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另一个冰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26:41

我教“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时,其中有两节课是专门讲“如何从政治运动中的简报、文件中获得文学史料”。我主要讲了批判胡风、批判胡适、1957年反右运动和文革中的此类问题。

 

    中国所有的政治运动,基本保留了一个习惯,就是运动中凡被批判的对象,都有较为完整的“批判言论集”、“罪行录”一类史料保留下来,这些史料在当时都是 “供内部批判”的,但当那些政治运动成为历史后,这些史料有可能脱离当时的政治处境,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史料来源。当时整理和印刷这些材料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所以对收集的材料通常不可避免地带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些史料一般不可能作为正面的材料使用。但这不等于这些“捏造”的材料没有史料价值。至少这些史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史料线索,或者提供了一般情况下难以为人所知的属于私生活领域中的一些背景,这些材料对于开阔研究者的思路和让研究者意识到更复杂的社会生活,都很有帮助。这使本来供“批判使用”的材料,在政治运动成为历史后,获得了另外的价值。这些材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收罗材料的专业性,在客观上具有保留历史的作用,虽然这不是编纂者的本来目的,但当一种材料客观上承担了保留材料的作用时,它自然也就获得了史料地位。这些史料一般包括相关政策文件和批判材料两部分,以内部发行为主,但也有一些公开出版的材料。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这些史料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有很大帮助。在目前关于冰心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1957年她的真实想法和心情。当时新华社出过一套《内部参考》,在1957年第2212期第24页上,刊载了一篇当时人民日报记者林钢对冰心的访问记,这个材料,对人们理解冰心就很有帮助,文章是这样的:

 

    冰心认为:“和风细雨这个方针是英明的,可惜晚了。三反五反时为什么不提?肃反时为什么不提?现在共产党整自己的党员了,强调和风细雨了。”她对徐懋庸写《论和风细雨》,有很大的意见:“这个人,写这样的文章”。

 

    冰心对肃反有很大的意见:“肃反的时候,我不在国内。也许我来说些话较为公允。我听朋友们介绍了情况。那是近乎残酷的。多少老教授受到了伤害。我有些朋友,在敌伪时期,蒋介石统治时期,坐过牢。受过苦刑。从敌人的狱门出来,他们的腰板更硬了。肃反运动中,他们无辜地挨了整。这一回却像是抽掉了脊梁骨似的,成了软体动物,再也直不起来了。学生们斗争他,朋友们见了不理他。最残酷的是,又要他活着,要他教课。不应该那么做。这太过火了。许多做法是违反宪法的。有些人自杀了。这不是平常的损失,这是我们队伍,向科学进军的队伍中少了几个人。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们的工作。这种做法不合中国传统。国家丧失了元气,学术方面倒退了好几年。再不整风,那真将不堪设想。好的教授没有了,好的科学家没有了,好的医生、好的护士没有了。”

 

   “肃反的时候,高等学校里提出了5%的控制数字。如果这个单位只有两个反革命分子,就在找三个补上;若有二十个反革命分子,他也只挑五个。这怎么会不乱!”

 

   “士可杀,不可辱”。知识分子受了伤害,是终身不忘的。这个问题应当作个交代。现是,共产党员把他们打了一巴掌,扬长而去。他们心上的伤不治愈,整风要他们说真话是不可能的。最近听有一个人说:“我不觉得党内党外有什么墙”。这并非由衷之言。我知道这人就有一肚子冤。他是一次被蛇咬,千年怕麻绳。他怕整风过去再要遭不幸。

 

   “我知道共产党人中也有被斗错了的。他们也有意见,为什么不说?应该说出来!不然,又要写出个斯大林来!”

 

   “我在国外的时候,从报纸、传记、秘闻录、电台广播,知道了许多斯大林的事。回国来却见把他奉为圣人。直到他死了,赫鲁晓夫一揭发,才知道了比我原先知道的更要严重得多的事实。党的领导难道不知道斯大林这些事吗?我们中国也吃过他的亏?为什么他死了,叫全体同学等着他死?有的学生听到死讯还昏厥过去。那个时候,我一句话也没有说。许多人,没见过斯大林,也不了解斯大林,写了多少纪念文章。真是可笑。我的女儿把魏巍的文章抄在了日记本上,现在翻开一看,每一句每一字都成了讽刺”。

 

   “毛主席是真正的中国人。可是,现在似乎什么事儿都要毛主席出来讲话。这怎么行?这回整风以后,一定要订出一个制度来。现在的制度不合理。否则,毛主席死了怎么办?难保不出个斯大林。”

 

   “毛主席说,春暧花开还得等二年。我看也是这样。”(不知她从哪里听到毛主席这么说的,她讲了几次)

 

    她对报纸也提了意见。“党号召我们谦虚,要独立思考。报纸却教育人民夜郎自大。国内报道,所喜不报忧;报道资本主义国家,报忧不报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没有什么好处。人民不知道独立思考,没有材料独立思考。”

 

    我代副刊向她约稿。她在称赞文汇报以后,说:“人民日报的副刊办不好,它只能登正面文章”。我说:“我们的副刊也可以登反面文章”。她说:“登反面文章也办不好,它是党报副刊。”

 

    我这一次访问冰心,原来是要请她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谈自己的感受的。她拒不愿谈,说:“这是早有定评了的,我没有什么新意见。”我向这上面引了几次,她都拒不愿谈。不知道是什么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