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 岂容朱学勤向开国领袖毛泽东泼脏水(新华网 2006-12-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20:38
岂容朱学勤向开国领袖毛泽东泼脏水
2006年12月21日 00:00:10  来源:新华网


亦菲  作者文集
再过几天就是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纪念日。近些天来,笔者点击主流网站,纪念毛泽东的言论照例源源而至。
然而,与此不那么协调的是,就在国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前夕,以历史学者朱学勤在媒体发表题为《鲁迅的思想短板》的长篇政论,在批评鲁迅的同时,再度把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捆绑在一起进行批评。朱学勤写道:尽管鲁迅与毛泽东一样忽视经济自由,尤其是制度层面经济自由,但是鲁迅竟与他有一点不一样:毛个性张扬,支撑他的是天子特权。(见《国际在线》2006年12月19日)
污蔑毛泽东享有“天子特权”是这位历史学者一大“发明”。这个论调不但中国人民通不过,连外国许许多多的政治家、国际友人也通不过。事实上,自从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以来30年间,尽管历经沧海桑田,但是对毛泽东的正面评价却从不止息,而且越来越深刻。比如,美国前总统福特称:毛泽东著作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印证,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我国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集中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坚持和维护毛泽东思想问题上,邓小平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旗帜鲜明。邓小平指出,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又说,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99页)
朱学勤给毛泽东思想扣上“天子特权”实在是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国人缅怀毛泽东,不仅怀念毛泽东率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建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功绩,同样怀念他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家元首的毛泽东,在亲朋戚友求官求得到好处面前,表现了深明大义和率先垂范,从没有特批一个,而是通过书信等渠道要求亲朋们尊重当地政府,靠自己的劳动本事吃饭。比如,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致信他的表兄文南松云:运昌兄(毛泽东的表兄)的工作,不应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39页)对于亲戚要求地方政府额外关照一事,毛泽东在信中同样明确表示反对。比如,1950年5月27日毛泽东在致信湖南湘乡县县长刘亚南时郑重表示,至于文家(我的舅家)生活困难要求救济一节,只能从减租和土改中照一般农民那样去解决,不能给以特殊救济,以免引起一般人民不满。(见《毛泽书信选集》第346页)像这类给亲戚朋友求官求特殊关照亮红灯的事比比皆是,已在人民中成为美谈。人们看到的是,毛泽东率先垂范作风也感染着他的家人。其中。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之际,曾经有一次回到老家韶山,当时的亲戚也给他写了一封信,想讨个官做做。毛岸英给他的回信中有一句话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的话:当皇亲国戚升官发财的思想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是靠着劳动创造财富的时代,不是靠升官发财的时代。
可见,毛泽东一生中,非但没有半点“天子特权”,而是与人民永远同甘苦共患难休戚与共的人民领袖。朱学勤给毛泽东扣上“天子特权”帽子,列出所谓证据是毛泽东生前有200万稿费,认为这在消灭私产年代,几乎是中国最大的一笔私有财产。但恰恰相反的是,对这笔稿费,毛泽东也从不私用,而是交由中办“特别会计室”处理,即使是江青伸手也难以如愿以偿。由此看到,朱学勤称毛泽东是“天子特权”其实是给毛泽东泼出的一盆污水。对这盆污水,理所当然要拿到阳光下曝光,理所当然要抵制。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剖析朱学勤“天子特权”怪论,人们似乎又多了一层思考。
相关报道:
朱学勤的殖民史观是支麻醉剂
朱学勤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看法荒唐
历史学者朱学勤的奇谈怪论令人费解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12/21/content_5510739.htm
站起来看,毛泽东依旧是巨人——评亦菲《岂容朱学勤向毛泽东泼脏水》一文
作者:手奔雷 发表于: 2006-12-22 12:59:37
但凡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功过在身后总是免不了被世人评头论足,毛泽东也不例外。每年的九月九日和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毛的忌日和生辰,对毛泽东的评价文字就尤其得多。毛泽东个性鲜明且充满矛盾,而且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可谓浓墨重彩,他一生中做过那么多大事,他的遗产影响着他身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而民间对毛泽东的评价也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于是。
作为一名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笔者一直都比较喜欢浏览关于评价毛泽东的话题。就在今天,笔者偶然见到一篇署名为“亦菲”的文章,名字叫《岂容朱学勤向毛泽东泼脏水》(以下简称《岂容》)。说实话,这个文章标题让笔者感到有些费解。为什么呢?文中提到的朱学勤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的那篇题为《鲁迅的思想短板》一文,笔者也有幸拜读过,并没有感觉到朱先生对毛泽东泼了什么脏水,他在该文中只是对毛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并没有造谣、捏造出什么事实来向毛“泼脏水”。至于朱学勤先生的评价究竟是否贴切,那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相信多数读者自己可以判断。而这位名为“亦菲”的作者张口就是“岂容”,似乎认为朱先生没有评价毛泽东的资格,这就令人有些不好理解了:毕竟《宪法》上写的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言论的自由。我想,朱学勤先生作为一名公民,他当然也有言论的自由,而这个自由是宪法赋予的,不是“亦菲”一个“岂容”所能剥夺的。
