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也要从娃娃抓起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13:37
据报道,广州有一名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开学后发现自己不再是小组长了,回家后便对他爸爸发起了脾气,还对他爸爸说:“你赶快买些礼物送给老师,好要回‘小组长’”。小男孩还说,当小组长有许多小同学找他玩,现在不是小组长了,找他玩的人也就没有了。
看来中国人从小就具备了官本意识,年少时便知当官的好,否则不能连小学二年级的孩子都知道被“罢免”不是好事,要通过送礼、托人情,才能重新当上失去的“小组长”。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正如小男孩所言,自从当上了只管收作业的小组长,小同学都主动找他玩儿,那么多人都听他的,小男孩的虚荣心自是满足。这就是小男孩为何在被“罢免”后执意让老爸“送礼”的原因。
歌德说:“儿童是现实主义者:他对梨和苹果的存在深信不疑,正像他对自己的存在深信不疑一样。”通过歌德的理论,我们可以找到小男孩要重新当上小组长的原因,小男孩想当小组长,是因为他对这个小组长能给他带来快乐深信不疑。快乐是什么?收同学的作业,还可以管那么多同学,大家都主动跟他玩,这就是“快乐”,这就是“权利”带给他的快乐。一旦这样的快乐消失了,他就不再“快乐”了。为了重新找回快乐,只好让家里人给老师送礼了。
笔者认为,在我们更多地指责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将目光投到大人的身上呢?孩子的所做所为,跟大人们是有着很大的关联。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跟大人的说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时候,孩子们在不知正确与否的情况下,一味的模仿大人,并往往会引以为荣。让家长给老师送礼,就是模仿大人的典型事例。在很多小学,很多小学生都在这样做。孩子只知道给老师送礼的好处,但绝对意识不到这是“腐败”。也就是说,这就是孩子与成人的区别。如果用审视成人的眼光看待未成年的儿童,对儿童来讲是不公平的。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成人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孩子是祖国的栋梁,是共和国的未来和希望,把握好孩子们的未来就是把握国家的未来。不过,一个再要求进步的孩子他都需要一个榜样来激励、鼓舞他,这样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才会有目标,而大人们则是最好的活物。孩子们的行为方式都在向大人看齐,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说,要从娃娃抓起,先要成人先作出榜样,否则“从娃娃抓起”就会变成空谈。可现在的成人们又在做着什么呢?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剧,都可以看到腐败的案例,而这在不经意间,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们。他们也许分辨不清对与错,看不到腐败的深层问题,却可以知道官越大,送礼的人就越多,得到的好处也就越丰厚。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自然不免也会成为“腐败分子”。
要想清除孩子们的腐败意识,必先根治成人的腐败行为,孩子不是罪恶的根源。如果不能从腐败的源头入手,那么反腐败,真的就要从娃娃抓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