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留在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34:35
北京时间6 月19日,英国警方在南部港口城市多佛的一辆卡车上发
现了58具尸体。目前警方已经确认这58名死者全部是亚裔,而且很可能是中国人。
在获悉这一消息后,网友纷纷对此发表评论。以下这篇贴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
泛关注,我们在此予以特别推荐:
看到多佛港口58名偷渡者死亡的报道,身为中国人我感到很伤心。他们的死
究竟算是什么,借用太史公司马迁的话,是‘重于泰山’抑或‘轻于鸿毛’?也
许任何一种判断都是多余的,也只会让中国人感到更加伤心。唯一希望的是这样
的惨剧不要再发生,并愿所有的中国人都活得从容、舒心而富足。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批偷渡者就是中国人,但在此之前,一些
中国人向他国偷渡非法移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令一些西方国家边境口岸头痛
不已。比如这次出事的英国多佛港口,就是个国际非法移民聚居地,从这里流往
英国、欧洲大陆,甚至伺机前往美国都很方便。在这里发现中国非法移民的踪迹
并不出人意外,只是这么多偷渡者同时死于非命,实在令人震惊。
被迫与自愿
虽然这样不择手段、想方设法向富足之国盲流者只占中国人的极少数,但他
们这种违法行径已然严重损害了中国人国际形象。以至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警方
一见到中国人就过敏。笔者深信自己的外表应当属于良民之列,近年来数次前往
欧洲公干,所持的是中国公务护照,但也未能避免警方的特别关切。与西方人提
到这类事,虽然口头上极力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但未免多少也有些气短:你不能
说西方人反感或歧视中国人一点道理也没有,毕竟我们的那么一些同胞并不自重
呵。所谓‘自取其辱’是也。
我始终搞不明白的是,这些与我同样有着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为什么不
惜花费巨资、机关算尽地想移居海外?辽阔中国大地能够生息12亿中国人,难道
真的就没有他们的立椎之地和发展空间吗?
当然不是。中国人曾经有过多次移民海外的高潮,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不外
乎被迫与自愿两类。且不说满清末年那些赴海外谋生或被蒙骗卖身的华工,那样
的时代,中国不强大,人民不觉悟,实属不得已的民族悲剧。×革时,受政治迫
害如马思聪者,黯然出洋求一线生机,也是不得已的历史错误所致。今天的中国,
无论政治环境、经济建设还是人民生活,显然都处于难得的好时期,因此根本不
存在‘在中国活不下去了,只能到海外求生路’的移民动机。
而且,那些非法移民者往往要付给偷渡组织者( 所谓‘蛇头’) 一笔不小的
费用。可以说,今天的海外移民者,绝大多数是既非万不得已,也非穷困潦倒。
他们一门心思要往西方发达国家去,基本动机几乎惊人地一致:为了多挣钱!
海外‘居不易’
出国挣钱!这一鲜明的主题贯穿着诸如‘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
’等各类流行的海外华人生活文学。记得90年代初苏联、东欧刚解体那几年,中
国人和中国货潮水一样涌过去开拓市场,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还有歌星激情高昂
地唱起‘中国倒爷震东欧’来。可以说,出国富得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非法
移民潮泛起的一个直接推动力。但是,出国挣钱真的那么容易吗?
如果这样泛泛地问一位兴冲冲归国的移民,也许不难到肯定的回答。但如果
你能让对方‘实话实说’,你所得到要恐怕是沉默、感既,甚至诉说的泪水。因
为几乎每一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都有一本充满艰辛、甚至苦难的奋斗史,个中五
味,一言难尽。然而,中国人是好面子的,所谓‘报喜不报忧’,出国的没挣着
钱不是让人笑话吗?于是乎再怎样艰难的海外历程都被淡化了,移居海外‘居大
不易’的警示更是少而又少。
这样一面倒地道听途说,自然又会鼓舞一大批急于发财又不明究里的同胞想
法设法也跟着往海外跑,正常途径出不去,便饥不择食地加入偷渡者的行列,不
惜铤而走险。而那些罪恶的‘蛇头’要的是钱,只要从不明究里的偷渡者手中连
哄带骗把所谓‘偷渡费’搞到手,用什么办法促成偷渡,要不要管这些偷渡者的
死活,‘蛇头’们怎么会在意呢?可怜那58名非法移民在英国多佛港口窒息而死
的这一起悲剧事件,也许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地铸成的。
如今在欧洲各国,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在这个所谓‘充分自由竞争
’的现实经济世界里,其实生存得很不容易。一位在巴黎经营着一家中式快餐店
的温州姑娘谈起她的海外10年,只是反复强调一个字:‘苦’。她18岁随亲友到
欧洲,不会一句外语,也没有任何技艺,在国内所受的教育也有限。好在有一位
远房亲戚开着一家中餐馆,她就在餐馆里帮忙挣口饭吃。因为收入实在有限,她
只能与别人合租远离市区的廉价屋子,开始几年里,从早做到晚,一年365 天没
有休息。好在这位姑娘吃苦耐劳,一面抽出时间努力学法语,后来慢慢地有了些
积蓄并结婚了,小两口好不容易才开了这家中式快餐店,总算是10年辛苦有了点
的起色。
然而,巴黎华人数以万计,像她这样的中式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竞争之激
