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诚”道之我见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22:22:43
【摘要】本文试用哲学研究的习惯方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本人的观点对《中庸》的一个核心概念——“诚”做出分析。
【关键词】中庸    诚    体用    诚之者
作者: 吴健
写在前面
因为在写《大学》的读书报告时,因为不习惯看竖写的文章而屡有出错,故笔者在阅读《四书集注?中庸》的朱熹注的同时,引用“[宋]朱熹章句、秋明校译,《四书?中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的文字,以减少出错率和提高效率。需要点出的是:《四书?中庸》的原文与《四书集注》皆为朱熹的版本,对理解《中庸》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特此告知,请老师见谅。
正文
《中庸》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主要体现为上篇的“中庸”之道,而下篇讲的“诚”则是《中庸》思想体系的另一个核心观念。诚在《中庸》里是通天地人、连接物我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在《中庸》一书中能自树一格,构成儒学哲学伦理化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
一、“诚”是什么?——“诚”的体
在朱熹版本的《中庸》中,“诚”作为一个正式内容进行探讨,是从第二十章(问政章)开始的:“在下位,不获乎上,……顺乎亲有道,反诸者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尾注1:《四书?中庸》,第238—239页。以下出自此书的引文只标出页数)子思从如何达到“治民”的目的入题,层层深入地引出要得到君王、朋友和亲人的信任,并逐步从求“信”深化出求“诚”这个概念——诚在这里所体现的是得到他人信任的本质性基础。诚的关键不在别人,在乎自身,人对自身首先要诚——“诚身”,然后才能诚人,以至最后达到人信、人诚。
“诚”是什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第238—239页)这句话的意思是:诚,是出于人的天性的先天的自然法则和道德;诚之,是认真择善、明善的人把这种天性发扬光大的道理——隐含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人为的努力。同是诚,但是就其根本就有“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区别。
然而,我们也很容易会留意到:《中庸》开篇第一章就点明“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第19—20页)的主题,即“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按照注解的解释,“性”是由天所赋予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天性。于是,再反观《中庸》诚篇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238—239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天性与诚的关系,即诚是天性的内容和在人间的具体表现,是沟通人与天地万物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诚在人身上体现为真诚、真挚、真实与无妄之意。
二、“诚”是怎样作用的?——“诚”的用
在《中庸》中,诚是作为形而上的天性与世俗抽象化的真诚、真挚、真实与无妄的共同体,我从《中庸》的六个篇章中归纳出它的作用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一)唯天下至诚能尽性,能与天地并体。《中庸》语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中庸》认为人与万物的品性中都包含着天理,但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6页),往往庸人与万物皆蒙在鼓里,不知自身天理的所在。只有通晓天性的圣人才能做到诚的最高境界——至诚,不仅真正做到了解自己,而且做到了解他人与世间万事万物就如同了解自身一般轻松与透彻;进而能发挥自己与他人、外物身上的“人之性”与“物之性”,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之性都做到知、悉、尽。这种大智慧指引下的行为总是自然,而无所谓对错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种知行合一达致的结果,就是无分别识,回归到天地人一体的“天人合一”,能“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矣”。
(二)唯天下至诚能化境。《中庸》语云:“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第273页)内在的诚积累于人体中,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然以道德的形式外露;外在的道德日积月累,就会带给周围的人们一种高尚、光明磊落的处事态度,继而感动他人,使人改过自新,化恶习为善意、善举。只有无时无刻都保持着一颗至诚的心,才真正能够做到感化他人,对社会产生好的教化,使自然不受干扰地按规律变化。
(三)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中庸》语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第279—280页)关于至诚如神,《中庸》提及的不多,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必定是有所外在的原因和显露的。领悟至诚的圣人,可以通过占卜和观察自然变动洞悉过去、未来,预测祸福。我斗胆在此做个猜测:“诚”这个概念被赋予神秘主义的思维去解说和理解,是因为《中庸》的作者不仅希望人们能认识和了解中庸之道,而且希望人们能把中庸之道内化为一种宗教信仰去信服、去跟从、去崇拜(我这种猜测的成因是建立在《中庸》系由子思所作的基础上的:子思生活的年代,老庄道家的出世主义盛行、神秘主义广泛得到受压迫人们的接受。因此,我怀疑子思为了维护儒学正统,也给儒学思想注入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以吸引世人的注意和信奉)。
(四)诚者,贯彻物之始终,可以成己成物。《中庸》语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第285—286页)《中庸》认为,诚是贯彻世间万事万物的始终的,是不可弃的,是庸常事物向好发展的“必修科目”。而诚之所以为贵,不仅体现在它的重要性,而且体现在它的影响力:知诚者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品德修养,还要成就他人和外物的品德、品性——主观上,圣人自身达至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客观上,圣人也在为世间万事万物能与天地己(这里的己指圣人与他人)为“一”(诚)而努力。圣人是仁和智的统一体,实行诚道关键在于时时处处都适宜。。汉郑玄说:“言人能至诚,所以自成也。有道艺,所以以自道达。大人无成,万物不生,小人无诚,则事不成。以至诚成已,则仁道立,以至诚成物,则知弥博,此五性之所以为德也,外内所须而合也,得其时而用业。”[1]
