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白毛女该嫁黄世仁”凸显价值观错位——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1:58:44
    大众日报:“白毛女该嫁黄世仁”凸显价值观错位
2009年10月16日 10:18 来源:大众日报   【字体:↑大 ↓小

  《文艺报》资深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相关话题。熊元义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90 后女生小谢站起来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长江日报》10月15日)

 

  “ 白毛女该不该嫁给黄世仁”,如果放在数十年前,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如今,却还真成了一个引发讨论的话题。显而易见,无论是“仇视黄世仁”,还是“可以嫁给黄世仁”,这都隐喻着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日渐多元的今天,出现“愿嫁黄世仁”的现代“白毛女”,也不足为奇。

  只不过,“黄世仁”和“白毛女”不仅代表着富有和贫困两个不同的阶级,还富有正义与邪恶对立的意味。按照我们的理解,喜儿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而黄世仁则是丑陋与邪恶的代表。当年《白毛女》在延安演出期间,就曾有战士忍不住要枪毙了黄世仁;即使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也迟迟不愿与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握手。每个人都痛恨黄世仁,并不是金钱本身有多大的罪过,而是他攫取金钱的过程充满了罪恶,并且在攫取金钱后为富不仁,也就是说他虽然富有却灵魂肮脏。而对于喜儿来说,她所要嫁的是一个人,而绝非金钱。也就是说,金钱的富有掩盖不住人格的卑贱。这是喜儿拒绝黄世仁的理由,也是我们为之击节叫好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喜儿不能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注定与黄世仁永不妥协,抗争到底。而事实上,如今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的,仍是尽量消灭“黄世仁”——邪恶的富有与卑贱的人格。就算是有个别“白毛女”被“黄世仁”富有的外表迷惑,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信仰。

  是故,不管社会怎么变迁,黑白始终分明,正义始终不能向邪恶低头——就算是在今天和未来,“白毛女”还是“白毛女”,“黄世仁”还是“黄世仁”,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是最为基本的人类信仰价值。可吊诡的是,在时下一些人的眼里,“黄世仁”却被误读成了风度翩翩生活优越的富人,所以“ 嫁了也无妨”。将“黄世仁”简单地理解为富有和良好的生活状态——这就不是什么价值观的嬗变了,而是基本信仰的流失。

  其实,“嫁黄世仁”也好,傍大款也罢,这不过是多样化价值观之一种。同样是女大学生,有人傍大款,有人勤工俭学,有人奋发图强,有人花天酒地。那种偏离公平正义基本诉求的价值观念,只是部分人的“机会投机”,折射出社会结构性问题催生的某种功利社会生态。 完全不必过度担忧,更没有必要将之单列出来,人为渲染放大成一种群体标签。陈一舟 赵志疆    
    长江日报:对“白毛女爱情观”不必过于惊诧
2009年10月16日 08:42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文艺报》资深编辑、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提到年轻人中流行的“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现场有两位女生表示赞同,引起网友热议。

  从舆论反应看,以今律古“前卫”的观点,让很多人不安。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者有之,愤而大骂“90后”脑残者有之,苦口婆心作悲天悯人状,劝小女生迷途知返者有之。

  激愤之语,建基于自己头脑中预设的虚拟标靶,而罔顾了青年人发言的假设前提:发生在现代。喜儿或许是个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黄世仁则是事业有成的明星企业家,想法我们未必能接受,但一个人有他人不可接受的想法不是犯罪,有多少学生如此认为,并没有数据,由一个案例推及一个群体,推及一种社会心理,可能反应过度。

  百度知道里《白毛女》词条,有如下句式“通过喜儿父女悲惨遭遇,深刻揭示……愤怒控诉了……热烈歌颂了……形象地说明了……”。前天新闻说,中国网友总结了十大最讨厌词句。而上述句式显然说明在当年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和宣传更是会包含各类复杂因素,它使得人们只有一种观念,一个视角,而青年人的发言是一种解构,你可能觉得挺悲哀,但不能视如不在。

 

  据说这个故事当年公演时,有战士要枪击饰演黄世仁的演员。现在的“白毛女爱情观”,其实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文化多元的诉求。这不是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的脑残,而是剥离了一切政治、阶层等纷繁因素后,一个青春期女生对爱情,对生活现实的一种纯属个人的见解,未必妥当,但是真实的,对待它的方式并不只有愤怒。余华说,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的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假如今天以今律古的假设出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荒谬,那也说明当今某种大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也不是没有瑕疵的。(李晓亮)  
    齐鲁晚报:黄世仁咋成了“如意郎君”?
2009年10月16日 08:41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少数人主张"白毛女应嫁给黄世仁"不奇怪,也不要紧,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多起来,则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

