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真回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5:46:39

2009-10-27 |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真回归

标签: 素质教育  生命  生存  生活  以人为本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真回归

 

陈杰人

 

    中学生在肚腰处系上几公斤重的物体,使自己形似孕妇,再在腆着的“大肚”上放置一枚鸡蛋,除了睡觉洗澡,其余时间不能卸下这副“道具”,并且还得确保鸡蛋不碰坏。一天下来,学生们在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苛刻的要求下累得不行,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生命的孕育是多么艰难,十月怀胎的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在这种体验中,大家继而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这是云南省一所中学有关“生命·生存·生活”话题的教学活动场景,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报道说,从两年前开始,云南以省委教育工委发文统一组织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全面开展“三生教育”,该省将该教育项目确立为从幼儿园到大学各教育阶段的正式课程,组织编写了系列正式教材,并改革了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多方讨论等各种方式,让受教育者珍爱和尊重生命、懂得与学会生存、体验并善于生活。

    两年来,“三生教育”在云南受到了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巨大的正态效应,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看,这种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教育的宗旨,折射人性的光辉,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它以其紧贴实际、直抵心灵、弘扬人性等特性,形成了素质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提到云南的教育,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曾经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因对同学有意见,残忍杀害了宿舍内4名同学后出逃,4个月后,马加爵以故意杀人罪被处死。围绕此案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让人们认识到,马加爵其实是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人性教育特别是生命教育的悲剧性结果。笔者相信,此事一定在云南有关官员、教育者和广大学生的内心产生过强烈震撼,并成为促使云南在人性和生命教育方面大力改革。

    马加爵案件其实仅仅是全国教育弊端所致恶果的一个缩影。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在学生违法犯罪案中占了相当比例;另有不完全的统计资料表明,仅在2008年,全国就有超过300名在校大学生自杀,此外,像虐待动物、喜爱危险游戏、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也是中国学生普遍的弱点。这些现象与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生存之道和生活技能一样,源于教育过程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严重缺位。

    早在十八世纪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经提出过“植根于人性中的自然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促进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卢梭说:应当教会孩子在“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尔在于教他如何生活。”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提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教育对象学会生存。”

    生命、生存和生活,是作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体的一个人应当培养的基本人性,三者具备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生命是前提,生存是基础,生活是目的。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为“有用之材”的之前,必须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在作为“有用之材”的同时,也应当学会生存和生活。我无法想象,一个敢于不顾生命危险去闯红灯的孩子,会培养起对秩序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我也无法想象,一个缺乏生存常识和基本生活技能的人,会是一个真正的才子。

    教育家告诉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人格健全、智慧闪耀的大写的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近年来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期待培养“有素质的新一代”。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被曲解甚至在实践上走入误区。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学校将素质教育和音体美教育或业余爱好教育等同起来,误以为教人学会唱歌跳舞弹琴作画就是素质教育。

    那些走入误区者其实没有真正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首先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艺、能对他人作多大的贡献,而在于他以一个社会有机组成的个体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和掌握生存之道,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以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精神,构筑了一个个健全而坚强的个体。由此,我们就应当认识到,真正的素质教育,首先并不是诗书才艺的培训,而是培养受教育者作为人格健全的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显然就是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云南省正在努力全面推行的“三生教育”,既是对素质教育误区的校正,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积弊的革除,更是素质教育的本真回归。如果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像云南一样重视和推行“三生教育”,中国的教育就将在培养“大写的人”方面迈出坚实而可喜的一步。

    (本文发表于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