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26:08

面积:2234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翁源县


代码:440229
邮编:512600
驻地:龙仙镇
拼音:WengyuanXian
区号:0751
车牌:粤F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南部,北江支流翁江上游,东靠连平,南接新丰,西邻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9′22〞-114°18′15〞,北纬24°7′4〞-24°40′。全县总面积2234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6年)。全县最高峰为海拔1300米,最低点为海拔10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3℃,最高气温为39.2℃,最低-5.1℃,无霜期为305天,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801.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60.4毫米。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历史沿革

·                                 • 自然地理

·                                 • 行政区划

·                                 • 民族人口

[显示全部]

翁源县-基本概况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户籍人口38.8万人,面积2158平方公里。辖7镇1场156个村委会。县领导机关驻龙仙镇。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778毫米,无霜期312天。耕地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8万千瓦。煤、铁、铅、锌、钨等矿产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东华山、水龙宫、仙狮洞、书堂石、湖心坝客家群楼和葸茅岭八卦围等。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

翁源县

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8.02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长速度创近20年新高。其中第一产业9.5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8.07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10.37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比重由36.6:26.2:37.2调整为34.2:28.8:37,产业结构调整朝着更加合理的趋势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来源于翁源的财政总收入2.1亿元,增长4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04万元,增长34.35%。国税税收收入完成8222万元,增长25.8%。地税税收收入完成8638万元,增长24.4%。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077元,增长21.9%;农村人均纯收入3872元,增长8.2%。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成效明显。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蚕桑2.7万亩,特色水果7.7万亩,花卉1.3万亩,黎蒴12万亩。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5.9亿元,增长8.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发展潜力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2007海峡两岸暨第五届广东省兰博会,积极参加“红三角”经贸洽谈会、泛珠三角经贸交流会、2007年韶关市经贸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新签合同41宗,合同金额17.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5亿元;其中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0宗,实际利用外资1519万美元,增长76.4%。

翁源县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完成了县城建设一路、环城北路、前进路改造工程。安装县城视频监控系统和交通红绿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城西区建设取得进展,总体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业园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八泉大道、德政路已进入动工建设阶段,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检察院、法院大楼等建设正稳步推进。

维护稳定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全县安全生产统计指标连续下降,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人民调解庭建设和“三规范一创新”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发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五五”普法扎实推进,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治县进程加快。认真落实信访和维稳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民生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妥善解决企业改革、山林水利纠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一年来,县信访部门受理信访案件235件,比上年下降6%,办结率98%,为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翁源县-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翁源就有人类活动。战国时期,翁源地属。秦为南海郡。两汉属荆州府桂阳郡浈阳县地。晋属始兴郡,仍浈阳地。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从浈阳县地析置翁源县,隶属衡州。陈又分属清远郡。隋废郡仍为

翁源县

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省诸郡,于始兴县置广州总管府,翁源隶焉。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翁源自广州析隶韶州。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曲江廉平、福建两乡与翁源太平合置建福县,亦属韶州,历时九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废建福,太平并回翁源。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翁源并入曲江,隶广东道韶州路,翁源立巡司,谓慰宣司。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翁源复县,改属英德路。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翁源又并入曲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上季又复县,改称岑水县,隶韶州府;次年3月(有说同年下季),岑水复名翁源。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翁源其名,系因山水而得。据明《嘉靖翁源县志》记载:县境之东有名山,高耸秀拔,顶有灵池,古名灵池山(今南浦桂竹翁山),池中有泉水八处,谓之八泉,曰:涌泉、温泉、香泉、甘泉、震泉、龙泉、玉泉、乳泉。泉水四时不涸,昔有二仙翁游息于此,居民饮其水者多寿。泉水汇而成河。故山名翁山,水名翁水。县亦以此起名,意为翁水之源也。

翁源县-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翁源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挨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东经113°39´2"至114°18´5",北纬24°07´30"至24°37´15"。东西极端长6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

