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藏书鉴 [138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3:50:37

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余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之由来。   殿本以“钦定”、“御纂”等敕修方式产生,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类,凝聚着有清一代内廷众臣的集体智慧。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编刊书籍数量最多,质量亦佳。嘉庆以后各朝,随着国势日趋衰落,刻书品种逐渐减少。   故宫博物院因地利之便,殿本的收藏相对完整,且多为初印原装本。从中可以了解清廷文治活动的得失兴衰,亦可领略其校勘精审、纸墨精良、刻印精致、装潢精雅等独特的版本风貌。

  《全唐诗》,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11行,行21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栏。版框16.6cm×11.5cm   《全唐诗》又称《钦定全唐诗》,是一部范围较广的唐诗总集。全书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季振宜《唐诗》为底本,又旁采碑、碣、稗史、杂书之所载拾遗补缺而成,共收录唐、五代350年间诗歌48900余首,收入作家2246人。其内容包括帝王、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宫嫔的作品,乐府诗(不包括新乐府),历朝诗,无姓氏可考者之诗,之后为联句、逸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语、谣、古辞、词等。全书以人系诗,按时代先后排列,对可考稽的作者多附小传。

  


  编纂《全唐诗》以朝廷之力旁搜博采,复据内府所藏珍本、善本扩充订正,对字句之异同、篇章之互见多有校注。但是,这样一部巨著,在不足两年内编成,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突出的是漏收了相当数量的唐诗,其次是误收了不少六朝和宋、元时期的诗歌,而唐代范围内又多有张冠李戴的现象,此外,亦有作家、作品重出,诗题误标,小传、小注错误,编次不当等问题。但其仍不失为一部比较完备的、能以全面反映唐诗面貌的巨著,对于研究唐代文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都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扬州诗局刻本,120册。后有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四函),合成32卷。1960年中华书局出排印本。1979年中华书局将1960年版改为平装本25册。1983年该局又据平装本出版了《全唐诗作者索引》。

  《万寿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本。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框23.4cm×17cm。卷前有康熙五十六年马齐等进书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正月至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王原祁等修书、刻书奏折13篇,王琰等39位纂修官职名,王原祁纂修恭纪,赵之垣校刊恭纪以及凡例、目录等。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为圣祖玄烨六旬正诞,天下臣民赴京庆祝者以亿万计。时逢圣祖巡幸过霸州水围,臣民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所经数十里内结彩张灯,杂陈百戏,迎驾登殿受朝贺。因天子万年庆祝场面的隆重古所未有,大臣奏请将其绘为长图进呈御览。   《万寿盛典图》初由宋骏业绘成,但宋氏所勾之图只有城外一半,自西直门至景山一路并未勾出,粗定稿本中亦有长短疏密参差之处,遂由王原祁率同冷枚等就未完之稿细加斟酌,将城中各处勾画完全。自古有图必有史,二者相为表里,所以大臣又恭请纂修《万寿盛典》,以昭示遐迩、垂之永久。次年正月开始编纂,随编,随进呈,随刊刻,历时2年。书中所记系根据各衙门档案章奏等史料仿纪事本末体式。“凡宸章之璀璨,圣德之高深,恩赉之广大,典礼之详明,歌颂之洋溢”,皆一一胪列其中。在记述庆典活动的同时,对圣祖的仁德备加颂扬。   《万寿盛典图》由著名刻工朱圭刻成版画,总长度近50米,为版画中罕见的巨构,置于“庆祝”部分之首,即第41、42两卷。编纂者犹恐未尽其曲折,特将长图裁为短幅,次第排列,共计146页,为双面连式,定为上、下二卷。上卷自畅春园至西直门,臣民建棚庆祝者共19所;下卷自西直门至神武门,经棚黄幕共31所,合计50余处。画面宏伟,构图严谨,人物密致,景物繁复,详尽描绘了遐迩臣庶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写尽“大清”统治之下升平康乐的情景。

 

 


  近观图中的场景及人物表情、身姿、衣饰,所有细部的绘刻均精丽、细腻、到位。辇路经行之处:“莫不衢歌巷舞,击壤呼嵩。时京师九门内外张彩燃灯,建立锦坊彩亭,层楼宝榭,云霞魂丽,金碧焜煌,万状千名,莫能殚述。百官黎庶、各省耆民,捧觞候驾,填街溢巷。琳宇珠容,钟鼓迭喧,火树银花,笙歌瓦起,祝嘏之盛,旷古未有……。”闾阎殷阜之象,童叟欢跃之忱,万姓擎花献果之诚,遮辇迎銮之盛,“恍若目接而身临之”。作品意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但对考察清代庆典活动和市民风情则是难得的图像资料。《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二卷,清傅恒等奉敕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3.8cm×16.0cm。半页7行,行20字,抬头行至21字。四周双边,黑口,黑对鱼尾。函套黄色织锦罩面,黄绸书签,签四周黑色双边,题“平定准噶尔方略×编”,书衣装饰如函套。版心注书名、卷数、页码。书前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制序》、《进表》。100册,10函。   噶尔丹叛乱平定后,又有达瓦齐杀噶尔丹策凌之子达尔扎属***拥众自立,准噶尔大乱。康熙帝遂特诏六师两路进剿伊犁,俘达瓦齐。此后又复平阿睦尔撒纳叛乱,列戍开屯,设官定赋,规划定制,讨定乌什诸地。为此清政府付出了五六十年的努力,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将准噶尔全部平定。   是书即为清代康、雍、乾三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纪事本末体史书。撰者傅恒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本书正总裁,与来保等人经过15年的努力,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终成此书。   全书正文分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前编自卷一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命议青海事宜”始,至卷五十四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命钦差大臣永常为陕甘总督止,记述准噶尔问题的缘起及世祖、世宗、高宗三朝对准噶尔的若干方针政策;正编自卷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一月准噶尔都尔策凌台吉等率众降清始,至卷八十五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高宗在西苑丰泽园赏赐凯旋清军将领止,记述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擒斩大小和卓木的全过程;续编自卷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命犒索伦官兵始,至卷三十三乾隆三十年(1768年)十一月伊犁将军明瑞等疏奏办理乌什回人诸事止,记述平定的善后措施。全书卷帙甚大,内容丰富,于西北地域民族多有考证,可作为清史、地方志、民族史研究的参考资料。

  


  另有同年武英殿刻满文本及清满文抄本,由色尔布等7人任满纂修官,伊兰泰等6人任翻译官。是书收入《四库全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cm×14.5cm。半页9行,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卷前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御制序、同月喇沙里等人刊毕进呈疏及喇沙里、陈廷敬等57位编撰官职名。   康熙十六年三月,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喇沙里、陈廷敬等编撰刊刻《日讲四书解义》,并亲自写序。十二月书成。康熙帝认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体现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思想,“四子之书得五经之精意而为言者也”,所以尤为推崇,在日讲诸书中首先刊刻《四书》。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具。康熙帝的这一态度为清朝内部持续了数十年的文化纷争(也是治国方略的纷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后,儒学在清朝社会特别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获得了正统的、合法的主导地位。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意味着清朝政权在保持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因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政治传统,从而具有了更加丰厚的文化底蕴。政治伦理的儒学化使这个政权第一次具有了系统而明确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清初社会政治的演变方向,为清朝社会进入协调、稳定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此书根据日讲精解和经筵讲义整理而成。卷一为《大学》,卷二、卷三为《中庸》,卷四至卷十二为《论语》,卷十三至卷二十六为《孟子》。逐段训讲,不分大小字,经文顶格,训解文字另起行低一字。《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评价甚高,云:“所推演者皆作圣之基,为制之本,词近而旨远,语约而道宏,圣德神功所为契洙泗之傅,而继唐虞之轨者,盖胥肇于此矣。”

  《御制耕织图》又名《佩文斋耕织图》,不分卷,清圣祖玄烨题诗,焦秉贞绘图,朱圭、梅玉凤镌刻,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内府刊本。耕图、织图各23幅,共计46幅图。每页34.7cm×27.7cm。图框24.4cm×24.4cm。四周单边。册页装。   《耕织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每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述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   《耕织图》是中国农桑生产最早的成套图像资料,它的绘写渊源可上溯至南宋,绘者为楼璹。楼璹在宋高宗时期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时,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即作耕、织二图诗来描绘农桑生产的各个环节。《耕织图》成为后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技术最珍贵的形象资料。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楼璹之孙楼洪、楼深等以石刻之传于后世,南宋理熙元年(1237年)有汪纲木刻复制本。宋以后关于本书的记载已不多见,较著名的有南宋刘松年编绘的《耕织图》,元代程棨的《耕织图》45幅。明代初年编辑的《永乐大典》曾收《耕织图》,已失传。明天顺六年(1462年)有仿刻宋刻之摹本,虽失传,但日本延宝四年(1676年)京都狩野永纳曾据此版翻刻,今均以狩野永纳本《耕织图》作楼璹本《耕织图》之代表。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江南士子进献藏书甚丰,其中有“宋公重加考订,诸梓以传”的《耕织图》。康熙帝即命焦秉贞据原意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附有皇帝本人的七言绝句及序文。绘画内容略有变动,耕图增加“初秧”、“祭神”二图,织图删去“下蚕”、“喂蚕”、“一眠”三图,增加“染色”、“成衣”二图,图序亦有变换。宋、清《耕织图》的布景与人物活动大同小异,但焦图画中的风俗易为清代,所绘更为工细纤丽,在技法上还参用了西洋焦点透视法。

  


  《耕织图》初印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后又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木刻本、绘本、石刻本、墨本、石印本均行于世。如康熙年间的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鹏翮刻本,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内府刻本,雍亲王胤禛绢底彩绘本,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歙县汪希古恭摹刻48块墨板,宫廷绘白描本等,乾隆年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题诗刊本,清内府刻《授时通考》本,袖珍彩绘本,乾隆四年(1739年)清内府图为木刻、诗为石刻的经折装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北京刻朱墨套印本,杨大章彩绘本,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高宗命画院据元代程棨本临摹之《耕织图》,石刻嵌在皇家清漪园延赏斋左右廊壁的拓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徽州守臣摹刻的墨版。此外,还有嘉庆十三年(1808年)《耕织图诗》补刊本,同治十一年(1872年)刊本,光绪五年(1879年)上海点石斋《御制耕织图》石印本,光绪十一年(1885年)上海文瑞楼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民国时期也有多种版本,较著名的为武进陶兰泉刊本;日本、朝鲜、琉球等国亦有《耕织图》的摹本、翻刻本。   《耕织图》不但版本众多,版式等也不尽相同,如上文下图本,左图右文本,版框带有龙纹的装饰本,袖珍刻本,木刻填色本,书中序文、诗文前后玺印朱色钤印本,前后玺印为刊版墨印本等。

  《太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不著撰者,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刊本。版框28.2cm×14.3cm。半开5行,行13字,上下双边,经折装。仿宋小团龙卍字纹织金锦封面,金腊笺手书签,白绵纸。签题:“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无序跋题字。卷前有扉页画,为素描墨印玉皇大帝及诸神朝天图,龙纹牌记内刻颂词四言14句,卷末镌韦驮像。卷末署:“顺治十四年四月内奉旨,太监张裴然恭书刊刻,今板已失落。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春三月十八日起,至四月十八日御笔补书已完,命内官刻板以垂永久。”   《行集经》为道家经典,内容叙述元始天尊在玉皇宫殿内对诸神祗宣说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阐述善恶凶吉,罪福因缘。《行集经》在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刊刻。   此本为康熙帝手书上版刊本,写绘精细工整,装潢精美,堪称内府精刊。尤其所绘图像庄严肃穆,画面阔大,为清内府所刻道家版画之翘楚。

 


  《佩文斋书画谱》,100卷,清王原祁等编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内府刻本。版框16.8cm×11.7cm。半页11行,行22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栏。书前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御制序,其后为凡例和总目,正文前列有所纂辑之书籍的目录和书画谱总目,并开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奉旨纂辑此书的官员职名。64册8函。   本书是中国书画的大型类书。编辑工作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从清内府所藏和四处搜罗而得的1844种文献古籍中收集资料,历时3年编成。   本书顺序依次为论书、论画、历代帝王书、历代帝王画、书家传、画家传、历代无名氏书、历代无名氏画、御制书画跋、历代帝王书跋、历代帝王画跋、历代名人书跋、历代名人画跋、书辨证、画辨证、历代鉴藏书类、历代鉴藏画类。此书内容始自五帝而迄止于元明。先列历代帝王,其余则以时代相次。有些书迹画幅偶传有作者姓名字号但无书可凭据者则不载入。所征资料皆注明出处。全书体例精密,引据详实,颇便稽考。但该书也有稍嫌不足之处,如对历代书画书籍没有另立“著录”一门,以便说明存佚。且编中对于伪书一并收录,不作鉴定。本书卷帙浩繁,材料丰富,对后世之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中国书画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

 

 

  除此本外,还有1919年线装影印“扫叶山房本”、《四库全书》本、《 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御制数理精蕴》,45卷,允祉等编撰,清康熙年内府铜活字本。半页9行,行20字,上图下文,行15字,小字双行,行20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鱼尾上记书名,下标卷数、页次和卷名。版框21×14.5cm。无序跋。   是书系清康熙皇帝晚年时接受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议,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诏开蒙养斋,并赐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举人头衔,充蒙养斋汇编官,会同允祉、允禄等开始编撰,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告成,历时10年之久。   《御制数理精蕴》一般称《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包括西方数学知识在内的数学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及附录。   上编5卷专讲数理,立纲明体,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卷一包括《数理本源》、《河图》、《洛书》、《周髀经解》等;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白晋的法文译本修订的,共12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立体几何、比例、相似形、勾股定理、圆锥体及球与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几何作图法等内容;卷五为《算法原本》,讨论了自然数的性质以及公约数、公倍数、比例、级数等的基本性质,是小学算术的理论基础。

 

 


  下编40卷,分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5部分。分条致用,分别进行详尽的论述。首部卷一至卷二为实用算术;线部卷三至卷十讲述正比例、反比例、配分比例、合分比例、盈不足术等算法;面部卷十一至卷二十二讲述勾股定理、三角形、割圆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术、直线形、曲线形、圆与正多边形互容等几何计算问题;体部卷二十三至卷三十讲述立方、直线体、曲线体、等面体、球与正多面体互容以及堆垛术等问题;末部卷三十一至卷四十讲述西方传入的代数学知识,包括借根方比例、对数计算、比例规以及难题等,并在我国首次介绍了关于计算尺的知识。   附表4种8卷,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等。   《御制数理精蕴》还有很多版本:四库本、袖珍抄本、同治本、光绪本、宣统本等。《御制数理精蕴》于雍正时作为《律历渊源》的一部分再度出版。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选,清徐乾学等编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武英殿刻五色套印本。版框19cm×13.5cm。半页9行,行20字,小字双行,字数同,无行格,上下小黑口,双顺黑鱼尾,四周单边。卷端题“古文渊鉴御选”6字,题下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徐乾学等奉旨编注”。卷前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御制古文渊鉴序》,序末钤有康熙“稽右古文之章”及“体元主人”宝玺各一。每卷前皆有本卷目录。   此书亦名《渊鉴古文选》,是集历代散文为一书的文学总集。康熙皇帝认为,将中国古文选编为总集的除梁萧统的《文选》外,尚有唐姚铉的《文粹》、宋吕祖谦的《文鉴》等,它们所选取的都是某一朝、某一代的文章,然而古今文章却是源远流长,盛衰错综,怎可局限于一朝一代?故于康熙二十四年亲自选录上起春秋、下迄宋末的文章,包括左传、国语、国策等书及诒、表、书、议、奏、疏、论、序诸体文,择其辞义精纯可以鼓吹六经者汇为正集;间有瑰丽之篇,列为别集;旁采诸子录其要论,以为外集,共合1,324篇。康熙逐篇品评,命徐乾学等人编注。该书参照宋真徳秀的《文章正宗》、李善注的《文选》、楼昉的《古文标注》等书例,严格筛选,考证详明,详略得宜,并载前人名家评语、康熙御批和徐乾学等11人所作注释,交武英殿以五色套印颁行。凡正文以墨色示之,前人诸家评语列诸书的天头,分别以黄、绿、蓝三色示之,康熙御批并本朝诸臣注释亦列诸书眉,用朱色标示。另正文有朱色断句。康熙四十九年刊刻完竣。其雕镌、套色、刷印皆极精工,朱、墨、黄、蓝、绿五色鲜明艳丽,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清初内府多色套印技术的高度水平。

 

 


  康熙皇帝对《古文渊鉴》一书备加喜爱,“常备案头,以备温习”,并要求内外官员认真学习。故仅在康熙时期,除此种本外,宫中还有4种版本:一为康熙年内府五色精写本;二为康熙年四色套印本;三为康熙年二色套印本;四为康熙年内府刻满文本。清乾隆年间还刻有古香斋袖珍本。

  《御批通鉴纲目全书》,一百九十卷,清宋荦等编,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扬州诗局刻本。版框18.6cm×13.4cm。半页11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上白口,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前编》卷前有康熙四十六(1707年)年御制资治通鉴纲目全书序;《正编》卷前有朱子序例、总目录、凡例、后语、尹起莘发明序、贺善书法序等,应为一卷,称卷首;《续编》卷前有御制原序,卷末有康熙四十六年御制通鉴纲目全书后叙。每卷末刻卷次及“吏部尚书加二级臣宋荦谨奉敕校刊”,凡三行。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大理学家朱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撰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凡五十九卷。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大事。每事以大字记其梗概,称“纲要”,以小字详述之,称“细目”,故称为“纲目”。这一体例的史书称纲目体。立纲仿效《春秋》,力求平谨;叙事仿效《左传》,叙事详明。其每论一事,均以“凡”发之,模仿《左传》所列的“五千发凡”。   纲目体史书问世以后很有影响,继作者众。宋、元间,金履祥撰《资治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上起唐尧,下接《资治通鉴》。后人以《举要》为纲,改成纲目体形式,与《资治通鉴》形成一体。明成化间,大臣商辂等奉敕撰《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上起北宋建国,下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朱熹、金履祥、商辂所撰的三部纲目体史书包含了元以前的正史,故明末刻书多以三家合刻,而以陈仁锡评阅本最为流行。清圣祖玄烨经常翻阅此三书,命儒臣宋荦等重新汇编,校刻出版,命名为《御批通鉴纲目全书》,于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07— 1710年)完成。

  《御制避暑山庄诗》,2卷,清圣祖玄烨御纂,揆叙等注,戴天瑞作设色指画于素绢上,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内府刻朱墨套印本。半页6行,行数不等,小字12行,行20字。无行格,框纵19.9 cm,横13.4 cm。卷首有康熙五十年御制《避暑山庄记》,卷末有康熙五十一年揆叙等跋。   康熙皇帝一生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是书为玄烨从避暑山庄中选出36景,每景作诗一首,并命揆叙等儒臣为其诗逐句注释。注释之引文出处用红线标出,朱色句读,清晰醒目。此外,每诗附一图,为戴天瑞彩色指画。指画设色厚重,线条刚劲。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16景;下卷有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砚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20景,共36景。36景诗,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康熙皇帝为避暑山庄各处景象题取景名时,对古诗词广征博引。如长虹饮练和双湖夹镜,取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水流云在,取意杜甫的名篇《江亭》:“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风泉清听,取意孟浩然名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香远益清,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些充满诗意的题名,恰切地点出了景点的特色,景点名称亦即诗之题名,诗题之下,均附有介绍本景点的小记。


  《音韵阐微》,18卷。清李光地等撰,雍正六年(1728年)武英殿刻本。半页8行,大字不满行,小字双行,行14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框21cm×13.9cm。8册1函。卷前有雍正四年(1726年)御制序,雍正六年开列的编撰官允禄、允礼、李光地、王兰生等14人职名及凡例。   汉魏之际,我国产生了音韵学,始有反切。从南北朝至唐宋,给汉字注音的反切方法及研究字音的韵书兴盛起来。汉语语音和汉字读音不断变化,反切方法和韵书也随之发展。清初,因旧的反切方法繁而取音难,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命李光地、王兰生等儒臣编撰新的韵书,至雍正四年编成,名曰《音韵阐微》。   是书运用等韵学理划分音类,改革了韵书体例。其特点:一、全书按读音收汉字16000余个,将这些字分别隶于《平水韵》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字下说明该韵部与《广韵》、《集韵》以来韵书的韵部关系。二、每字首释音后释义。释音先注《广韵》、《集韵》的反切,后注本书的反切,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只注第一个字的读音。释义一般皆引其它韵书,简单明了。三、本书的反切是新的反切方法,即合声切法,用以切音的两个字,缓读为二字,急读成一音。如“公字”,旧用“古红切”,改用“翁姑切”;“巾”字旧用“居银切”,改用“基音切”等。上字用:“支”、“微”、“鱼”、“虞”、“歌”、“麻”韵的字,下字用能收本韵的字。这种反切方法的产生受到了满文12字头拼音方法的启示。凡声母相同韵部不同而呼法开合相同者,标注反切时只换下一字而上一字不换;凡韵部相同声母不同而平仄清浊相同,标注反切时只换上一字而下一字不换。至于反切中的各种不同情况,则用“合声”、“今用”、“协用”、“借用”标明,在凡例中皆有说明。四、各韵部的字,皆用“见”、“溪”、“群”、“疑”、“端”、“透”、“定”、“泥”、“帮”、“旁”、“并”、“明”等36字声母依次区分排列,每一声母之字又标开口、合口的四等,如“见一”、“溪一”、“见三”、“溪三”等。此书在方法上是最完备的古代韵书,对反切做了很大的改革,为研究近代读音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书另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本及清光绪七年(1881年)淮南书局刻本。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奉敕撰,清雍正八年(1730年)内府刻本。半页8行,经文18字,注文21字,小字双行,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版框22cm×15.3cm。24册4函。   书前有雍正八年仲春十二日王图炳奉敕敬书的《御制书经传说汇纂序》,三月十四日奉旨开列的纂修诸臣职名。卷首上为《引用姓氏》和《书传图》,卷首下为《纲领》,末附《书序》一卷(即小序)。   《书经》即《尚书》,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档案汇编。此书序言称:“六经皆治世之书,而帝王大经大 法昭垂万古者惟《尚书》为最。”因此,康熙、雍正皇帝都十分看重该书,命讲官分日进讲,对其逐篇逐节注释而成《日讲书经解义》,后又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而成此书,与《易》、《诗》、《春秋》诸经形成“传说汇纂”系列,次第传布。   是书首列经文,以下逐节注释,援今据古,博采众说。注文中首列朱熹的弟子蔡沈《书集传》中对该节的解释,冠以“集传”2字;次引众家之说,冠以“集说”2字;某些学者的歧异见解,冠以“附录”2字;编撰者自己的见解,冠以“案”字;每篇之后引诸家对该篇的理解,冠以“总论”2字。为显出次第,经文用大字,顶格;“集传”用中字,低一格;“集说”以下各项皆用小字,亦低一格。注文中各项冠词皆印成黑地白字以醒目。

 

 


  卷首上《引用姓氏》共录从秦孔鲋至明章士俊凡276人姓氏。《书传图》采用了源于写本书时代的传统,形象地提供了《尚书》中涉及的谱系、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等资料。其中的“大辂”图绘驷驾战车作奔驰状,戎装武士持矛立于车上,线刻劲整细腻,线条流畅,颇有气势。卷首下《纲领》三篇,介绍了《尚书》的流传情况、各家的争论、《尚书》的主要内容,并评论诸家注释的得失等。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四库全书》本和《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书《提要》著录为21卷,仅举其正卷;御制序则称“凡二十有四卷”,是将前后附卷计入正卷。

  《圆通妙智大觉禅师语录》,二十卷,清释性音撰,实力、实慧编,翰林院编修吴世行楷手书上版,清雍正五年(1727年)内府刊本。版框27.8cm×12.8cm。半开5行,行17字,经折装。2函,20册。每函首册前有《佛说法》图、龙纹牌记。牌记上书“大清雍正五年”。册末有韦驮像。   《圆通妙智大觉禅师语录》的内容分为寺录、普说、举古、拈古、颂古、法语、佛事、佛祖讃、聊方偈等。“寺录”为性音在各寺庙时的语录;“普说”为释家禅宗向僧众宣讲佛法之意,布法法师兼答众生疑难;“举古”为佛教禅宗谓咏唱前辈祖师的事迹和典故;“拈古”为佛教禅宗对典则故事加以评说并阐明教义;“颂古”为后人赋诗,吟咏佛祖释迦牟尼和其他祖师的言行;“法语”是对佛教禅“正法眼藏”教义的阐述评说;“佛事”即佛家教化众生之事;佛祖讃起始于释迦牟尼,终止于四十三祖东禅梦菴超格禅师;“聊方偈”为性音与僧众的偈语。卷末为行述,即性音的生平事迹,为其弟子实力、实慧所撰。   该经收入《龙藏》即《乾隆版大藏经》中。   此书扉页图版刀笔清圆活泼,细腻生动,为清早期佛经扉页画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扉页版画《佛说法》图及龙牌记雕版至今仍保存完好,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雕版为枣木版二块拼接,纵27.8cm,横64.0cm。

 

 


