈了一些自己创作的体会,我们也非常受启发。觉得DV作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今后很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广泛和普遍使用的主要传播形式。也许以后手机更加先进的时候,手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DV拍摄的工具。虽然现在大学生里面已经比较多了,但是还不够普及,包括以后记者也会有这样一个东西。如何提高DV拍摄的水平和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我们开这样一次研讨会,也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开这次研讨会,把研讨会的内容录下来,把文字最后放在网上,通过一些报纸刊物进一步传播。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提高,一个是普及。

  今天,我们请来了很多专家,也有获奖的作者,所以我相信今天我们这次研讨会能够在这两方面,像我们作品征集一样,取得大家都非常满意的效果。谢谢各位。


  王军:谢谢官建文主任,下面请陈婉莹院长讲话。

  陈婉莹(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谢谢大家,也谢谢官主任和人民网的朋友。这次DV作品征集,我们两家合作是很愉快的,讨论了很多。所以这一次征集到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地,也包括香港的作品。这是我们第一年办,但是非常成功,这要感谢人民网的同行,昨天晚上的晚会办得非常好,今天又给我们这么好的地方来讨论,非常谢谢人民网,谢谢官主任。

  我们汕头长江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但是同学们很有激情,很愿意努力去做。我们办学的理念,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实践、实务,我们让学生都能动手,现在科技发展那么快,竞争那么激烈,我们培养的学生,我希望都能成为多面手,最起码有思考的能力,有语言掌握的能力,对每一种技术都要能掌握一点,然后一直地学习,既能拍片子,也能做广播,也能做新媒体。

  另外一方面,从这一次征集来讲,得奖的作品很多都是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讲起,我觉得对年轻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我也同意官主任说的,DV有很大的发展,其实现在才是一个开始。因为科技发展的关系,整个传统的电视都在转型。现在的电视再过三年或者五年,都改变了。观众的掌控力越来越大,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而是在手机里看电视,在电脑里看电视,在车子上看电视,大家要求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倡和鼓励年轻的学生们,利用掌握一项新的技术,来创造身边的作品,以他们年轻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这会对整个传媒的发展,有一个推动作用。我今天很高兴,也谢谢专家抽时间来给我们评说,我很期待今天的讨论。谢谢各位。

  王军:谢谢陈院长。刚才两位领导说了,DV征集今后可能会作为一个固定的活动,每年搞一次,我们希望把这个活动逐渐地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成为一个品牌,把它作为中国大学生DV活动的品牌去营造。

  下面我们准备进入第二个议程,先看获得一等奖的片子《无烟煤店》。我自己也仔细看了这个片子,描写陕北的青年到西安谋生,卖煤的故事,因为我对西安特别了解,我的学生时代是在那渡过的,也在那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它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很感动。我觉得他们的视角很新、也很朴实。下面请大家观摩这个片子。
    
  王军:下面我们请评委代表官建文主任,把评委的看法交流一下。昨天晚上在会场上我和董钧交流了一下,他说他没想到这个片子获得一等奖,比较意外。我们的评委兼顾到方方面面,有年轻的创作者、评论家、电视制片人、专家,以及刘效礼主席,官主任也是我们的主要评委之一,下面我们请官主任把评委的意见说一下。

  官建文:刘效礼主席有事,今天不能来。首先我们和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商量怎么评?一共268部,我们尽可能客观地根据大学生的情况和征集到的作品的情况来评。因为这次全部是在校的大学生来参加,汕头大学也有作品投稿,为了公正起见,汕头大学没有出评委。一个是刘效礼主席,因为他是新闻纪录片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以前在中央电视台的时候,他拍摄过很多有名的纪录片。评委会的组成上,刘效礼主席是比较有权威的。我们的对象都是大学生,不能都是像一些老人拍摄的那样。另外,我们请了方方面面的人物。一个是我们请到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另外一个我们请到了杜海滨,他本人就是拍DV纪录片的。张亚璇是做评论的,写了很多评论的文章。还有我们找到了南方电视台。原来还请了湖北电视台的副台长,他头天说来,后来说有急事,没来。评选的情况大致先是人民网多媒体部来做,从268部里面挑选50多部,对DV作品做了一些简要的评语。评委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看了这50多部作品。当时评委分别做了记录,看完之后,评委从50多部里面推荐了20部,在20部里面再挑,再投票,投出候选的作品,候选作品之后,再评一等、二等、三等。主办单位对评委没有框架,没有要求,一个评选的规则是原来拟定的,最后评委会议定这些规则。总体来说,《无烟煤店》表现了去西安谋生的这一家子,这样一个群体的生活状况,从拍摄手法上,完全运用电影的语言,没有太多去加工,有字幕,没有额外增加别的东西。另外侧重反映了家庭里面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所思所想,也有跟上一代的矛盾。获奖作品有一个简要的评委评语。

  王军:谢谢官主任。下面我们按照原来会议的议程,这一段时间,我们自由发言讨论。希望大家围绕我们纪录片创作,或者围绕一部作品进行讨论。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你们都是参与创作的,希望能把自己的体会贡献出来。

  李跃岩(三等奖作品《父亲  大棚  菜》作者):我先说一下拍摄片子的体会。我本身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看惯了新闻的镜头,那种感觉和节奏,我当时感觉很躁,情绪跟新闻的快节奏是一样的。那时候在电视台实习,过年那几天在家里,那时候学校里也有各种比赛,鼓励学生回家做一些片子,学校给提供DV机,拿回家去拍。一开始就是新闻的猎奇感。因为我父亲是一个农民,他的那双手是一个典型东北农民的手,很干裂。我就守着他作粗活做细活的各个方面去拍。一开始只是感受。这个片子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它让我开始接触纪录片,做人方面,就是父亲让我觉得做人的心态能够稳下来,不像以前做新闻那种急躁,就是为人办事可以静下来。两天下来,我发现我父亲给我的情感的触动是很大的。当第三天拍的时候,我放弃了前两天的猎奇,我觉得那不是我想拍的,父亲做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但他心中的想法却是那么的凸起。后来拍的时候,抛弃了新闻的浮躁,那种快节奏。我拍的时候,很静,稳稳地、慢慢地跟一天的每一个生活,每一个细节,父亲干活、拿菜、拣菜几乎每个镜头都有,本身他所有工作的细节,累积起来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的儿子过得更好。

  所有都是由点而起面的,最后我选择由他的一天开始拍摄。做了菜农这么多年,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家开始做大棚菜,这么多年,他所有的一天几乎差不太多。我抓了许多年中的一天,作为一个点,表达他许多年中最普通的一天。

  做完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片子我并没有觉得他是一个作品,我感觉就是在生活中,我回头写了一篇关于父亲的日记。

  蒙青(三等奖作品《梦想的起航》作者之一):大家好,我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我简单谈一谈我在创作时的一些心得。我们觉得我们已经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了,新时代大学生,新时代的年轻人,和旧时代的人是不一样的,新时代的人强调的是个性。所以我们就想找出现在大学生里面每个人很不同的个性,后来我们找到了我们学校里面的一个舞蹈队,我们发现舞蹈队正好有一个项目是要到比利时和欧洲参加演出,他们要在学校里面选出16位同学。这样选出的学生肯定有不同的种类,有理工的有商科的有文科的,我们想和他们在一起,发掘他们不同的性格。我们学院很鼓励我们用DV创作作品,因为我们是广播新闻,我们小组的同学拿机子,我们开始到艺术团去观察,找出里面比较有特点的几个人,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以后,我们对他们熟悉了,找出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怎么表现他们的特质和不同的呢?有一个同学是跳街舞的,他进艺术团要跳民族舞,他要毕业了,舞蹈只是一个业余,不可能是一个专业,他面临着舞蹈作为一种兴趣和职业的困难。还有一些新加入的同学。我们表现他们的时候,很注重找出他们性格之间的细节的不同。我们拿着摄影机抓他们的细节的表现,在他们练舞的时候,练歌的时候,比较贪玩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别人的动作,还有一些比较负责任的人,比如艺术团的团长,每次他们需要定餐,买衣服,他都很负责地帮助。值得一说的是,我觉得我们在拍摄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们毕竟是一个DV创作,并不是一个很专业的电视的创作,在器材方面,我们没有很大型的器材,我们用了一些很创新的自己的手法,找一些器材。在片子里面,我们有很多校园的景色,我们尝试模仿轨道,找来了自行车,最后发现一个滑板比较好,我们把机子架到滑板上面,做一段运动的场景。我们拍摄的时候,有一些我们注重的一些东西。舞蹈注重美感,我们就要注重表现这个美感,我们用了MV的手法把舞蹈的动作编辑出来。制作完这个片子,我们的感受是,我们本身是一群年轻人,我们跟他们接触之后,我们更加发现现在年代的年轻人的特质和个性,我觉得我们以后创作DV的时候,要把这个特质和个性体现出来。