烈可想而知,除了极少数还过得去,多数都是在勉强维持着,几近惨淡经营。中
国人也不是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在商业上‘自相残杀’,但是,象他们这样没有一
技之长、也无教育背景的移民,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发达国家里,除了开家中
国餐馆维持生计外,又能做什么呢?这位温州姑娘的经历是很多海外华人生活的
缩影,十年艰辛,她辛苦挣来的那些外汇,换成人民币也许并不算少,但如果你
问这与她的付出成比例吗?相信她只会连连摇头。
叹息‘中国城’
巴黎十三区、伦敦华埠,都是欧洲有名的‘中国城’。未去之前,我脑海中
总是盘绕着种种有关中国文化特征的图景。但去过之后,却让人心情沉重。相对
于巴黎、伦敦其他城区,我不得不承认,‘中国城’基本上是属于‘脏、乱、差
’之列。特别是那成堆成堆无所事事而茫然的中国人,很容易让人想起北京城里
崇文外那个著名的民工盲流聚集的‘三角地’,让人感到真实的刺痛。
在英国,第一次慕名前往伦敦华埠一家被称为很大的中国食品超市买酱油,
真是应了那句‘见面不如闻名’的说法,因为狭小而拥挤不堪的店面、乱七八糟
随处堆放的中国食品,很容易就打消了购物的欲望。回头想想中国的城市,想想
绝大多数中国县城里并不鲜见的百货大楼和食品中心,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难道
还会以欧洲这些‘中国城’为荣吗?
这样说,也许很伤海外华人的心。客观地说,欧洲大都市里这些有名的‘中
国城’是海外华人奋斗历程的里程碑,那里凝结着数代华人的心血,也可以说是
华人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并逐渐得到所在国人们认同的见证。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认这样的现实,欧洲大都市里的‘中国城’只不过是
其所在国家一道比较具体而集中的异国风情所在。这有点象是散落在欧洲的‘中
国微缩景观’:中式风格的建筑、中式餐馆、中式娱乐,外加正宗的中国劳动力。
如果我们的同胞想方设法出了国,就是为了成为这样的人造‘中国微缩景观’的
一部分,这国出得又有什么真实的价值呢?
留在中国吧
其实,与那些想方设法往发达国家挤的同胞们相反,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
家的老外们正紧紧盯着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想方设法到中国谋发展。这一
来一去的反差,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对于正在或将要急急往国外去的同胞们,为什么不多想一想,出去干什么,
出去了能干什么,不出去行不行?不止一次听那些海外华人说起,他们在国外远
比在国内工作要努力、要玩命。可是相对于他们最终所得到的回报,多数人并不
满意。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非要到了国外才这么玩命苦干,在中国不行吗?
如果同样的劲头在国内发展,就一定会比在国外挣得少、发展得差吗?
我相信他们不能回答我的这些问题。
然而,当他们还无法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时,出国,也许就是一种盲从,一
种把个人命运置于无可把握的巨大危机之中的冒险。理智的中国同胞,冒这样的
险究竟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呢?
当我们这群留英学生得知多佛港这起惨剧时,正忙着期终考试。但大家不约
而同都停下了紧张的复习,交流着复杂的心情。我们攻读的是正炙手可热的MBA
课程,毕业在即,这里向MBA 毕业生开出的动辄近十万英镑的年薪颇让人动心。
是回国,还是想办法移居国外也正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正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然而,
我们被这58名非法移民的意外死亡深深刺痛了。原来看起来权衡再三也难作的选
择,忽然间变得非常容易。
这里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准备考完试去比利时放松一下,他预订的出行路线就
是在多佛港上船。这天晚上,他声音低沉地在电话中说:‘也许我过几天经过多
佛港时,应该带给他们带一个小花圈。’
然而,死者已矣。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件事反思开去,关于生命的价
值与尊严,关于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关于中国的前途与未来。
留在中国吧,虽然她还很不完美,有许多急待完善的地方,但她是我们共同
的母亲,‘儿不嫌母丑’,如果我们都厌弃她,谁又会为她的明天着急呢?
留在中国吧,虽然她还并不富裕,有许多急待救助的穷人,但她是我们生息
的空园,如果我们都失望了,谁还会为她的强大尽力呢?
留在中国吧,她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复兴,她正在成长为潜在的巨人,这么难
得的建功立业良机,既富强中国,更有益于个人,我们为什么要错过呢?
网友:木乔  2000年6 月20日发自英国
作者简介:网友木乔来自中国,原就职于中国国内某报社,具有6 年的媒体
工作经验,目前就读于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攻读MBA ,并将于今年9 月毕
业。
原载[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