  《二十八经同函》,一百四十七卷,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内府刊本。版框20.2cm×14.2cm。半页10行,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无行格。凡开卷为一经卷首之册,其首页均有《佛说法》图,卷末有韦驮像,封底为五龙环绕碑形牌记,牌内文字为“佛光恩照……同登正觉”等,共72字,另有“大清雍正十三年五月初一日”12字。   佛经丛编。内共收佛经28种,分别为: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贤首经一卷,西秦释圣坚译;佛说白衣金幡二婆罗门缘起经三卷,宋释施护译;佛说魔逆经一卷,晋释竺法护译;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二卷,明仁孝皇后述;妙法莲华经七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释般若等译;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佛说辨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卷,后魏释法场译;佛说五王经一卷;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晋释白法祖译;无量义经一卷,齐释昙摩伽陀耶舍译;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七卷,陈释月婆首那译;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后魏释毗目智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卷,梁释曼陀罗仙译;仁王護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如来智印经一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唐释般剌密帝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二卷,唐释佛陀多罗译;金钢般若波罗密经一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人法界体经一卷,隋释闇那崛多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解深密经五卷,唐释玄奘译;持世经四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金刚手经二十卷,宋释法护等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释求那跋陀罗译;大乘瑜珈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十卷,唐释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凉释昙无识译后分二卷,唐释若那跋陀罗译。

 

 

  此书在写绘、雕版、刷印、装潢等方面均堪称清代雍正朝内府刻书的代表作。尤其卷首所附版画插图镌刻相当精细,是当时佛教经卷扉页画的佳作。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目录40卷,清陈梦雷辑,后由蒋廷锡奉敕校勘重编,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半页9行,行20字,版框21.3cm×14.9cm   此书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以铜活字刷印的古代类书。全书力图囊括天地间所有事物,把天地间一切事物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和经济6个汇编。汇编之下设32典,每个典下又分部,共6109部。每个部中又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以及外编等9事,分别辑录各方面各层次的资料。所录多将原书整部完篇全段抄入,并注明出处。   是书其一,内容丰富,基本包容了清雍正朝以前我国古代社会所形成和所积累的各个门类知识。其二,图文并茂,全书共收版刻插图2000余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用具、楼台亭阁等皆有图形其状;名山大川、省府县志皆有图冠其首。这些图的画法先进,艺术精良,为今日研究古代文物、科学技术、艺术、典章制度、社会风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其三,分类详细准确,编排科学,体例上亦多首创,检索极便。其四,具多种功能,把散见于各书中的关于某一门类内容的资料集中在一起,客观上起到专题资料汇编的作用,故此深得各国学者重视,素有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之称。   是书又是我国古代以铜活字刷印的最大一部书,铜字镌刻工整,刷印清晰,所附各图为木刻版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初版共刷印64部,保存至今仅存10余部,故宫博物院藏一部。是书先后共有七次印本。


  《硃批谕旨》,360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禄、鄂尔泰等编,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1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框20.5×14.6cm。全书共112册。卷首有雍正帝御制序,卷末有乾隆皇帝为此书作的后序。   《硃批谕旨》是雍正皇朝政务活动的重要记录。全书收录奏折7千余件,具折人达223人。其中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奏折为墨色,批语为硃色,一一收入。此书作为雍正皇帝处理政事的原始档案,涉及当时许多大事,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诸领域之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雍正从政,日日勤慎,以朝乾夕惕自励、自诩,经常是白天亲政、议政,夜晚批览奏章,所作批语恒用朱笔,少则数字,多达百字,都是一挥而就,文思敏捷。雍正帝批阅的奏折共有2万2千多件,《硃批谕旨》所录只是十之二三。   《硃批谕旨》由内府刊刻,并收入《四库全书》。此本为初印原装本,纸墨、写刻、刷印及装帧均独具特色,堪称精品。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农书》,二十二卷。元王祯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半页9行,行21字,小字双行,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版框19.1cm×12.9cm,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4字。16册2函。   卷前有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王祯原序,四库馆臣撰农书提要。   中国为农业大国,素来尚农、重农。清王朝亦深明“圣人治天下,必本于农”的道理,将其作为基本国策,自康熙至嘉庆诸帝都曾敕令编绘有关农业题材的书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儒臣将元、明时期刊行过多次后又失传的王祯《农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篇幅约为原书的五分之二,以聚珍版(木活字)印行。   本书是集当时中国农学之大成的重要著作。内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另有杂录二目,文约13万余字,插图约300幅。此书第一次对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广义的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不仅对于农学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插图中有描绘宫廷尚农的典型场面者,包括天子籍田和后妃亲蚕等图像。“农器图谱”部分不仅有农具图,还有与农事相关的运输、贮藏、加工工具以及各种机械的图形。诸图既重写实又兼具艺术性,雕版刀法匀净。每图均附说明文字,记述构造、来源、用法等,多数还附有一段或创作或引用的散文、诗赋。图、文、诗三者并茂,相得益彰。

  


  书末附载《造活字印书法》,系统地叙述了活字印刷技术,内附活字版韵轮图,是活字印刷史上少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之一。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本。

  《墨法集要》,一卷,明沈继孙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版框19.1cm×12.9cm。 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清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陆锡熊等按语;明洪武戊寅岁(三十一年,1398年)立春日吴门沈继孙《墨法集要原序》。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项家达校”字样。1册1函。   《墨法集要》是关于油烟墨制造技法的专著。作者自言初受教于浙江衢县的一位墨师,后又从一僧得墨诀,遂将二者并录成书。原书已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帝命录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并将原书插图中排序错误之处重加改正。   书中从浸油讲起,至试墨止,将制墨各工序逐项解说,并配有比较精致的插图。插图依次为:浸油、水盆、油、烟捥、灯草、烧烟、筛烟、溶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秤剂、锤炼、九擀、样制、入灰、出灰、水池、研试、印脱,共21幅。所绘人物线条简洁洗练,配景如房屋、枝叶、水流等多能布置得宜,动静有法。每图有一篇解说文字,详述制造油烟墨所使用的工具、用料及制造方法等。   《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的特点、作用和价值作了评价,认为沈继孙能将当时已失传的制作油烟墨的过程详细地叙述,条理清晰,使古法具存,比起后来出现的以描写花纹模式为主的墨谱显得更加切实有用。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138种,2416卷,清高宗弘历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   此书的《易纬八种》、《汉官旧仪》、《魏郑公谏续录》、《帝范》四种为乾隆三十八年武英殿刻本,每半页20行,行21字。同年十月以后,改用木活字摆印了134种,每半页为9行,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版框18.7cm×12cm。每书前均冠以清高宗御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诗并序,次载提要,首页首行下列有“武英殿聚珍版”6字。   此书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木活字印本。清乾隆三十八年,高宗弘历因《四库全书》编修告成的时日太长,即命儒臣校辑《永乐大典》中的散简零篇和世所罕见的宋元善本,先行刊印流传。武英殿先行刊印了《易纬八种》等四书。同年十月,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大臣金简奏准:因刻书种类繁多,付雕非易,不如刻做枣木活字套板一份,摆印书籍“工料省简悬殊”。遂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木质单字25万余个,并开始摆印图书。乾隆帝以“活字板”不雅而赐名“聚珍”。其间,用这套木活字共摆印了131种书,嘉庆七、八年间又摆印了《西汉会要》、《唐会要》、《农书》3种,前后一共摆印了134种书。其中经部书31种,史部书27种,子部书33种,集部书43种。连同初刻4种共为138种。由于各书大多随到随印,因此,这一百余种书籍并无总书名和总目录,后人称之为《武英殿聚珍版书》。此书问世后,由于都是罕传的珍籍,各省几乎都照式翻刻,形成了所谓外聚珍本,影响极大,对促进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刊刻,是我国古籍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继承和总结了宋明以来各种活字印刷术的成果和经验,把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推向了发展的高峰。特别是金简编撰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概括总结了活字制作、刊印的全部工艺流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等国文字,流播海外,为推动我国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金简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1卷,每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版框19.1×12.9cm。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4字。   卷前有乾隆甲午(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金简等人奏议8件,后有金简撰记。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为《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之一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四库全书》时,馆臣奉命辑《永乐大典》中之佚书,并将其中善本交武英殿刊印。因种类多,雕印耗费巨大,而原藏于武英殿的铜活字因一时铜贵皆熔铸为它物,铜盘亦不存,乾隆帝乃采纳管理刻书事务大臣金简的建议,准改以刻制枣木活字摆印书籍,并以“活字”不雅,特赐名“聚珍版”。为此,先后制成大小活字25万余枚,数书仅用一书之费,且摆印简便,事半而功倍。乾、嘉时共印书134种,连同先行雕印的4种,合为一部丛书《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校刻严谨,印刷精良,纸墨俱佳。   《四库全书》开馆后,金简被任命为副总裁,主管监刻书籍事宜。他除始终参与其事外,并对造字、刻印工艺加以总结,撰成这部《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书中将造木子、刻字、字柜、槽板、夹条、顶木、中心木、类盘、套格、摆书、垫板、校对、刷印、归类、逐日轮转办法(附轮转摆印课程)等各项分列条目,一一绘图,并作出简要说明,俾从事者有所宗。


  此书是继宋沈括《梦溪笔谈》、元王桢《造活字印书法》之后的第三部关于活字印刷方法的著述,且为三者之中唯一的独立专著,所叙更为详细、具体。刊行后,各地纷纷仿效,推动了清代刻书事业的发展,堪称中国活字印刷技术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此书先后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得以广泛流传。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钦定日下旧闻考》,160卷,清英廉等奉敕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18.3cm×14.1cm。书前有董诰奉敕书〈御制日下旧闻考题词二首〉,第一章书缘起,第二章书自儆;英廉等奏进书表文;纂修诸臣职衔及姓名;凡例。共48册,石青绢面及函套。   此书是在清朱彝尊《日下旧闻》的基础上删繁补缺、援古证今、逐一考据而成,是迄今所见清代官修的规模最大、编辑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考据最详实的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始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书分为18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坰、京畿(京畿附编)、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及杂缀。   《日下旧闻考》仍沿用《日下旧闻》的体例和编次目录,但内容和篇幅大为增加。新增“国朝宫室”20卷、“京城总记”2卷、“皇城”4卷、“国朝苑囿”14卷,“官署”12卷从原“城市”门中单列出来,“郊坰”由6卷增为20卷,“京畿”由原10卷增为30卷。删去原书“侨治”门。书中有[原]、[补]、[增]字样,[原]是朱彝尊原引,[补]是朱彝尊之子朱崑田之补遗,[增]是新添入者。朱彝尊原有按语用“朱彝尊原按”5字标明。新增之考证按语则用“臣等谨按”4字标明。   本书参阅古籍近2000种,收集保存了大量有关北京史志、尤其是清代顺、康、雍、乾四朝中央机关及顺天府、宫室、苑囿、寺庙、园林、山水、古迹诸方面的建置、沿革及现状的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并给予很高评价:“……古来志都京者……当以此本为准绳矣”。   除此本外,尚有清乾隆年间内府抄本,1988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等。

  《西域同文志》,24卷,清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序文行18字,正文行5-10字不等。版框38.8cm×13.3cm。卷前有乾隆《御制西域同文志序》及傅恒等进书表。凡8册。   《西域同文志》是一部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托忒蒙古文等6种文字的人名、地名的对译辞书。全书按地区编排,依次为新疆地区、青海地区、西藏地区。内容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的地名、山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上层人物名的解释。本书词条横排,分为天、地、山、水、人5类,每一词条都用6种文字对照。首列满文,次列汉文,并详注词义(用汉文注释语源、含义、转音、地方、沿革、地理位置、人物世系和简历等内容),其次用汉文三合切音字标满文标准音,再依此排列蒙文、藏文、托忒蒙古文、维吾尔文等,各注译语、对音。本书是清代统治者平定西域后为扫清语言障碍、巩固西北边疆的统治而编撰的,由乾隆皇帝亲自审定,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历史地理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大清一统志》,356卷。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3年)武英殿刻本。半页10行,行21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版框22.6cm×14.6cm。卷前有乾隆九年御制序,陈德华等进书表,弘昼、蒋廷锡、吴士玉等181位纂修人职名及总目等。120册10函。   《大清一统志》是清代全国性地理总志,清朝曾三次修一统志。康熙年间,圣祖玄烨始命修纂此志,因卷帙浩繁,久未成书。胤禛即位,又重加编辑,仍未完工。至乾隆九年方始告成。此本为初修本。   《大清一统志》是在《大元一统志》的基础上编纂而成。乾隆皇帝在《御制大清一统志序》中说:康熙皇帝命修全国总志,以昭大一统之盛,因卷帙浩繁,久未成书。雍正皇帝继命编纂总志,经十余年,次第告竣。“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外藩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全志包括图、表、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职官、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名宦、人物、流寓、列女、仙释、地产等,每省首述总况,再分述府州县。全书从古叙至当时,内容宏富。

 

 


  《大清一统志》收入《四库全书》。有清光绪年间杭州竹简斋缩印本。

  《御制诗初集》44卷,目录4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编,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边,上鱼尾。版框20.3cm×13.7cm。24册4函。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   卷前有乾隆己巳夏陆月望日(乾隆十四年,1749年)御制初集诗小序,序末钤“乾”、“隆”联珠印;太子少保尚书蒋溥奏刻御制诗集告成折。卷末有张廷玉、蒋溥、梁诗正、汪由敦、刘统勋、介福、钱陈群、嵇璜、观保、董邦达、金德瑛等跋。   《御制诗初集》收录御制诗4150余首,系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所作,按年编次。而《御制诗集》收录的是乾隆皇帝所有的诗作,共计42,000余首。   乾隆帝的诗可谓实录,是其从政、祭祀、巡幸、筵宴、读书等活动的即兴之作,如《皇考忌辰感成六韵》、《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皇太后宴恭记》、《赐蒋溥巡抚湖南》、《阅古北口将士较武》、《题沈周春草秋花卷》、《西巡回銮述事》等,题咏繁富,追怀抒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诚如乾隆皇帝所言:“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文赋不数十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其间,天时农事之宜,莅朝将祀之典,以及时巡所至,山川名胜,风土淳漓,罔不形诸咏歌,纪其梗概。”

  


  除此本外,尚有《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年内府抄本、清光绪五年内府铅印本。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御制文初集》,30卷,目录2卷,清高宗弘历撰,于敏中等编,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边,上鱼尾。版框20 cm×13.8cm。16册2函。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   卷前有乾隆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御制文初集序,序末钤“乾”、“隆”联珠印;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于敏中奏请编刻是书折。卷末有刘统勋、刘纶、彭启丰、董邦达、裘日修、于敏中、钱汝诚、观保等跋。   《御制文集》所录之文据称均为清高宗弘历自作,词臣代拟之作不载。此集收录乾隆元年至二十八年(1736-1763年)间高宗所作各体文570余篇,分为19门,以经筵御论冠首,其次为论、说、祝文、记、序等,均按年代编次,所涉题材广泛,天文、地理、政事、经史、人物、艺术、经济等无不加以阐述。如经筵御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其难其慎惟和惟一》、《汉光武论》、《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以及《太祖高皇帝圣训序》、《太祖高皇帝实录序》、《大清一统志序》等,详尽而形象地反映了高宗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感情,为研究清帝和清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   除此本外,另有《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年内府抄本、清光绪五年内府铅印本、清乾隆年内府汤萼联抄本、清乾隆年王杰抄本。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9.5cm×22.6cm。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磁青书衣,黄绫书签、包角。书前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一道、纂修《西清古鉴》诸臣职名,分别为梁诗正、蒋溥等编修,陈孝泳、杨瑞莲摹篆,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绘图,励宗万等缮书。42册,4函。   清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命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仿效《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此书著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1529件,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绘图精审,毫厘不失,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记载详明,对古器物的铭文均钩摹注释。考证虽兼取欧阳修等众家之说,但又非诸家所能及。书中驳斥了历代著家之谬误,解释疑难,补充遗漏,使三代古器物如现目前。   《钱录》是对历代货币进行著录,书后附跋语一篇,署名梁诗正、蒋溥诸臣。上谕末钤“乾”、“隆”、“静挹山庄”3玺。

 

 


  乾隆内府刻本《西清古鉴》传世稀少,书内虽收录部分伪器,但因器物均深藏于清内府,为世间所罕见,因而此书对后世的青铜器研究影响很大。

  《皇朝礼器图式》,十八卷,目录一卷。清允禄、蒋溥等奉敕初纂,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完成;清福隆安、王际华等奉敕补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1.8cm×16.2cm。半页11行,行20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卷前有乾隆二十四年御制序、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进表、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福隆安等补纂告竣进表、允禄等29位纂修官职名、福隆安等39位补纂官职名。   《皇朝礼器图式》是记载典章制度类器物的政书,图文并茂,分为6部分:卷一、卷二为祭器,卷三为仪器,卷四至卷七为冠服,卷八、卷九为乐器,卷十至卷十二为卤簿,卷十三至卷十八为武备。每器皆列图于右,系说于左。每件器物的详细尺寸、质地、纹样以及与相应官职品级的对照,无不条理清晰,记载详备。《四库全书总目》评述该书:“所述则皆昭典章,事事得诸目验,故毫厘毕肖,分寸无讹,圣世鸿规粲然明备。”是书对了解和研究清朝的典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内府彩绘本,清光绪年重印本。

 

 


  《钦定清凉山志》,22卷,清董诰等纂,清乾隆年武英殿刻、嘉庆十六年(1811年)增刻本。板框19.8cm×13.9cm。半页9行,行20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卷前有乾隆五十年(1785年)上谕、嘉庆十六年上谕、目录及文殊法像、清凉山全图等图10幅。8册1函。   《钦定清凉山志》属于历史地理类山水志。清凉山即山西省五台山,系太行山余脉,是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因其地夏无暑热之感,气候凉爽,故称清凉山,又称清凉胜地。清高宗、仁宗皆曾至此巡幸。从明嘉靖至清康熙朝曾几次修纂山志,但清高宗弘历认为这些志书“体例俱有未当”,故于乾隆五十年命军机大臣派员重修。乾隆本22卷:圣制二卷,天章四卷,巡典一卷,佛迹一卷,名胜一卷,寺院二卷,历代崇建一卷,灵感二卷,方外二卷,历代艺文二卷,国朝艺文二卷,杂志一卷,物产一卷。书中内容丰富,涉及清凉山的名胜古迹、人物事件及有关诗词歌赋等。嘉庆十六年三月,仁宗巡幸清凉山,命文颖馆续修山志,将清帝历次至此巡幸之事载入。   嘉庆本在乾隆本基础上续增,分卷情况相同,在卷一首增补一页,卷六末增补两页,卷七末增补一页。所增页码与前后不连接,并有董诰等人的按语和题跋。所增内容为圣祖于癸亥仲春西幸、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宗六举西巡及其自丙寅至丙午间五莅台山之事。所增篇页之版式、字体与原书迥异。在武英殿修书处档案内有嘉庆十六年董诰等奉旨增补此志并刊刻告成的奏折。

  


  此本之前,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修本;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刻满文本、蒙文本、藏文本;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刻本《清凉山新志》;清乾隆五十年武英殿刻本等。

  《大清一统志》(乾隆五十五年刻本),424 卷,目录2卷,清和珅等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武英殿刊行本。版框20.9cm×14.8cm。半页10行,行21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卷前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上谕、凡例、和珅等修成之奏表。120册12函,前20册无函套。   此书是乾隆皇帝于二十九年敕命重修的《大清一统志》。因乾隆九年(1744年)的《大清一统志》已不能全面反映当时的国土情况,且其中有许多不当之处,所以高宗下令重修,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告成。   本书续载了乾隆八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43-1784年)的相关内容。其中规定:对已载入《八旗通志》的清朝诸王及八旗大臣的事迹不再重载,但对八旗大臣中的封疆大臣、政绩卓著者仍予以载入;对政绩显著、曾经奉旨被褒嘉并列入祀贤良昭忠祠的文武大臣均依照国史记载一并载入;对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奉旨赐谥号的前明忠烈诸臣均依照褒忠录记载的内容予以载入;直省新设州县及改土归流诸厅县按新制辑为一卷;直省名宦人物凡未入前志者经核查史传后入顺天府卷中;前志中所转载的辽、金、元史中之人名、地名重新译改,并注明原作出处;增设“税课”门类,列于“田赋”门类之后。

 

 


  《钦定授时通考》,78卷,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纂,清乾隆七年(1742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8cm×18cm。四周双栏,白口,单黑鱼尾,半页11行,行21字,*****。书前冠有乾隆皇帝御制序文。全书约98万字,24册4函。   乾隆二年(1737年)高宗敕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40余人纂修《钦定授时通考》,此为清朝第一部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   本书汇辑前人关于农业方面的著述,搜集古代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事的记载达427种之多,并配插图512幅。共分8门:一为“天时”,论述农家四季活计;二为“土宜”,讲辨方、物土、田制、水利等内容;三为“谷种”,记载各种农作物的性质;四为“功作”,记述从垦耕到收藏各生产环节所需工具和操作方法;五为“劝课”,是有关历朝重农的政令;六为“蓄聚”,论述备荒的各种制度;七为“农余”,记述大田以外的蔬菜、果木、畜牧等种种副业;八为“蚕桑”,记载养蚕缫丝等各项事宜。全书结构严谨,征引周详,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见,堪称是一部古代农学的百科全书。此书不但对清代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且对国内外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研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书除内府刊印外,并敕命各省复刻,如有四川布政司刻本、南昌书局石印本等。《四库全书》收录。1956年、1963年,中华书局和农业出版社又分别出版,并有英、俄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外流传。

 

 


  《御纂医宗金鉴》,90卷,清吴谦等编纂,清乾隆七年(1742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行19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板框23.7×16.4cm   乾隆四年(1739年)鄂尔泰、吴谦等奏请发内务府医书,包括地方官或购或抄的各地和私家秘藏与世传经验良方及私人献者,采其精粹,分门别类,汇为一编。乾隆帝允奏,敕令吴谦、刘裕铎等为总修官编纂医书,于乾隆七年完成,凡70册,首卷有乾隆四年、五年鄂尔泰等奏疏,次为乾隆七年弘昼等进书表文、凡例、纂修诸臣职名表等。此书共收医书15种,内容依次为《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钦定嘉名《医宗金鉴》。   本书对医学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进行了考订、修正、纠讹、补漏、注释诠解,对中医的辨证、诊断、经络、脉象、针灸、运气、方剂、药物等学说均分门聚类,加以系统的论述。对内、外、儿、妇、正骨等病症及治疗方法均予详尽解说。方论大多归纳成诀并加以注释,便于记忆诵读。书中附有大量插图,以便于读者领会。该书内容丰富实用,取材全面,论证周详,将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临床经验加以整理和总结。清代太医院将此巨著定为教科书,至今仍为中医学习的必读典籍。

 

 


  《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五经》,九十六卷,附考证,宋岳氏编,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1cm×13.6cm。半页8行,行17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卷前有清乾隆四十八年御笔《五经萃室记》,钤“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朱印2方;卷首雕“古希天子”、“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等印12方;每书之前分别冠有清高宗为宋版《易》、《书》、《诗》、《礼》、《春秋》所写七言律诗一首。正文每页版心上均刻“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本”12字。   该书为包背装。蓝地洒金绸书衣,仿金粟山藏经纸书签,上题墨笔正楷书名。书页正面折叠,版心向书口,书页两边的边栏均向书背,用纸捻装订后再用整幅洒金绸包裹书背。该书装帧精美,款式古雅,基本保持了原书的时代风貌。这是嘉庆二年(1797年)火灾后乾隆帝令仿宋本翻刻的《五经》,基本保持了原本风格,连历代藏书印都无一遗漏。但美中不足的是略去了底本版心下的刻工姓名。而在每卷末页左边栏外下方刻上一行翻刻时的写工姓名,如“内阁中书臣费振勋敬书”等。   宋代有九经刻本,初以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为善,其后,廖刚厘定二本进行重刻。岳氏在廖本基础上参考家塾所藏的23种不同本子反复勘误覆对,并增加《公羊》、《谷梁》二传和《春秋年表》、《春秋名号归一图》二书,重新鐫刻于相台家塾。在部分卷末刻有“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刻书牌记。岳氏撰有《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书,阐明校刊宗旨和法则。岳氏刻本《相台九经》考证精密、审慎,版刻精良,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清初诸藏书家皆不藏《相台九经》的全本。清廷先得《春秋》藏于昭仁殿,后又得《易》、《书》、《诗》、《礼记》藏于御花园之养性斋。清高宗弘历念此五经“幸合则不可使复分”,遂在昭仁殿后庑另辟一室,专藏《相台五经》原本,命名为“五经萃室”,并令词臣翻刻,每卷之末附有词臣撰的文字异同考证。《易》十卷,用王弼注本;《书》十三卷,用孔安国传本;《诗》二十卷,用《毛诗》郑玄笺本;《礼记》二十卷,用郑玄注本;《春秋》三十卷,用杜预《经传集解》本。每卷之后列有岳氏校勘考证。此书为后世研究古代经学保留了重要资料。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中著录。