  李鹏(鼓励奖作品《三营二十连》作者之一):我们选择的题材是军训,是一个老题材,好多人已经拍了很多了。我们有的老师也拍了学生军训的片子。我在看了一本书《电视纪录片新论》之后,对纪录片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对DV也有一个新的看法。我们学校有好几个DV创作团队,三四个,他们主要从事的还是情景喜剧。我跟老师也沟通过,说过我的想法,他们对我的想法不太支持,因为我们是学广电新闻的,他们还是崇尚那种图片、音乐和解说词搭配来表现。我们拍这个片子,打破了这种格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我们投入了拍摄,拍摄两天之后,拍的过程当中,找不到了方向,非常地盲目,最后拍了将近700多分钟的素材,编辑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个是设备上面,我们的计算机硬盘只有40G,对于我们来说不够,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最后我们的编辑还是运用刚才那个想法,打破以前的模式,完全利用现场的同期声来进行故事的组接。

  拍完以后,编完以后,我觉得完全用同期声,语言有一点拖沓,有点太长了,想压缩一段,但是具体的不知道该舍去哪一部分,要哪一部分,还考虑不清楚。

  王军(主持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评委都特别关心这个片子里,就是二十连,最后送别的时候,这是最出彩的地方,特别遗憾,这个地方没了,突然找不到二十连了。

  李鹏:阅兵结束之后,我们学校请教官吃了一顿饭,学生最后找不着教官了,他们约好下午一点半去送,但是我们一点半到那儿之后,他们提前走了。学校领导考虑到不让学生闹,与教官依依不舍。以前老是出现这种情况,教官的车走不了。这是我们特别遗憾,就把其他的镜头补上去了。

  李江华(鼓励奖作品《三营二十连》作者之一):首先感谢人民网和长江学院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来自陕西,跟我们一样的,还有很多经济上没有实力的,但是心怀理想的人。我在这里呼吁,也希望有能力的各位,能建立基金会。没有实力来做这个事的人,哪怕给他十盘五盘DV带。我们拍的时候,包括设备,可以说没花一分钱,都是找同学老师借的。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借过四台摄像机。我在这里呼吁,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能不能建立一个基金会,给更多有梦想的人一个平台,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谢谢。

  桑田(鼓励奖作品《盲人大学生》指导老师):我是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我们上海师范大学有谢晋影视学院,影视专业的学生比较爱拍摄纪录片。我们听说有一个2005年大学生优秀纪录片的征集活动。关于选题的问题,因为上海师范大学的盲人大学生是中国第一批盲人大学生,我觉得比较有新闻性。我觉得纪录片还是作为电视节目来播,应该有一定的新闻性。但是在这个中间,学生认为,有一个简单的记录就可以了,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短短的时间内,要如何挖掘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觉得纪录片可以是没有情节的,但是不能没有细节。我希望他们能够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地采访,不断地挖掘他们的内心。上海人总的来说,性格普遍比较内敛。我们拍摄了一个月,我希望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同学能够多接触多了解,在这方面加深自己对盲人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挖掘。

  邓光辉(鼓励奖作品《奶奶在家》作者):我是邓光辉,是来自西安大学摄影专业的学生。

  片子的拍摄比较偶然。我是在放假回家,到家之后,看见我奶奶正在村子里面,我用一台家用的摄像机,老式的模拟、小型摄像机。拍摄最初就是想把他们拍下来。拍完了,在电视上播。作为一个过年时候的娱乐活动来表达。但是拍的过程当中,因为我是学摄影的,而且也学过影视这一块,所以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思,拍一个纪录片,因为在村子里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在拍的过程当中,第一次拍是比较困难的。见到什么都想拍下,我感觉生活中可拍的东西太多了,我在那个村子里,我见到的东西都想拍下来。最后做成的片子。当然在剪辑的过程中,有老师的意见和同学的意见,所以剪成了现在的片子。我在拍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素材是关于农村的。比较悲凉凄惨的东西最后全部拿掉了,比如像他们活动里的一些人,讲述他们生活的一些事情。比我奶奶年龄小一点的老人,她丈夫因为跟村里有意见,被打,过年的时候到我家里去诉苦,我奶奶当时就说不要拍这些东西,所以没有拍。我当时是想把老百姓的这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些事情他们解决不了的,需要别人帮他们解决的,我都想拍下来,但是最后没有做成。

  还有一些因为计划生育的问题,是关于在农村很多推倒房子的事情,农村的一些孩子上学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没有拍到片子里,关于老百姓的事情,他们不愿意让你拍进去。我都尊重他们的意思没有拍,最后就形成了这部片子,反映奶奶在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拍完了以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拍这个东西之前,对纪录片了解很少,参加了征集之后,我读了一些关于纪录片创作的书,也看了一些纪录片,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我很想问一下在座的老师专家,我们为什么要拍一个纪录片?我们拍纪录片是要干什么?拍出什么样的纪录片算是好的纪录片?谢谢。

  王军:你的问题,一会儿等专家发言的时候会给你解答的。我们今天请来了很多的专家,他们最后会给我们说他们的“高见”。

  向晶晶(鼓励奖作品《老罗和他的动物们》作者):我是来自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向晶晶,我觉得不是这个人因为我的片子而出彩。而是我的这部片子因为这个人而出彩。我想很仔细地介绍一下这个人,是因为他在我们那几十年来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从我爸爸妈妈他们那一代,到我们这一代,整个城市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他就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一个人。我一直对他虽说兴趣比较大,但是一直不敢去碰这个题材,因为他这个人一生有很多地方都有很复杂的情况。

  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本地最大的一个BBS,曾搞了一个公益活动,是要给这个动物园一定的帮助,为了配合他们的活动,因为我也是会员,所以我决定去拍一部片子,来配合这个慈善活动。

  他这个人在二十几年前,是我们这一个小电影院的售票员,而他这个人,性格非常奇怪,做什么事情都特别认真,我们还记得的是,他拿着手电筒挨个去查票,查到谁没有票的话,一定会被赶出去,他的性格特别地刚直。他是一个狂热的动物的爱好者,他以前在电影院上班的时候,他自己家里就养了很多很多的动物,还有他自己从街上拣的一些流浪狗,家里养一些蛇,小孩都很怕他,后来电影院倒闭了,他就自己出钱开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动物园,里面就是很平常的动物,兔子、狗、鸡、鹅、山羊,这些在城里看不到、但是农村里面很好找到的动物,他不图回报,就是想让我们城市的小孩,能够多见一些世面。因为我们那个城市算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很偏僻的地方,那么多年没有一个动物园。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人去看的。刚开始政府给他一些帮助,虽然没有出正式官方的东西,还是会给他拨一些钱,算是给他一些支持,等于为城里面的人谋福利。到后来因为他自己的性格,跟有关部门闹了一些无法调解的矛盾,到现在没有人管理那个动物园了,就是他自己一个人。我去拍的时候,难度也很大。当时是一个盛夏,很大的太阳,那个动物园非常的破,有很臭的味道,很脏很乱,但是他还是像爱护自己的小孩一样,虽然说他自己的生活很差,但是每天都能保证动物吃饱,虽然不能说保证吃好,但是一定保证它们吃饱。他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他养动物,读到初中就辍学,他没有钱让他的孩子上学,他的女儿也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很严重的,过不了20几岁就会死。

  我刚开始,以为我自己对他很熟悉,因为那么多年,每天都看到他用破自行车驮很多动物的饲料来喂养动物。他从我们学校门口走时候,我以为我对他已经很熟悉。然而在我拍的过程中,我觉得越来越难以驾驭这个题材。我觉得他生活经历,他整个生活的真相,以我的阅历和经验,是无法看清他的整个人生。他的人生就像很深很深的水,越往下潜,越看不到底。我想以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让他这个人,让这些事情被很多人知道。也算是给我自己一个锻炼,也可以让自己多提高一些思想、拍片技术方面的水平。当然这部片子也有很多遗憾,我是学新闻的,我觉得很多东西不能很熟练地用镜头来表现出来,所以里面不得不加一些旁白,我觉得以后要多提高一下这方面。

