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学术腐败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17:23

纵向腐败路线图:起点是教育部,终点是学生。教育部——大学校长——各院院长——校长和院长核心圈——博士——硕士。具体的解读是,教育部是资源的最终垄断者,由教育部把资源分配给大学校长,大学校长把资源分配给各院院长,各院院长把资源再发放给核心层(听院长话的教授副教授),核心层再把资源分配给自己的博士或硕士。那些不是核心层的教授连一杯羹都分不到。每一层的资源发放都会有截留,到了博士硕士那里就只有廉价劳动力挣廉价工资的份,甚至连工资都拿不到。这类似于公司的运作,教育部是总公司,大学是教育部的分公司。教授是白领,博士、硕士是蓝领。教育部层层发包,大学层层转包,层层拔毛。分公司对总公司的回报是利润,这表现在一是满足教育部追求的产业化和教育GDP,二是权钱交易,三是制造一批所谓的校长、院长名师,四是制造大批的学术垃圾。

从最近发生的学术腐败案来看,都是校长、院长的学术腐败案。因为校长、院长没有时间写论文,就让博士硕士写,博士生还在学术训练中,学术水平高的少。博士生学术水平不高,尤其是校长、院长争取的课题博士生从来没接触过,得从头做起,课题又有时间要求,博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又要做导师的课题又要写自己的学术论文是不可能的,于是从别人那里抄袭就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有的领导因为单位没有博士学位点,只有硕士学位点,课题就让硕士生去做,其学术水平可想而知。可最吊诡的是,那么多国家级课题竟然全都过了!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大学校长、院长拿了教育部的资源,就不得不对教育部的指示俯首帖耳,俯首称臣。教育部的评估让大学校长、院长瞬间就范,白领教授斯文扫地。到目前为止也没听说哪个大学校长、院长说评估不好的!真可谓全国江山一片红,祖国形势一派大好,大学教育发展大繁荣。

横向腐败路线图。校长——院长——博士生导师——学校官员——社会官员。起点是校长,终点是官员。也可以倒着说,起点是官员,终点是校长。其核心特征是官学勾结。学校出卖博士文凭,官员出卖的是权力和金钱。西南大学、南昌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官学勾结的典型事例。校长、院长和官员有天然的亲近感,校长博导带官员,官员愿意读校长的博士,双方看中的都是对方手中的资源优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院长带官员博士生,不是官员的博士生导师也紧随其后。这里的问题在于,官员博导没时间指导论文,官员博士还得毕业,于是一个隐形的潜规则产业链就形成了。那就是官员博导的核心层都有几个像样的白领教授可以代笔,官员博士生出钱,非官员核心层博导写作,最后官员博士生的论文还可评为优秀论文。很多大学官员博士生能够通过,不能不让人产生合理的怀疑和N种断想。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他们实在没有时间写论文。20081014鄢烈山在华商网-华商报就对官省级官员于幼军博士提出质疑:说于是函授本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学习(19933月至19958月在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也是在职学习(19969月至19996月在中山大学)。2年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经比在校生当时上的3年要短。拿硕士学位需要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一次),于幼军在2年内可以读完全部课程并通过这学生们最怵的英语全国统考吗?而且3年内上两个在职研究生进修班,能同时拿哲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真是神人也!这样的例子绝不在少数。

社会网络腐败路线图。社会网络的腐败,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开所谓的学术会议应该是个主要线索。现在的领导开会,搞得如同地下工作者,出去开会不知道,开什么会不知道,取得什么学术成果也不知道。一般泛指出差。开会的时候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变相旅游,一般开学术会议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开,三分之二时间开会,三分之一旅游,还美其名曰红色游泳,实质是红色腐败。二是跑博士点硕士点,现在流行一个名词,叫“跑点”,也就是说,硕士点,尤其是博士点都是花钱跑出来的,而不是靠实力竞争的,这在地方院校最为突出和明显。三是搞各种各样的项目。项目的论证必不可少,但论证完了之后得通过专家评审,专家大部分又是学校官员,通过开会官员专家都互相认识和熟悉,课题到了评审时自会关照。四是讨论下次开会的地点,最后一个才是开点学术会,一般教授开会决定不了在自己学校开会的问题,学术会议的经费、吃喝游玩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也决定了非官员教授开会没有任何用,这也逼着校长院长一级的人开学术讨论会。所以,学术讨论就变成了拉关系会、腐败会、领导狂欢会。一般教授能参加这样的会,给了见各位官员的机会,真还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中国的教授在三十年之后也不会真正成为知识分子的,只是学校领导的脂粉(张鸣语)和打杂的。由此可见,开会的内容都见光死,所以本来是学术会变成了领导地下工作者会并不为怪。

博士生硕士生答辩也是一条线索。现在的博士生硕士生答辩既不答也不辩,参加答辩的导师都是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关系好的老师,这是拉学术关系最好的方式,能参加答辩的学术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带长的,这是投桃报李、拉关系的最好机会。博士生硕士生答辩之前的评审、答辩之后的游玩、答辩之后搞的讲座都有丰厚的费用,尤其是那些手中握有博士点评审、社科基金评审的教育部任命的专家人员收入不比二线的歌星影星差到哪里,利用答辩、讲座搞腐败名正言顺。

当然,我这里指的只是学术腐败现象,并不是说大学里漆黑一片,搞得像重庆的黑社会似的。只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给大学的发展带来深重的灾难,大学的典型学术自由不但实现不了,就是连那一点儿可怜的学术也会丧失殆尽。一个没有学术自由的大学,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大学。这不但使大学丢了魂,也使民族丢了根。

有人说,大学应该通过去行政化解决这一问题,我对此不敢苟同。去行政化只是大学改革措施的一部分。大学改革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政治体制不改,大学目前体制难移。教育部权力过分集中是总病根,教育部应与大学分权,还权于大学。然后才能谈去行政化、教授治校。所有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