《岂容》一文开头写道,“近些天来,笔者点击主流网站,纪念毛泽东的言论照例源源而至。然而,与此不那么协调的是,就在国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前夕,以历史学者朱学勤在媒体发表题为《鲁迅的思想短板》的长篇政论,在批评鲁迅的同时,再度把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捆绑在一起进行批评。”很显然,这位名为“亦菲”的作者显然已经非常习惯于“点击主流网站”喜看“纪念毛泽东的言论照例源源而至”,以致于一看到朱先生发表的文章“把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捆绑在一起进行批评”,顿时就感到“不协调”。不过,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连毛自己都说自己是“三七开”,那么,不管是朱先生还是别的什么人,他们即便是对毛做出批评,又有什么“不协调”呢?难道在“亦菲”们的眼里,只有歌功颂德、山呼万岁才算是“协调”吗?不知这位署名为“亦菲”的作者,是否还记得毛泽东有句口头禅:“要让人讲话,天塌不下来”。
亦菲在《岂容》一文中,还引用了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美国前总统福特对毛泽东的评价,来证明朱学勤先生“污蔑毛泽东享有‘天子特权’……不但中国人民通不过,连外国许许多多的政治家、国际友人也通不过。”但是,我读罢福特和德斯坦的评价后,并没有感觉到这两位“国际友人”在其评价中否认了朱先生所说的“毛泽东享有‘天子特权’”的提法。即便按照《岂容》一文中所转述的“毛泽东著作给人类留下深刻的印证,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福特)和“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德斯坦)等说法,仍旧寻不到这些评价中有丝毫涉及朱先生所说的“天子特权”的内容。“亦菲”引用这两位外国政治家与论题毫无关联的两句恭维话,来驳斥朱先生的论点,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多少有点“拉大旗作虎皮”和“挟洋自重”的味道。
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啧言几句。近些年来,笔者也曾屡次看到过一些赞颂毛泽东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和“亦菲”一样,搜罗一些外国人对毛的赞扬的只言片语作为论据。其实,这类文章折射出作者们的一个心态,那就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人的评价比中国人的顶用,这其实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用毛泽东时代流行的政治术语来形容的话,就是“洋奴哲学”。此外,“亦菲”们还喜欢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动不动以“中国人民的代表”自居,正如《岂容》一文中所言“不但中国人民通不过”——来头虽然不小,可是合法性在哪里?“中国人民”是否给予了“亦菲”们以“授权委托书”以代表自己?如果没有,那么我希望“亦菲”们记住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她不代表我,她只代表她自己。”
《岂容》一文还搬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邓小平同志的一些讲话,作为批驳朱先生观点的依据。但是,笔者认为“亦菲”显然是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两个概念混淆了。因为邓小平同志当时是这样讲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〇六页,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显而易见,在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中,很清晰地区分出了“正确的部分”和“错误的部分”。而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则鲜明地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威望也达到顶峰。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可见,《决议》中的相关表述,不但不能证明朱学勤先生“毛泽东享有‘天子特权’”的说法是“泼脏水”,反而为朱先生的说法提供了一个佐证,尽管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决议》使用的是“党的语言”,朱先生使用的是“民间说法”。
尽管笔者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部分内容,但笔者并不把这些文字看作是评价毛泽东的准绳和标尺。笔者引用这些文字的唯一目的,就是证明《岂容》一文用这两样东西作为论据驳斥朱学勤先生的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在笔者看来,评论历史人物以就事论事最好,用不着搬出所谓“权威”的话来以势压人。这种维书维上的思维方式,其实仍然折射出了作者不自信的心态。
《岂容》一文还罗列了一些毛泽东、毛岸英拒绝其“亲戚朋友”们要钱要官的回信来证明毛“非但没有半点‘天子特权’,而是与人民永远同甘苦共患难休戚与共的人民领袖”。不知该文作者是否注意到,他所列举出的事情多半发生在建国初期。而到了毛泽东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江青是政治局委员;他的侄子毛远27岁就担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不久又担任新是辽宁省委书记、沈阳军区政委,还是毛泽东的联络员;他的女儿李讷28岁当上《解放军报》总编辑,34岁当北京市平谷县委书记,一年以后就当上北京市委副书记——个个位高权重,虽然有人可以辩解说这叫“举贤不避亲”,但还有人们可以说这是未能摆脱掉“封妻荫子”的影子。至于说到毛泽东是否做到了“与人民永远同甘苦共患难休戚与共”,笔者不想再多言什么,只想请“亦菲”搜索一下“滴水洞”和“梅岭一号”的来历,并注意一下当时我国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即可。
不过,笔者罗罗嗦嗦一大堆,大概不会对“亦菲”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要改变一个人先入为主的信念,实践证明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一些史实依旧讳深莫测,很多真相尚未水落石出,要想得出一个贴近真相的结论为时尚早。毛泽东也曾说过:“慢慢来,不要着急”,看法有分歧、评价有褒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急于“盖棺定论”,不必急于“统一思想”。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我们对其评价是褒是贬,毛泽东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无疑是一位历史巨人。然而,与其利用信息铁幕创造出一些神话把毛泽东放在神坛上炙烤,不如继承他建设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的理想,同时对他种种历史的局限性实现扬弃。假如只会匍匐在地上对着领袖顶礼膜拜,那将永远无法超越巨人;假如我们能够站到巨人肩膀上,我们也许能够看得更加长远。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12/1011/6852833_pag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