  郑科(鼓励奖作品《长袍先生在校园》作者):我是学广电编导的,大二的时候发现这个题材。虽然发现这个题材很早,但是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只是很关注这位老师。而到大二时,我们接触了一些摄像的知识。这个题材给大家的感觉是很有趣,我想通过有趣,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老师生活在完全的世外桃源当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每天都是上课、回家、学习。我们当时拍他的时候,跟他交流了很多。我们想不影响他的生活,来表现这个片子。我们慢慢跟他接触以后发现,其实已经很多人都拍过他,已经有了很多程式化的东西。他在回答我们采访的时候,他说的一些话,都说了很多遍了,已经说疲了,有套路了,已经没有新意和激情出来。包括问他为什么要穿长袍,他都说了四五次了。大家都会想到他为什么穿长袍?他说穿长袍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有的媒体觉得他是作秀,他穿长袍和舞厅里面的热女郎是一样的,是为了作秀。真正了解他这个人之后就知道,他是为了过传统的生活,他想用这种形式引起周围的人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国学。他在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晚上,在师大里有国学讲座,我们片子也说了,很多人去听,我们也去听了一个学期,里面很多东西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觉得我们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能丢。

  因为我是学广电编导的,我们三个人对于电视很热爱,我们就想拍东西,有那个创作欲望。但是可能主观的东西太多,把这个片子解说词弄的太满,什么都想呈现给观众,最后的感觉就是不舒服。

  我们学专业知识不是很多,可能给这个片子留下一些遗憾,我们的太强调这个片子的主题,可能有点主题先行。还有把校园的东西讲得太多,并没有放到时代的背景下讲这个长袍先生。大一的时候,我们上广电编导,我们的系老师说,你要作为广电编导人,传播的艺术,艺术传播,艺术不传播不存在,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题材。通过这个片子以后,我学到了生活的发现,你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情理趣,用你的镜头相机记录下来,传递给观众,让更多人关注你想关注的东西。

  王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的美,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环境里发现的。

  我们获奖作者的自由交流发言,我们就到这里。下一段时间,我们就请在座的几位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先请张同道老师谈一谈。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系教授):谢谢大家。我想夸张一点表达一下我的想法。当他们请我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我没有料到,原因是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活动,作品比较一般,技术缺陷比较大,我没有这样的预期,可看了之后,把我陈旧的脑袋彻底突破了,这些作品的完美性上突破了我以往看到的任何大学生的作品。这次看到这些作品,我觉得时代确实已经发展很大了。

  第二个我想借用李跃岩同学说的一句话,他说他根本不想当做一个作品,而是当做给他爸爸的日记。我很喜欢这个词。当DV出现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词特别可爱。半个世纪以前,法国的理论家就说把我们的摄像机变成自来水笔。电影从一诞生就落入了商业的魔爪,紧接着由于苏联的胜利,又被政治彻底把握。影像的艺术,主要是电影了,后来还有电视,完全被两种东西把握了,一个是权利一个是金钱。

  鉴于摄像机太昂贵,普通人很难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太奢侈,当DV出现之后,我觉得是电影电视真正要回归到人民之中了,是艺术回归到民众了。主要是成本的低下、表达的自由。

  我想提一个概念:“日记电影”,用DV写我们的日记,我特别想提的就是《父亲 大棚 菜》,还有《无烟煤店》这个作品,很像日记,有随意性,用自我的角度,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加上一些感慨的地方,你能看到他的情感流露的东西。

  比如说拍煤的那一段,几个孩子在昏黑的灯光下翻跟头,然后再配上抒情的音乐,我看到这,觉得心里有一种幸福有一种酸楚,生活非常的卑微,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乐,有自己的美,这种表达非常好,我很喜欢。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表达,我忽略了摄影的很多问题,剪切的点有很多地方不准,影调把握也不是很好,这些都被忽略了。这样一个点,唤醒了我们心里的感触和震撼。

  《父亲 大棚 菜》也是这样,我始终注意到是在时间的叙事上,2点半、4点半、5点,一点点推进。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全程的体验,因为只有这种感情,才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新闻式的表达方式,正如事件直播一样。这不是一个重大的题材,但是因为他的拍摄身份不是一个普通的摄影人,不是一个制作者,而是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所以就变成很重大了。我觉得这种叙事方式非常有意思。他里面的镜头我看上去很抒情。爸爸在大棚上弄草帘子下来的过程,非常好。我坦率一点,剪辑的不太好,但是有几个镜头,真的很漂亮,如果我来剪的话,我会剪成一组这样的镜头,非常舒展,非常有节奏,让劳动成为世界上最美的事情。所以你要注意影像的节奏,影像的美感。

  看了他们的作品,我觉得真正日记电影的时代已经不远了,他们很熟练地用新式的摄影机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这是我觉得特别高兴的事情。

  第二点,他们影片呈现的鲜活程度,超出了我们正常媒体播出的范围,不能说是一个突破,他们呈现的生活是一个毛边的。上了年纪的可能都知道,鲁迅特别喜欢书印成毛边的,不剪裁。我一直渴望我的书以这种方式印一次,但是印刷厂不答应。看了他们的作品我就想起这么一个概念,因为它们是没有剪裁的东西。比如说两个兄弟吵架说穿衣服的事,“你不能穿我的衣服啊,你不洗你不珍惜”。比如《乡村建设纪事》里面,两个学生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像这种直面现实、没有过滤的镜头特别珍贵,它能呈现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在以往的作品中,往往可能很难拍到这里,第二个拍到了很难正常的播出去。因为我们总把矛盾限制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就不能表达出来。

  我特别羡慕他们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沟通能力。我也知道这个事情很困难,因为这种事是别人不愿意让你拍的。怎么营造在场的感觉?能够很好的跟当事人沟通交流,本来是一个有经验的纪录片工作者才能做到的,但是我很高兴,很多地方他们已经做到了。

  第三个,我特别想说的一点,就是他们在艺术表达上的大胆和丰富。我知道这其中的很多人不是干这个行出身的,所以他们干起来比较随意,我想因为他们没有听过我们的课,所以他们干得更好。为什么?表达更大胆,更自在,镜头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有时候真能拍出点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我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规矩太多,我跟他们讲的时候,说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也在限制他们。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影像的捕捉能力和他们表达的情感之间,达成了一种非常好的协调的关系。

  我还是举刚才《无烟煤店》在灯下翻跟头的例子,我已经看过一遍了,我再看一遍,还是觉得很好。我刚才翻导演董钧在这里写的,他也写到这一点,这一点特别让人感动。这个拍得其实并不好,那个影像并不好,为什么还能让我们感动呢?我想这就是他很大胆的地方。是不是说我们的理论有些时候还是给框框太多了。这个可以大胆一点,至少我拍纪录片,在这样的片子中,还用音乐,唱歌,而我最多敢用音乐,但是不敢用唱歌。这是我的想法。现在唱了一段,我现在听也挺好,情感表达的也很舒适、自然,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用的好,用的恰当。

  这里我想提《乡村建设纪事》,还有《冬过,雪还在》,我非常欣赏这两个作者处理的方式,可能在拍摄的方式上,我跟他们更接近一些。

  照我来看,我觉得《乡村建设纪事》这个片子,是一个特别棒的片子。它很饱满,它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与这个片子在电影本体上达到的水平是非常一致的。这个和《无烟煤店》有一点区别,我觉得《无烟煤店》有一点断裂。这个片子还不够和谐。有的地方很好,但是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那么好。《乡村建设纪事》这个片子整体做得非常好,对情绪的把握,对整篇节奏的控制,还有对现场的挖掘,尤其对戏剧性线索的挖掘非常好。我看导演阐述的时候说,很多漏掉了,我觉得现在已经捕捉到的东西就非常精采了,而且做得很节制,我想节制是一个美德,但年轻人往往要学会节制,需要一个过程。这样的年龄学会节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怎么用更简洁的方式,甚至有时候用不发言的方式,让他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个导演他做到了。

  《冬过,雪还在》其实可拍的画面很少,但是影片做得非常有味道,它能够把你带入非常完整的情绪里面,而在这个影片里面没有出现情绪的矛盾,年轻人在处理片子的时候,往往面临很多线索,很多东西都想要,于是,放进影片里的很多东西是相互排斥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这段做的很好,但是另外出现的一段,就是把好的影响抵消了。在整体影片上,能够把握一个20、30分钟的影片是需要一种能力的,这种能力在于,你要把所有的元素最终达到一个方向,每种元素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部影片算是做得比较好。我还特别喜欢影调的把握,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如果说问题,请大家不要误解,我不是要给大家批评,我提的任何的意见,都不是想批评大家,而是想希望你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即使我的意见是反面的,你们可以当做教训。因为在这方面我可能比你们做的稍微多一点,但事实上你们比我起点高,比我做得好,我只想给你们提点建议。

  目前出的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是剪辑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其实开始做到这样已经非常好,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你们做得更好。