  《劝善金科》,20卷,首1卷,未著撰者,旧传清张照等撰,清乾隆年武英殿刻五色套印本。半页8行,行21字,抬头至22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版框20.5×14.8cm。2函21册。   《劝善金科》是清宫每于岁末或其它节令演出的节令戏。源出于民间广为流传的《目连记》,《目连记》则本之《大藏盂兰盆传》,为西域大目犍连尊者救母事迹,而假借为唐朝事,亦称《目莲救母》。此改编本与民间演出本的旨趣截然不同,意在谈忠说孝,惩戒人心。其中层出不穷的***鬼魅情节正好配合腊月里驱鬼除疫、逐阴迎阳的年俗。全剧共240出。   全书以红、蓝、绿、黄、黑五色套印而成。戏目采用单行大绿字,宫调用双行小绿字,曲牌名用单行大黄字,科文与服色以小红字旁写,曲文用单行大黑字,韵白则以小黑字旁写;曲文中每于、每读、每韵、每叠、每格等皆以小蓝字旁注以区别;南腔、北调则各以小红圈一一圈出。   与同期出现的套印本相比,此书套色数量最多,故印刷难度最高。本书套色位置准确,印制精良,各色纯正匀净,清晰悦目,既有提示、助读的作用,又美化了版面,兼具艺术欣赏性,是清前期彩色套印技术的杰作。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卷,上谕奏议二卷。清允禄、张照等奉敕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21.2cm×14.6cm。白口,上单鱼尾,四周双栏。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包角。卷前有汪由敦书乾隆十一年御制序、乾隆十年(1745年)十二月允禄等进呈表文、乾隆十一年三月奉旨开列允禄等46位编纂诸臣职名。   清高宗弘历认为《律吕正义》上、下、续编只是涉及了乐制乐理,尚有不完备之处,于是在乾隆六年(1741年)命允禄、张照等编纂后编,乾隆十年成书,次年由武英殿刻印。   此书为中国宫廷音乐集大成者。上部为朝廷举行活动时演奏的乐章,既有文字叙述,又详其用乐节次,同时备有歌词、乐谱、舞谱。下部分为5部分:乐器考,各种乐器皆附图,图各有说;乐制考,从上古至明代乐制皆予考证;乐章考,从上古至明代乐章依类胪举;度量权衡考,是为制器定律之本;乐问,以问答形式穷乐之意。卷前的上谕奏议辑录了从乾隆六年至十一年关于编纂此书的上谕和奏议46篇。《御制律吕正义后编》的刊行标志着乾隆朝宫廷礼乐的最终形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代宫廷礼乐的经典。   此书另有乾隆《四库全书》本,2001年海南出版社《故宫珍本丛刊》本等。

  


  《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二卷,清高宗弘历撰,鄂尔泰、张廷玉等注,孙祜、沈源绘图,清乾隆十年(1745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19.5cm×11.4cm。半页6行,行18字,小子双行字数同,白口,上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磁青绢书衣,黄绫书签、包角。卷前有世宗雍正皇帝御制圆明园记、乾隆御制后记,卷末有鄂尔泰等跋。2册,1函。   圆明园为清代皇家园林,园内建筑仿国内及西洋的名园,各具特色。此书仿避暑山庄诗例,乾隆帝标举园内四十处胜景,每景配诗一首、绘图一幅,依次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四十景绘制精致,代表了清乾隆时期内府的版画艺术风格。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因而这套版画尤显珍贵。

 

 


  《御制冰嬉赋》,一卷。清高宗弘历撰,清乾隆十年(1745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半页6行,行18字,小字双行字数同。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开本22.7cm×14.4cm,版框15.9cm×11.4cm   清乾隆帝《御制瀛台雪景诗》注云:“每冬太液冰坚,令八旗与内府三旗简习冰嬉之技,分棚掷采球,互逞乔捷。并设旌门县的演射,用娴步伐止齐之节。皆轮番阅视,按等行赏,以为常例。”《冰嬉赋》即为乾隆帝记其阅冰技之作。中国古代素有冰嬉者,但自古无人为之写赋,故乾隆皇帝作此“冰嬉赋”。该书文字为墨色,朱笔圈点,小字注释,红线标示。   本书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培养八旗子弟各方面技能的重视。通过滑冰这一游戏活动既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不失为一种娱乐,故乾隆帝欣喜之余为之作赋。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著录。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81卷,闰1卷,清允禄等编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殿刊朱墨套印本。版框22.3cm×15.4cm。半页大字7行,行16字,中小字双行,中字字数与大字同,小字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边。卷前有乾隆十一年(1746年)允禄序、于振序及周祥钰序。50册5函。   清乾隆七年(1742年)庄亲王允禄奉敕编《律吕正义后编》之后,允禄又命乐工周祥钰、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徐应龙等人合作编辑《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并调集大量通晓宫谱的民间艺人参加。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成书。   此书上溯唐宋,下迄明清,记录北套曲185套,南北合套36套。单体曲牌有南曲1513曲,北曲581曲,共2094曲。加上各种变体曲2372个,共有4466曲。这些曲牌内容包括唐宋诗词、大曲、南戏、杂剧、金元诸宫调、元明散曲、明清传奇等。书中详举各种体式,分别正字、衬字,标明工尺、板眼、句读、韵格。本书包含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南北曲的重要资料。   该曲谱还有民国时期上海古书流通处之影印本。

 

 


  《钦定全唐文》,1000卷,卷首四卷,清董诰、阮元、徐松等奉诏编纂,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扬州诗局刻本。半页9行,行22字,白口,四周双栏,版框19.9cm×14.5cm,共1004册。卷首有嘉庆十九年御制序、二十三年御制读《全唐文诗》一首,董诰等进书表及纂修诸臣职名。   《钦定全唐文》,是我国第一部断代文集。全书是在清内府旧藏善本《唐文》的基础上,参校《四库全书》中的唐文别集,钞撮《文苑英华》、《唐文粹》等多种总集,又搜集《永乐大典》中单篇残段,汇辑唐、五代文章18488篇,计3042家。编纂体例依照《全唐诗》,各家名下再按文体分类编排。序次为:诸帝、后妃、宗室诸王、公主、臣工、释道、闺秀,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国主附五代后。而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   此书有两方面缺点,一是汇辑群书不注出处,不便复检,且给唐文的校勘带来困难;二是收文有较多遗漏。但是,此书资料翔实,影响、规模颇大,对研究唐代的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被人们誉为研究唐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刊本编印,并附印《潜园总集》、《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另外还编印了《全唐文篇名目录》、《全唐文作者索引》。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出版《全唐文新编》,它不仅解决了《全唐文》中分合不当、世系混淆的问题,对新收入的大量作家的作品,做了科学的插入。

  《皇清职贡图》,清傅恒、董诰等纂,门庆安等绘,清乾隆年武英殿刻嘉庆十年(1805年)增补本。9卷,半页8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20.6×14.9cm。卷前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命绘此图的上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御制诗,刘统勋、梁诗正等41人恭和诗,卷末有傅恒、来保等9人跋文一篇及校刊职名。   此书为风土地理类著作。清前期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至乾隆朝已是全盛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幅员辽阔,属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纷纷来朝,呈现出一派太平气象。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交往的国家的民族衣冠状貌,绘其图像。   全书9卷内容分别为:卷一域外,卷二西藏,卷三关东、福建、湖南,卷四广东、广西,卷五甘肃,卷六和四川,卷七云南,卷八贵州,卷九为续增,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所绘各图。   全书共绘制300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物图像,每种皆绘男女图像2幅,共600幅。图后皆附说明文字,措词用语浅显明了,简要介绍该民族与清王朝的关系及当地的风土民情。嘉庆年间卷九末又增补安南官人像4幅。所绘图像以描写外形为主,并注重对人物表情的刻画。由于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目睹亲见,故较为真实可信,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白塔信炮章程》,清嘉庆,步军统领纂修,武英殿刻汉满文合璧本。半页7行,行21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框21.4×13.8cm。全书汉字在前,满文在后。   此章程是一部介绍清代军事规章制度的典籍,所记为清代北京城的警报设备。   清顺治十年(1653年)创设白塔信炮,由八旗都统管辖。乾隆八年(1743年)改归步军统领管理,设总管1人,坚守信炮官满、汉军各4人,领催4人,炮手8人,步兵16人。掌管警奉金牌声众事。   《白塔信炮章程》规定,白塔山设信炮5位、旗杆5支。内九门城楼上各设信炮5个、旗杆5支。设"金牌谕",上书"奉旨放炮"字样,存于大内。遇有紧急情况,或由御前差遣,或由衙门差遣,奉旨将皇帝"金牌谕"送到,经白塔值班人员验明,凭此放炮为号。如传报不及,当时何方紧急,即先放何门之炮。杆上昼悬黄旗,夜挂灯笼,一处放炮,九门炮声皆应。各旗闻炮,文武官兵立即披甲奔赴指定地点集合听令。各王公门上章京、护军等,各集本府听候传唤。外七门闻炮,必须加紧防守、巡逻。外火器营官兵闻炮向阜成门进发。健锐营官兵则向西直门进发,以备调遣。宫内值班大臣、官兵等人,亦皆集合于指定地点听命。紫禁城四门,俟奉旨或合符持到,门开启。京城内九门、外七门均待步军统领令箭到,门开启。

 

 


  《白塔信炮章程》除规定上述内容外,还具体规定了京城内外八旗各军兵种驻营、防守区划和宫内文武官员闻炮后的集合地点。该书记述了清代中央规定的驻守京城内外的八旗文武官兵在紧急情况下闻炮后迅速集合行动的具体方案。   书前无序跋和纂修职名。陶湘《清代殿板书目》载此书为嘉庆年武英殿刻本,今从之

  《钦定授衣广训》,二卷,清董诰等编,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2cm×13.5cm,抬头至20.3cm,印制不清晰处以墨笔补描。每半页8行,行17字,抬头行至18字,无行格,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卷端镌“棉花图”,书页内有双层衬纸。磁青绢函套及书面,明黄绫书签、包角,米色丝线装订。书前有嘉庆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上谕;嘉庆十四年(1809年)十二月董诰等奏表;圣祖仁皇帝《圣制木棉赋并序》;高宗《御制题棉花图序》;嘉庆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奉旨纂辑诸臣职名。卷末有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十一日方观承原奏;七月十六日方观承进《棉花图》原奏;方观承原跋;庆桂、董诰等6人跋。2册1函。   清乾隆三十年,记载清前期冀中一带棉花种植业及棉纺织手工业情况的《棉花图》成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关于棉花栽培及加工技术的总结性专著。全书有图16幅,依次为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描述了从种棉到成衣的全过程。每图皆由左右两半幅组成,人物的身形比例虽不够准确,但白描技法运用娴熟,人物神态各异。每图皆附方观承的解说,并附有乾隆皇帝和方观承的七言诗各一首。40多年后,嘉庆皇帝又为书中每幅图各作诗一首,并据古代诗文典故更改书名为《授衣广训》,下令将全书刊刻颁行。

 

 

  该书是研究我国植棉史、棉纺织业史及清前期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资料。


  《昭代箫韶》,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廷章、范闻贤撰。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半页8行,行21字,抬头行22字,小字同。无行格,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开本27.8cm×17cm。版框20.1cm×15cm。   宫调、科文、服色以及韵句等用小红字,曲牌用单行大红字,曲文用单行大黑字,衬字用小黑字。词中用韵处皆以中原音韵为准,如北调之入声应分隶平、上、去三声者标注小红圈。昆弋腔。   在清代宫廷中,本剧属于“朔望承应”剧目。《昭代箫韶》全剧共240出,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内容描写北宋名将杨继业全家尽忠报国,贤王德、昭辅政的故事。乾隆以来,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步进入鼎盛时期,乾隆皇帝更加注重提倡和保持封建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并且寓教于乐。此剧撰写的目的在开场白中就有所表述,“明善除奸嘉勇。假优孟冠裳,声寄管弦,缓调轻弄。演出褒忠奖孝,诛妄除奸。俾令迷顽悔恸”,也就是说借唱戏来扬善惩恶,褒奖忠孝之士,惩罚奸恶之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清代杂剧全目》等书著录。

 

 


  《养正图解》,明焦竑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武英殿刻本。不分卷,半页10行,行21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版框23.8cm×16.5cm。4册。卷首有清光绪二十一年“特将内府旧存写本发出勅武英殿刊”牌记,明南京吏科给事中祝世禄、撰修儒林郎焦竑序并题奏。   《养正图解》是一部蒙学读本。明万历间,焦竑任皇子讲官时,为劝导皇长子朱常洛续封建道统而编撰此书。《易·蒙》有“蒙以养正”之句,疏曰:能以蒙昧隐取,自养正造。是书辑录周文王至宋代的传说典故,绘图60幅,每图后附解说,故名《养正图解》。书中典故依次为:寝门视膳、膳斥鲍鱼、振贷贫民、丹书受戒、听朝四辅、桐叶封虞、亟用贤人、戒君节饮、善言格天、自结履系、夫妇如宾、讬相献规、廷理执法、仁言动众、因乐求贤、得贤弭盗、敧器示戒、金人示戒、贱货尊贤、泣思直臣、询求政术、诛绝佞人、咨访相材、式闾礼土、政术谕下、雨不失期、旌贤去奸、敝袴待功、井窥示警、教子务学、条陈故事、嘉奖勤学、下车问疾、遣使质疑、爱惜郎官、讬物喻政、礼聘遗贤、师事名贤、教子读书、伤指自悲、运甓习劳、不卖的卢、观获进规、投签警寐、引矢喻政、开馆亲贤、习射殿廷、崇师问道、上书减膳、观图自警、煮药然须、克己任贤、奖劝循良、乐受格言、散遣宫人、遵守旧章、谕字知非、常读论语、梵香告天、借事纳忠。此书以图解形式通过历史典故、古人事迹宣讲忠君、孝悌、诚信等封建伦理道德及言论行为规范,在解说中作者明理析义,借古喻今,竭力阐述儒家的纲常观念及仁义礼智信五德思想,劝勉皇子从细微琐事入手修身养性,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此书备受清代统治者的赏识和推崇,乾隆帝为其作诗,嘉庆帝为其作赞,光绪帝命将书与御制诗赞一并刊刻颁行。


  《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六卷,元王恽撰,清徐郙、李文田补图与校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4.7cm×16.8cm。黑口,双鱼尾,四周双栏。黄绢书衣,黄绫书签、包角,紫檀木夹板。卷首依次为徐郙、李文田进表,钦定承华事略补图提要,王恽撰承华事略原序。书尾版框下镌“头品顶戴湖广总督张之洞恭校印”字样。3册一夹。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将历代明君贤勤于政务、定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地整理成章,于元至元十年(1273年)进呈给太子,意在劝勉太子效法古人,以成明君。到了清代,光绪帝敕命徐郙、李文田等对王恽之作逐段释义、加以图说,据此成文39段并补第40段为跋,总40图。图首及书耳内以小字注明某代某人某事。版画仿顾恺之仕女画及汉代画像石用小字在方格内注明主要人物。镌刻线条流畅细致。   《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是清代宫廷版画的最后一部作品,代表着清晚期的版画水平,并带有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石印技术风格。

  


  《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三十六卷,首八卷,纪略一卷,艺文八卷,清阿桂等奉敕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3.3cm×15.9cm。半页7行,行20字,抬头行至21字,黑口,四周双边,黑双鱼尾。版心题篇名、卷数、页码。书前有《恭进平定两金川方略表》、《平定两金川方略总裁、提调、收掌、纂修诸臣职名》(60人)。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后,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年老不理政务,其子郎卡主持大金川事务。郎卡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联姻后狼狈为奸,称雄霸道。朗卡死后,其子索诺木与僧格桑对抗朝廷。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清军进行了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役,最后取得胜利。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阿桂等奉敕纂修本书,至四十四年(1779年)底书成。   是书为纪事本末体史书。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陆月开泰任四川总督,朗卡不顾开泰的再三檄谕,对邻境土司侵扰不已的罪行开始记述,着重记载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之始末,至四十四年(1779年)朝廷议定屯防兵额止。其内容丰富具体,史料翔实可靠。此后,清军从大小金川倚险设碉坚守的战术中得到启迪,将其运用到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起义中,取得了成效。

  



  另有满文本。《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元明清佳刻   印刷术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惠及世界的伟大贡献,对文化的传播、对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出版事业繁荣,谱写出书籍发展的辉煌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见证。故宫博物院所藏刻本,除明内府遗书外,大多是康熙、乾隆、嘉庆时期采进的善本,品类繁多。它们来自于官、私、坊、寺观、书院等不同出版系统的众多单位,版本风貌千差万别;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各部及其下属各类,思想学术深远广博;其印刷技术有单色雕印、彩色套印、拱花、石印、铅印以及铜、木、泥等各种活字摆印等,各项技艺异彩纷呈。   本栏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史的缩影,也是了解中国古书的一扇窗口。

  《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七卷。宋谢枋得选注,元刻本。半页10行,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鱼尾。版框18.2cm×11.3cm。3册1函。   本书原无序目,现书首有3篇后添墨笔楷书序,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素序,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麟庆序,1941年衡永序。

  


  全书选录汉、晋、唐、宋之文共69篇。卷一至卷二为“放胆文”,卷三至卷七为“小心文”,每篇文章均批注圈点。其中卷六《岳阳楼记》,卷七《祭田横文》、《上梅直讲书》、《三槐堂铭表忠观碑》、《后赤壁赋》、《阿房宫赋》、《送李应归盘古序》7篇皆有圈点而无批注,原因是选注者尚无独特的见解,故宁可暂不作注也不以毫无意义的文字添塞。而《前出师表》、《归去来辞》两篇则连圈点亦无,谢枋得之门生王渊跋谓:“汉丞相晋处士之大义清节乃枋得所深致意非附会也。”全书以“王侯将相有种乎”7字标七卷,不同于康熙刻本以“九重春色醉仙桃”7字标示。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代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苏州海云禅寺据赵孟頫手书刻本。经折装,每开5行,行17字。版框24.6 cm×10.2cm。1册。   此经为赵孟頫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正月廿七日为其夫人管道升所写,此时其夫人已逝去一年,为超度荐福特写此经,并施于苏州海云寺。赵氏在经中跋语云:“三宝弟子赵孟頫谨手书《大方广圆觉修了义经》一部,奉本师中峰大和上[尚]尊者披阅,所愿闻此经者,见此经者,诵此经者,持此经者,悉圆三观,顿除二障,不堕邪见,得清静觉出,生殊胜功德:奉为妻魏国夫人管氏道升忏除业障,早证菩提,与法界有情,同成圆觉……。” 在赵孟頫逝后32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海云寺住持大延多方化缘集资,择名工摹勒赵孟頫手书经卷上版雕镌。版雕既竣,尚无资刷印,于是信士顾德懋等,自愿捐资刷印一百部以广流传。   此经卷末刊有“钱塘赵伯川刊字并像”、“平江陆四郎印折”两方墨色戳记;顾德懋刊记后有墨书三行“皇明崇祯十五年岁次壬午阳月初度前五日装法藏焚香沐手稽首敬识。八十虚载薛益。”钤 “薛益之印”、“薛氏虞卿”、“广文先生” 印3方。

 

 

  《秘殿珠林》卷十“名人书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经内容见《大正藏》第十七册No.842。


  《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二十卷。宋周弼选编,元释圆至注,元大德九年(1305年)刻本,清何煌、袁芳瑛批校并跋。半页9行,行17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24.5cm×17cm。4册1函。   书前方回序文中说:“……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此诗之用也。圣之人论诗如此,后世之论诗不容易矣!世之学诗者舍此而他求乎?近世永嘉叶正则水心倡为晚唐体之说,于是四灵诗江湖宗之。……又有所谓汶阳周伯弼三体法者,专为四韵五、七言小诗设,……近高安沙门之天隐乃大魁姚公勉之犹子,聪达博赡,禅熟、文熟、诗熟,又从而注伯弼所集之诗……。”   书首刻纲目。书中内容分为三部分:卷一至四是绝句体;卷八至十三是七言律;卷十四至二十为五言律,并按作诗的技巧方法细分为:实接、虚接、用事、前对、后对、拗体、侧体、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起句、一意、咏物、结句。   周弼选本《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的内容是作近体诗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巧方法。清人叶德辉《郋园读书志》称:“盖此书在元、明两朝三家村授徒课本,颇自风行。”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流传至今的还有明嘉靖吴舂刻本、明火钱刻本、明经厂本、明书坊本和清康熙年刻本。


  《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元李廉辑,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虞氏明复斋刻本。半页12行,行22字,小字双行21字,细黑口,四周单边,双顺鱼尾。版框20cm×13.6cm。16册2函。   书卷首李廉春秋诸传序已佚。其后依次为杜预左传序、何休公羊传序、范宁谷梁传序、程颐春秋序、胡安国春秋传序及进春秋传表、楼钥撰陈傅良后传序略,次为凡例,再次为读春秋纲领。通部经文顶格大书,左传、公羊、谷梁及胡安国传、陈傅良后传、张洽集注皆低一格,李廉按语低三格。每册书首钤白文印“天禄继鉴”、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尾钤“天禄琳琅”、“乾隆御览之宝”;卷末钤“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诸玺,可见为宫廷收藏之善本。   此书是资料荟萃的学术著作,辑宋代春秋学诸名家传注,以供世人参考。作者本人的见解作为按语亦条理分明,叙述得极为清楚,学术态度十分严谨。   《天禄琳琅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通鉴总类》,二十卷(现存卷十三至卷二十)。宋沈枢辑,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吴郡庠刻本。半页11行,行23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刊字数并“通鉴总类”书名及卷次,下部镌刻工姓氏,计有:夫、祥、东、景仁、海、王、赵、元、付、吉、圭、原、可、户昱、肖、芦、藩、好古、遂良、朱等。版框25.1cm×17.9cm。存16册。   沈枢的《通鉴总类》首刻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元至正时,浙江行省命郡庠重刻之,即故宫所藏。《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是书乃其(沈枢)至支仕时所编,取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事迹,仿《册府元龟》之例,内容分为二百七十一门,每门各以事迹标题,略依时代先后为次序,亦间采光(司马光)议论附之……”。元人周伯琦原序(故宫藏本佚之)称:“……今江浙行中书省左丞海陵蒋公德明分省于吴,偶购得之,遍阅深玩,嘉其编次有益于治,……遂命郡庠重刻之,以行于世。……至正廿三年岁在癸卯秋七月即望前太史知制诰鄱阳周伯琦序。”   《通鉴总类》的南宋刻本今已不传。至正二十三年杭州郡庠刻本存世极稀。本书卷首扉页钤“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 、“天禄琳琅”及“天禄继鉴”诸鉴藏印。此书原为清康熙朝大臣揆叙家藏,首册正文钤“谦牧堂藏书记”及“谦牧堂书画记”两印即是明证。揆叙将此书进献宫中,选入《天禄琳琅》,储之大内昭仁殿,是宫廷内流传有序的罕见善本。

 

  明代尚有嘉靖年孙荣刻本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翻刻本。至正本著录于《天禄琳琅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历代道学统宗渊源对问》,十二卷。明黎温编,明成化四年(1468年)刘氏日新堂刻本。半页13行,行24字,细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版框18.7cm×12.2cm。16册2函。   此书内容是儒家学者对先贤圣哲的思想及学说进行的整理性的叙录,属一家之说,其时间上起轩辕,下至明成化四年。卷首冠黎温“至治纪元有四戊子年序文”,为伪托序,元代至治年仅有辛酉、壬戍、癸亥三年而无戊子年。。全书依次为:卷一三皇五帝三王,卷二先圣,卷三宋儒,卷四张子、邵子、温公,卷五杨子、罗子、李氏、朱子,卷六元儒,卷七附集、小学总论订疑,卷八大学总论订疑,卷九论语总论订疑,卷十孟子总论订疑,卷十一中庸总论订疑,卷十二读小学四书六经法。   此书流传稀罕,历代公私目录不载。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十七史详节》,二百七十四卷。宋吕祖谦辑,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宏毅慎独斋刻本。半页13行,行36字,细行密字,秀雅精整,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5cm×11.7cm。180册18函。   此书是宋代吕祖谦读史书时删节备检之本,计为:史记二十卷,西汉书三十卷,东汉书三十卷,三国志二十卷,晋书三十卷,南史二十五卷,北史二十八卷,隋书二十卷,唐书六十卷,五代史十卷,目录一卷。卷首冠以疆域世系纪年图。   祖谦淹博典籍,从事讲学课徒,声誉极隆,故朱熹称其“史学分外仔细,附存其目,俾儒者知前人读书必贯彻首尾,即所删节之本而用功之深可以概见。虽不能尽诸史之全,而足以宋儒不废史学之明证”。   此书多有流传,《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皇明文衡》,一百卷。明程敏政编,明嘉靖八年(1529年)郑氏宗文堂刻本。半页12行,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3cm×13.2cm。18册2函。   首冠程敏政序文,程序后有长方形书牌,刊有“嘉靖戊子岁宗文堂新刊”字样(嘉靖戊子为嘉靖七年,1528年),目录后刊有宗文堂“告白”一则,曰:“《皇明文衡》一书,原版出在金陵,乃我朝名贤之所著,纂集百余卷,其中载有圣道、法制、诏诰、表彰、诗书、礼乐、词赋、碑铭、序文、形物、议论诸事,类正后跋俱全也。今书坊宗文堂购得是本,命工刊行,以广流传,四方君子幸为鉴焉。时嘉靖八年孟春月谷旦本堂告白。”这段类似说明文字的“告白”颇有价值,它告诉人们,宗文堂刊本是在嘉靖八年购买原版片后的修订本,记叙了版本来源,而绝非改头换面的“掠版”行为,反映出宗文堂刻书的严谨作风,这在书坊中是难能可贵的。   《皇明文衡》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为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著、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内容比较芜杂,并多台阁体风韵,颇能反映明初文风。   王重民先生指出:“《皇明文衡》一百卷,明嘉靖间重刻本。按书仅九十八卷,其卷九十九及一百为补缺,盖校刻时以补原编有目无文者《四部丛刊》即据此刻本影印。”宗文堂重刻本《皇明文衡》是足本,补齐了原缺的卷九十九、一百两卷,比正德五年(1510年)张鹏校刊的原刻本更为佳善。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劝戒图说》,四卷。明邹迪光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书林安正堂刻本。半页13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左文右图,有版画200幅。版框20.5cm×13.5cm。4册1函。   首冠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年)邹迪光自序。从自序中可知,此书是作者为官期间编撰的,选用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图绘,配以文字,编辑刊印。该书有版画200幅,图文并茂,是面向广大百姓的普及性读物。主要故事情节均为主人公行善而得到好报。成书的目的在于评断民间讼事并劝戒百姓要以善心对待人与事,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卷四末有书牌,上刊“万历岁次甲午孟冬月书林安正堂刘双松梓”。   此书最早的刻本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邹迪光的自刻本。此本为翻刻本,古代公私目录均不见著录。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锲旁注事类捷录》,十五卷。明邓志谟著,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书林萃庆堂刻本。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版框22.2cm×12.5cm。6册1函。   作者学问优长,严谨淳朴,为编纂该书曾参考了经、诸子、正史、别史、图注、志乘、传记、诗话、别集、类书等各类书籍共172种。其在自序中提到编辑、刊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后辈参考学习而用的。   卷一为天文地舆,卷二为君道宦品,卷三为人品性情,卷四为女子法教,卷五为岁时宫室,卷六为伦道身体,卷七为德器人事,卷八为百花百草,卷九为飞禽走兽,卷十为昆虫水族,卷十一为文具武具,卷十二为音乐杂具,卷十三为饮食果食,卷十四为珍宝衣服,卷十五为吉事凶事。内容十分广泛,对明代士大夫阶层闲逸优雅的生活情趣记录尤多,保存了许多已佚古籍的宝贵资料。   此书自刊布以来流传不广,而且在清乾隆开四库时被列为禁毁之列,故颇为罕见。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现存世仅3部。