翁源县



地形

县内属半山区丘陵地带,群山环抱,连绵起伏,山脉多为自东北—西南走向,地势亦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千米以上山峰有13座。最高峰为北部的七星墩,海拔1300米;次为南部青云山,海拔1246米;东部雷公礤,海拔1219米;最低点是官渡,海拔100米。中部多为中低山脉及零散土丘。山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80%。山脉之间多为中小型盆地及河流冲积的阶地,盆地方圆几十公里或几公里不等。由于中上石炭系壶天群灰岩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在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很多,全县已发现较大溶洞107个。地貌表现千姿百态,地形较为复杂。

地质

地质发展史

翁源县在上古生代时期,距今约400亿年,处于南岭准地槽发展时期沉积巨大厚度的复理石、砂页岩建造。随后,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发生了强烈隆起,引起了一系列的褶皱断裂,岩层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构成了现有基底的褶皱形态,并在泥盆纪沉积前存在一个侵蚀面,表现为下泥盆纪桂头群底部存在砾岩层,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泥盆纪变质岩上,沉积了下泥盆纪(D1)陆相磨柱石沉积建造。到中泥盆纪,南岭地槽复活,海水由西向东侵入使本区处于浅海泻湖相环境,沉积了东岗岭组碳酸盐及砂页岩沉积物。由于海水时进时退,从中泥盆纪后期至下石炭纪沉积了以海浸为特色泻湖,浅海相沉积碎屑岩、碳酸盐沉积建造,而且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建造为主。到了下石炭纪,海水进退频繁,沉积了以海退为特色的海陆交错相测水含煤组建造。中石炭纪以后,地壳继续下沉,海水淹没了翁源部分地区,使之处于深海之中,沉积了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灰岩。此后,受印支运动强烈影响,使地壳又逐渐上升为陆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地质年代里,遭受雨水溶蚀,形成了今日所见喀斯特地形,表现在地层顺序上缺失了二叠系和下三叠系的沉积物。印支运动后期,到了上三叠纪地壳才缓慢下沉,在局部地段沉积了海陆交错相的含煤碎屑沉积物,从上三叠系底部角砾岩不整合于中上石炭系之上,证明大规模的燕山运动使本区进入一个较大的构造旋回。全县大部分地区继续上升,燕山运动有大量黑云母花岗山岩入侵,地壳不断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从燕山运动开始,地壳发生变动,局部海水变迁,在断裂凹陷盆地中又沉积了一些下侏罗系海陆交错相的含煤砂页岩建造,从下侏罗系兰塘群底部含煤砂页岩层,以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系或石炭系之上足以证明。到了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发生了大规模褶皱、断裂,伴随大量岩浆侵入。由于燕山运动的持续发展,岩层再一次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以北东为主的褶皱形态和断裂,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本县北部和南部地区,此期岩浆携带大量金属成矿物质,在晚期形成了以高温气成脉状黑钨矿为主含的多金属矿体,在花岗岩体外围接触带附近形成了矽卡岩型为主的等多金属矿床。

由于燕山运动的地质作用,使全县普遍隆起,进入了长期风化剥蚀阶段和山间陆相盆沉积阶段,如滃江上游龙仙到江坝一带,沉积了陆相红色砂页岩沉积建造的上白垩系流纹质、凝灰质红色砂页岩,其底部砂砾岩中还含有花岗质的长石砂岩和花岗砾石。

到了新生代,进入喜马拉雅山的构造阶段,翁源全境表现为地壳普遍上升,第三系很少分布(仅在县城北东桂竹水库北面见有),第三纪本区处于上升为主的风化剥蚀,这从第四系底部普遍存在的巨砂泥层可以证明,其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很差,粒径大者数米,一般为10~30厘米,到了第四纪中期才开始在山间盆地、凹陷地带及河流两岸堆积了第四系的含砾粘土层。滃江两岸的低山岗上的砾石(如县城东石子下、江尾葸岭的走马岗、仙鹤到坝仔的鹤子岗、坝仔到江尾的荒垌岗、翁城到新江的山岗)是古河床上升的结果。新构造运动存在的另一个特征是周陂高石桥温泉的喷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翁源县