  问题出在哪呢?事实上一个影片在开始拍摄之前,应该基本上心里都已经想清楚了拍什么,这时候再开始拍。从现在拍摄的角度,我清楚地看出来,有些是拍摄的时候还没有想好,就是因为你拍摄的镜头上面没有剪辑点,你没有找到最佳的机位,为什么?这方面是经验不足,这不是什么错误。

  这种剪辑直接决定了你要怎么拍的问题,比如还说《父亲 大棚 菜》,我想主要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否则的话,那组镜头可以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美。但是下次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个是叙事节奏问题。整体感觉,比如说像《冬过,雪还在》,还有《乡村建设纪事》节奏控制得很好,能感觉到作者是有些经验的。但是像《无烟煤店》,包括《父亲 大棚 菜》,能感觉到作者还是比较急躁的。虽然你说你不急躁,但我看还是有点急躁。表现在整体影片的节奏上有些地方失去控制,很多事急着想说,当放进去时,里面显得很挤,其实任何东西都表现为节奏,节奏就在于,有紧的地方,也要有松的地方。现在就是紧的地方比较多,松的地方还不够,需要在整体结构上有一个把握。

  至于说机器的使用问题,我想你们慢慢摸索就能使用得更好,DV本身也在提高。我觉得它的色调已经比过去改善了很多了。

  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这么多的同学坐在一起。我拿到了一张盘,而这张盘上有《无烟煤店》、《父亲 大棚 菜》、《冬过,雪还在》、《梦想的起航》及《乡村建设纪事》,这张盘上的作品我都看了,刚才听同学介绍的时候,我特别遗憾,好象有几个作品我还没有看到,我有一种想看你们作品的冲动。因为这次同学做得非常用心。首先同学能够关注现实生活,从校园走向社会,我觉得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是很值得提倡的。大家这几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事都是来自社会生活,虽然我们在校园里面,但是大家关注社会,而且用自己很独特的视角,看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值得肯定。

  而且,刚才我也听到几位同学自我的介绍,大家都是来自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都是这几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同学将来都是做广播电视媒体工作的。这样关注社会,从现在开始,增加我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专业的技能都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一点。因为我们在校园里头,也是做教师,我看到我们很多同学的作品,一般仅仅在校园里面做,所以今天我看到同学关注社会我很有感触,另外我觉得同学的作品在不断地进行观念和表现方法的探索,并不是利用很传统的,或者被各类专家所肯定的,或者是报刊著作中都已经反复提及的这样的东西来做,我觉得大家很有创新精神,也做得非常有独到之处,我觉得这些都很值得肯定。

  另外我觉得这次有268部作品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268部作品意味着有很多的学校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同学对DV这个活动的关注,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共同举办这次活动,我觉得有助于调动全体大学生的参与,也有助于提升创作的水平,而且从传媒专业也不断在向其他的专业辐射,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刚才官主任在介绍评审过程的时候,不管评委的遴选和评比的过程都是很公正的,很严谨,而且很有序。所以看到这样一些获奖的作品,我们也觉得非常好,像刚才张老师说到,比以往看到很多DV大赛作品水平要高,我也有同感。

  另外,刚才听到同学们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DV作品的热情,克服了很多很多的困难,然后完成自己的作品,像这样的经历和创作的过程,我听了以后非常的感动。我想DV不光是技术,而且更是文化。这次怎么这么巧,西安的获奖同学这么多,我觉得我旁边这位同学发言的时候,他说他是来自陕西那个地方,他刚用了一个词叫贫瘠,经济相对被限制,但是我觉得陕西的文化,会孕育很多的人才。我82年的时候,也在陕西电视台,在那里工作过半年,所以我对陕西的文化也是有所了解的,我觉得陕西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所以这有这么多同学来自于陕西,我也觉得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看到同学这么努力,而且有这么好的起点,这个作品又有这么高的起点,我特别想尽我的所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出更优秀的作品,所以我想从我自己对DV的认识和一种感受上,我想谈谈创作DV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注意一些什么方面,因为我身为教师,我特别希望把一些理念、方法能够跟同学有一个交流。

  刚才张老师对每部作品都做了特别好的点评,比如让我用一句话评价我看的五部作品,每部作品都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比如《无烟煤店》,他介绍人物,介绍地点,中国西安、人物介绍,打字幕等等,这个作品给我感觉非常的工整。《乡村建设纪事》这个叙事是有起伏的,比如第一次讲课,大家都不爱听。像《冬过,雪还在》镜头拍得非常漂亮,而且矛盾冲突也很尖锐,儿子当着父亲说,父亲是无情无义的人,都被我们记者拍到。而且像《父亲 大棚 菜》记录的很深情。所以我觉得大家做的非常好,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DV创作的时候,还可以有一些观念和方法,值得跟大家讨论。

  DV是纪实的,但是纪实是有选择的。比如在纪实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不是无选择的记录,一定是有选择。你要选择典型的生活过程,要选择比较好的生活的瞬间。要进行一下选择,选择出来的东西,可能让人看了以后,觉得更真实,或者说更具有一些含义,更让人理解起来,你要说什么,这样更容易把握。

  电视和纸质媒体,在纪实上有一些很明显时态的差异,比如写报纸或写平面文字,很多是过去的事情,写的过程当中,把过程写的很精采,一直写到今天,就可以划句号,就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报道。但是电视在时态上与报纸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它记录的是从今天做起,今天作为一个起点,在基础的生活中挖掘非常典型、非常有意义的过程瞬间、细节,过去的事情在今天是没有可能拍到的,只能用资料或者其他的手段来表述,所以这两者在时态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做DV的时候,就要注重这种不同。

  另外,在纪实过程中,因为我们拿着机器记录,可能刚才有同学提到,我不知道或者我不能很明确的知道,我今天拍这个段落,到底要表现什么,当我们不知道表现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明确地知道,我不表现什么。当我们很清楚知道我们不表现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详略得当,你就可以不枝不蔓地做你的记录。像张老师说,你要去掉什么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换句话讲,你要做到详略得当,要想不表现东西,要删掉什么,就是在今天做DV做记录过程中,更值得关注。

  最近有一个获奖的片子,是湖北台张以庆的《幼儿园》,比如像这个片子,就是记录幼儿园,从头到尾没有解说词,一共拍了18个月,天天去,他就很明确地知道,别人想到幼儿园的时候,拍幼儿园的小孩上课,或者幼儿园孩子在室外做活动,另外小孩到秋天、春天去玩。他这里面说了一段非常好,他说他绝不拍小孩上课,绝不拍小孩到院子中去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因为拍这些东西很容易落俗套。当我们不知道拍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很清楚自己不拍什么。

  这次我看到大家的节目,很多片子镜头拍的还是很好,在声音的运用上也非常需要加强。比如说,我们经常说镜头是成组编的,声音是成段编的。编辑的镜头进去了,我把声音也放进去,这样的结果,片子看起来整体感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段场景中用什么声音,其实记者是选择了的,一个现场有好多种声音,如果简单记录,声音是个大杂烩,或者分不出主次,声音分不出主次,其实表意上就会受影响,所以声音从整体上说,应该有一段一段的整体感,而且声音一定要经过选择。经过选择后,就要强化它,有的时候这种强化可能不是一种虚构、人为的东西,但是你可以适当在录制的时候更注意一点。而不是说,我要用现场的杂音,或者现场很噪的声音,来说事情。所以我觉得声音的运用,还是要更讲究一点。

  陈院长有很多以前在海外工作的经验,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也都在海外他们的一些实验室参观走访过,因为我们在学校,我们做的不够,所以我在这点上特别地注意,我们的视觉部分特别地强,我们的声音部分不够强,我看到他们很多实验环节之后,我发现他们做片子,先进音棚,先把声音做好,然后再进入视觉棚。就是他注重声音的部分,这点因为我们做的不够,所以我看的时候,我特别注意这点,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片子,也要注意声音的环节。

  另外,这次看到大家的作品,有很多很好的过程,有很多很好的细节,首先我们做到,学会用事实和细节说话,而不是用概念,用简单的理论在那里说话。我们经常说电视人,形象地打个比方,有人说,电视人是一座桥,桥的这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观点理念,通过这座桥,通过我们,桥的那一头是事实细节过程好看的画面,转化者是我们。我们要学会用事实细节说话,在大家作品中,已经选择了一些事实,选择了一些细节,也选择了一些过程,这是第一步,接着要做到的是我要用这个事实,用这个细节,用这个过程说话,说我想说的话,说我想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几个字直截了当地说,而是当我选了这个细节之后,观众看完以后,他会得出我想得出的结论,会用细节是一个阶段,接下去是使用这个细节能够说话,所以要学会用事实和用细节说话。