 

 


  《宪章类编》,四十二卷。明劳堪编,明万历六年(1578年)福建布政司刻本。半页9行,行22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20cm×15.5cm。30册3函。   此书白绵纸印造,软字精刻,字口清晰,敷墨匀净。书卷端题:“赐进士出身中奉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臣劳堪编。”   庞尚鹏序文中称: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来所创立的法规条令、政策规章以及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今不但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还在遵行。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劳堪采辑资料,编成《宪章类编》。左布政使刘侃请求以藩司的名义出资刊刻,以利流传。这部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汇编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书分24类,子目639条,汇集了明初至嘉靖年之朝章国政,分类编辑,举凡有关明代典章制度、陵寝郊庙、崇礼、宫阙形势、出征大阅、御制诗文、经筵讲章、朝仪王府、内阁六部、执事、名臣、祥瑞、灾异、海防、诰封功臣、马政军伍、河漕织造、边备军事、北虏女直、藩属诸国等事均收编其中。卷四十“海西建州条”载“成化二年十月整饬边备左都御史李秉言‘建州毛怜、海西等诸部野人女直来朝’”,这句话被清政府视为违碍,故此书入禁书总目,全毁之。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钟台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明田一隽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福建田元振家刻本。半页9行,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版框19.6cm×13cm。8册1函。   黄凤翔序文称:“今观公所为诗若文,有温醇之度,而其力劲有宏博之气,而其体密一切绮靡纤巧之习世所谓媚目谐心者悉屏若洗也,夫公之不屑为巧也。独词乎!”对田一隽不媚俗体的诗文之风表示了赞赏。   《钟台先生文集》是田一隽唯一的一部文集,卷、目依次为:卷一,疏、奏书、表、箴计13篇;卷二,诰敕、赋计18篇;卷三、四,序文20篇;卷五,序、论计13篇;卷六,议、记共13篇;卷七,祭文、志铭、传、行实共22篇;卷八,启56篇;卷九、十,书85篇;卷十一,近体诗115首;卷十二,排、律、绝、赞、铭共86首。附录一卷:谕祭文及入乡贤祠文移,并郭惟清等哭钟台先生诗,后有男元振、元应识语。卷三有“庆少傅太宰虞坡构公一品九年加恩兼寿六十序”,因此篇序文内有“嘉靖中年,虏尝犯边矣”为违碍句,并贴有标记,入《抽毁书目》。该文集为四库馆臣磨勘查禁之原本。   《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陆宣公奏议》,二十二卷。唐陆贽编,明万历九年(1581年)郑氏光裕堂刻本。半页10行,行15字,白口,四周双边,单花鱼尾。版框15cm×15cm。4册1函。   《陆宣公奏议》一名《翰苑集》,无注。卷一至卷十为制诰;卷十一至卷十六为奏草;卷十七至卷二十二为中书奏议。其中制诰83篇,为唐代贞元年间所作;奏草32篇,任宰相前所作;中书奏议12篇,任宰相时所作。内容广泛涉及中唐时期的社会历史问题,对当时的财政、经济、军事情况,藩镇割据及与回纥、吐蕃的关系等所论多深切时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陆贽所作制诰、奏议两部分原有单行刻本流布于世,宋人将两种书合编,仍用原名。   《陆宣公奏议》传世颇多,以《四部丛刊》中影印宋本为最古,清张佩芳《陆宣公翰苑集注》二十四卷本为最佳。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翠岩精舍刊十五卷本、明弘治七年(1494年)刊十五卷本、正德三(1508年)年刊十六卷本、嘉靖汪氏刊十五卷本、明刊谢枋得批点十五卷本、清乾隆联腋书院四卷活字本。唯独未收录此本。

 

 


  

  

  《三才图会》,106卷,明王圻、王思义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槐荫草堂刻本。版框20.8cm×14cm。半页9行,行22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白口,版心上刻书名,下刻“金陵吴云轩刻,秣陵陶国臣刻”。卷端题“云间元翰王圻纂集,谭滨黄晟署重校”。107册14函。   《三才图会》为类书,又名《三才图说》。书分14类,依次为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文史、人事、仪器、珍宝、衣服、鸟兽、草木。此书汇集诸家书中有关天地诸物图像,“图绘以勒之于先,论话以缀之于后”,对每一事物皆配有图像,然后加以说明。图不清晰者可借助文字表达,文字无法说清者可以图作参考,图与文互为印证。所配插图偏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此书可为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其功用可与百科全书相比。   此书刻成于明万历年间,正值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州和金陵刻工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三才图会》地理二卷第一页版心上刻“金陵吴云轩”5字。图像的绘刻线条清晰,但因卷帙巨大,图像繁多,绘刻亦有粗细不同。   《三才图会》刻本流传甚少,除此本外,尚有乾隆年间刊本。

  


  《三才图会》,106卷,明王圻、王思义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槐荫草堂刻本。版框20.8cm×14cm。半页9行,行22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白口,版心上刻书名,下刻“金陵吴云轩刻,秣陵陶国臣刻”。卷端题“云间元翰王圻纂集,谭滨黄晟署重校”。107册14函。   《三才图会》为类书,又名《三才图说》。书分14类,依次为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文史、人事、仪器、珍宝、衣服、鸟兽、草木。此书汇集诸家书中有关天地诸物图像,“图绘以勒之于先,论话以缀之于后”,对每一事物皆配有图像,然后加以说明。图不清晰者可借助文字表达,文字无法说清者可以图作参考,图与文互为印证。所配插图偏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此书可为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其功用可与百科全书相比。   此书刻成于明万历年间,正值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州和金陵刻工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三才图会》地理二卷第一页版心上刻“金陵吴云轩”5字。图像的绘刻线条清晰,但因卷帙巨大,图像繁多,绘刻亦有粗细不同。   《三才图会》刻本流传甚少,除此本外,尚有乾隆年间刊本。

 

 


  《鲁班经匠家镜》,3卷,明午荣编,明万历年间(1573-1602年)汇贤斋刻《平砂玉尺经》本。版框20cm×14cm。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卷端题名:“新镌京板工师雕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版心上题“鲁班经”。卷端下署:“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居匠所把总章严仝集,南京御匠司司承周言校正”。此书为《平砂玉尺经》附集第四种,1册。   《鲁班经匠家镜》原出自南方,流传已有五六百年。“匠家镜”意为营造房屋和生活用家具的指南。本书为万历年间增编本。卷一从鲁班仙师漂流作工始,叙述了各种房屋建造法,到凉亭水阁式止。前文后图,以图释文,文中多为韵文口诀。卷二全面介绍了建筑、畜栏、家具、日用器物的做法和尺寸,从仓敖式开始,至围棋盘式止,内容详实,亦为前文后图。卷三记载建造各类房屋的吉凶图式72例,版面为上图下文,文字说明多为阴阳五行、吉凶风水对盖房造屋的影响。附录的内容大多与房屋营造的迷信活动有关。值得重视的是书中还记载了制作家具的原料及构件的尺寸。所述家具包括杌子、板凳、交椅、八仙桌、琴桌、衣箱、衣柜、大床、凉床、藤床、衣架、面盆架、座屏、围屏等。此书是我国仅存的一部民间木工的营造专著,是研究明代民间建筑及明式木器家具的重要资料。   本书的增编年代正值明式家具的制作有高度成就之时。当时绘制、雕刻图式者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本书比较真实地描绘了各种家具的形状。书中插图线条流畅,人物姿态生动,画面完美。

 

 


  万历以后,此书有崇祯增编本和清代的若干翻本,民国后尚有石印本。虽然版本很多,但图式越翻越劣,文字讹误也有增无减。

  《集古印谱》,6卷,明顾从德辑,明万历三年(1575年)朱墨印刻本。版框26.5cm×16.8cm。行格、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栏。版心下镌“顾氏芸阁”。序言、凡例为墨印,正文皆为朱印。书前有王穉登序文。3册1函。   本印谱与《顾氏集古印谱》密切相关。成书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顾氏集古印谱》由罗王常辑成,以顾从德家藏祖孙三代收集的古印及部分好友的收藏为主。《集古印谱》是顾从德在《顾氏集古印谱》的基础上扩充后以木板翻摹而成的。   此印谱集印1800方,其中玉印160余方,铜印1600余方,均为先秦和汉代的官、私印。其印量大,质佳,分类精细。官印以官职为次,私印以四声韵为序,复姓类附于后,将不识的先秦古印、吉语印和肖形印等列于最后。每印皆附简单的考释并标示纽式和印材。此印谱为现存最早的依原印镌刻的铜玉印谱,保存了古印的面貌,开创了依秦汉原印刻印成谱的先河。   《集古印谱》极为完善的编辑体例一直为以后编辑印谱者所效仿。它在印坛的影响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种集古印谱,为秦汉印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精湛的范本,同时对古代官制、地理、姓氏和史事的探索都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战国策》,12卷,附元本存目1卷,明闵齐伋裁注,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半页9行,行19字,小字同,四周单边,白口,无行格。版框21 cm×14.5cm。 8册。蓝细绢书衣,朱色篆字题签。   卷首有刘向叙录,其后为闵齐伋题识,钤 “闵齐伋印”及“遇五父” 2印。每卷末题:“皇明万历己未仲春乌程闵齐伋遇五父裁注”,钤“齐”、“伋”2印。书后有闵齐伋跋,说明书中正文夹注的来源及比例等。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整理编纂的演说辞和各国史料的汇编。作者已无考,流传至今的本子是经西汉刘向(公元前79-前8年)整理编次的。据载,全书初无定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经刘向重新校定编次,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共33篇,定名为《战国策》。该书记事上起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下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包括245年间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之动态及当时各国谋臣策士的游说和互相辩驳之辞,是研究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据今人郑良树先生统计,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一书时采自《战国策》者竟多达149处,其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战国策》的语言流畅犀利,书中辞彩飞扬,气势奔放,反映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风貌。每论述一个问题,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堪称论辩文之典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对后世的文学语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本采用套印技法,书眉以朱、黛、墨三色评注各本字句之异同,行间亦加以点评,正文圈点亦用朱、黛、墨三色,阅读时易于区分。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

  《新刊明医杂著》,二卷。明王纶撰,薛已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刘氏乔山堂刻本。半页11行,行24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9cm×12.8cm。1册1函。   此书无序跋、凡例及目录。正文钤有“星悟海外访得秘笈”、“杨守敬”、“小岛氏图书记”诸印。卷末有莲座碑形牌记,上刊“万历癸卯年孟月刘乔山堂刊”。“癸卯”为明万历三十一年。   书分上、下卷。上卷为医论20条,包括发热论、补阴丸论、积木丸论、化痰丸论、备用药方、痢疾、霍疾、咳嗽、痰饮、拟治岭南诸疾等;续医论15条(为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所著)。下卷为修身养性篇,包括养生之道、山人家事、知天听命、寄傲宇宙、啸咏风月、弄丸余暇、闲中日月、醉惺乾坤、养生序、道林养生、服食法、调气法、老子按摩法和居处法。   王纶《明医杂著》薛已注本,最古的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宋阳山刻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万历三十一年刘氏乔山堂刻本为翻刻嘉靖三十年本,故称“新刊”。此版本流传极罕,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周玉绳先生家藏二十三史绮编》,十七卷。明周延儒选编,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余象斗双峰堂刻本。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版框23cm×14.8cm。17册2函。   该书卷一为唐虞史、夏史、商周史,卷二至卷五为春秋内史300篇,卷六至卷七为春秋外史92篇,卷八为春秋先齐史18篇,卷九为春秋后齐史94篇,卷十为檀弓小史86篇,卷十一为朝韩文小史8篇,卷十二为战国东西周史58篇,卷十三为战国楚史93篇,卷十四至卷十五为史记75篇,卷十六为西汉史33篇,卷十七为东汉史42篇。这部《二十三史绮编》是周延儒在得中进士之前苦读经史典籍时所作札记。周延儒是明代末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他入仕为宦之前的资料,此书填补了史料不足的缺憾。   此书流传稀罕,《明史·艺文志》未收,《四库全书总目》不载,《贩书偶记》正、续编未著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3部,此为其一。

 

 


  《程氏墨苑》,12卷,附录《人文爵里》9卷,明程大约撰,明万历年间(1575-1620年)安徽新安程氏滋兰堂原刻彩色套印本。版框23.9cm×14.7cm。行、字不等,无行格,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上刻“墨苑”二字。20册2函。   《程氏墨苑》是明代万历年间雕印的一部墨谱。书中收入名家刻绘的墨样共519余种,墨形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圭形等式样。全书内容丰富,包括山川景物、草木禽兽、佛道祥瑞等珍贵的图案资料。所制墨品分为六类:一类名元工,二类名舆地,三类名人官,四类名物华,五类名儒箴,六类名缁黄。参与的画家有丁云鹏、江世会、郑一桂等,丁氏提供的墨样颇多,其中“侑座之器”、“金人图”、“五瑞斯岳”、“十有二牧”与丁氏所绘《养正图解》中的图为同一规范。刻工黄铭、黄应道、黄应泰均为歙县虬村名匠。全书精选苛择,其绘刻、印制都很讲究,无论书面构成、黑白处理及刀法运用等都有特点。此墨谱以良纸佳墨刊印成书,是当时出版界的盛事。   《程氏墨苑》的另一特色是书中附有西洋宗教画“宝象图”(即圣经的图解),图像由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所传。“宝象图”刻制极精,图说皆全,为最早受西洋画风影响的中国版画。

 

 

  本书数量稀少,是中国明代万历年间徽州版画的代表作,为研究墨史及木刻史的重要著作


  《隐秀轩集》,三十三卷。明钟惺著,明崇祯年书林近圣居刻本。半页8行,行17字,白口,四周半边。版框 19.2cm×14.5cm。6册1函。   内书衣题:“钟伯敬先生全集,书林近圣居重校定二刻新版。”卷端署:“竟陵钟惺伯敬著,海虞沈春泽雨若阅。”首冠明天启二年(1622年)陆月虞山沈春泽原序,称:“伯敬先生既以视闽学政出褒其新旧所撰诗文若干卷,合而名之曰《隐秀轩集》……。”   该集分为诗十卷,文二十三卷,以千字文排列。天集为四言古诗151首,地、玄集为五言古诗164首,黄集为五言律诗246首,宇集为七言律诗92首,宙集为五言排律66首,洪集为七言排律1首,荒集为五言绝句14首,日集为六言绝句2首,月集为七言绝句48首,盈集为赋3首,昃集为序9篇,辰集为记2篇(在其中的《官古愚先生传》中,删去“转饷辽东问辽事,如前日身到处不放过他……”一行文字,语涉违碍),列集为论23篇,张集为策2篇,宿集为传2篇,寒集为表1篇,来集为奏疏1篇,暑集为启2篇,闺集为祭文6篇,余集为题跋32篇,成集为说2篇,岁集为辩1篇,律集、吕集为书事各2篇,调集为颂1篇,阳集为赞12篇,云集为铭6篇,辰集为记6篇,昃集为序48篇,往集为书牍30篇,秋集为疏13篇(内有《代荐辽东阵亡将士疏》,文中有“胜则为功,固有尊周攘夷、狄之效”,“夷狄”为违碍,被毁),收集为碑2篇,冬集为现状1篇,藏集为墓志铭7篇。

 

 


  《隐秀轩集》在清乾隆时被列入禁毁书目,原因是书中有一篇与女真人有关的文章。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政府与后金努尔哈赤的军队在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阵亡将士45,000余人。钟惺闻凶讯后写了一篇《代荐辽东阵亡将士疏》,收于《隐秀轩集》秋集中。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与女真人作战阵亡的明军将士表达了深深的同情,而且还有辱骂“建虏猖獗”之类的言辞,这是清朝统治者绝不能容忍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本书由江苏巡抚杨魁奏准禁毁。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御览筹兵药言三十六字》,4卷,明曹飞撰,明崇祯年刻本。半页9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版框19×14cm。版心上部刻著作名,中部刻卷次,下部刻页码。全书版心下部有两处刻“金陵毛升梓”。书前依序有赵光抃序、文震孟题辞、颜茂猷崇祯七年(1634年)序、颜光衷书牍、兵部复疏、曹飞疏稿和《留都四策》,然后是正文。   明末内忧外患隐伏,农民军的烽烟四起和关外满族军事上的强盛,均对明朝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平民曹飞力图挽救明朝的危亡,针对时局,结合孙吴兵法,经10年揣摩,撰成本书。崇祯六年(1633年)冬,他徒步赴京,将其恭献于朝廷。   首卷为兵事夙弊8字(初拟“问病”,今改定):悖懈恸讳掣耗姤耻;二卷为备兵本源13字(初拟“治本”,今改定):辅枢计缮将兵民屯漕河盐钱税;三卷为兵防急着15字(初拟“治标”,今改定):诏险保边海苗寇蒐优收制火阵车马;四卷为剿平流寇勘破奴情。   本书引起崇祯帝及朝臣的高度重视,由兵科都给事中祝世烇、宛平县知县周献、昌镇总兵太子太保左都督陈洪范等17人阅校。

 

 


  入清,本书被列为禁书。此部书每卷末标注版刻项目处均经裁删,与《经世挈要》同装一函,属海内外孤本。由于此书内容涉及面广泛,撰者学识博杂深奥,其价值所在尚需专门研究。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新刊李九我先生编纂大方万文一统内外集》亦称《万文一统》,二十二卷。明李廷机编,明余象斗双峰堂刻本。两截板,*****行,行十七、八字不等,细黑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版框23.2cm×14cm。8册1函。   开卷依次为申时行序、朱国祚序、李廷机自序。此书卷一至十三为内集,卷十四至二十二为外集。各卷内容依次为:卷一简古文,卷二典则文,卷三典则文,卷四雄伟文,卷五、六叙文,卷七经济文,卷八殊绝文,卷九抚直讽切文,卷十讽刺攻击文,卷十一论政文,卷十二正大节义文,卷十三恳至标表文,卷十四玄虚文,卷十五神奇文,卷十六幻颖文,卷十七、十八悲愤文,卷十九至二十出思机权文,卷二十一深刻捃蔗文,卷二十二潇洒豪放文。   此书是李廷机编辑的撰写文章的典则规范。古时作政论、策论文章都有一定的格式、用语,所以读书人在这方面需作专门的学习,这部书就是学子们的范本。   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未收,《贩书偶记》正、续编不载,《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8部。

 

 


   《新刻官版周易本义》,四卷。明成矩编,明书林新贤堂张闽岳刻本。*****行,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版框13.2cm×14.5cm。2册1函。   书前有洪常序文称:依据世间读易经的人先读《本义》后读《传》的习惯,奉化县的成矩刊刻《本义》的单独本流行于世,读者感到很方便。现在成矩退休了,回到故乡苏州,书版也随他而去,读书人不容易得到此书。宁波的胡俦与其弟胡信以成矩之本重新校正,自己出钱请人刻版刷印,目的是让读书人能读到此书。卷末有长方形牌记“书林新贤堂张闽岳精镌”。   此书卷一、二为周易上经,卷三、四为周易下经。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称:“……然则康熙至乾隆间,矩书犹有影响,后遂无闻。今是书原刻本久佚,即明刻亦不易得。”   此本流传极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礼记集注》十卷。元陈皓编,明张闽岳新贤堂刻本。*****行,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框12.5cm×13.5cm。10册2函。无序跋及目录。   该书成于至治壬戍(壬戍为至治二年,1322年),朱彝尊《经义考》作三十卷,今本十卷,是书坊商人所为。明初,开始规定《礼记》用陈皓注释的本子。胡广等修《五经大全》,其中《礼记》也用陈皓注释,以后便沿袭了这种作法。   此本版式奇特,首有凡例数则,述所据之“校雠经文”及所“援引书籍”,为通行本所无。卷十有牌记 “书林新贤堂张闽岳校梓”,末附一图,绘数尾鲤鱼跳跃龙门,盖坊肆用以祝颂士子早登龙庭之意。陈皓注《礼记》是明代士子的必读之书,而在清代则不显于学塾间,陈皓注本几无传布。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西洋新法历书》,103卷,明徐光启、李天经等撰,明崇祯年刻。清顺治二年(1645年)钦天监补刻本,每半页9行,行21字,标目行高1字,左右双线,白口,版心上方为节次目,下方为页数,版框20.5cm×13.5cm   《西洋新法历书》是我国第一部引进西方天文学理论编著的历书,据《崇祯历书》稍事删削整理而成,书表重加组合增删,行句稍作修订损益。此清顺治二年汤若望捐资剞劂修补进呈之本,基本上是《崇祯历书》原本,刊印时用的亦是原板,原扉页所题“崇祯历书”4字易为《西洋新法历书》6大字。汤若望所著《历法西传》、《新法历引》、《新法表异》各1卷,亦附刻以行。收入《四库全书》时,为避乾隆“历”字讳而更名为《新法算书》。故《崇祯历书》、《西洋新法历书》、《新法历书》、《新法算书》实为一书。   全书以说解文字配合图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欧洲古典与近代的天文学知识,包括理论、仪器、观测、计算诸方面的内容。103卷中奏疏2卷,治历缘起8卷,皆当时涉及历术的奏疏及考测辩论事由。正文93卷,包括历书的6项内容,即日躔、恒星、月离、交食、五纬及五星交会。同时又涉及到历书的5个范畴,即法原、法数、法算、法器及会通。法原即天文学理论,法数为天文表,法算是天文计算法则,法器为天文仪器知识,会通则为中西各种度量单位的换算表。其中法原是全书的中心,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是书的编撰刊印标志着欧洲天文学理论已被我国吸取和利用,是当时最主要、最全面地介绍和引进西方天文学的著作,它使我国的天文学从传统的中国旧式体系转向了西方近代的天文学体系,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从此我国的天文学也就逐步地走上了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道路。   是书故宫图书馆藏有三部,《崇祯历书》本为一残帙。
 《唐音统签》1036卷,明胡震亨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胡氏家族刻、范希仁抄补本,半页10行、行19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20.1 cm×14.7cm。120 册。   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汇全唐三百年诗为一书的唐诗总集,也是迄今所知仅存的一部足本《唐音统签》全帙。该书以“十干”为纪分作十签,自甲至壬签,卷次连续,共1003卷;癸签单独起卷,计33卷。全书依时代先后辑录唐人诗篇,各附作者传记爵里。所辑诗篇极为广富,上自帝王妃嫔,下迄委巷闺闱、释道乃至仙鬼谚谣等等,靡不采录。以其卷帙浩繁久未刊行。其后世子孙力图谋划全帙,初刻戊癸二签,后又续刻甲乙各签,但终未刊成全书。据故宫所藏一部可知,其刻者有甲乙戊癸四签全部及丙丁二签的部分卷页,未刻者有已庚辛壬四签全帙,连同丙丁二签之余部,共为377卷,皆由范希仁抄补而使“统签”成为全书。书内钤有“邢村文若范氏家藏”及“希仁号文若藏”二印,并书题“邢村范希仁文若抄”八字。   《唐音统签》本为范氏家藏,康熙年采进宫中,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命编《御定全唐诗》,就是用此书为底本合季振宜《全唐诗》等唐诗集,参互校订、增补而成的。“统签”至今仍不失为研讨唐代历史文化及唐诗发展的重要参考典籍。

 

 