(五)至诚无息,自然而成。《中庸?无息章》是介绍“诚”的作用的篇章中较长的一篇,它从天地山水、宇宙万物的例证中证明至诚无息的作用。《中庸》语云:“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 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第292页)只要还存在世界,还有事物的生生不息,至诚就不会有片刻的终止,可以用无息来形容了。至诚的不息,随着沧海桑田而变得历史悠久。能永久坚持就可以验证,能验证就能无限永久,征则悠远,是诚积于外。追求至诚,久而不懈,就能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如同天地一样,既广博而深厚,又高大而光明。无论是无穷尽的天空、宽广厚实的大地、面广体大的高山还是深不可测的河海,都是“诚”在冥冥中起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又是“诚”在无息的发展中所暂时体现出来的实体表现,在时刻孕育着新的发展变化。本章中还举了周文王作为圣人的例子,认为他德行纯正无暇,显赫光明,不愧为至诚的代表。
(六)至诚以经纶。《中庸》语云:“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第372页)这句话讲的是至诚的治世功用。只有得到天下至诚之道的圣人,才能高屋建瓴地开展行政、治理国家;才能建立天下的人本道德,对人们的精神实行仁德之治,引导向善、向诚;才能知道天地变化孕育的真理。从从容治国到孕育天地万物,是至诚作用从地上到天上的一个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形而上的一个过渡过程。可见,至诚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至诚的圣人态度总是保持诚恳,意志总是静穆高深,任万物之变化而包容、不惊。
三、“诚”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诚”的寻求
提及求诚之路,我们还是要先回归到《中庸》中的一句话:“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第238—239页)对这句话的解读,我比较欣赏宋代朱熹的版本:“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2]简言之,朱熹是把诚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两种进行讨论。
(一)关于天之道——圣人之诚
《中庸》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第238—239页)简简单单一句话就道破了圣人的“诚”道:对于圣人来说,诚是不用努力下功夫去到处寻找的,不用经过多少思虑就能得到的。“自诚明,谓之性。”(第262页)有至诚然后明白德行,是圣人的自然天性,简称性。圣人的一俯一仰,一转身一言语,都从容地发挥了中庸的道,都证实了诚自在天地间,自在圣人心中。
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分析求诚的“人之道”上。
(二)关于人之道——常人修诚
庸常的人和圣人不同,他们不能自然地悟出其天性,往往与诚擦肩而过,因此他们选择了善道后,就走上了自明诚的受教育之道。此所谓“自明诚,谓之教。”(第263页)有明德之后通晓至诚,是常人经过学习后才得到的结果,所以叫做教。让常人可觉欣喜的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263页)因为只要常人愿意去付出努力,圣人与常人最终都会在诚明上会会合到一起,无有所谓高低之分。
1、明白诚的根本所在和诚的内在本质
求诚的第一步,可以叫做“明善”,或者知(道)诚。所谓“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诚之者应该先明确善的所在、诚的方向,以订立奋斗的目标和实现的计划;切不可贪急贪快,盲目乱试,导致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的后果。
2、求诚需经过五个层次。
求,即追求,这个字中隐含着一个过程,我们观察这个凡人求诚的过程,会发现求诚需经过的五个层次。《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250页)即要求诚之者地猎取知识,学习本领;主客观结合,认真地审视并提出问题,探讨事物的原因;小心慎重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求证;思路清晰、表述明晰地讲问题辨析出来,并明确地辨别是非;踏踏实实地、笃实地进行实践。这五个层次层层递进,实现了知和行的最终统一。可见,诚是通过把人的内心深处的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实践的途径实现出来的。内在的诚,终归能实现其外显。
3、求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决心, 做到“不到黄河心不死”。
在上述的求诚无层次的理论指引下,人要开展一系列的主客观结合的思维和实际活动。这无疑需要投入人巨大的精力、耐力和毅力。中庸之道本来是不主张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弄到穷尽的地步的,然而在对诚的追求过程中,人却应该有这样的一份心。《中庸》云:“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闻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第250—251页)遇到未有“至尽”的学、问、思、辨、行的情况,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不留丝毫的疑惑和无知。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流于事实的表面,那是不可能感受到心中那份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诚也随之愈渐愈离。
由于凡人是有别的,是“二”而未“一”的,所以必定会有各种认识基础、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导致每个人的求诚之路远近不一、平坎不齐,因此人要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决心和恒心,不论别人的悟道水平是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自己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恳切追求。
四、综述
《中庸》下篇的“诚”道是中庸之道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中庸之道的外在体现。诚是天地人三者(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的沟通纽带,是人追求至高幸福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正因为“诚”这些似乎高不可攀的神性,是人们觉得遥不可及,以至孔老夫子都不禁感慨:“民鲜能久已”!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诚其实贵乎人自身对天地和自身的了解、尊重和爱护,并不需要真的做到如神仙般生活。只要人们正视自己受曲的现实,而努力“诚之”,诚其实是近在知识、唾手可得的自在幸福。
【参考文献】
1、[宋]朱熹章句、秋明校译,《四书?中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2、来可泓撰,《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3、李海彬,《“中庸”四义》,《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吴凡明、杨健康、龙跃君,《〈中庸〉诚说探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
5、李坎,《〈中庸〉论“诚”》,《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2月
5、陈改桃,《〈中庸〉及其现代价值》,《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
6、李世忠,《论〈中庸〉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探求》,2002年第4期
7、沈艳华,《〈中庸〉的主题、脉络及其现代意义》,《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