  10月15日《长江日报》报道,“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近日,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时说。“90后”女生小谢则说,“为什么不能嫁给黄世仁呢?即便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白毛女应嫁给黄世仁”的观点,以前在网络上也出现过。不要说是以前,就是今天,许多人也无法接受。这是因为,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白毛女和黄世仁分属两个对立的阶级,他们是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且觉悟的白毛女还要打倒黄世仁来解放自己。

  其实,在一些人眼里,白毛女和黄世仁只是两个符号,并且代表了两种人:一种是年轻、善良但贫穷的女孩子,一种是年老、富有、欺压穷人的恶霸。因此,他们不过是借白毛女和黄世仁宣示了一种婚姻观——为了物质和金钱,女孩子可以嫁给自己不爱却很有钱的人,即便年纪大、人品差也不要紧。

  这种婚姻观显然是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在一些人眼里,金钱多少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格的高下优劣反倒是无关紧要的事。对金钱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女孩义无反顾地“舍身取钱”。

  当然,用什么样的标准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是一个很私人化的问题,别人不必说三道四,而且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把金钱放在第一位的婚姻观,我们也不妨容许它存在。但是,有少数人主张“白毛女应嫁给黄世仁”不奇怪,也不要紧,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多起来,则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人们凡事都只讲实惠,什么情感、正义都变得一钱不值,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殷国安
    90后女生愿嫁黄世仁:社会演变成对权钱的膜拜?
2009年10月16日 05:07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用列宁的这段话,来观察当今某些媒体和公众对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的评价,显得十分贴切。

  最近,就有这样一条引人关注的新闻。一名90后女大学生提出,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专家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在年轻人中流行,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如今对权钱的膜拜。

  关于这条新闻,某家网站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辩论栏目,正方是赞同上面这位女生想法的,反方是反对的。网友在后面的留言已经接近千条,比如说现在的大学生非常天真、非常现实之类,有的还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悲哀”的地步。

  讨论是如此的兴师动众,但这条新闻告诉我们的,其实只是两名具体的学生(还是匿名)的个人想法。换言之,这是一个个例。依靠这个个例,显然无法对“90后”的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恋爱观做出评价。但公众的讨论边界显然是大大越过了这两个具体的女生,包括专家在内,这不仅仅是针对整个“90后”,而且扩大到针对所有的年轻人了。

 

  这种仅仅通过个例就对整个群体进行解读的做法,常常会带来尴尬,最典型的就是这两年对“80后”的评价。媒体报道某些“80后”不爱学习、玩世不恭、追求大款的例子,于是社会上到处是一片质疑,“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去年四川大地震后,又有媒体报道“80后”如何支援救灾的案例,于是社会上又扬起一片赞扬之声,说“80后”是未来的希望等等。难道先前那个“垮掉”的“80后”是被地震震醒的吗?显然不是。只是一直以来,我们对这个群体的评价太依赖个例,在没有看清这个群体全貌的情况下就下了结论。

  如今,“80后”已经渐渐退出了媒体的视线,“90后”被推到前台。关于后者的新闻也更加抢眼,什么“90后”如何不能吃苦如何前卫等等。眼下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个群体的性观念,比如某家网站甚至做出了这样的策划:谁来拯救“90后”不靠谱的性早熟?!其实,仔细看看这些新闻,几乎都没有详细的调查数据,而都是具体的个例,比如“90后贱女”、某段据传是“90后”的QQ聊天记录(内容涉及露骨的性爱内容,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就是“90后”的聊天记录)。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人会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找到这样的例子一点都不难。但要是通过这样的例子就对这一群人进行整体性评价,显然是不客观的。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美国学者提出了精确新闻学的概念,即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但到目前为止,关于“80后”、“90后”的报道,我们的媒体很少有这样的精确调查,基本上都是以个别代替一般,让个别人的行为看上去像是这个群体的普遍行为。一些关于这个群体的评论虽然看上去意境深远,但其依据都是这些例子。个别专家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思考的情况下就通过媒体发表意见,也助推了这种误导。

  因此,对于年轻一代,对于“90后”,我们不能过分纠缠于那些具体的个例大做文章,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学者,要想客观地了解这群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就是对他们进行深入、精确地调查和分析。(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