  《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目皆有著录,但较“统签”实有卷数少3 至12卷不等。公私藏书目录多著录其戊癸二签,不曾录其全帙。《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录》所载,戊签之外,仅有一部“统签”全书,亦即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部,堪称稀世孤本。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宋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原撰,宋许洪增广,[日]橘亲显等校正;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三卷、《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诸品药石炮制总论》一卷,宋许洪撰;《增广太平和剂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二卷,宋佚名氏撰,[日]橘亲显等校正。日本享保庚戌(1730年)东都书林西邨又右卫门刻本。半页13行,行24字。四周双栏,白口,*****行。版框20.7cm×14.4cm。12册1函。   书前有享保庚戌之冬十二月橘亲显撰“和剂局方序”,宋陈承等“进表”,宋裴宗元、陈师文撰“新校凡例”。卷端有“东井文库”、“飞青阁藏书印”、“宜都杨氏藏书印”等印记。扉页贴杨守敬小像,旧藏杨氏观海堂。   两宋时期,中医药学继续发展。中央政府在太医院之外设立了太医局、柒局(和剂惠民局)等新机构,加强对职业医生和药品的管理。同时,大规模地整理古医籍,编纂新医书,因而《神医普救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等书相继问世,对推广和普及医药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南宋嘉定年间,太医助教许洪奉旨对《局方》进行了全面增补,并续撰两书附刻于《局方》之末。此后,又有佚名氏撰《增广太平和剂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再附于后。因增广的《局方》切于实用,故传播甚广。金、元时期,医界争鸣大起,此书因受到名家“忽视辨证论治”的抨击而流传渐稀,后又因误写等原因而多有差讹,至明崇祯间重刻此书亦未能复其旧观。

 

 


  日本曾长时间学习中国的医药学,多以传入的大量中国医籍为依据。《局方》对日本的汉方医学有很大影响,因多种版本参差,遂有校勘之举。此书校勘系奉“钦命”而为,由当时的“典药头”橘亲显领衔,诸医官协同完成。所据15种版本均为公私秘藏之“稀世旧刊”,包括中国明初刻《和剂局方》6种,朝鲜刻《增注和剂局方》8种,以及日本民间医生野吕元丈所藏孤本《增广和剂局方》1种,而将后一种作为原本。校勘内容包括:对字句脱误者正之,剂量脱落者补之,疑而难明者考之,方名交错、二方混淆者存之“以嗣后贤”。   是书各卷内容及载方如下:卷一诸风(附脚气),89方;卷二伤寒(附中暑),67方;卷三诸气(附脾胃积聚),108方;卷四痰饮(附咳嗽),44方;卷五诸虚(附骨蒸),64方,痼冷(附消渴),25方;卷六积热,26方,泻痢(附秘涩),56方;卷七眼目,24方,咽喉口齿,15方;卷八杂病,29方,疮肿伤折,33方;卷九妇人(附产图),87方;卷十小儿,98方。诸汤,26方。诸香,4方。凡16类,载方795首。   此本校勘细密,考证精审,以“编次雅古,文字精正,最冠正本”而称美善,医界几无见之者,近年才随着《故宫珍本丛刊》的影印而公诸于世。书中所载方剂中的药物顺序、剂量与国内现存《局方》各版本出入甚大,非同一版本系统。此外,附刻三种书之后二种,国内诸本少有附刻,尤其是末一种,援引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药》、《药性论》等大量古代佚书,对研究与辑复古医籍具有重要意义。

  《二希堂文集》,11卷,卷首一卷,蔡世远撰,清雍正十年(1732年)私宅刻本。半页9行,行20字,抬头22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口上端刊书名、卷次及页码。版框13×19.5cm,全4册。开化纸印造,镌刻精湛,敷墨匀净。首冠皇四子弘历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序,皇五子弘昼序,平郡王福彭序。   卷首为圣主躬耕藉赋,包括圣主亲诣太学颂、青海平定诗序、日月合璧、五星联珠颂、清河颂共5篇。卷一至四为序文62篇;卷五为记14篇;卷六为传12篇;卷七、八为论、说、书30篇;卷九为墓表、志铭、行状14篇;卷十为祝文、祭文16篇;卷十一为杂著18篇。通检全书文字,“弘”字皆不避,卷二“送鄂少保相国(尔泰)经略西陲序”文内有“雍正十年壬子秋七月”字样,故此书定为雍正十年(1732年)刊刻。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宸垣识略》,16卷。清吴长元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池北草堂刻巾箱本。半页9行,行21字。版框12.8cm×9cm。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全书共8册。卷首有例言13则。   《宸垣识略》是记载北京史地沿革和名胜古迹之书,系根据清康熙年间朱彝尊编辑的《日下旧闻》和清乾隆皇帝敕编的《日下旧闻考》两书提要钩玄、去芜存菁而成。卷次分为:卷一,天文、形胜、水利、建置;卷二,大内;卷三、卷四,皇城;卷五至卷八,内域;卷九、卷十,外城;卷十一,苑囿;卷十二至卷十五,郊垌;卷十六,识余。   全书记录了北京城近郊区(包括大内宫苑、皇城、内城、外城和郊垌)的史地人文情况。书中胪列城市,条析坊巷,杂载寺观,间徵轶事,收录诗歌,采掇大纲,事详语略。吴长元久居北京,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考查与史籍、碑碣想印证,对所据底本疏略未尽之处予以增补,错误不实之处予以纠正质疑。书中考证的文字,原为《日下旧闻》中的加“原按”,补遗的文字加“补按”,《日下旧闻考》中的加“考按”,作者自己考证的加“长元按”。书前冠有18幅地图(城池、大内皇城、八旗界址、西山园囿等),可称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旅游地图。   《宸垣识略》记载了北京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衙署府邸、名人故居、州县会馆等方面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除此本外,尚有咸丰二年(1852年)藻思堂刻本,同治二年(1863年)文英堂刻本,光绪二年(1876年)巾箱本及近年出版的重排本、影印本等多种。

  《寰宇访碑录》,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编,清嘉庆七年(1802年)阳湖孙氏刻本。半页11行,行22字,小字同。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版心镌刻“访碑”、卷次和页码等。版框17.5cm×11.5cm。4册,1函。   本书专门收录编者所知所见的石刻碑碣目录,书前有清嘉庆二年(1797年)七月孙星衍自序,叙述所录石碑及砖瓦的来源。此书主要根据邵晋涵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时获取的石刻、郑樵《金石略》的副本、孙氏亲眼所见的摹拓,以及王昶、钱大昕、翁方纲、冯敏昌、阮元、黄易、武亿、赵魏、何元锡等人邮寄给孙氏的拓片,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石刻拓本编撰而成。   全书依时代为序,自周起,止于元末,著录各地石刻碑碣七千余通。除石刻外,尚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和古瓦。各石刻之下一一注明其书体、撰书人姓名、碑刻年月、后人题记及刻于碑阴的文字,所录砖瓦与石刻的体例相同,同时还注明石碑的所在地及砖瓦的藏家。   清朝嘉庆以前的碑刻目录以本书最为详备,虽然所录的碑刻多不载碑额,记录的碑刻时间亦未精确到日,但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   《寰宇访碑录》流传的版本有清嘉庆七年(1802年)平津馆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年)江苏书局刻本,清光绪十年(1884年)吴县朱记荣刻本等。

  



  《丛书集成初编》、《国学基本丛书》和《艺苑丛钞》收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古刻书跋前集》,不分卷。日本近藤守重、栗原信充辑,日本仁孝文政已卯(日本仁孝天皇文政二年,1819年)刻本。每半页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栏,*****行。版框21.2cm×15cm。1册1函。   扉页贴有杨守敬小像,卷端钤“杨守敬印”、“星吾海外访得秘笈”等印记,为杨氏观海堂旧藏。   书前有栗原信充的《古刻书跋附言〉,大意为二人雅好古刻本,凡触目者或影抄或购求,日久积多,偶查阅其刊刻时间,前后翻检甚劳,因此抄出题跋以便于批阅考索。又虑及书跋可以为古刻之左券,拙手传写必有谬误,进而刻此书以示同好。   是编所录题跋依次为:贞应二年(日本后堀河天皇年号,1223年)《大般若经》,嘉祯二年(日本四条天皇年号,1236年)《阿弥陀经》、《普门品》,嘉祯三年(1237年)《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弘安二年(日本后宇多天皇年号,1279年)《大日经疏》,某年《法华经三大部》,弘安十年(1287年)《传法正宗记》,正安四年(日本后二条天皇年号,1302年)《御请来目录》、《观无量寿经》,正和二年(日本花园天皇年号,1313年)《虚堂新添》,正中元年(日本后醍醐天皇年号,1324年)《诗人玉屑》,嘉历三年(日本后醍醐天皇年号,1328年)《圜悟录》,嘉历四年(1329年)《临济录》,历应二年(日本光明天皇年号,1339年)《首楞严义疏注经》,历应四年(1341年)《圜悟录》,贞和二年(日本光明、崇光天皇年号,1346年)《云卧纪谈》,贞和三年(1347年)《雪峰外集》,贞和四年(1348年)《景德传灯录》,共计18种。书前注“前集”,说明编者有再续之意,但不知是否续成。仅从前集看,跋语短则10余字,长也不过百余,篇幅虽不多,却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资料书。

 

 


  编者既是收藏家,又是文献目录学家,故所据藏本古老精善,且编纂方式注重传递原刻风貌。各篇跋语字体风格不一,或大或小,楷体为主,兼杂行草。正文首页题名旁有“原版选择集”字样,系依原版手摹上版,相当于早期的“书影”,兼有法书之神韵,足供细细观览。跋语内容涉及版刻的起止时间、版刻过程、原委、藏版地点、捐资人及校印过程。所收藏本最早的刻于日本后堀河天皇贞应二年,最晚的镌于崇光天皇贞和四年,时间跨度百余年,对应于中历为南宋至元代,西历为1223-1348年,均属早期日刻汉籍的珍贵资料。   所录18种文献的内容,除诗话总集《诗人玉屑》外,其余均为佛教书籍,包括常用的重要佛典、佛僧语录和求法目录,反映出唐、宋时期日本全方位接受中国文化的历史信息,可证中国佛典对日本佛教创宗立派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中国佛教日本化的进程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1932年何澄一编《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著录。

  

  

  《甔甀洞稿》,54卷,目录2卷。明吴国伦撰,清道光十年(1830年)桂芬斋木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版框21cm×14.1cm。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鱼尾上记书名《甔甀洞稿》,下表卷第、页次。封页刻有“道光庚寅年重镌”、“甔甀洞稿”、“楚兴国吴国伦著”、“桂芬斋梓”。卷首大题下诗类属“楚兴国吴国伦著”、“九世族孙步瀛镌”,文类同。以下依次为:《兴国洲志明卿先生传》,《铣重刊甔甀洞稿序》,明万历十二年王世贞《吴明卿先生集序》,隆庆六年(1572年)胡心得《天鬻子古乐府序》,万历元年(1573年)孙应鳌《西征杂述序》,目录。全书共20册,4函。   《甔甀洞稿》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明人诗文集。各卷内容及收录数量如下:卷一至卷二乐府诗250首;卷三乐府杂拟31首,杂歌谣17首,四言古诗70首;卷四至卷七五言古诗263首;卷八至卷九七言古诗110首;卷十至卷十七五言律诗971首;卷十八至卷十九五言排律诗93首;卷二十至卷二十二七言律诗270首;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九七言律诗626首,七言排律诗5首;卷三十五五言绝句189首,六言诗31首;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七言绝句400首;卷三十四碑文4篇,墓志铭3篇;卷三十五至卷三十六墓志铭14篇;卷三十七明表6篇;卷三十八至卷四十四序81篇,传8篇;卷四十五传1篇,记9篇;卷四十六记4篇,行状2篇,诔2篇;卷四十七哀辞5篇,祭文17篇;卷四十八杂文4篇,像赞4首,告文5篇,题跋10篇;卷四十九至卷五十三书193通;卷五十四书14通,奏记3篇。是书印刷年代较晚,但因木活字精印本传世稀少,弥足珍贵。

 

 


  《甔甀洞稿》最早的刻本为明万历初年本,文集20卷,诗集6卷。此外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兴国吴氏刻本,54卷;明万历十二年、三十一年(1603年)兴国吴氏递刊本,54卷,续编27卷,台湾中央图书馆等处有藏。《评林新镌甔甀洞稿文类二十卷诗集六卷》,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清白堂杨新泉刻本,上海复旦大学等处有藏。又一《甔甀洞稿》,诗集12卷,文部15卷,目录2卷,明万历三十一年吴士良、马攀龙刻本;又《甔甀洞稿》,清初吴栋元刻本,上海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处有藏。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善本书目》著录。

  《仙屏书屋初集》,诗录16卷,诗后录2卷,黄爵滋著,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泾县翟金生泥活字印本。半页9行,行21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口上端刊“仙屏书屋”,下刊页码。版框12.5×17.5cm。凡5册。书衣内封刊有“泾翟西园泥字排印”字样。   集首冠以黄爵滋于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年)序文,次为诗录总目,共计1047首,再次为编录名录,为秩昇、春昀等。泥印排检名单为:泾县翟金生西园,以及翟廷珍、翟一熙、翟家祥及门人翟文彪等,再次为“诗录校误”,足证金生此本文经精审。   此书是现存于世的泥活字本的珍贵实物之一,受到版本界的普遍重视。因所用泥字较小,称“小泥字”。此外,另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大字木刻字本。   《故宫善本书目》著录。

 

 


  

  

  《校邠庐抗议》,不分卷,清“吴县冯桂芬林一著”。卷端题李鸿章签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广仁堂刻本。半页10行,行23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栏。板框17.5cm×13cm。版心下刻“广仁堂”3字。凡2册。   书前为《曾文正公覆冯宫允书》,次为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十月作者撰《校邠庐抗议自序》。封皮右下部署“李鸿章谨签”字样。   《校邠庐抗议》是一部政论集,也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庐”是作者居住处,“抗议”二字语出《后汉书·赵壹传》,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针对清咸丰朝以后的社会大变动,以及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状况,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此书共收政论47篇,大部分作于亡命上海期间,少数为旧作。   上册各议为:公黜陟、汰冗员、免迴避、厚养廉、许自陈、复乡职、省则例、易吏胥、折南漕、利淮鹾、改土供、罢关征、节经费、筹国用、杜亏空、复陈诗、变科举、改会试、广取士、停武试、减兵额、严盗课、制洋器,共23篇。各篇之首皆粘一黄色签条,上有李鸿章批注,多则二三百字,少则五六字。   下册各议为:善驭夷、采西学、重专对、变捐例、绘地图、兴水利、均赋税、稽旱潦、改河道、重酒酤、收贫民、劝树桑、壹权量、稽户口、崇节俭、复宗法、重儒官、裁屯田、寓兵于工、通道大江运米运盐、恳荒、上海设立同文馆、用钱不废银、以工巧为幣,共24篇,均无签注。

 

 


  全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生产、经济等个领域,指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方向,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开放思想。其中采西学、制洋器、改科举等多项建议被洋务派所采纳,进而成为洋务政策。其处理中西学关系的原则“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被概括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成为变法图强的理论根据,对清末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甚大。   此书先由作者自刊,因洋务派势力尚未形成,反响不大。至同治、光绪年间,才被奉为改良思想的先声而大加翻刻。此本翻刻水平平庸,但因有当时政府要人的签注,价值非同一般。   同一版本的其他人士签注本,故宫博物院尚藏有10种:宗人府府丞葛宝华、宗人府副理事官恩斝、宗人府主事宗室继仁、候补主事松溥,以及未署职官者载武、荣光、陈懋鼎等人的签注本。多位清代官员同时分别为一书签注,反映了统治阶层对此书的重视。

  明清抄本   明清内府以恭楷缮录的精写、精抄本是故宫博物院的藏书特色之一。按其用途,大约分为如下数种:一为向不发刻之书,如清代历朝《实录》、《本纪》等,缮录满、蒙、汉等文本若干份,分贮于乾清宫、皇史宬、盛京等处;二为刊刻之书的底本,即一书修成后,呈请皇帝御览、付刻的定本;三为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稿本,书内有各种修改文字;四是为皇帝阅览或携带方便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五是为宫苑各个殿宇的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等。   除内府抄本外,尚有不少进呈抄本,即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以及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具有史料价值但未刊行的书籍。   以写、抄形式流传的书本复本极少,而精写细缮所需之功力又数倍于刻本,加之内容本身的多重价值,以及御览之书所独有的特色等,皆足以使其成为妙绝的精品。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是明成祖朱棣编撰的文集,现存卷三、卷四两卷,明内府精抄本。半页10行,行20字,版框25.4cm×18.1cm。明黄色龙凤云锦书衣,上等棉纸墨色精抄,双朱鱼尾,朱丝栏。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卷第三为序,内容依次为:1、太祖高皇帝宝训序,2、太祖高皇帝实录序,3、永乐大典序,4、圣学心法序,5、大诰武臣后序,6、文 革宝鉴序,7、理性大全序,8、为善阴骘序,9、为善阴骘后序,10、孝顺事实序,11、古今列女传序,12、太微济世经书序。卷第四为序二,内容依次为:1、普庵语录序,2、普庵实录序,3、金刚经集注序,4、道藏经序,5、传心妙诀序,6、传心妙诀后序,7、大齐瑞应录序,8、淮安施经瑞应序,9、报恩寺施经瑞应序,10、五台山施经瑞应序,11、神仙传序,12、神僧传序,13、水懴序,14、般若论序,15、喜金刚本续序,16、正宗大觉妙经序,17、四部经序,18、佛顶经咒序,19、大悲经咒序,20、华严经序,21、真实名经序,22、观世音普门品经序,2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   明代内府抄本存世已属凤毛麟角,本书字体秀美流畅,代表了明内府抄本典型风格,可称稀世珍品。《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有著录。

  


  《营造法式》,34卷。宋李诫编修。清初钱曾影宋进呈抄本。半页11行,行22字。版框22.5cm×18.5cm。白口,左右双边。12册,2函。   卷前有宋崇宁二年正月十日、绍圣四年十一月二日奉旨准依奏镂版颁行札子,李诫《进新修营造方式序》,其后为《目录》、《看详》各一卷, 首叶下钤“虞山钱曾遵王藏书”印记一方。   《营造法式》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建筑营造规范的书。始编于北宋熙宁间(1068-1077年),元祐六年(1091年)成书。绍圣四年(1097年)李诫奉敕重修,元符三年(1100年)修订完毕,并经御览,于崇宁二年(1103年)付梓。   全书分为总释总例、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图样五大部分,共357篇,3355条。有“看详”和“目录”各一卷。   第一、二卷《总释》和《总例》,考证了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通用的名称以及书中所用的正式名称;第三至十五卷是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和窑作等13项工种的制度,而大、小木作的内容占了8卷篇幅,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木作制度中规定“材”为祖,材有八等,以材作为房屋建造的基本模数;第十六至二十五卷按照各作制度的内容,规定了各工种的劳动定额和计算方法;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卷规定了各工种的用料定额和有关工作的质量;第二十九至三十四卷是图样,包括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彩画作的雕饰和彩画图案,殿堂、厅堂地盘(平面图)、侧样(横剖面图),共约560余幅,是此书中极为珍贵的部分。


 


  此书系统地总结了北宋前建筑学方面的可用之法,大部分章节是根据当时工匠的实际经验总结而成,反映宋代建筑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的灵活性,装饰与结构的统一以及生产管理中严密性,是宋代建筑技术向标准化和定型方向发展的标志。《营造法式》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建筑学专著之一,对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极为重要的、富有科学价值的参考文献。   《营造法式》的宋刻崇宁本、绍兴本,宋刻元修补本,今仅残存单叶或零卷。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曾将其录入,但前书也只残存一卷。现存钞本多出自绍兴本,此为其中较完善之本。

  《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目录一卷,明刘文泰等编纂;《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十卷,清王道纯、汪兆元奉旨纂辑,附《脉诀四言举要》二卷,宋崔嘉彦著,清王道纯奉旨注释。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进呈朱墨写本。半页8行,行20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20cm×14.7cm。14册2函。   卷前冠明孝宗皇帝序,以下依次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初三日承德郎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上表,纂修官员职名表,序例,凡例,神农本经例,采用斤两制度例、雷公炮炙论序及目录。《续集》前有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进表及目录。   此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官修药物学著作。明弘治年间,刘文泰等上表朝廷,认为宋以来对药物的记载多有重复与错误,注释多局限于个人之见,建议重修本草。此项建议得到允准。刘文泰等数人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删繁补缺,去诸家之讹以从正,并附工笔重彩图绘1,358幅,有366幅为新增,共历时年余。书成后,孝宗去世,刘文泰等因医疗事故而获罪,加之朱墨分书,图绘不易雕版,书稿搁置内府未刊。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奉命校正原本,录为校正本一部,并仿原格式体例增《本草纲目》等内容490余条,附入《脉诀四言举要》,题名《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即为此本,无图。此外,另有摹造本等流传。   全书内容分为十部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共收新旧药味1,815种,内46种为后补。其中,取自《神农本经》者为朱字,取自《名医别录》者为黑字。每种药物按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禁、代、忌、解、赝等24项,以朱书朱框标出,各项之下,再以墨字予以提要解说,十分醒目。《脉诀四言举要》为朱书,解说、注释为墨书,末附望、声、问三法。

  


  此校正本进呈内府后未经刊行,故在医药发展史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937年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行世,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据商务本排印,2000年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流传。

  

  

  《几何原本》12卷,附《算法原本》2 卷,古希腊欧几里得撰写,意大利人利玛窦口述,明徐光启笔译,清朝康熙年间内府精写本,共4册。半页9行,行18字,无框栏,无行格,通高27.3cm,宽17,5cm。上图下文,全书无序跋。   《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的汉译西方数学专著之一。体例内容是:卷一论点、线、面、体,卷二论三角形,卷三论四边形及多边形,卷四论圆及切线,卷五论平面及垂线,卷六、七、八俱论比例,卷九至卷十二论等边等角,有公论共 222论。附算法二卷,有公论60论。此书与《四库全书》中所收6卷本不同。《四库全书》6卷本提要中写到“原书十三卷,五百余题,玛窦之师丁氏为之集题,又续补二卷于后,共为十五卷。今止六卷者,徐光启自谓译受是书,此其最要者,遂刊之。”《四库全书》6卷本中内容分别为:卷一论三角形,卷二论线,卷三论圆,卷四论圆内外形,卷五、六论比例。每卷有界说、有公论、有题设。题设共182 题,每题有法、有解、有论、有系。“其于三角、方、圆、边、线、面积、体积比例变公相生之义,无不曲折尽显,纤微毕露……”。   12卷本与 6卷本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无题设,其公论更细致,由浅入深,从简至繁。《几何原本》的最大优点在于:一、运用了具有确定性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二、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几何原本》刊行后,以其严谨的逻辑演绎体系一改中算恪守的《九章算术》之方式,与《同文算指》共同成为研习数学知识、掌握西方算法的必读本。该译本文字通俗,译名恰当,徐光启精心研究,以求合原书之意,很少有误。许多数学专用名词术语的译名沿用至今,并传播到日、韩等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乃至亚洲科技的发展。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天文算法》收录。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清勒德洪等奉敕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内府朱格抄本。版框25.0cm×16.1cm。半页7行,行17字,抬头行至20字,四周双栏,朱口,朱色框栏,无行格,朱色对鱼尾。   清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立下功勋,分别受封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此后三方各拥重兵,飞扬跋扈,形成三股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先后起兵反清。经过长达8年的战争,清朝平定了“三藩”叛乱。次年,勒德洪等奉圣祖诏令修书,记述平叛始末。二十五年(1686年)书成。   这是清代纂修的第一部方略。内容自康熙十二年(176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撤兵始,至二十年(1683年)十二月圣祖以“逆寇荡平,诏赦天下”止,详细记载了平定吴三桂、尚之信(尚可喜子)、耿精忠(耿仲明孙)叛乱之始末。   此书开清代纂修“方略”、“纪略”之先河。此后,每当一次政治、军事行动后,皇帝都要下诏设馆撰书,纪其始末。   另有满文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康熙字典》,42卷,清张玉书等奉敕编,康熙年间(1662-1722年)内府朱墨精抄本。每半页大字8行,每行字数不等,小字16行,每行字数不等,正文无行格,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18.2×12.3cm。14册,每册分上、中、下三卷,首册有上谕、凡例、职名、总目等,末册为补遗和备考,正文分12集,以地支排序。   《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敕命纂修的大型汉文字书。康熙皇帝认为明代所编《字汇》疏舛,《正字通》芜杂,均不足依据,故应“删繁补漏,辨疑订讹”,博采众家之长。遂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立编书机构,任命张玉书、陈廷敬为总阅官,凌绍雯等27人为纂修官,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新字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编成,康熙皇帝定名为《字典》,后人称之为《康熙字典》。   该书集历代字书、韵书之大成,并加以补充发展,其特点是收字极多,达47035字,另在辨形、注音、释义、引例等方面均较以前的字书更加完备。以朱墨端楷精写,工整如一,如刻印而成,精善之至。   《康熙字典》纂修刊印后一版再版,除此本外,仅内府即有康熙五十五年刻本、乾隆年《四库全书荟要》本、乾隆年《四库全书》本和道光七年(1827年)重刻本,流传甚广,至今仍是人们阅读、整理、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佩文韵府》,444卷,清张玉书等编辑,康熙五十年(1711年)敕撰,清乾隆年内府朱墨精写袖珍本,半页20行,行36字,小字双行,白口,四周单边,框高12.4cm×9cm.。每册首尾俱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及“养心殿鉴藏宝”二玺。此书是为便于皇帝出行携带,特聘书写名家抄写而成。书的外观小巧精美,装帧古朴,字体为古雅的仿宋体,工整不苟,书写字画秀润,结构俊美,行气整齐,间隔匀称且校勘精良,代表了清代内府的抄本特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此一版本为海内外孤本。   此书是一部查找词藻、典故的类书。“佩文”为康熙帝的书斋名,“韵府”有韵书之库含义,故命名曰《佩文韵府》。全书以元代阴时夫《韵府群玉》及明代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增补其他书中的有关材料而成。原书不分卷,依韵分为106卷,乾隆帝修《四库全书》时,以其“篇页繁重”,析为444卷。全书收10252字,词汇近50条,按其读音分别归入明清时通行的平水韵106个韵部中。所收词目按最后一字归韵。其体例,首列单字,再将同一韵字的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单字下有注音与释义,词语下举书证,列典故,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先后。每词引古书用例,少则一二条,多则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和“摘句”四类。“韵藻”为阴、凌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凌两书未见而增补部分;“对语”为上下文两两相对的偶句;“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句。每一韵部之后还有“韵藻补”,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全书卷幅浩大,材料丰富,惟其编制不够严谨。为查阅方便,万有文库本于书末附有索引,将全部词条依首字的四角号码排列,后附单字笔画索引。


