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观dia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45:04
  -
建构主义者四点共识

(1)    学习者依靠自身建构自己的知识

(2)    新的学习依赖于现有的知识水平

(3)    社会性互动能够促进学习

(4)    有意义的学习发生于真实的任务和情境(可是模拟情境)之中

 

 

一、皮亚杰的结构与建构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不是外部世界的简单反映(经验论),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展现(预成论),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图式不断协调,建构,逐渐形成一系列由低到高的图式(即认知结构)的过程。

人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事物的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刺激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是认知结构数量的增加,是一种量变,顺应是指当外界刺激信息不能被个体所接受时,个体调整原有认知结构,以吸收刺激信息的过程,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是一种质变。个体就是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达到与周围世界的平衡。

皮亚杰进一步将同化和顺应发展成为包括“内化”和“外化”的双向建构理论:

内化建构是指人的建构活动一方面产生了以逻辑范畴为代表的人类智慧的基本结构

外化建构是指广义的物理知识也正是在建构活动中生成的。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从历史的观点,在社会环境之中,在同社会环境作用不可分割的联系中研究意识和心理发展。人的心理过程变化是以特殊的“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其中重要的是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词系统。通过这些中介工具的影响,人能在改变环境的同时,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使自己的行为更具理性和自由度。

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为个体学习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促进。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以维氏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同时考虑主客观知识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说明个体知识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共识相适应时,个体才有可能发展。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马秀芳,中国电化教育工作者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