  我觉得当你去选择一个过程的时候,选择一个细节的时候,你要考虑的是,我用它来说什么?比如在一个电视作品中,视听元素得是有用的。我今天用画面给观众看了一个东西,那么我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就不知道为什么你要给我们看这段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看了一个片子,讲在闽北的大山里有一支找铀的队伍,他是用纪实方法做的,后来得了很好的奖项,比如打一个字幕是5月1号,当时是劳动节,大家都在放假,这支队伍还山里工作,工作很辛苦,条件很艰苦,扛着特别重的设备,在山路上攀援,你就看到那种工作情形,你是会很感动的,其实后面又打了一些字幕,比如5月4号等等,有字幕是时间的字幕,空了两格之后,打了两个文字叫“小雨”,我在前面看了这么长的片子,当我看“小雨”两个字出来的时候,我心想,完了,肯定要出事,前面都是没有路的地方,扛着特别重的设备在攀援,最后下小雨,那不等着出事吗?你看到那么多的人,你说最好他不要掉下去。最后没有见人摔死,我就特别郁闷,怎么可能不死人呢?因为你已经把我引向歧途了,但是你不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说。所以片子字幕,不能我想打就打,这么多的字幕打到上面,到底有多少用了,而且字幕不是,我一高兴,我感觉特别长特别多,观众慢慢看去吧,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经常不怎么喜欢读字幕,因为你感觉很累,那么认真地看清字幕,你感觉很累,实际上打字幕是需要非常非常精当的,而且打出的字幕要准确详实清晰,得有意义。

  另外,今天我们这么多同学,刚才我看同学介绍自己背景时候,都提到我们是学新闻专业的,都提到我们是学编导的,今天对于我们记者的要求和从前不是特别的一样了,以前我们做一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计划,那么我们可以去做了。今天这个不太够。特别是大家做DV作品,在拍摄记录过程中,你可能觉得还不够,为什么?就是因为今天对于我们记者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记者在现场发掘发现思考,为什么我不善于发现?你能发现这个对象,发现这个细节吗?即使你发现了这个细节之后,你会不会挖掘,你善不善于挖掘,你善于不善于挖掘到这个现象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之后,你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思辨性,你是不是提了一个很深刻的命题出来,然后接下来做,还是只记录表面的东西,或者你说我就是不会挖掘,不会思考,这是对我们今天做DV的更深层次的要求。

  还有大家做DV的时候一定注意主观叙述和客观观赏的互动。比如我作为一个做片子的人,我这么想,所以我这样表现,不知道看片子的人是不是能够理解你的东西,就像以前,有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看到同学的作品,我看了以后,我的理解是这样,但是请他表述的时候,他说的跟我看的差距非常大,而且他说的头头是道,说的比做的好多了,所以我觉得他为什么想了这么多,可是真正做下来的东西,让我们观众看的时候,认识不能这么深刻,没有这么到位,我觉得可能做作品的时候,主观的表述和客观的认知需要很好的互动,或者有很好的对接。

  另外,比如说刚才我说的《乡村建设纪事》这个片子,叙述有一点起伏。我觉得做片子很需要有点这样的东西,比如说像获奖的片子《走近毛泽东》片头上面说毛泽东接见尼克松女儿朱莉的时候,在片头这段出来的时候,连字幕标题都没有出来,解说人说,接见朱莉的时候,毛主席年纪大了,不得不把头靠在沙发说,这让人感觉毛泽东风华不在,你就会觉得,这个片子刚开始怎么讲毛主席讲得掉下去了呢?接着马上扬起来了,说,但是毛主席开口便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张大中华的脸,你顿时觉得毛主席特别特别棒。所以叙事应该是跌宕起伏的,这样的片子才能好看。

  总体看到大家这么好的作品,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欣慰,很值得高兴,也祝愿大家后面做得越来越好。谢谢。

  吕尚伟(DV中国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大家好,刚才来自北师大和传媒大学的两位教授对作品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点评,高老师对于创作方面给了大家很多启发性的东西,但是我注意到刚才邓光辉同学,提了一个问题,非常好。他说:“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什么样的纪录片才是好的纪录片”,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学生DV纪实作品的大赛。我想这个问题留给身边的杜海滨,他这几年来一直在做DV纪录片,而且在国外也有获奖,我想先请他回答,然后我再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杜海滨(评委之一、纪录片创作者):其实你刚才说的时候,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我觉得是这样的。我也有感触,比方我们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受教育的年龄,会有很多从自己各方面的角度形成的认识,以及对你所碰到的事情的思考。我觉得以前我们只用文字的形式,或者其他的形式、语言的形式把这种思考表达出来,讲述出来,跟周围的几个朋友去交流,或者用文字的形式交流。

  大学生DV纪录片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好在我们多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什么呢?比方我们可以用DV,同时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只不过不同于以前我们只用文字这种语言的符号表现,我们用了一种影像的符号,把我们的感受集合起来,转达给更多的人,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这个时代,因为技术、电视、电影、画面、图片对人的反作用的影响,产生了现在很自然的方式,大家很自然地用影像表达转述自己的欲望。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纪录片才是好的纪录片。我上次在川师大的时候,有个学生同样问到这个问题,他说现在他感觉到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有很多人是功利的。就是比方为了电影节,或者为了得奖,要去拍纪录片。拍什么题材,要拍穷苦的,边缘的,拍这种东西容易得奖。他当时也是提这样一个问题,他问我怎么看,如果大学生拿起DV拍作品,应该拍什么东西。我觉得我不认同他这种观点,比方一个艺术工作者,或者正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学生,我觉得首先起码要建立起来一个艺术良知。这个良知,我觉得其实是在我们读了无数作品和受教育过程当中,我们自然而然形成的东西。在这个底线以上,所有功利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看到。比如你的目的是不是纯的,你的动机是不好的,我可以在你作品当中看到。同时我认为关注这些底层的和边缘的事情和人,我觉得这是在我们以前的大学生作品当中比较少见的,而且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提倡这样的气氛。当然我觉得还有更多的,比如不是很边缘的、很底层的需要关注的人,都是大学生应该去做的。最重要的是因为是DV,所以我觉得有一种自由的趋向,因为机器在你手上受你的控制,你的表达受你自己的控制,实际上我们要表达什么,我们要怎么表达,实际上都是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你可以想,我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受到什么样的感染,我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受教育当中,我们自己自由表达的愿望不能放弃,同时在慢慢成长的过程当中,获得自由表达的力量。

  吕尚伟:杜海滨是自己在做纪录片。所以他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是一直在做数码影像的媒体和国内的DV相关技术的推广,所以我想从另外的角度说一下与DV大赛相关的话题。

  首先第一点,我想说两个现象。第一,DV技术的片子,实际上到今天,是连小孩子都会拍的,说这句话不是对今天的作者有任何的贬义。举个例子,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有一个同学,他是在今年暑假时候,在河北的一个县城,因为他父亲是一个医生。他拿着一台DV机拍了两个妇女剖腹产的过程,这个片子在自己的学校电视台播出过,被中央电视台的《讲述》看到了,就把这个作品拿过去,编辑成一个节目播出。这个节目的名字叫《感恩的心》。据学校老师介绍,这些中学生看到自己同学拍摄的母亲生孩子的过程,要比老师告诉他你要懂得母亲、你要疼爱母亲、你要珍惜母亲对你的感情,要强一百倍。

  所以这也是今天我们说到的,就是数码影像,说到的DV,特别是家用的几千块钱的DV,就可以获得我们十年前使用的大四三这些设备的影像质量,使得我们捕捉影像,很方便的,随时随地地能够捕捉感动了我们自己的影像,变的非常非常容易了,如果大家再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剪辑成自己的片子,刚才同学提到了40G的硬盘剪700分钟的素材,最后想办法解决掉。DV从技术上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第二点,今天很多同学获奖,我想讲警惕处女作现象。很多同学有用影像表达的欲望。我们希望拿到自己的一台摄像机,拍摄曾经感动我们、曾经我们对他有深刻印象的影像,这是很多人的梦想,所以大家怀着这种梦想,拿起DV拍到了,然后做了出来。但是我见过很多玩DV的朋友,很多时候,他只有一个作品,我们经常说搞电视摄像、电影这一行,不说是创作,只说“干活”,干活是一个什么概念,可能到一个地方去拍,几天不能洗澡,也吃不到什么东西,还非常地艰苦,衣服可能也洗不了。对于大家来讲,要警惕处女作现象,不是说拍了一个东西之后,可能一辈子不再碰DV这个东西。