 


  《读画录》,4卷,清周亮工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四库全书》撤出本。半页8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朱格。护叶题“总校官进士臣程嘉谟 校对官学录臣常循 謄录监生臣济东阿”。每册前钤“文津阁宝”、末叶钤“避暑山庄”朱文大方印。蓝绢面,织锦函套,包背装。   本书为明末清初画家传记。列传者始于明李日华(1565-1635年),止于清章谷(生卒年不详),共77人。书后附有名无传者69人。明代画家多数被收录,各论其品第,兼引时人评论,亦间附载题咏及其人生平梗概,多有为撰者目睹或相去不远者。所载遗事轶闻较为可信。撰者读画勤于随手札记,书未成而卒,故当时名家有缺略。   本书曾录入《四库全书》,但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内阁奉谕复勘《四库全书》,校官祝堃查出《读画录》中有“人皆汉魏上,花亦义熙余”之句,怀疑属民遣的周亮工以“义熙”作喻,暗含反清之意。因此,本书和均属周亮工的《印人传》、《书影》、《闽小纪》和《同书》等全从《四库全书》中撤出,并在社会上查毁其它版本。以上几种《四库全书》撤出本因意外原由保存下来。

 

 


  《读画录》存世版本尚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周氏烟云过肯堂刻本,清乾隆六年(1741年)鱼元付抄本。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御制十全记》,不分卷。清高宗弘历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宗弘历写本,1册,另有拓本1册,各16开,同函装。每半开4行,行14字,小字双行同。无框栏、行格,纸本,墨笔楷书,开本29.5cm×14.6cm,版心23.5cm×10.9cm。月白绫镶裱,书册上下有楠木夹板,书函为硬木制,中镌大题。   写本、拓本前均有乾隆御制序云:“昨准廓尔喀归降,命凯旋班师,诗有十全大武扬之句,引而未发,兹特叙纪之。” 末署:“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嘉平月御笔”,并钤“八徵耄念”、“自强不息”朱印2方。拓本除乾隆御制序外,尚有碑题记,刻有双龙捧“御笔十全”题字云纹图案,末为云龙纹碑之背面。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廓尔喀投诚,进表纳贡,清高宗以军功完善,于是月初三日作《御制十全》一篇,以誌武功十告,并令翻写四体文字,建盖碑亭,以昭武功而垂久远。   正文首列10次战役名称,即:“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次记平廓尔喀战役之详情经过,并依时间顺序以小字双行穿插其间,追溯其余8次重大战役之始末原委及军事胜利等情形。由于清高宗对缅甸、安南及廓尔喀的用兵,使得缅甸、安南、廓尔喀皆先后归顺,进表纳贡,成为中国的属邦,长久以来的边境冲突遂告缓和。清高宗又积极整顿边疆,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家,其“十全武功”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乾隆皇帝也因此而自诩为“十全老人”。

 

 


  全文载于《御制文三集》卷八,本件原贮重华宫。《石渠宝笈三编》卷二著录云:“御笔行楷《十全记》文见《续编》,并识乾隆壬子秋之月下澣,御笔,书成鉤刻于重华宫漱芳斋之壁,以原本装成此册,小注凡二千一百余言,壁间尺度不能容,故未书,御制文集中具载,可考也。并识,钤宝二:‘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册内分钤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重华宫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宝玺:‘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

  《十百斋书画录》,清金瑗(十百斋主人)辑,乾隆年蓝格抄本,墨笔,行草书,半页8行,行14字,顶格行至15字。版框12.5 ×8.7cm,为刻印。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版心下方印“笔墨余闲”4字。凡22册,分为上、下两函。上函称卷,以干支为卷名,下函称集。书中有乾隆癸卯(1783年)金榜题“付步蘧侄收存”、乾隆丙申(1776年)金农题“步蘧贤友”,并有罗聘等人题识。   《十百斋书画录》为私家书画著录著作。共著录法书593品,自汉迄清,以天干编号;绘画465品,由唐迄清,以地支编号。除第22册(亥集)为扇面,其余卷、轴、册不分别著录。各卷偶标有唐宋画迹,其余多为元以后书画。著录不按朝代,一人书画散见于书中各处。时人赠作者的诗画常置于卷末。   是书以记述藏品的名目、题识、印记、质地、尺寸为主,偶有评述之跋语,可从中得见著者的识见。因作者收藏丰富,长于鉴识,尤以其藏品中每有诗札或长题识的画迹,较一般书画著录提供的资料丰富。题识中还有不少论书论画或记述画家行迹的文字,可订补书画家的著述和画史记载。此书除为我们提供了清初一些画迹流传的情形,并可供了解一个私人收藏家20年的鉴藏情况。   此书仅以抄本流传,见于著录者有3部,此本为全帙之一。

  


  《御制文渊文源文津文溯阁诗记》,不分卷,清高宗弘历撰,清乾隆年梁国治写本。半开6行,行13字。版框15cm×9.3cm。2册。   正文为墨笔楷书,边框绘有缠枝花图案,经折装。册末款署“臣梁国治敬书”,有“臣”、“国治”朱印2方。外有硬木雕花书匣,匣正面刻填金隶书“圣海观澜”。原藏养心殿。   文渊阁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乾隆皇帝钦命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样式在紫禁城内建造的,用于贮藏第一部《四库全书》。与圆明园的文源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盛京皇宫的文溯阁合称为“内廷四阁”或“北四阁”。   本书上册为“御制文渊文源文津文溯阁诗”,收录四阁诗19首;下册为“御制文渊文源文津文溯阁记”4篇。   本书所录都是乾隆皇帝在四阁的建造、使用及《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过程中即兴而作、有感而发的诗文。如《经筵毕文渊阁赐宴以四库全书第一部告成庋阁内用幸翰林院得近体四律首章即叠去岁诗韵》即描述首部《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抄写完成后,乾隆帝于次年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四库全书》编纂人员的盛况,所述皆发自肺腑,感慨万千。

 

 

  除此写本外,尚有谢墉、绵恩等写本,或诗或记,装潢、材质亦有多种。


  《备物昭诚·祭器图》,不著绘者,不分卷。清乾隆年内府彩绘本,开本37.2cm×34.8cm,版心27.6cm×31.7cm,黄绫托裱。48册6函。册页装式,金丝楠木书衣,书函为紫檀木制,函面镌隶书“备物昭诚”。原藏斋宫。   每册首扉页骑缝处均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其中太庙前殿、社稷坛正位、天坛正位、地坛正位、朝日坛正位、夕月坛正位等各册首分别有乾隆墨笔楷书御题“对越备诚”、“报功致恪”、“精英昭格”、“厚德含章”、“宾阳彰敬”及“仪处少采”等字样,并钤“乾隆御笔”白文印。   是书前后均不载绘制年月及绘者姓名,故其成书具体的时间及画工姓名尚待考证。以此书与《皇朝礼器图式·祭器》对校,两书图序基本相同,但图的比例不同,文字说明也互有出入。   册内分绘清朝廷祭祀中大祀之天坛、祈谷坛、太庙、社稷坛,中祀之朝日坛、夕月坛、帝王庙、文庙、先农坛、先蚕坛、地坛、地祗坛、太岁坛、关帝庙以及群祀之三皇庙、都城隍庙、内城隍庙、永佑庙、天下第一泉龙王庙、黑龙潭龙王庙及奉先殿、传心殿、崇圣祠等各处之祭器的形制、质地、尺寸、纹饰、颜色等,每器均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是研究清代礼制的宝贵资料。
 《钦定西清砚谱》,二十四卷,目录一卷,清于敏中、梁国治等奉敕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内府写绘本。版框22.3cm×14.9cm。半页8行19字,抬头行至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朱印框栏。磁青色绢书衣,蓝绸函套。书前有清乾隆戊戌年(四十三年,1778年)御制序,序言首页框栏处钤“乾隆御览”之玺。序后为凡例、目录。4函24册。   清内府藏砚颇多,包括流传自前朝各代的与本朝的收藏,陈列于乾清宫东暖阁。乾隆皇帝认为所藏砚台年代久远却无综合记录,若遗失可惜,遂于乾隆四十三年(1768年)命内廷侍臣于敏中、梁国治等人甄别优劣,作成图谱,厘为二十四卷。   此砚谱卷一至卷六所载皆属陶砚,上起汉未央宫东阁瓦砚,下至明旧澄泥四直砚;卷七至卷二十一所载皆属石砚,上起晋王廞璧水暖砚,下至清朱彝尊井田砚。以上砚台共计200枚,图464幅。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附录,所载诸砚41枚,图108幅,皆系松花、紫金、驼基、红丝诸品及仿制澄泥各砚等。全书以图系说,详记砚之尺度、材质、形制、出处及收藏鉴赏者的姓名,核其纪年、署款、公私印记,历朝史传所记载亦细加考证。前人铭跋附于宸章之后,臣工奉敕题名。各砚之正、背、侧面由宫廷画师门应兆奉敕描绘,凡有御题、御铭、御玺及前人款识、印记等,也由宫中专事篆、隶书法之人摹写。图文并茂,勾摹具精。书成之后,乾隆帝赐名《西清砚谱》,并冠序于卷首。该书为研究我国古砚史提供了极为形象与翔实的宝贵资料,是了解清宫所藏历代名砚概况及其流传经过的重要参考书。

  


  此书纂修告成之后久未刊行,仅奉旨缮录正本数部,陈设于大内、园囿和盛京等处。所知传世者仅有4部足本和1部残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国朝宫史续编》等书著录。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六卷,清庄亲王允禄等奉敕修纂,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内府朱格抄本。每半页 9行,行18 字,抬头至21字,白口,四周双栏,朱鱼尾。书口上为书名,中为卷次及页码。朱笔句读。版框22.8cm×18.1cm。6册1函。明黄绫缠枝花纹书衣,明黄绫包角。   卷首有乾隆十二年七月初九日(1747年8月14日)清高宗弘历关于清文(即满文)《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编成之上谕,次为承办、监绘、誊录该书之诸王大臣、官员等职名,再次为目录。卷末有乾隆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于敏中等奉旨将清文译成汉文编入《四库全书》之跋文及奏折。   是书为满洲风俗志。满族信奉萨满教,祭神、祭天由萨满任神职,并伴有固定仪式,悉用满语编出祝辞。清代宫廷萨满祭祀源远流长,早在努尔哈赤起兵前,爱新觉罗氏即以堂子为萨满教活动之所。清入关后,仿盛京城外东南堂子之制,于紫禁城东南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堂子,并仿盛京清宁宫改建坤宁宫,将萨满教信仰习俗带至北京。至乾隆朝已百有余年,唯古制相沿,皆为口授祝辞仪注,久而小有异同,萨满教信仰也大不如昔。为使其信仰习俗能保留久远,以维系满族人之团结,乾隆帝特敕庄亲王允禄等,将满族各种祭祀仪式、祝辞进行收集、诠释、整理,详细考订,汇编成文,并将祭祀中使用的祭器等绘成图画,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成书。乾隆帝钦定书名,为之作序,用满文印刷出版。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学士阿桂、于敏中奉谕旨将其译成汉文,四十五年收入《四库全书》。

 

 


  全书首为祭仪2篇,次为汇记故事1篇,次为仪注、祝词、赞词41篇。每一卷成,乾隆帝“必亲加厘正,至精至详。祈报之义,对越之恢,皆足以昭垂万世。”全书备载祭神、祭天、背灯、献神、报祭、求福等各种祭祀活动之祭期、祭品、仪注、祝辞及所用器皿形式图等,是爱新觉罗氏萨满信仰礼俗的总结,也是研究清代宫廷萨满祭祀及满族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政书类二》著录。此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亦有著录,但行款等有所不同。

  《秘殿珠林》,二十四卷,清张照等编,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府朱格抄本。卷首有凡例、总目,各卷前有细目。8册1函。   此为佛道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有关佛教、道教之书画藏品。分历代名人画(附印本绣锦缂丝之类)、臣工书画、石刻木刻经典、语录科仪及供奉经相等类。各类用阮考绪《七录》之例,先佛后道,再循以往鉴赏之通例,先书后画,依次著录册、卷、轴等。   所著录的书画分上、次二等。上等系真迹且笔墨至佳者,详载其纸卷、尺寸、跋语、藏印等;次等系真迹而神韵较逊或笔墨颇佳而未能确辨其真伪者,仅载款识及题跋人名。   以往《宣和画谱》等书亦收录释道内容,但专以释道书画别立一书者此书为首例。   有《四库全书》本。台北故宫博物院1971年影印本(与《石渠宝笈》合刊)附索引。

 

 


  《石渠宝笈》,四十四卷,清张照等编,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府朱格抄本。卷首为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高宗〈手谕〉,次为凡例十九则、目录,以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等所撰提要。   此为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列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各八卷等等。各处之书首冠四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宸翰,其余作品按年代先后排列,以册(书册、画册、书画合册)、卷(书卷、画卷、书画合卷)、轴(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为帙,以作品质量高下分为上等、次等二类。次等书画的收录范围仅为大家作品,如书有二王、欧、虞、褚、柳等家,画有荆、关、董、巨、元四家等。书画著录的项目依次为:作品名称、质地、书体、本人款识、印章、他人题跋、收藏押缝诸印等。它如册之前后副页,卷之前后隔水、引首、拖尾,轴之左右边幅、诗塘题记等项。其中上等作品著录较详;次等作品仅记本人题识,不录印章,他人题跋只云某题一、某跋一。凡御笔题跋,无论上等次等皆录全文,置于各项著录之后。对各件作品的介绍详尽客观,不加评论。   此书是对清皇室宏富的书画收藏的整理成果,“既博且精,非前代诸谱循名著录者比也”,是书画鉴赏、研究的必读之作。书中所录作品大多流传至今,分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有《四库全书》本,1918年涵芬阁石印本,台北故宫博物院1971年影印本,附索引。1988年,上海书店将全书三编与《秘殿珠林》三编缩版影印,附各编人名索引。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清于敏中等奉敕编,乾隆四十年(1775年)内府朱丝栏抄本,10卷,每半页10行,行20字,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版框20.7×13.6cm。卷前有《乾隆御题昭仁殿诗》、《天禄琳琅鉴藏旧版书籍联句》和《凡例》,末署“乾隆四十年岁次己未新正上浣臣……奉敕编校”。此目共10册,馆存3部,装潢有所不同:一为织锦书面及书函;一为石青绢书面及书函;一为米色纸面、石青绢函套。   清统治者入关后不久即开始在全国广泛访求图书。乾隆九年(1744年),于敏中等奉旨检阅内府所藏宋、元、明善本进呈御览,阅毕即于乾清宫之东昭仁殿列架庋置,乾隆帝据汉代宫中藏书天禄阁故事之意,亲笔题匾额曰“天禄琳琅”,初创了内府善本专库。又经30年续藏之后,于敏中等人奉敕据该库所藏书籍编成《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共收书420余部。   作为首部官修善本书目,在编排和著录方面新意迭出:以版本时代为纲,分为宋版、金版、宋抄、元版、明版等类;同时代者再依经、史、子、集四部为序。版本类型之下,“同一书而两椠均工,同一刻而两印俱妙者俱从并收”,突出了版本目录的特点;著录项目除书名、提要外,还有“函册”和“阙补”两项,并收载藏书印,皆为新创。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昭仁殿“天禄琳琅”藏书亦被焚毁。此书目成为了解宋元明旧刻旧抄和宋元明图书出版及流传情况的重要参考工具。

 

 


  是书完成时,适逢纂修《四库全书》,遂被列入,并选入稍后诏纂的《四库全书荟要》中。光绪十年(1884年),长沙王先谦将前、后两编之全本刊行,1992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又将其影印。199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天禄琳琅书目》等三种书目的合印本。

  《圣迹全图》,不分卷,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于敏中写绘,进呈袖珍本。版框15.7cm×11cm 。书面敷以织锦,签题“圣迹全图”。扉页为明黄宫笺,泥金绘云龙纹饰。卷尾款署“乾隆丁卯长至月臣于敏中敬书”。4册1函。   本书为孔子生平图传。历史上以传颂孔子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甚多,尤其明清两代,儒家思想备受推崇,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此绘本即源于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以刻石、雕版、手绘等手法歌颂孔子的书籍,为进呈本,专供皇帝闲暇时阅览,可视为连环画。   全书共110幅图。绢地,每幅12.8cm×7.9cm。每图的上方以娟秀清丽的蝇头小楷作题解,引人入胜。开卷为孔子至圣小像,以下依次介绍孔子名丘的来历、诞生之时的祥瑞之兆、童年的聪慧、求学中的不耻下问、对弟子循循善诱、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逝世后历代帝王对他的尊崇等内容。作者以精湛细腻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孔子一生的故事,图文并茂,文辞凝练,图画清丽,功力非凡,不失为我国清代写绘艺术的上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回复 引用

TOP

  3# 发表于 昨天 19:26 | 只看该作者



  《大清一统志》(嘉庆朝本),560卷,清潘锡恩等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内府进呈抄本。版框22.5cm×14.5cm。半页10行,行19字,朱格双栏,白口,单鱼尾。545册80函。   嘉庆朝本《大清一统志》是清朝第三次修订本。由于卷帙浩繁,嘉庆一朝未能完成。宣宗旻宁即位后,命国史馆总裁穆彰阿继续主持该书的纂修,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叙事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止,故又称为《嘉庆重修一统志》,简称《嘉庆一统志》。   本书首列道光御制大清一统志序,其次有凡例、皇舆全图。凡例叙述了全书的体例和编纂原则。书中规定自京以下每省有统部总叙一省大要,各府厅直隶州设分卷,凡所属之州县入志;蒙古各藩统部分卷悉照各省体例;皇帝御制有关地志之诗文备载;直省修茸及新建的城池、学校、寺观等,凡嘉庆二十五年以前奉旨修建及赐名者均据各省来册备载,其各书院及津梁、堤堰等有经某官某人增建增修者亦载入;各宦人物凡续志所载者照旧纂入,其新增者以嘉庆二十五年为界,此前奉旨入各宦乡贤祠者俱载入。该志以行政区划为纲,分述各省,条目清楚,完整地勾画出“乾嘉盛世”时期中国版图的全貌,并对各地的政权建制、地理环境、户口田赋等方面的变化(或变迁)一一作了叙述,引征档案、官书、文集、方志,资料丰富,考核精确。此书不仅是了解和研究清代地理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书,而且对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阶级斗争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各地方修志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书还有《四部丛刊续编》本。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清彭元瑞等奉敕编,嘉庆三年(1798年)内府朱丝栏抄本,20卷,每半页10行,行20字,*****,朱笔句读,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版框20.7×13.6cm。扉页贴有黄签,上署校官“孙尔准”、“秦承恩”、“文宁”等名。此目20册,馆藏共5部,装潢各有不同:一为织锦书面及书函;一为石青绢书面及书函;一为石青绢面、织锦函套;一为红绢面、楠木匣;一为白纸面、红布函套。   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因太监用火不慎,乾清宫、昭仁殿失火,“天禄琳琅”藏书亦被焚毁。太上皇弘历下令重建宫殿和“天禄琳琅”藏书,由大学士彭元瑞等编定《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收书数量较《前编》为富,包括御题宋版书、御题影宋抄书,鉴藏宋版书、影宋抄书,辽版书、影辽抄书,金、元、明版书及明抄书,共650余部。   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时,属于“天禄琳琅”者仅剩311部,均为“天禄继鉴”之品。又在懋勤殿、养心殿发现溥仪赏单数十纸,赏单内列宋元版书不少于300种,且与《后编》所失者类似,则知其已被溥仪赏与其弟溥杰。   《后编》未及收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之中。除内府抄本外,尚有几种抄本传世。此外,清光绪十年(1884年),长沙王先谦将前、后两编刻行,1992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又将该本影印。199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天禄琳琅书目》等三种书目的合印本。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国朝宫史》,36卷,清乾隆七年(1742年)内廷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纂,嘉庆十一年(1806年)朱格抄呈进本。半页9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栏,朱鱼尾,版框19.4×13.6cm,朱丝栏抄本。卷首有乾隆皇帝七年(1742年)、二十四年(1759年)及二十六年(1761年)有关初修、细校、重修本朝宫史的圣谕以及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于敏中纂成《国朝宫史》进书表。   全书分为6门,其中训谕4卷、典礼6卷、宫殿6卷、经费3卷、官制2卷、书籍15卷。训谕一门,收录从顺治至雍正朝圣训,皇上(乾隆皇帝)谕旨,以昭垂内廷法制。典礼一门,备著内廷典礼、仪节、规制、冠服、舆卫之制,充分体现了宫中的封建伦理纲常关系。宫殿一门,分外朝、内廷、景山、西苑和雍和宫等区域,详列规模,并收录各处御笔匾额、楹联及题咏等,对于研究明清宫廷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费一门,详细记载了内廷年例、日用、典礼、筵宴中的花费等规定。官制一门,俱载太监职事级职与其功罪赏罚等。书籍一门,主要汇集这一时期官修重要书籍的名称、编书缘起、内容梗概和御制诗文等。其“编目提要,皆穷理致治之作”,对研究清代的官修图书概况及学术流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朝宫史》书成之后,向无刻本,只缮录三部,一贮乾清宫,一贮尚书房,一贮南书房。1925年故宫博物院曾据此本铅印出版。1994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又据该铅印本标点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及陶湘所编《内府写本书目》著录。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清官修对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80卷,清文庆等奉敕编纂,咸丰六年(1856年)内府朱格抄本,半页10行,行25字。板框24.9cm×16.3cm。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文庆等10人编竣奏表、凡例及目录。全书共80册,分装16函,每函外裹黄缎夹袱,再以锦带、牙别捆缚。   本书编者认为,夷务之兴始自道光朝,而办理得失全在奏章,于是将当时有关对外交涉的档案,如内阁、军机大臣所奉谕旨,内外臣僚奏章以及中外往来之照会、书札等等汇为一编,以资异时考证。   本书的时间范围,自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1836年6月10日)许乃济奏请驰鸦片烟禁始,至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1850年1月19日)广东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获胜止,前后共13年又7个月。所录谕旨,谕内阁者占十之二三,谕军机大臣者占十之七八。   本书所辑多为原始资料,颇为珍贵,但编纂中有一些缺陷,如所有文件均无标题;对原文时而加以删节,使原文不全,给后人研究史实造成了困难;对各地官吏进呈的奏折,将原奏发出日期删去,一律改成军机处收到或奉旨发出的日期,造成时间上的模糊混乱;而各国照会等外交文书是研究当时中外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却以其文义难解,仅择部分附录,等等。尽管如此,书中资料多是当时的机密资料,有不少为《实录》、《圣训》所阙载,也从未公开发表过,皇帝在奏文中句旁的批语、批注、圈点、勒抹等也都保存原貌,这些对研究清统治者关于筹办夷务的见解主张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内幕等极有价值。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清官修对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80卷,清贾桢等奉敕纂。同治六年(1867年)内府朱格抄本,半页10行,行25字。板框24.9cm×16.3cm。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贾桢等9人编竣奏折、凡例及目录。全书共80册,装为16函。   本书仿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体例,取材范围也与该书大致相同。时间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迄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内容主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廷与英、法、美、俄等国交涉的史料,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前后中外交涉及列强在华经商、传教活动等方面的文件。   书中辑录的史料颇为珍贵,有不少系《实录》、《圣训》阙载而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皇帝亲笔密谕和臣僚奏章,这些机密资料对研究清统治者有关筹办夷务的见解主张等极具价值。如1860年英法出兵侵占天津后,钦差大臣桂良迫于威胁,答应英法公使带兵入京换约,并赔款付现。咸丰帝在其奏报文旁批有数语,并朱笔手谕密告亲王大臣,断然反对公使带兵换约及给予现款。此类记载有助于了解当时事变的内幕。   此书编成后从未刊行。1929年,故宫博物院将此书影印出版。1979年,中华书局将此书整理、标点,铅印出版,书后并附有分类索引、折片索引、上谕廷寄索引和文件索引。

 



