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運用色彩和角度 基礎攝影技法教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7:29:41


成功運用色彩和角度
 

編輯撰寫: ANAN.....

  • 色彩也可以補強構圖

        如果同學常看攝影展,仔細比較後會發現老外喜歡『黑白』與『復古』色調攝影,老中則偏愛『彩色』!一般來說,彩色照片的構圖不同於黑白照片,它的視覺效果有賴於暖色 (紅色)和冷色(藍色)之間的關係。充分運用這些特定顏色的對比,可以更進一步吸引人的目光;然而,運用失敗的話色彩與幾何構圖互相搶『戲』的結果也時有所聞。所以,彩色照片的構圖比黑白照片 更難於掌握。在傳統彩色的領域中的色彩濃度深往往較淺的色彩明顯;舉例說:以黑色為主的照片,色素越多,黑色就越強,它的存在就越明顯。

        此外,色彩之間還有互補關係,就如同黑與白一樣會有相輔相成的感覺。例如:紅花綠葉的場景,鮮紅色的玫瑰在綠葉中簡直像跳出來 一樣;而藍配黃也有同樣的效果。互補色配在一起時,能夠使本來沈悶的畫面生氣蓬勃;以致於在攝影構圖中,色調往往被運用來創造畫面縱深感和戲劇性的效果,通過細微的色調變化,可以取得縱深錯覺並產生真實感。

        如果在拍照時遇到背景比較單調深 沈時,可以用色彩鮮豔的前景在畫面上製造明顯的深度。這種人力加工的拍攝技巧,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是值得一試。例如:在拍攝時使用一束鮮豔的花 束或花園前景,製作成前景部位上的陪襯物,可以間接地提高照片的可看性。而針對較暗的背景選擇一個受到明亮光線照射的前景,也能很自然地做到達一點。但要小心使用TTL通過鏡頭測光的相機,前景部位可能會曝光過 度,應改為對被攝物點測光,然後手動調整光圈快門或者使用曝光鎖為佳。    

  • 色彩調性 V.S. 心理情感

        過去的心理學實驗表明色彩與調性能對實驗對象產生情緒上的影響。以調性來說:黑色等暗色調常使人聯想起夜晚、消極或神秘事物。因此,暗調的照片要比淡調的照片更富有戲劇性和深邃的效果。白色與淺灰色調,則使畫面有雅潔、恬靜、坦白與高貴的效果;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灰色調,則有平易近人的感覺。

       色彩也同調性一樣使畫面形成特別的氣氛,一般來說:紅、黃色是最具感染力,且是溫暖和進取的象徵;藍和綠,現階段看來過於政治性,但基本上卻可代表寧靜、平 和與舒適的感覺。在處理色彩和影調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將觀眾的視線牢牢地吸引住,習慣上讓主體位於最亮部位,比較容易吸引 目光。數位相機本身可以透過調整內建的對比、明暗和飽和度對色彩與明亮感作即時的調整。

        飽和的色彩可以主宰畫面,比如一群彩色氣球飛向藍天白雲、北海道遍野紫色的薰衣草或花蓮的金針花田等,都可以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 不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太過強烈的飽和感,容易使色彩走調,也容易引起觀眾的視覺疲勞。久而久之,彩色要素反倒不及黑白照片所得到的主題明確了。

  • 色彩與動感

        色彩對照片的利與弊由此可見。不過,整體來說,巧妙地安排色彩卻可以使構圖加分。例如,利用相似的兩種色彩或兩個形狀,就可以把人們的視線從畫面的一個部分很自然地引向另一個部分,而隨著視線的移動,就能產生虛擬的動感 。這種動感目前也可以藉由電腦後製,以特殊效果的方式來達成。從經驗上看,想要精準抓住自然色偏移所產生的動感不一定每次都能心想事成,適度的配合影像軟體所附的功能,對於初次嘗試的初學者來說具有學習與實作的意義。

  • 俯仰構圖法則

        幾乎所有的攝影教學都從器材、光圈和 快門速度之基本定義開始,但僅掌握這些數字,缺乏構圖導引,拍出的照片依舊是鬆散 不具有可看性。這就像一艘航艦,有了所有的武器與配備,獨缺『導航』系統一樣,只能在茫茫大海中原地打轉。改善這種毛病,就要從現在起注意構圖!相較於過去傳統時代,拍攝特寫與微距需要搭配特殊的鏡頭,現在的數位相機幾乎都配備了『微距』Marco 模式。事實是利用『微距』觀點所拍出的細節永遠比 空泛的廣角鏡頭更有趣。 『見樹不見林』的故事性要比『見林不見樹』來得豐富;而拍攝一幅臉部和雙肩的半身特寫,更勝於拍攝全身照。由此可知,特寫鏡頭的運用有多麼重要。

       此外,變焦鏡頭 與所站拍攝位置的交互應用也有其特殊關連。用70-200mm鏡頭在2公尺處拍攝廣角端的照片與用200m望遠端在5公尺處拍攝同樣的影像,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結果卻不一樣。因為照片的透視能力,相當大的程度是由焦距和景深決定。也許同學會覺得既然有了變焦鏡頭,又何需去選擇50mm標準鏡頭呢?

       如果你一開始只使用了變焦鏡頭,那麼對於其廣角端和望遠端的桶狀和枕狀變形就會變得不敏感。使用標準鏡頭雖需要靠著前腳步靠近或遠離被攝體拍攝,但變形情況相對小得多,結果也有不同。此外,左右、上下移動或是環繞著被攝體,你都會發現整個構圖對於照片本身會有明顯的改變。沒有一個教材,包括本站的內容可以告訴你何者才是最理想的拍攝角度和視點,因為每個人對周圍世界都有其自己獨特想法。大多數出色的攝影作品,往往滿足的是統計學上的合理的安排,並不代表所有的角度都需要奉行以此為規臬。

       拍攝工作開始時進行多一點觀察是值得,因為我們可以在許多位置上以不同的角度拍出多樣的效果。例如在拍攝兒童或寵物時,蹲著或跪著的姿勢就很有用,雖然站直身子把相機往下俯拍,可以得到居高臨下的透視效果。但以蹲下身子拍攝,讓自己與主體處於同一水平面上,讓彼此的眼神相對,則更可以讓相片產生『對話』的感覺。換作拍攝建築物、樹木或其他高於本身的物體時,仰拍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也可以用標準鏡頭或廣角鏡頭來處理這種畫面,可以擴增空間感。

        一張照片從視線採取高或低角度拍攝, 往往可以使畫面活躍起來。低仰拍攝點的效果要比俯視來得有力。從接近地面的位置向上拍攝,能把物體的高度、力量和對比強調出來;甚至運用於拍攝人物之上,特別是『具有鮮明特徵的人物』,以及正在從事某種工作的人物,例如:台電的高架電塔工程施作的員工,採取低角度仰拍的辦法,常常會得到動人的效果;如果再改用『垂直』畫面,則效果會更加明顯!俯視拍法對於觀眾是處於有利地位, 但相對地物體就顯得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