  我说两点,是因为我刚才听到了大家的介绍,大家都是来自传媒、新闻或者是相关的院校,像一等奖的作者董钧是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学生,大部分都是这些专业的同学。如果现在连小孩子都会拍DV,你想想你未来的从业之路,实际上你的从业之路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如果你不努力学习新的技巧、表达方式的话,很可能会被这些非专业人士替代。

  第二,如果你只有一个处女作,只有一部作品,你在第一部作品当中保持创作的热情,可能一辈子你再做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个职务的作品,都是非常水的东西,或者在行当里叫行活,就是我拍这个东西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工资,或者为了我在这个单位混下去。

  从这两点来讲,我们传媒专业的学生,在数码影像新的DV相关的拍摄设备非常普及的情况下,遭遇到了更大的危机感。刚才高老师讲了很多非常好的问题,包括画面、声音,如何创作能够让观众记得住的作品,我觉得她讲了很多,我旁敲侧击一下。

  第一关于画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国家地理研究中心有一个博士,他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课题,他当时把中国50部的纪录片带到英国做研究,他邀请了包括英国、美国的一些专家,给这些人作对比放映。先放一个默片,只有画面,没有音乐,甚至把字幕也打掉了这样的版本,大家感觉这些来自中国的作品非常好,影像也不错,甚至有些情节,他们觉得非常感动,但是第二次放映的时候,把声音、字幕这些全部打开,打开了之后,他们会觉得,这里面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解说的问题。中国人做纪录片很多的时候,要靠解说去完成整个故事的结构,这种方式,现在看来,不管是创作作品也好,还是把作品拿到国外,放到国际大环境里竞争也好,画面会变成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前一段时间,在云南做的全国纪录片比赛,会选十部作品到明年一月份法国电视节做参选。法国的评委,他看作品,如果你的作品频繁出现采访,一上来就是一个事件,没有事件,只有一个采访,他认为这种作品没有深度,这个事件发生,你再去做回忆性的采访,这个作品就没有感染力了,就完全靠一个讲述,这跟一个播音员讲一个故事,或者听广播是没有太多的区别。大家既然想做DV纪录片,想从事影视传媒这个行业,第一点就是要学会如何用画面讲故事,我想在之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你们老师会给你们这方面的指导。

  第二点就是声音。刚才高老师也提到过声音,我想特别是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将来你去国外参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上次我们做活动的时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科技系有一个教授,他提出来,他说我们今天放的片子都很好,但是为什么都是单声道?为什么连立体声都没有?或者这个作品一会儿左声道出声音,一会儿右声道出声音。我们国家的电视播出都是单声道的,但是在欧洲,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丽音广播了,所以至少你做的作品是一个立体声的声音。第二现在国外很多的大型纪录片,或者重量级的纪录片,很多都已经做5.1环绕处理。大家通过拿一台DV就可以上街拍素材,拿回来剪辑,但是声音不管对于国内电视台的从业人员来讲,还是对于专业的影视创作来讲都是很薄弱的一环,包括我,我也很怕声音,因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声音。我想请在座的各位,能够重视声音的处理。

  第三点我想说一下比较技术的东西。大家现在手里拿的都是DV拍片子。但是现在我们在场的两台摄像机都是HDV的。从去年开始,几个大厂商都推出了高清摄像机。中央台已经在全国开播出了高清的频道,目前在杭州等几个城市试播,明年可能大规模地播出。高清,一方面是个技术趋向,另外一方面高清也有便宜的HDV设备,我们现场这台摄像机的价格大概2万多块,不到3万。这个可能对于很多学生,买190、180,这个价位非常接近,但是高清带给我们的意义并不是价格上的。这里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经常会说纪录片是一种叫雕刻时光,或者有人叫他时间的重量。为什么会这么讲呢?你一个片子,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很可能这个片子会很薄,就是没有重量感。我们一等奖的这个作品,作者董钧介绍说,他前前后后拍了一年的时间,才拍了一部20几分钟的短片,如果完成50分钟的标准的纪录片,实际上花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刚才我觉得上海师范大学的桑田老师说得很好,他提到因为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当时指导学生拍摄的时候,你们可以没有情节,但是必须要有细节,可能一个月的时候,拍《盲人大学生》的话,一个月肯定不够的,这里面很难发生很多故事,因为没有季节的变化,没有时间的推移。但是他抓住了细节的东西。这是非常讨巧的方式。但是对于一部真正有重量感的纪录片,需要时间的磨砺,需要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一个纪录片跨度四五年,或者五六年,或者更长的话,都是有可能的。今天可能HDV或者高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但是今年一个作品,到五年后才能完成的话,但是五年之后,标清的东西,不管播出也好,到国外交流也好,都可能成为一个障碍,就是格式上的障碍,到那个时候,可能有大量的高清频道的出现。我想大家如果有志于DV纪录片的创作的话,从现在开始,包括你去做一些大的选题的时候,要对技术规格敏感一些。比如你预测到这个作品可能会拍两三年的话,我建议大家在拍摄的时候,是不是要选择HDV的格式,或者是高清的格式。我大概就讲这几点,因为大家都是学传媒专业的,技术上的或者专业上的东西,我想你们的老师会给你更多的东西。我只是从这几点经验,给大家一些旁敲侧击。谢谢大家。

  刘鸿彦(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制片人):前面几个老师讲了很多的内容,跟我的一些想法相同,我想不再重复了,为了尊重大家的时间。另外,我觉得可能我是做媒体的。在座的几位老师,只有我在媒体工作,我想更多的说一些跟我的背景相关的内容。

  在我做制片人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栏目播出过两部DV作者做的节目。因为我们栏目是一个周期很长的栏目,能够达到这样播出水准的作品非常少。将近三年的时间,只播出了两部,一部是在2004年年初,是一个武汉大学的毕业生,他在他毕业的那一年,拍了他的一个同学,毕业的时候怎么找工作,用了一年的周期。另外一部就是今天上午刚刚播出的片子,是南方报业集团的一个记者,拍的福建的高三的毕业班,也是一年的跨度,拍了毕业班的学生,在这一年当中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于我做媒体来说,作为真正业余的DV作者,他们的作品能够在媒体当中播出,其实这种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我想说,对于我们这次参加比赛的大学生也好,还有对于以后可能会参加比赛,包括对纪录片有兴趣的业余的创作人也好,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拿DV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是为了获奖,还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播出?我认为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表达。其实纪录片最根本的是一个个性化的表达。对于业余的作者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你想表达的东西,你通过你的方式来表达。

  这次因为我看到的节目不多,只是昨天晚上看到了获一、二、三等奖的几部片子,我觉得这里面真正能够表达的非常好的作品,不算太多,有几部,有的被动的表达,有的主动的表达。比如《无烟煤店》和《父亲 大棚 菜》是主动的表达,有一些东西是被动的在表达,甚至他不知道他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可能在拍摄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就抓到了什么。我还是说一点,如果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觉得这次我看到的很多片子,我感觉大家受到的禁忌太多了。刚才有位同学说他拍他奶奶,他奶奶跟他讲有什么东西你不要拍了,他自己也就没有拍,他自己就给自己画了很多的框框,每个人给自己的创作加了很多的框框,其实我从我做媒体的角度,如果从政治把关的角度来讲,都能够播出,只要稍加个别言语的修改,都可以播出。我想说这点就是想鼓励大家,我们是一个个性化的创作,这是我们大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机会,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设太多的禁忌,包括形式手法观念题材的选择。这点对于刚开始接触创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多人把纪录片看的太沉重了。纪录片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对于拥有DV这个机器的作者来说,纪录片就是你们的一个日记的书写。你在书写日记的时候,你受到的禁忌应该是非常少,因为日记是一个非常私人的创作东西,我不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受到更多的禁忌,这样的话,你才能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否则已经背负上了作为一个媒体记者应该背负的东西,你自己就把这个包袱背上了,而这些东西是不想让大家过早背负上的。现在更多的是个性化的东西反倒欠缺。从我看到的几部作品当中,我觉得一个是影像的个性化表达,我觉得做得好的并不太多。可能大家不是特别会用个性化的拍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观念,或者自己的想法。影像相对做得好的,我觉得应该是《父亲 大棚 菜》和汕头大学的《梦想的起航》,我觉得这两部片子,在影像上的感觉,试图用影像表达一些内容,跟他的内容是相对应的。

  还有一点误区,我不知道是不是媒体带给大家的,大家觉得纪录片的东西,再加上DV,这两项相加,是不是就等于“晃晃悠悠”、“黑糊糊”,相对有点杂乱。因为我看到的有些片子,我觉得就是有这样一些问题,大家不注重影像的东西,不注重剪接,不注重画面的美感,这些可能是媒体传播给大家的误区。真正好的纪录片,在各方面都是做得非常优秀的。