  196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编辑出版《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次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又编辑出版《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对是书记录不全之处多有补充,可资考阅。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治平宝鉴》,二十卷(存法卷1—7、10、12;戒卷5—8),清张之万纂,清同治元年(1862年)内府进呈朱格写本。版框21.8cm×14.6cm。每半页9行,行20字,四周双栏,单朱鱼尾,朱笔句读。有“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方形朱印。石青纸面,黄绫书签,包角,黄丝线装订。13册2函。   清咸丰帝去世后,叶赫那拉氏——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废启祥年号,改同治年号,与慈安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听政之初,慈禧急谕大臣将历代帝王政治及垂帘事迹汇纂进呈,寻找垂帘听政的理论根据和熟悉从政经验。诸臣奉命纂办,于年内完成此书,恭录进呈。   书中选列汉、唐以来帝王政治及母后临朝事迹,择其可法可戒者,不加修饰,据史直书。从汉高祖至明毅宗帝、后等共108人,每位1至23条不等,计314条。每条后加以注释,并有大臣按语。慈禧太后听政之暇,由军机大臣轮班召对,隔帘侍讲。慈禧在听讲、研读此书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统治之术。   此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满足特定人物的特定需求而编,未抄未刻而成为孤本。《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清官修对外关系档案史料汇编,100卷,清宝鋆等等奉敕编纂,光绪六年(1880年)内府朱丝栏抄本,半页10行,行25字。板框24.9cm×16.3cm。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光绪六年八月宝鋆等12人编竣奏折、凡例及目录。全书100册,装为20函,每函外裹黄缎夹袱,再以锦带、牙别捆缚。   本书仿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体例,时间起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迄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主要辑录总理衙门设立以来至同治末年的中外关系史料,其中尤以有关英法支持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设立京师同文馆、选派出洋留学生、设立江南制造局、开办福建船政局等方面的内容称详。   书中所辑史料有些为它书所无,如卷二十一所载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为清廷李泰国在英购买兵轮船之事所上奏折为《曾文正公全集》所缺收。   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筹办夷务始末》编成的时间不一,但取材范围大致相同。由于三书内容的丰富性和资料的珍贵性,被研究者视作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至今仍是了解和研究道光十六年(1836)至同治十三年(1875年)40年间中外关系的基本史源。   此书编成后从未刊行。1930年,故宫博物院将此书影印出版。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杰士上书汇录》,不分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内府抄本,3册,半页7行,行16字,抬头行至17字。版框为刻印,个别抬头出格者为画栏,19×13.1cm。白口,线鱼尾。楷书字迹不一,非一人所抄。溥仪出宫前,此书藏于昭仁殿。   本书是康有为于戊戌年(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上奏条陈之汇录。收有康有为于戊戌年正月至七月陆续上奏的条陈18件。其中7件从未刊载过,5件与过去刊载的不同,6件相同。以时间先后为序。书前未列目录,每件条陈之前也未加标题,内容都是对当时所应实行的新政随时提出的具体建议,如建立议政机关,编纂群书以采鉴变法,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推行新学,开发民智,废除八股,厘正科举文体,培养维新人才,分别官差,以高秩优耆旧,以差使任才能;以爵赏奖励新艺新法,禁妇女裹足等,内容广泛。   本书多数条陈以康有为个人名义,少数为代他人草拟,皆系依照康有为当时的原呈或副本抄录,较宣统三年(1911年)刊行的《戊戌奏稿》等真实可靠,弥补了过去有关史料之不足,并有助于对已发表的材料进行考订与辨伪,是研究康有为变法思想和戊戌变法运动的珍贵资料。

 

 



  《海军旗式及章服图说》,不分卷,未注撰者,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彩绘本。纵34.2cm,横22.7cm,黄绫封面,无框栏,1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试图通过发展造船工业创建近代海军以防御西方列强的海上入侵。光绪元年(1875年),确定了分南、北洋两大海区组建新式舰队的海军发展计划。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灭,清政府的海防力量受到重创。宣统元年(1908年),清政府提出重振海军的计划,指派贝勒载洵、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将南、北洋统一分为长江和巡洋舰队。同年七月,载洵上奏拟定海军长官旗式及军官章服标志。   本书以图文并举的形式详细说明清末海军拟定的长官旗式、官兵的军服样式及官阶等级标志。其内容分三部分:   一是海军长官旗式图说,包括海军大臣旗、正副都统旗、协都统旗、统带旗、队长旗、当值旗、长旒、舰首旗等旗的样式,详绘其图案,并注明质地、尺寸、长宽比例等;   二是海军军官章服图说,包括军官帽章、帽沿、大礼服帽、礼服帽、肩穗、领章、参谋带、饰带、袖章、大礼服全图、礼服裤、肩牌、刀带、军刀、手套、鞋、雨衣等项,注明其样式及配件;   三是海军士兵章服图说,包括呢帽、草帽、裤褂、肩章等,其中肩章列出三个等级,总共47类,诸如:信号兵、枪炮兵、鱼雷兵、铜铁匠等等,极为详细。

 

 



  本书是研究清末海军的重要史料,书中不仅直观地反映了清末海军旗式及章服的样式、种类等,还间接反映出当时海军的军队建制、官职设定、等级标定、士兵职能等方面的情况。此书为传世孤本,其中的彩色图绘虽历经近百年仍鲜亮如初。

  《琉球国志略》十六卷,首一卷。清周煌辑。清乾隆年墨格抄进呈本。半页9行,每行19字,抬头行21字,无行格。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鱼尾上为书名,下注卷数、篇名和页数。开本30.7cm×19.6cm,版框21.8cm×15.3cm。6册,1函。黄绸暗花书衣。   本书主要记载琉球国的历史和地理概况。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周煌同翰林院侍讲全魁受命前往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于次年正月回国。在出使途中,周煌留意当地掌故,随手记录。回国后又参阅大量史籍,整理编辑,手写成书后进呈皇帝御览,以便把握琉球国的历史、地理、风俗和人情等方面的情况从而确定相应的国策。   全书依序有总目、凡例、采用书目、首卷及正文。首卷包括御书、诏敕、谕祭文和图绘。御书辑录圣祖、世宗、高宗亲笔书赐琉球国王的匾额。诏敕辑录世祖、圣祖、高宗给琉球国王的诏书。谕祭文辑录圣祖、高宗为与琉球国有关的丧事或祭事谕写的祭文。图绘包括琉球星野图、琉球国全图、琉球国都图、王府图、先王庙图、天使馆图、球阳八景图、封舟图、玻璃漏图、罗星图和针路图。正文各卷篇目如下:卷一星野;卷二国统;卷三封贡;卷四上舆地,包括建置、疆域、形胜、城池和炮台等;卷四下风俗,包括形质、气候、习尚、仪节、节令、服饰及舍宇等;卷五山川,包括国中山、属岛山、海(潮候、风信、针路)、水泉、桥梁等;卷六府署,包括王府、世子府、使馆、学校等;卷七祠庙,包括寺院;卷八胜迹;卷九爵秩;卷十赋役;卷十一典礼;卷十二兵刑;卷十三人物,包括贤王,忠节、忠义、孝义之士、列女、文苑及方外人物;卷十四物产,包括谷、货、蔬、果、草、木、禽、兽、鳞和介虫;卷十五艺文;卷十六志余,所收的都是无卷可附的杂记丛谈。

  



   



  记载琉球史地的古籍并不多见,因此本书极为珍贵,可作为研究中国和琉球友好往来及琉球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琉球国志略》尚有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丛书集成初编》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清实录》,4433卷,目录42卷(据中华书局影印本统计),清历朝实录馆臣纂修。清乾隆至光绪年内府朱格精抄本。半页10行,行23字,抬头至24字。朱口,双朱鱼尾,四周双栏。包背装。各朝《实录》卷前皆冠以本朝御制序、进实录表、修纂官和校对官职名。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清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主要依据上谕、朱批奏折、起居注及其它原始档案经整理加工纂成,内容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对外关系以及天象变异等各个方面,详尽记载了清代近 300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政,是“国史”和“正史”的重要史料来源,也是研究清代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为治清史者所必读。需要注意的是,在《清实录》纂修的过程中,出于现实统治的需要,曾奉敕对某些史实加以篡改或掩饰,这种情况在清初三朝实录中最为明显。   《清实录》包括《满洲实录》、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实录》,以及《宣统政纪》。后者虽未用实录之名,实与之无异。各朝《实录》的卷数多少不一,但在时间上前后衔接。   《清实录》从未刊布。其中《满洲实录》共有 4部,书内各有绘图87帧,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配图说明,先后绘写于天聪九年(163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分别收藏在乾清宫、上书房、盛京和避暑山庄。太祖至穆宗十朝实录中,满、汉文本各5部,蒙文本各4部。 5部汉文本实录习惯上按装潢和开本大小,被称为小黄绫本、大红绫本、小红绫本。小黄绫本 1部,收藏在内阁实录库,系纂修实录时随时缮呈之本,经御览后分缮大小红绫正本,通称为副本;大红绫本 2部,为正本,分别收藏在皇史宬和盛京皇宫;小红绫本 2部,亦为正本,专备进呈之用,又称阁本,分别收藏在内阁实录库和乾清宫,后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作为御览之书,《清实录》的装潢用料考究,龙凤云纹红绫书面和函套,外裹金龙明黄夹袱,再以紫地白花锦带、本色云头牙别捆缚。   《清实录》的影印本有数种,其中1986年中华书局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宫中原写本之影印本,最为完善。

  《中山沿革志》二卷。清汪楫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朱墨抄本。半页8行,每行19字,抬头行20字,无行格。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朱墨句读。开本29.6cm×17.2cm,版框21.0cm×14.2cm。2册。书衣黄绫暗花,白绸书签上题“中山沿革志”。书前有清康熙二十三年七月汪楫自题的《中山沿革志》序和琉球国先王庙神主序次图。正文卷端题:“中山沿革志 翰林院检讨臣汪楫撰”。   本书为安徽巡抚采进本,纪传体史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圣祖派遣使团至琉球国封尚贞为中山王,汪楫充任册封琉球的正使。他向当地人询问中山王世系之事,皆被谢绝,于是即命使团成员事前备好笔札,在入中山王祖庙谕祭时,暗中记录其神主名位,并购得《琉球世缵图》一卷。回国后,汪楫根据使团的记录和《琉球世缵图》“委曲探索”当地文字,又结合《实录》,最终撰写成这本书。   《中山沿革志》序文简略地叙述本书的成书原因、经过及琉球国的历史梗概。正文按琉球国先王庙的神主序次记载琉球国诸中山王名、统治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大事,并附以考据。本书记载了古琉球国王的世系,是研究琉球国王世系及琉球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菉竹堂书目》,不分卷。明叶盛撰,日本秋谷柴樵校,日本抄本。每半页10行,字数不等,*****栏。开本26.2cm×18.1cm。2册1函。褐色书衣。   每册首页上端钤日本目录学家森立之的“森氏”及日本藏书家澁江全善的“弘前官澁江氏藏书记”朱印各一方。上册下端还钤有“飞青阁藏书印”及杨守敬“星吾海外访得秘笈”等藏书印记,说明此书自日本带回后曾藏于杨氏观海堂。书前有叶盛自序,序文结尾录《文庄公书厨铭》云:“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岛(原为“高”字,日抄本有误),子(子)孙(孙),惟学敩,借非其人亦不孝。”末有“菉竹堂书目后跋”及叶盛五世孙恭焕及七世孙国华题识。最末为秋氏朱笔校正记云:“乙丑初秋,以官库藏萃古斋抄本校正,二十二日毕时,病足久不出,秋谷柴樵。”   是书为叶盛家藏目录书。首列圣制类,乃官颁各书及赐书、敕书之类。末曰后录,为其家所刊及自著书。前有成化七年(1471年)自序,谓:“先之以制,尊朝廷也。叶氏书独以为后录是吾一家之书也。”其叙列体例大体依据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然如集部,别出举业类而无诗集类,亦略有所增损矣。又别有附录于后,载夏言、王守仁诸人集,皆不与叶盛同时,盖其子孙所续入也。是书目共收书4,238部,合20,576册。每书仅著书名及卷册数,无解题。叶盛之书居昆山之首,在藏书家称极富,故于旧书著录为多,其中颇多世所罕见之笈,深为世人所重。

  



  《菉竹堂书目》传抄本颇多。此部日本抄本,序、跋文及正文行间皆用朱笔句读和校正。据秋氏校正记可知日本官库中至少还应有一本。《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著录。

 地方志   清代自康熙朝始,曾三次纂修或重修《大清一统志》,因而屡次向各地征集方志和赋役等书,于是清乾嘉以前和明代纂修的志书源源汇入宫中,构成了故宫博物院丰厚的志书收藏基础。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增续,现存方志的品种从京师、直隶、盛京,至各省府、州、县,大抵齐备,计有33个省市,以冀、晋、陕、豫、苏、浙、川、粤等省数量较多,其中不乏罕见品种或海内外孤本。   地方史志中,有地理、户籍、农田、赋税、物产、名胜、遗址、风俗、人物、艺文等多方面的资料,为了解和研究各地区各个方面的历史情况提供了珍贵的信息,故一向被视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宝库。 《灵台志》,4卷,清黄居中修,杨淳纂,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刻本。版框20cm×13cm。半页9行,行22字,白口,单鱼尾,双边栏。书前有清顺治十五年戊戍仲春黄居中重修灵台县志序、平凉知府李遇昌灵台县志序、顺治十五年杨淳灵台志后跋及重刊明万历张凤池撰灵台县志序等。4册1函。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商代为密须古国,秦、汉以后曾置鹑、阴密、三水县,隋、唐置灵台县迄今。

  



  灵台县最早的志书为明代万历年间张凤池修纂的《灵台县志》,已佚。此顺治年纂修本应是现存年代最早的版本。以后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本,与清顺治本相隔270多年。   本书记事从清顺治九年(1652年)起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止。分为五纲,以汇命名,每汇均有小序。卷一为方舆汇(内有县境舆一幅),卷二为建置汇,卷三为赋役汇,卷四为职官汇、人物汇。志中多记载该县政令,可以考见民生利弊。凡人物未入乡贤者另立纪绩一目。本书对研究灵台县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此书仅北京、上海、台湾等地有收藏,《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

  《盘山志》,10卷,补遗4卷,清智朴纂,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刻本。版框18.9cm×13.8cm。半页10行,行20字,四周单边,黑口,双鱼尾。卷前有王泽弘、王士慎、宋犖、高士奇等7人序。4册1函。   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部,距蓟县约15公里。原名四正山,据传因古时田盘先生隐居于此,故又称田盘山,后省去田字,称为盘山。魏、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有皇帝至此地巡幸,并大兴土木,劈山建寺,清圣祖和高宗并在此建行宫。   此志为首部《盘山志》,内容分为:名胜、人物、建置、物产、游幸、文部、诗部、杂缀等。书中收入了魏、晋、唐、辽、金、明至清康熙年间的大量资料。   清乾隆时续修《盘山志》是在此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

  



  《固安县志》,8卷,卷首1卷,卷末1卷,清郑善述修,潘昌纂,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刻本。版框24cm×15.6cm。半页9行,行19字,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单栏。书前有清郑善述序、徐炯序。4册1函。   固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商时属幽州,战国属燕上谷郡,汉设方城县,属广阳国。至元朝先后改属北义州、涿州、霸州。元中统四年(1263年)升为固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为县。1941年后又经过几次地域和县名的更改,至1961年恢复现名。   固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系以明崇祯朝秦士奇及清康熙朝陈祝开所撰两志为底本纂修而成,记事起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止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本书内容丰富,依次为卷首巡幸志,下分记事、诗等4类;卷一封域志,下分星野、疆域等8类;卷二建置志,下分城池、公署等14类;卷三赋役志,下分户口、田赋等6类;卷四官师志,下分知县、县丞等9类;卷五选举志,下分进士、举人等6类;卷六人物志,下分文治、武功、戚畹等11类;卷七艺文旧集,下分赋疏、箴2类;卷八艺文志(新集),下分奏疏、碑文等6类;卷末为拾遗。此外,书中详细记录了郑善述任职期间康熙帝五次出巡途经固安县的时间、地点及当地官员迎送的情景,并附赞颂诗文。此志为固安县较为完备的一部志书,体例合理,资料详实,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此书现存4部。清咸丰、光绪朝和民国年间,本志又曾多次续纂

  《夏邑县志》,10卷,首1卷,清尚崇震修,关麟如纂,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刻本。版框19.4cm×14.5cm。半页9行,行18字,左右单栏,白口,单黑鱼尾。书前有方立桢重修夏邑县志序、牛克长序。全书约8万字,8册1函。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元明清三代属归德府(州),民国历属豫东道、开封道、第二行政区,现属商丘地区。   夏邑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现存2部。嘉靖三十年(1551年)曾补刻,刻本现存较多。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重修,但已不存。清康熙朝重修后,民国年间也曾续修。   本书记事起于宋代,止于清康熙朝。各卷内容依次为:总图、沿革、天文、四至、建置、山川、古迹、风俗、土产、陵墓、寺观、赋税(户口、田赋、徭役、盐税、均田)、职官、人物、科学、传(流寓、附忠烈)、孝义、烈女、隐逸、方技、艺文上(附诗、赋)、艺文下(附序记)。其中,灾难、河防、城池、学校、乡村诸目最为突出。书中还收录了顺治朝旧志文四篇,是研究佚志的珍贵资料。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此书现存3部。

  《巴东县志》,四卷。清齐祖望纂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刻本,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版框16.7cm×11.3cm。4册1函。   书前冠宫梦仁序,末钤“瀛洲宫梦仁字定山”等印记。以下依次为修志凡例、目录及舆地图。版心上镌“巴东县志”及类别。   巴东县位于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临建始、四川巫山等,北界神农架林区。县境地处长江三峡中段,南北狭长,重峦叠嶂,地形复杂,据鄂西门户,扼川鄂咽喉,历来为经济、军事要地。西周时为夔子国地,秦、西汉属巫县,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置归乡县,北周改名乐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巴东,唐隶山南东道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25年)隶宜昌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83年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县。   清以前,《巴东县志》曾三修: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县何山等曾修县志二卷,今不见传本;嘉靖三十年(1555年),知县许周与训导杨培之重纂《巴东县志》三卷,内分舆地、政教、艺文三志,同年刊行。记事自明成化八年(1472年)至嘉靖二十年(1541年),今仍存世,为稀见之本;明万历时,知县李光前又修辑《巴东县志》四卷,前一、二卷已佚,今仅存人事、艺文两志两卷。入清以后,《巴东县志》又两修: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齐祖望莅任湖广巴东知县后搜寻旧乘前闻,独立补修,至二十二年(1683年)书成;同治年间,专门设局修纂,又有所增益,传本较多。

 

 



  《平谷县志》,3卷,清项景倩纂修,清雍正六年(1728年)刻本,半页9行,行19字。上下双边,白口,双鱼尾。版框18.9×13.5cm。全书共4册,约5.8万字。   书前有康熙六年(1667年)任在陛《重修志书弁言》,李柱明《重修县志序》,以及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项景倩补修序。   平谷县位于北京东北的燕山南麓,县城距北京市70公里。平谷县在唐虞时属幽州,夏商时属冀州。有史以来,平谷县共进行过20余次县名的更改和地域划分,至1958年10月,平谷县划归北京市。   平谷县修志始于明代。入清之后,清廷多次下诏修志,知县任在陛、邑教谕李柱明鉴于前代县志残缺不全,纂成《平谷县志》3卷,刊行于康熙六年(1667年)。雍正六年,项景倩在“康熙志”基础上作了增补;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朱克阅再作增补;民国年间,又曾多次续修。   雍正《平谷县志》各卷内容如下:卷一为地理志(内有山川地理图、城乡屯社图、县治公署图、景致图)和田赋志;卷二为秩官志、选举志和人物志;卷三为艺文志。在“秩官志”、“选举志”和“人物志”中,增补了康熙六年至雍正年60余年间平谷县的官宦人物。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此本仅存2 部。

  《盘山志》,16卷,卷首5卷,清蒋溥纂修,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3cm×13.9cm。 半页9行,行21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卷前有乾隆二十年御制序、蒋溥等人的书表、目录、凡例。10册2函。石青绢书面,米色绢签、包角,米色丝线,宋锦函套。叶内有双层衬纸 。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蒋溥等人在康熙年间所修《盘山志》的基础上续修本志,增补了一些内容,卷帙由10卷增加到16卷。记事自古至清乾隆修此志之时,汉以后各代记述较详。在编排体例、卷次安排上也与前不尽相同。首卷分为巡典、天章;正文分为图考、名胜、寺宇、流寓、方外、艺文、物产、杂缀等。增刊了40幅图,如:盘山全图、行宫全图、静寄山庄、太古云岚、层岩飞翠、半天楼、池上居、农乐轩以及古中盘、上方寺、少林寺、云净寺、莲花峰等,绘刻精致。

 

 



  《奉节县志》,4卷,清郑王选修,王良弼、杨崇纂,清乾隆十年(1745年)木活字印本。版框21.6cm×15cm。半页6行,行18字,四周双边,单鱼尾。书前有乾隆十年(1745年)郑王选奉节县志序、王良弼奉节县志序、杨崇奉节县志序及修志者姓名。全书约8万字,4册1函。   奉节县位于四川省万里地区东部边缘。春秋为鱼邑,战国属巴,秦置鱼腹县,西汉设江关都尉,东汉升为固陵郡,三国改为巴东郡,南北朝改为巴州,正光四年(523年)改为信州,唐代改为夔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更名奉节,北宋置夔州路,明代降路为府,清代复为奉节县至今。   本书之前仅有夔州府志而无奉节县志。杨崇曾访得《夔州府志》一帙,因嫌其所记奉节内容简略,便有心重辑。郑王选到任后,亦有志于此,便与杨崇、王良弼等共同修志,于乾隆十年(1745年)完成。   该志内容依次为:星野、地舆图、沿革、山川、疆域、古迹、形胜、风俗、名景、公署、学样、坊表、城池、驿递、铺舍、楼阁、关梁、惠政、武备;田赋、物产、坛壝、祠庙、寺观、茔墓、官师、循良、科贡、辟荐;名贤、孝义、隐逸、侨寓、武备、贞节、貤封;碑文、艺文、赋类、诗类。记事起于汉,止于清乾隆年。本志以山川古迹、人物艺文等门类记载较详,收载长江三峡等名胜古迹较多。艺文志中有明以前著名文人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所撰诗文,亦有清初名人的诗文。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本志现存2部。此外,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刊印之刻本。

  《平山县新编乡土志》,不分卷,附舆图一幅,清方汝霖编,田荫隆纂,清光绪末年抄本。版框28cm×17cm。蓝绫包角,半页9行,行25字,无边栏,工笔楷书字体。舆图50.2cm×70.4cm,叠九折,外敷裹红纸,纸面小楷手书“平山县舆图”。此图为木刻套印,标注详明,绘制精巧。本书1册,与《平山县志》合函。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西汉初置蒲吾县,隋置房山县,唐代改称平山,清代属直隶正定府,后平山县沿用至今。   据明嘉靖《平山县续录志》记载,平山县“则前此当修志,修于何时无考”。清康熙、咸丰、光绪等朝又多次续修。乡土志的纂修是以光绪末年学部颁行的《乡土志例目》为程式,为给中小学堂提供乡土志教材而编。志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前后之事。民国年间续编的《平山县志料集》基本沿袭了乡土志的模式。   清光绪《平山县新编乡土志》正文仅1册,甚简要。内容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户口、宗教、氏族、实业、地理、物产、商务等类,类名不统一,各类目记事亦有详略。记事文字多者数页,略者仅20余字。该志体例与旧志不同,增补了宗教、实业、商务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述了庚子年帝国主义侵略军入侵所造成的骇人听闻的惨状。有关资料称此志“通览全书似未完成之稿本”。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此本为孤本。

  《刊谬补缺切韵》,5卷,唐吴彩鸾写本,韵书,唐王仁煦撰,长孙讷言注,裴务齐正字。素笺厚纸本,龙鳞装。凡24页,首页单面书,余皆两面书,共47面,每面35行,自第9页“耕”起为36行,每行字数不等。朱栏,纵25.5cm,横47.8cm。   卷首、末钤宋宣和及清乾隆帝诸玺。卷末有明宋濂跋。前隔水有“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初九日重装”及“裱褙匠曹观”字样。

 

 



  隋仁寿元年(601年),颜之推、陆法言等撰成《切韵》一书,凡5卷,共收12100余字。王仁煦在其基础上又进一步整理增订而成《刊谬补缺切韵》,除对《切韵》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还对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6000余字,另增立两韵,并注明《切韵》与另外5家韵书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梗概和关系等。   此书原为散页,宋宣和年间裱成手卷,后有所改异:以首页全幅粘裱于命纸右端,第二页接续首页尾,仅以右端纸边粘于命纸上,各页再依次以右纸边向左相错1cm粘裱,此式卷起如手卷,展卷时书页鳞次相积,故称“龙鳞装”。因在收卷时各页鳞次朝一个方向旋转,宛若旋风,故又有“旋风装”之称。外形似卷轴,但长度大大缩短,既便于翻检,又保护了书页,可视为卷轴向书册过渡的一种装帧形式。明洪武年间重装时保留了原装形式。   此书由宋内府递归清内府,清亡时被溥仪盗携出宫,流落民间。1947年复为故宫博物院购得,仍完整无缺。与各书著录比照,宋徽宗泥金题签已佚,宣和7玺存4,本幅上加钤了乾隆帝诸玺。欲得《切韵》原貌,唯赖此全本,同时还可赏其书法,考其纸墨装潢,堪称稀世之珍。1947年,故宫博物院将此本影印出版,签题《唐写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   已知《刊谬补缺切韵》还有两种传本:其一出自敦煌石室,系本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和盗出,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残损较甚;其二为故宫所藏明项元汴跋本,称“内府本”,但内容与宋濂跋本殊异,早经学者定为他人改作之书。   宋《宣和书谱》、《中兴馆阁储藏书画录》,清《石渠宝笈·初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书著录。