  还有一点,就是DV。因为DV这个东西拥有它以后,就是我想拿它做什么?对于DV初学者来说,就是做什么东西能够有效果,能够成功,我觉得首先拍身边熟悉的东西,就是你的私秘关系。DV最容易成功的一点就是你的私秘关系。我们组播的第一部片子,就是拍他同班的同学和另外一个班的同学,这两个同学都是跟他非常熟悉的。这种私秘关系就是保证了你跟他们的交流,你如果没有媒体记者或纪录片人跟对象打交道的技巧,你就从你身边的人做起。我觉得大家还是从身边的方面做起的,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是容易成功的一个点。从身边做起,一个是符合DV的特点,因为DV的距离感是非常近的,还有对于初学者是比较容易驾驭的,比如拍你的奶奶,拍你的父亲。还有就是周期可以保证。比如像我说的拍同学的孩子,他是一年的周期,他也在上学,同时他也可以随时观察他的拍摄对象,这点确定最后的成功是有保障的。

  做的不够好的一点,大家还没有完全的充分利用好私秘关系。没有呈现出来互动。比如《父亲 大棚 菜》的片子,是一个儿子在拍父亲的生活,但是除了我在开头的时候,知道这个孩子告诉我他拍的他的父亲,他在片子当中给自己设置的角色,和他传递出来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媒体的记者,在拍他的父亲,他不是一个作为儿子在拍他的父亲,他缺少互动的东西。如果说这是一个日记的话,至少应该有日记的书写者本人参与到片子当中来,我觉得这点不够。这点在大部分片子里,大家都是把自己首先放到了(不管什么关系进入的)媒体记者的角度,而不是说真正的把自己亲密的关系放进去,你为什么不放进去,这样片子做出来可能更灵活一些。

  还有一点补充一下。还是从传播的角度考虑,还是更多的考虑观赏性。这点刚才高老师也提到了,毕竟你的作品如果是传播不出去,可能他的功能和影响最终会比较小。传播上的考虑可能从选题到剪接到拍摄,各方面可能都要考虑传播的因素,包括字幕的用法,解说词的写法用法,这可能都是要考虑进去的。我举个小例子,比如《无烟煤店》这个片子获得一等奖,我觉得他的字幕打得特别小。他可能在学电影字幕的方式,但是不利于传播。举一个小例子,可能对于大家来说有一点启发。

  其他的不多说了,最后我必须感谢的是人民网和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做了一件对纪录片发展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以后还要继续举办,我觉得非常好。谢谢。
    
  王军:张平杰先生是来自美国的纪录片制作人,在中美的纪录片交流方面很有经验,我们请他介绍一下。

    张平杰(莱克基金会):我今天很偶然来的。昨天我刚到北京。我在纽约主要是做推广中国当代纪录片。目前纽约有一个基金会,REC Foundation,这个基金会是民间独立的机构,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有一笔民间筹集的基金,当时我们考虑这个基金派什么用处,后来同行考虑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中国当代纪录片节。全世界各个国家在纽约都有文化的交流,但是中国的除了唐人街的新年做一些活动,而其他的一些高层次的活动很少。事情定下来以后,我们把这个基金用来专门做中国当代纪录片的推广和宣传工作。

    实际上我们在1997年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中国当代纪录片,因为中国的纪录片在1997年开始在海外显露,好几个导演的纪录片在国外都已经得奖。我们跟这些导演都有联系,2000年我们开始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已经联系了比较优秀的导演,我想我们在纽约这个地方,因为它是全世界精英聚集的地方,你要做就做最高端的。我们要做的纪录片必须代表中国水准,我们在2000年办了第一届。我们的题目叫REELCHINA。现在变成我们一个标志。在去年做了第二届。事实上基本上是两年做一次。下一次我们准备明年10月份做。

    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主要是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把中国最优秀的纪录片推向世界。还有一个就是带动海外对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研究。因为海外,在纽约、欧洲大学里面都有对当代中国研究的课程。以前得到的资料主要是文字上的,但是当中国纪录片推出来以后,引起他们非常大的兴趣,就像我们的纪录片在海外放的时候,来看的不光是搞电影、传媒、新闻的,有很多搞社会学、心理学、宗教的,还有医学的,他们从纪录片里面看到很多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纪录片哪怕拍一个普通人,那么他的一个活动,他跟社会的交流,他本身在他的网络里,研究者看后都能够得到很多的信息。现在海外非常关心中国的改革,就像纽约的《新闻周刊》,许多主流媒体对中国特别敏感。去年由《纽约时报》牵头,和法国、德国联合组织了一个摄制组,他们在中国拍中国十年改革。所以我们做的这个REELCHINA,海外关心的非常非常多,主要是在大学里面,因为大学里面从纪录片里面看到的东西,比他们在电影里面看到的东西还要多。

    我这次来,令我感到非常吃惊的是,人民网和汕头大学在做这个事情。我们以前在海外听说的都是宣传味道很浓,今天看到了这些同学的纪录片,使我也很吃惊。像杜海滨是非常有成就的,他以前拍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我们在海外都放过,反响非常大。

    这一次活动中,我特别想接近一些年轻的导演。纪录片刚才好几位老师专家也谈了,的确变成了很普遍的东西。这里面应该会涌现一批优秀的人出来,这些优秀的人如何产生?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应该能够产生这些人物。

    所以现在要做的,一个是从社会学来说,我们纪录片的选择主题都是选普通人的,哪怕是民工到教师,或者白领到老板,这些人在改革开放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在起伏,中国人的生活更容易变迁,一个家庭的变化,哪怕进城打工也好,特别能反映社会整体的面貌。

    我对于你们的纪录片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看过。但是我听了一些介绍,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你们选择跟我们的选择非常贴近,我们过去选择纪录片基本上是这样的。我们希望纪录片就是在真实环境下,人物本身的生活形态,或者他在这个社会上的一个心态。

    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想把这些纪录片,反映那些非常普通的老百姓到各个阶层的人物的纪录片,把它推出去,让海外的媒体也好,研究者也好,让他们看到当前中国正在变化中的历史断面。这个比任何文字报道都更有说服力。

    我们搞了两届之后,目前海外我们是做得最大的一个,海外做中国纪录片的几乎没有,有的拿几部片子放一下,没有像我们这么集中做,定期两年做一次。这不是在纽约一个地方放,而是一个巡回展,从纽约开始,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的放。现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放过我们的片子。纽约大学他们还收藏。还有一些电影节他们也是找我们,包括这个月的丹麦哥本哈根电影节,他们专门设了一个主题就是“Focus CHINA(关注中国)”我们向他们推荐了一些片子。

    我现在看了整个纪录片的现象,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因为北京我来过两三次,第一次来的时候,几乎找不到什么人。后来那么多大学都在做,我关心的倒不是这个,这个现象还是很表面的东西,怎么把这个东西往上提升,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这些都是很专业化的,就像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说的,一般的达不到专业水准的话,走向世界也很困难,你的声音不过关,图象不过关,字幕配音不过关,这样的片子就在国外无法放。特别是专业知识对于你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你们不光是针对中国,我想还应该是针对世界的。

    另外,刚才有位同学讲了很多很多人在拍,但是一部机器大家搬来搬去,有的人要租,像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个我听了很多了,也看了很多。我讲讲在美国,他是怎么运作的。

    美国这个国家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因为我是在欧洲读书,然后又去美国,所以我很了解。美国这个国家是非常强大,经济实力非常浓厚,但是是唯一没有文化部的。它不管文化,让你自生自灭,它关心的就是经济、科技。但是对文化它是一点不管,文化上没有任何条令,美国的文化主要靠基金会。美国有6千多个基金会,这种基金会,从很小的一年几千块美金到上千万美金都有,它会资助各种各样的项目,这样搞研究的人,他们可以从研究的项目里面得到经费,来维持。因为很多东西一定有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搞研究的,搞纪录片的,让它一定产生经济效益,等着经济效益回报再拍是不可能的。我认识有的人,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者在学校里面拍一个片子,以后再也拍不下去了,他没有资助,他要谋生,就自生自灭了。

    我不太了解目前中国这方面怎么运作的。有没有基金,或者官方的民间的能够对这些东西有所资助,有资助了我们才能推出有力量的人来,或者重量级的人来,因为这些重量级的人的诞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有偶然性。