  《嘉兴藏》又名《径山藏》,是现存《嘉兴藏》中保存最完好、续刻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而又最具特色的一部汉文方册大藏经,由首一函、“正藏”210函、“续藏”90函、“又续藏”43函四部分组成。全藏按千字文编号,始“天”终“史”。它以《北藏》为底本,参校《南藏》等其他明刻大藏,新增了宋明以来各派禅僧的著述。依照经、律、论、西土圣贤撰集、此方著述五大部的体例编次。各函首册首页附有佛说法图、末册之尾附韦驮像。每经末多附牌记,详载捐刻人姓名、银两、写刻工匠姓名、工价及刊刻时间、地点。重修篇页的版心下方刻重修人姓氏、时间。全部大藏经纸墨莹洁,写刻精良,装帧豪华,是迄今所知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部。特别是在雍正年间,苏州织造海保曾奉命修补这部大藏经原版并陆续刷印进呈过一百七十余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奉旨校理时,特将钱谦益《楞严经疏解蒙钞》一部14册从大藏中撤出存放养心殿,并抄录了“续”藏、又“续藏”的目录一册,是现存的其他几部《嘉兴藏》无法比拟的。这部大藏经因续刻时间最晚止于康熙四十六年,故而所收内容也最丰富,其中续收了明清之际各派禅僧的著述,不少为其他典籍所不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皇舆全览图》,又名《皇舆遍览全图》,木刻墨印设色,不注比例,板框210cm × 226cm,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内府刻本,是康熙朝绘制全国舆图中刊刻年代较早而又罕见的善本舆地图。   此图所绘地域幅员辽阔,东北至萨哈连岛(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阿克苏以西叶勒肯城,北至白尔鄂博(贝加尔湖),南至崖州(海南岛)。图上注有经纬线,用梯形投影法,以北京为本初子午线,东经320至西经360,北纬180至550。山脉河流以及各省、府、州、卫、所、县、镇、关、堡等重要地方绘制精详,关内外均用汉字注地名,又以黄飞签注五岳、河流、省会等地方。图上以红、黄二色标示两条横贯东西的干线,南干红色,北干黄色。红线起自昆仑山之东南,顺布伦楚必拉(金沙江)南下,经云、贵、湘、赣等省入闽至福州入海。黄线西起昆仑山之东北,经星宿海、陕甘、蒙古,出义屯门(今长春)经兴京至长白山止。西藏地区多空白简略,图上嘉峪关外的“西几州”、“达里图”尚未设立卫所,据专家考证,此图绘制时间当为康熙五十六年。   康熙皇帝费30年心力,组织领导测绘全国地图,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是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康熙选派官员和精通天文算法的专家梅瑴成、明安图及皇子们,并聘用外国传教士白晋、费隐等技术专家,分期分批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测绘,同时规定使用固定统一的尺度,以工部营造尺(1尺= 0.317米)为标准尺和计算单位。以营造尺18丈为1绳,10绳为1里,天上1度即地下200里,也就是200里合地球经线1度。用绳量地法测量各地的距离里数,采用三角测量、梯形投影法等等,这些都是首次运用,很有创见,不仅奠定了中国地理学、测绘学的基础,对世界地理学也是一大贡献。

 

 



  《乾隆版大藏经》,清弘昼、释超盛等编,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内府刻本,7167卷,经折装,每半页5行,行17字,上下双边。版框27.2×25.7cm。以《千字文》字序编号,始“天”终“机”,共用724字,每字一函,一函10卷(册)。各函首册前有佛陀说法变相图,末册有护法天神韦驮图等。各卷末附音释。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简称《乾隆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而名《龙藏》,泛称《清藏》。它以明《北藏》、《南藏》为底本,又出于政治目的增入明清著名僧人语录、杂著,撤出《出三藏记集》等重要典籍。印成后,乾隆帝还再三下令撤毁其中“违禁”的内容。因此,它比明刻诸藏更具有时代特征。实际收录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师的经、律、论、杂著等共1665种。   《乾隆版大藏经》的编刊工程浩大,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历时6年完成。初印104部,颁赐各地禅院。此后至民国年间,又陆续刷印了数十部,共印行150余部。   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所用版片特选直隶、山东出产的优质梨木,每版尺寸为75×28×5cm,全部是无结节、无拼凑的整板,共79036块,均两面刻字。1988年文物出版社利用此板再次重印时尚存73024块,有67090块仍能用以刷印。

 

 



  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御笔菩提叶笺心经并题句》,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高宗菩提叶写本,每半开4行,行9字。开本22.5cm×10cm,版心19cm×8cm。折装,织金锦书衣,上有“万寿”字样及繁丽的图案,黑漆地泥金楷书题签。   首页有墨绘观世音菩萨像,末页为护法神韦驮像,款署“乾隆戊子仲夏月朔沐手书”,钤“乾”、“隆”连珠玺。经后有题句,钤印有“如如”、“乾隆宸翰”、“入席有余香”、“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7种汉译本,以唐玄奘译本流传最广。全经260字,浓缩六百卷般若经之要义,是佛法之精髓。据《敦煌宝藏》斯3019号记载:“此经原于大般若中疏出,如法华经普门品别之类是也。三藏法师玄奘每受持而有灵应,是故别译以流通。若人清心澡浴,着鲜洁衣,端身正坐,一诵五百遍者,除九十五种邪道,善愿从心,度一切苦厄。”   乾隆皇帝佛缘深厚,从《秘殿珠林》记载可知,在其63岁之前,每岁书《心经》两册;64-84岁时,改为每月朔望书之;退位后,每岁元旦、上元、浴佛日、寿辰及每月朔日各书一册。因此,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乾隆帝手书《心经》,但均为纸本,菩提叶笺本独此一部。探其来历,乃缘于大臣杨廷璋的进呈。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部菩提叶《心经》系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杨廷璋所书,其跋文中述及菩提叶的产地、加工、性状及进呈之事:“粤中广州府城内西北一里有光孝寺,……今此树历千年,其叶似柔桑而大圆。……寺僧采之,浸以寒泉四十日,浣濯去滓,细筋缭绕,薄于蝉翼,持赠远人,比之绡縠。窃思此树来自耆闍,种于震旦,以此灵叶普诸善根,有如贝多,宣示妙谛。谨裁制成册,敬写般若心经一卷。佐以叶一千瓣,恭呈御览。”   乾隆帝得到异地圣物,颇为珍爱,令人制成叶笺,镶以浅豆青色丝绢,尽管叶笺有筋脉凹凸,但乾隆帝的书体依然圆润流畅,墨色光妍如漆。细观前后两图,布局得当,用笔极为工细,人物衣纹线条准确流畅,形象庄严肃穆而又飘逸超然。这件稀世珍品的问世距杨氏写经不到半年。   此品原藏毓庆宫。清《秘殿珠林》及1996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甘珠尔》,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内府泥金写本,以康熙八年(1669年)写本为祖本謄录而成,全部为108卷(夹)。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庆祝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特颁旨御制金书《甘珠尔》。   《甘珠尔》为藏文大藏经之一部。此经为长条散叶梵夹装,外包经袱,上下红漆描金木夹板,彩色经带捆。每夹一函,共计108函。首叶经头板裱磁青纸,上面覆盖红黄蓝绿白五色经帘,中间凹下部分书梵藏对照金字,两边彩绘佛像二尊。装饰纯金欢门,镶嵌珍珠、珊瑚珠、松石等各色珠宝一万多颗。   经叶长75cm,宽28.5cm,由深蓝色磁青纸托裱而成,四周单栏,栏线外泥金描绘八宝缠枝莲纹。经叶两面用泥金精写正楷藏文,分别书写目录和经文,每面写8行。   每函前均附目录,首函有“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御制甘珠尔大藏经文序”,序文和目录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对照书写。经叶以藏文字母为序,依次叠放,每摞经叶的四个立面均饰以泥金彩绘八宝图案,既显示了藏经的庄严肃穆,又避免了经叶叠放时发生错乱。这部珍贵的藏经现分别庋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96函(夹)30523页。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12函(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存:《秘密经》第一至四、九至二十五卷;《二般若经》第一、三、四卷;《大宝积经》第一至三、六卷;《律师戒行经》第一至五、七、九至十五卷;《圣胜法念住经》第一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存:《秘密经》第五至八卷;《二般若经》第二卷;《大宝积经》第四、五卷;《律师戒行经》第六、八卷;《圣胜法念住经》第二、三卷;《三大般若经》第一卷。对照目录,可知台北故宫所存正是北京故宫所缺的部分。这部珍贵的藏文大藏经被战乱分割于两地已有半个多世纪,殊为憾事,唯海峡两岸早日统一,方可使这部《甘珠尔》复为完璧。

  宫中档案   宫中档案以各殿陈设档案为主,还有少量内务府杂项档册。   陈设档案记录各殿物品的陈放实况,以内廷各殿为主,多为清册形式,或逐一记载某一殿阁的所有陈设,或将某殿的物品按类分册登录,如铜器、珐琅、玻璃、金银铜胎、玉器、雕漆器、葫芦器、珠石、佛像供器、木器、自鸣钟、鼻烟壶、书籍、挂轴、手卷、册页、圣容、毡毯、坐缛、铺垫等。其建立的时间,上起清康熙年间,下迄民国初年,皆为考查相关史实的第一手史料,正可弥补时异事殊的诸多缺憾。

  《城隍庙档案》,不分卷。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立,清内务府抄本。每半页9行,行字数不等。开本35.1cm×22.1cm。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官防”印。1册。   此档为清宫内城隍庙陈设档案,共7页,主要记载内城隍庙陈设布局情况。据《大清会典》规定,每年祭禁城城隍之神两次,万寿圣节及秋季选择吉日由皇帝钦点内务府大臣致祭。万寿节行告祭礼,秋季则行常祝礼。光绪十年(1884年)议定,每年十月初十日慈禧皇太后万寿节遣官致祭。每年万寿节及秋季祭神期间还要请大光明殿道士举办道场3日,以示对城隍神之尊崇。   从该档内容看,内城隍庙陈设分山门内陈设及正殿内陈设两部分,陈设布局严谨有序,既合道教之科仪,又合宫中之典制,特别是殿堂正龛所供奉的禁城城隍之神及上下两层10尊纵神使整个庙宇弥漫着一种道家仙气。   清宫内城隍庙的祭祀活动随着清帝的逊位早已停止。此档是研究宫廷宗教文化生活以及恢复内城隍庙原状陈列的重要资料。

 



  《倦勤斋陈设档》,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四周双栏,朱丝栏,版框29.1cm×20.5cm。每半页分为两栏,上栏8行,列陈设物品名称,下栏16行,是对上栏中相应陈设物品的件数、现状、随饰物件、包装、陈设方位等情况的说明。全1册。首、末页残损,存155页。   倦勤斋位于紫禁城外东路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符望阁之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是备乾隆皇帝归政后用以憩息与娱乐之所。因此,其陈设布局系据乾隆皇帝的爱好而设。   据此档记载,斋中设有宝座床11座,上面均铺有毡垫、各色绸缎绣坐褥靠背、迎手并随氆氇毡套、葛布套及凉席等以备四季更换。每套坐褥左、右两旁边分设紫檀嵌玉3块如意1柄,紫檀边糊文锦玻璃容镜1件,红雕漆痰盆1件,边竹股扇1柄。宝座4座,上铺毡垫、坐褥。炕案8张,上面分别设笔筒、笔、各种墨、宋澄泥壁水砚、《御制诗》、花插、玉器、磁器、扇子等。琴桌4张,上面分别摆放插屏、笔筒、玉器、磁器、如意、《御选宋诗》、御制诗、文集等。   斋内各房间均有藏书,以备皇帝随时阅览。收藏《四书大全》、《纲鉴汇纂》、《朱子大全》、《御选唐诗》等经、史、子、集四部中的经典之作共50部100余套,以及乾隆皇帝撰写的《御制诗集》及《御制文集》等。   斋内还藏有乾隆皇帝的《御制生春夏秋冬册页》,董诰、杨大章、朱宪璋、绵亿等人的画册,御制诗意匾,各类挂屏、对联,以及珐琅器、玉器、青铜器、磁器等各类古玩。其陈设风格既丰富活泼又富文人雅趣,合乎乾隆皇帝“耄期倦于勤”的寓意。

  



  据该档册第148页载,斋中藏有《御制书命馆臣入吴三桂擒桂王由榔谕卷识语并诗》册页一册。文见《国朝宫史续集》卷八十九·史学二,末署“乾隆甲寅冬,八十四老人御识”。乾隆甲寅年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据此可以初步断定该档册的立档年代当在乾隆五十九年以后。   此档案是现存倦勤斋4件档案中立档年代最早的一份。档册中所列陈设物品是依该斋的空间位置依次登录的,对于每件物品所在的具体位置均有详细的描述。它是研究乾隆年间倦勤斋室内陈设及恢复原状陈列的绝无仅有的原始资料。

  《钦安殿档案》,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开本35.3cm×22cm。全1册,共19页。每半页8行,每行登录陈设物品一种,包括名称、件数、随饰物件、陈设方位等说明。   此档是故宫现存钦安殿7件陈设档案之一,记载殿内共有大小神龛12座,分别供奉玄天上帝、伏魔大帝及春、夏、秋、冬四令神牌。有纵神32尊,分列于玄天上帝及伏魔大帝两侧。画五龙捧圣的墙上有玄天上帝画像1尊。其余陈设品主要有:玄天上帝神牌3面,红硃油大案1张,香几14件,香炉11个,磁盘1对,花瓶11对,供碗50件,铜掐丝太平有象1对,蜡阡14对,红硃油大小案5张,红漆描金大案2张,法器桌2张,法器22种,青缎绣十团金龙袍3件,青罗缎绣金龙帐幔3份,古铜五供2份,各类灯7件,四色云缎旗20杆,拜垫1块,青白玉山子1座,经桌4张,道经20部,皇经24部,御书黄庭内景外景经1部。   档册中有些物品名下贴有黄纸浮签,上书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六年(1781年)此物品的变动情形,表明宫中对此殿的陈设物品进行过多次查核,为一份复核档。   此档反映了乾隆年间钦安殿内的陈设实况及变动情况,对于研究清宫道教活动、宫殿陈设的变动规律及恢复原状陈列极具参考价值。

 

 



  《钦安殿档案》(乾隆二十一年之一),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签题“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 日立”。全1册,正文共13页,附库收陈设13页。每半页9行,每行登录陈设物品1种,包括名称、件数、随饰物件、陈设方位等说明。开本35.5cm×32.3cm   此档是现存钦安殿7件陈设档案之一。扉页处粘有签条三,分别记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九月二十日、二十六年(1761年)二月二十二日及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一月初五日内臣总管奉旨对钦安殿陈设查核的情况。正文则分殿内陈设及库收两部分。据正文记载:殿内共有大小神龛10座,供奉玄天上帝、伏魔大帝及春、夏、秋、冬四令神牌。有纵神26尊,分列于玄天上帝及伏魔大帝两侧。殿内神龛的分布为:中央正龛1座(随绣金龙帐幔一分),内供玄天上帝1尊,为明代所铸巨型真武铜像。真武披发跣足,脚踏龟蛇,身着青云缎八团龙袍1件,上系白玉带1条(计玉20块)。正龛前有玄天上帝神牌1面。紫檀木龛1座(木龛顶),内供玄天上帝一尊。东、西两侧各置神龛4座,其中东四龛的第一龛供四令牌之春、夏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为伏魔大帝1尊;西四龛的第一龛供四令牌之秋、冬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供奉伏魔大帝1尊。殿内还供有五龙捧圣玄天上帝画像1尊。其余陈设品有:各类神旛18首,红硃油大小供案10张,法器桌2张,香几10个,香炉15个,铜掐丝珐琅太平有象1对,各类花瓶18个,法器22种,经桌4张,经书5种47部以及各种供器等。   库收部分主要有:玄天上帝3尊,玄天上帝神牌2座,伏魔大帝墨刻画像1尊,伏魔大帝画像1尊,北极画像1尊,各类缎绣法衣34件,各类灯8盏,雍正款碗100个,各类神旛14首,龙眼菩提数珠1盘,蜜蜡佛头1个,古铜五供2份,古铜炉4个,香几2个,花瓶1对,磁罐1个,水盂1件,香盒1个,桌案1张,拜垫2块,各类经书77种160余部。

 

 



  档册中多数物品名下贴有黄纸浮签,上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六年(1781年)某物品变动情形及“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总管得意奉旨交包衣昂邦敬征领去××”字样,表明立档后宫中对此殿的陈设进行过多次查核,为一份复核档。   此档反映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间钦安殿内的陈设实况及变动情形,对于研究清宫道教活动、宫殿陈设的变动规律及恢复原状陈列极具参考价值。

  《钦安殿档案》(乾隆二十一年之二),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签题“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 日立”。开本35.4cm×32.1cm。全1册,正文共11页,附库收陈设12页。每半页9行,每行登录陈设物品一种,包括名称、件数、随饰物件、陈设方位等说明。部分物品名下粘有黄纸浮签,载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某些陈设物品的变动情况,是一份复核档。   钦安殿是清宫供奉真武大帝及关帝的道教神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殿内恭悬乾隆皇帝御笔额匾“统握元枢”和嘉庆皇帝御书匾“道崇辑武”。此档是现存钦安殿7件陈设档案之一,内容分正文及库收两部分。   据正文记载:殿内共设大小神龛10座,供奉玄天上帝、伏魔大帝及春、夏、秋、冬四令神牌。纵神26尊,分列于玄天上帝及伏魔大帝两侧。殿内神龛的分布为:中央正龛1座(随绣金龙帐幔一分),内供玄天上帝1尊,为明代所铸巨型真武铜像。真武披发跣足,脚踏龟蛇,身着青云缎八团龙袍1件,上系白玉带1条。正龛前有玄天上帝神牌1面。紫檀木龛1座(嵌白玉1块),内供玄天上帝1尊(白玉胎)。东、西两侧各置神龛4座,其中东四龛的第一龛供四令牌之春、夏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为伏魔大帝1尊;西四龛的第一龛供四令牌之秋、冬2座,第二、三龛供奉玄天上帝各1尊,第四龛供奉伏魔大帝1尊。殿内还供奉五龙捧圣玄天上帝画像1尊。其余的陈设品有:各类神旛18首,红硃油大小供案10张,法器桌2张,香几12个,炉16个,乾隆款蓝磁香盒1个,铜掐丝珐琅太平有象1对,各类花瓶18个,分别插有铜、木灵芝花及玉堂春宝贵绢花等,法器22种,宣石海灯1件,羊角套头戳灯4对,经桌4张,经书5种47部,以及各种供器等。

 

 



  库收部分陈设物品主要有:伏魔大帝墨刻像1尊,伏魔大帝画像1尊,北极画像1尊,各类缎绣法衣34件,各类灯8盏,雍正款碗100个,古铜炉2个,龙眼菩提数珠1盘,洋漆炉盘1个,磁罐1个,花瓶1对,桌案1张,水盂1个,花褥1件,经袱30个,各类经书74种130余部。   此档反映了乾隆二十一年至四十一年间钦安殿内的供奉及陈设实况,对于研究清宫道教活动、宫殿陈设的变动规律及恢复原状陈列极具参考价值。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分架图》,不分卷,不著编者,清嘉庆内府写本。版框36.7cm×22.6cm。1册1函。硬面折装,浅黄绫装裱。   清乾隆皇帝诏修《四库全书》时已届63岁高龄,深恐不能亲睹其成,遂命大臣从全书中撷取精华,缮为《四库全书荟要》,既可求精,又可求速。这部丛书收录书籍463种,卷帙为20,828卷、12,000册,其数量分别占《四库全书》的七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依照《四库全书》的式样,《四库全书荟要》先后缮写了两部:一部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完成,贮于宫内御花园摛藻堂,民国年间因避敌南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部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完成,贮于京郊长春园味腴书室,咸丰十年(1870年)毁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   此图册系原始陈设档案,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了《四库全书荟要》各书列架分层顺序摆放的情形。每半开记录1架书籍,内分4横格,表示码放的层数;每横格内分4纵格,表示每层码放的摞数;每纵格内再划横格,4—6格不等,写有书名,显示分函情形。其中,经部有《十三经注疏》、《书纂言》、《春秋传》等,共6架;史部有《二十四史》、《通鉴辑览》、《春明梦余录》等,共10架;子部有《家语》、《说苑》、《御制律吕正义》等,共6架;集部有《词综》、御制诗文集、《于湖集》等,共10架,四部合计32架。全册用楷书恭敬缮录,纵横有致,形象地反映了当年《四库全书荟要》的陈设实况。



  此图另有1933年故宫博物院影印《天禄琳琅 四库荟要排架图》本。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钦安殿陈设档》(道光二十年之一),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签题:“钦安殿陈设档,道光二十年 月 日立”。开本35.9cm×23.5cm。全文共21页。每半页8行,每行登录陈设物品一种,包括名称、件数、随饰物件、陈设方位等说明。   此档是现存钦安殿7件陈设档案之一,内容分殿内、殿外及天一门陈设三部分。   殿内陈设主要有贴金木架龛,紫檀亭室龛,东、西重檐龛等各类神龛13座,其中正龛一座为贴金木架(随青罗纹绣金龙幔帐一分,计6件),内供石青妆缎坐褥一个,上面端坐玄天上帝一尊(铜胎镀金)。玄武身着青缎绣十团龙袍一件,系包黄缎嵌白玉素带板(大小20块),脚踏龟蛇一分,手持宝剑一把。其余各龛分别供奉玄天上帝、伏魔大帝及春、夏、秋、冬四令神牌。纵神26尊,分列于玄天上帝及伏魔大帝两侧。画五龙捧圣的墙上有玄天上帝画像1尊。其余的陈设品主要有:玄天上帝神牌3面,关圣神牌2面,伏魔墨刻神像1尊,伏魔大帝画像1尊,北极画像1尊,古铜五供11份(计55件),各类神旛16首,红漆描金卷书大案2张,供桌8张,铜珐琅宝瓶太平有象1对,香几14个,香炉4个,蜡阡10个,各类花瓶13个,碗118个,灯4件,法器10种,皇经24套,赵孟頫金书道德经1部,御书黄庭内景外景经1部。   殿外陈设主要有:铜镀金重檐元亭1座,内供旗纛神牌1面。青缎白七星大旗1面。各类灯7盏,各类炉3对,神旙14首,铁八卦焚化炉1件。

 

 



  天一门陈设有:斗香桌1张,锡里盘1个,黄缎拜垫1块,黄云缎桌套1件,小栽绒毯一块,黑漆描金插屏1对,高上玉皇本行集经9本,金刚经7本。   此档与另一份钦安殿陈设档虽立档年代相同,但此档所载陈设物品比前者所载内容丰富得多,特别是法器的种类及天一门陈设方面更为明显。这种变化与钦安殿举办道场活动的情况应有一定的关系。它对于研究清宫道教活动、宫殿陈设的变动规律及恢复原状陈列具有参考价值。

  《钦安殿陈设案档》(道光二十年之二),不著编者名氏。清内务府抄本,签题“道光二十年 月 日立”。开本35.2cm×22cm。全文共22页。每半页7行,每行登录陈设物品一种,包括名称、件数、随饰物件、陈设方位等说明。   此档是现存钦安殿7件陈设档案之一,内容分殿内、殿外及天一门陈设三部分。   殿内主要有贴金木架龛,紫檀亭式龛,东、西重檐龛等各类神龛14座,分别供奉玄天上帝、伏魔大帝及春、夏、秋、冬四令神牌。纵神26尊,分列于玄天上帝及伏魔大帝两侧。画五龙捧圣的墙上有玄天上帝画像1尊,伏魔大帝墨刻神像1尊,伏魔大帝画像1尊,北极画像1尊。其余的陈设品主要有:古铜五供11份(计55件),各类神旛16首,红漆描金卷书大案3张,红漆描金供桌3张,红硃油大小供案10张,珐琅太平有象1对,法器桌2张,香几10个,香炉16个,乾隆款蓝磁香盒1个,铜掐丝珐琅太平有象1对,各类花瓶12个,碗150个,灯7件,法器9种,经书6种及各种供器等。   殿外陈设主要有:铜镀金重檐元亭1座,内供旗纛神牌1面。青缎白七星大旗1面。各类灯5件,各类炉3对,神旙14首,铁八卦焚化炉1件。

  



  天一门陈设有:斗香桌1张,锡里盘1个,黄缎拜垫1块,黄云缎桌套1件,小栽绒毯1块。   此档与另一份钦安殿陈设档虽立档年代相同,但此档所载陈设物品比后者所载内容少。将两份陈设档进行比较研究可观察出其变化情况,对于研究清宫道教活动、宫殿陈设的变动规律及恢复原状陈列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