    海外有很多的研究者问我中国纪录片的情况,我也找了有关的报纸、杂志,但是没有有关纪录片。现在可能会有一点,但是从大学、媒体、舆论来说,对纪录片应该有一个讨论和报道,就是让他们怎么在非常专业的渠道上能够往上提高。现在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电影只要一拍一成功,马上不得了,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像贾璋珂、王小帅都是很红的,而纪录片导演哪怕是杜海滨干得很好,但是我没看到报道过。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

    我希望以后能够跟大家保持关系,把我们在海外的反响反馈给大家,希望把你们好的东西介绍出去。

    王军:谢谢张先生带来了很好的意见,我们国家的DV现在是大发展阶段,要真正地把它拔高到一定层次,技术上很容易达到,但是创作理念达到专业化水平还是有一定过程的,现在一步很难达到。下面,我想请杜海滨,他也是我们的评委,也是做了很多的作品出来,也在国际上获奖,请他谈谈这次评审作品的一些看法。

    杜海滨:我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不能代表评委。我觉得几位老师都谈到了一点东西,就是我们在这一次的作品当中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解说词上的问题,这种解说词,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大地束缚了自由表达的方式。甚至动用了专业的解说员,字正腔圆,这是让我们很难受的。本来DV自由的东西没有了,也许你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是我这次特别大的感受。这次评选,看到《无烟煤店》有很清新的感觉,因为它是在50多部作品当中,是很少用解说词的,而且影像声音各方面都还不错。这次有更多其他的院校,当然我觉得这个气氛特别好,但是受既定的电视的模式影响有点多,有点重,把自己本来可以更多的方式,都给放弃了。

    我觉得还有一点,实际上包括我现在自己说不喜欢解说的方式,我觉得应该对大学生、对创作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我们在评选中不希望让一个奖空缺,因为我觉得能多鼓励一个人就多鼓励一个人,因为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我的第一部作品是那个时代积累的。如果如果有人说你,这个东西根本拍不了,可能你就失去了一个表达的机会了。我们更多的需要的是宽容和理解。我觉得没有必要把一种形式一棒子打死,刚才说的为什么要自由表达,我觉得任何一种形式天生不带有任何标签,如果你能够从已经过时的形式中发现新的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一点。其实这次评审下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希望多鼓励大学生,多创作一些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既定的表达方式的东西。

    王军:最后请官建文主任还有陈院长给我们做大会的总结。

    陈婉莹:谢谢大家。专家们、同学们都做了很好的交流。我讲四点。

    第一,关于怎么做好纪录片。不光做,怎么叫好。很多大家提过了,我只是把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提一下。

    第一做纪录片有一个热情,努力,做事情不容易,但是热情和努力,和对社会的关注之外,第二个是理念,就是题材。我们也看到了,参赛的同学们,也能很切近现实,选材也很开放,但是刚才也提到,好象又很沉重,现实不光是那么沉重的,纪录片可以报道让我们有点幻想的、开心的话题。第三,技术的问题。包括剪辑,大家对大学生的纪录片应该宽容一点,国际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应多宽容一点,大家想看,题材非常的丰富、多样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那种宽容就随便一点。所以在技术方面,我们还要努力。

    第二刚才我们从美国来的朋友提到国际上对中国的问题很关注。刚刚也提出来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更要把纪录片发展推进,要把水平提高?关键问题就是中国在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有那么大的变化。我们有一个教授皮特,他原来是CBS的副总裁,他对人家说,我是中国的居民。人家问他你为什么来中国?他说在世界上最大最多兴奋点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中国。历史在这里,我希望来参与。

    谁向世界讲我们的故事?不光给国内的民众,给学生给我们的同行讲故事,我们还要向世界讲我们的故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们整个的技术做得最好。刚才刘鸿彦讲的非常好,不客气但是也很尖锐,对于同学,评委都很客气,这个很好,但是对我们来讲,对同学们来讲,也还是不够,对我们的考验就是刘鸿彦《纪事》要不要放我们的片子。她不放,也是对我们的考试。国际的频道要不要放我们的片子,那边的频道很多了,也在找题材,我们做的片子,我们同学做的片子,能不能进到国际的频道,不是不可以,而是怎么样从这里到那里。

    第三点,我想讲一讲,谈到国际,因为我也是Peabody美国国际电视比赛的评委,去了两年了。去年美国最大的电视评奖,美国的三大电视网都没得奖。前年伊拉克战争,主流频道花了那么多的资源进去,出来东西都不能看。HB0有线电视拿了好几个奖励,其实不是HBO拿奖,是有些独立媒体跟它合作,HBO就沾光了。所以美国关于纪录片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主流的频道,ABC,CBS,根本就不做了一个钟头甚至半个钟头的纪录片,刚才张老师讲是金钱是市场的压力。所以做的都是独立的制作人。但是另外也有很好的趋向,纪录片民众还是要求资讯,要看生活的面貌,所以有些纪录片开始能进商业的戏院了,能赚钱了,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关于半岛电视台的一个片子叫《控制室》,也在商业的戏院播出。所以这也是一个发展。独立的片子有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最后一点,刚才也提到同学们拍DV片也不容易,独立的制作人做也不容易,第一是大学政策的问题,现在很多学校都有钱买器材了。一个是政策的问题,怎么样把器材开放到学生手中,方便他们用。第二,纪录片的制作,文化也需要民间的支持。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有钱的人或者商业方面对文化事业多一些关注和支持。

    感谢大家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审和研讨,对今年的活动是一个结束,但是也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希望跟在坐的和各个学校的老师合作。谢谢大家。

    官建文:今天开了一个比较漫长比较辛苦也很有深度和成效的座谈会。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参加这个会,刚才特别是几位老师的发言,对这次获奖作品给了很高的评价,我理解为对我们这次组织工作的鼓励,也理解为对参加征集同学们的一种鼓励。因为从我们组织这次活动来说就是使大家积极参与,也不是寄希望于拿出很好的作品。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我觉得已经把这个层次提高了,把标准提高了。不是说征集的作品非常好。而是第一我们请来了一流的专家,他们站在很高的角度来看,用很高的标准来对DV作品提出要求,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第二,参加这个活动的大学生,这是我们未来得希望,他们应该承载着重要的任务,刚才讲了要把我们的纪录片推到国际上,要在我们这一代里面拿出非常优秀的纪录片。这个任务,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来承载。第三,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时代,是一个世界关注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应该出来一流的、在历史上可以为我们后人称道的纪录片,所以我想专家提出这么高的要求是有原因的。

    刚才邓光辉提到为什么拍纪录片?什么样的纪录片才是好的?杜海滨刚才已经做了一些回答。刚才所有的专家基本上也谈了这个问题。我是从一个记者,从做网站,做一个传统媒体出身的人来理解,我想DV理解为我们手中的笔。以前没有这样的笔,但是现在DV出现了就成为一种新的记录的工具,一种载体,一种传播的手段。它需要记录我们的生活,记录我们的时代,用这个笔表达我们的感情,表达我们的思想。但是同样的笔,在不同的人手上,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很大的书法家,也有像我这样写字歪歪扭扭的。DV以后也是这样。他有老师专家提出的很高的要求,时代记录的精品的纪录片,也有很一般的,就是我们平常写的小文章,平常写一个书信这样的东西,也有大的著作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可以刊载各式各样DV作品的载体。比如说MSN,在里面有一个个人公共空间,这里面可以放你的照片,你的DV作品,还有博客,你把东西放进去,你的朋友不需要看你的信,不需要看你的电子邮件了,他可以到你的博客里面看你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些都是我们平常交流的东西。

    我们网站也希望有很多这样的东西,这一位罗华我介绍一下。他是我们主任助理,也是我们多媒体部的主任。整个活动都是他操办的,多媒体这一块,很需要大家,包括没来参加会的人,提供一些你们身边的事,现在我们的网站可以放这个东西,我们的获奖作品已经放到网上了,你们今后可以把你们的同学朋友的作品推荐过来。今后由于手机的拍摄功能更强了,可能就它像我们手中的笔一样,可以把我们工作中旅途中的一些新闻事件马上拍下来,这些都可以放在网上,我还可以设想以后,我们的网站记者一篇报道,同时有他录音的东西,有他手机拍下来的一些作品,就是全方位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这样DV真正像我们手中的笔一样了。至于评价的标准,什么样是最好的?就是从不同层次。如果从新闻纪录片的角度评价,从电影的角度,从电视可以用的,从我们网站用的,从配合新闻事件的,从跟你的朋友沟通交流的,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我希望,今后,在座的同学,还有通过你们,让你们的同学、朋友更多的来参与我们DV作品征集活动,也希望有更好的作品,有一些能够拿到国际上去,能够在全国获奖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