青云山大断裂活动还在继续,从跃进水库蓄水量的减少,以及沿此断裂带南端礤下陈村水库日益干枯、渗透(漏水)等情况来看,可以证明新构造运动还在继续活动,其破坏作用突出表现为滑坡、塌方和极灵敏传播地震波等。

地层

县境地层发育较为完整,自老到新地质年代有:前泥盆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三叠系、下侏罗系、上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1.前泥盆系(D2)
轻微变质泥质岩,由灰黑色千枚况状页岩、板岩或灰质页岩及硅质岩(变质云母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组成。
2.泥盆系(D)
(1)中下泥盆系桂头群(D1-2)厚度500米以上
下部:灰—灰黑色或浅紫色块状石英砂岩和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页岩,靠底部还有烁石层。
上部:为浅色石英砂岩,往下还见有浅色厚层状含砾石石英砂岩,底部夹有1~2米左右的砾岩数层。
(2)中泥盆系东岗岭组(D2)厚度约500米
下部:浅色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偶见薄层砂岩,夹浅色泥灰岩,近底部泥质粉砂岩中含铁质,靠顶部为泥灰岩,钙质粉砂岩和灰岩组成。灰岩中有瘤状、条带状构造,中间夹青灰色钙质泥质岩,偶尔有砂岩薄层,底为青灰色钙质白岩薄层。
下部:泥灰岩含铁质较高,铁、铜、硫、铅、锌主要贮存此层中。如礤下陈村,周陂龙田、坑尾肖屋、山尾,新江凉桥,铁龙新子山,松塘中村等铁矿或多金属矿多是产于该地层中,此层盛产腕足类化石。
(3)上泥盆系(D3)厚度1125米,由天子岭组及帽子峰组组成
天子岭组
中下部:为中厚层状,花斑状灰岩夹薄层状粉砂质灰岩(花斑是白云质及泥质组成),嵌于灰岩中,可互相连成条带,瘤状构造,在厚层状灰岩中可见有同心环状的“藻类化”痕迹,最底有薄层泥质灰岩,厚度为725米。
上部:灰—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产腕足类化石,云南贝YunnaneiIa及短咀贝PoaronYnenasP,厚度达100米。
帽子峰组
钙质页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有管状砂岩及管状粉砂岩,颇有特征,尚有炭质页岩及中粒砂夹层,厚度达300米。
3.石炭系(C)
本系岩层厚度1040米,由下石炭统孟公坳段、测水段和梓门桥段及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组成。主要分布于滃江流域一带丘陵地区,整合覆盖于泥盆系之上。
(1)下石炭系孟公坳段(C1Ym):为浅海相碳酸盐与砂泥质沉积物,其岩主要为灰岩、泥灰岩、钙质砂页岩,厚度大于160米。
(2)下石炭系石凳子段(C1ds):属浅海相碳酸盐建造,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页岩含贵州珊瑚(Kweienowphyuon,sp)长身贝(Gigantoprodctos,sp)及海百合茎厚度大于250米。
(3)下石炭系测水段(C1dc):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砂页岩组成,岩性以粉砂岩、页岩夹灰岩、含菱铁矿结核,在炭质页岩中见有7~11层煤线,可采煤层3~7层,岩层厚度170米。
(4)下石灰炭梓门桥段(C1dz):岩性特征为中厚层状,灰至深灰黑色灰岩,间夹泥岩,含燧石条带,厚度不清,与中上石炭系壶天群呈过渡关系。
(5)中上石炭系壶天群(C2+3),岩层总厚度460米,整合于下石炭系之上。
浅白色、浅红色或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上部富含燧石条带,下部稍含燧石结核。
4.上三叠系(T3)

翁源县


为海陆交错相碎屑沉积岩,岩性为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煤层(无工业价值),底部含有烁石层,岩层厚度大于400米。呈角度不整合于中上石炭统壶天群之上,仅出露于县城西北方向的铁龙一带。
5.下侏罗系(J1)
县城西南的官渡及东南部跃进水库一带仅见下侏罗系兰塘群,为海陆交错相含煤碎屑沉积岩。岩性下部为砂页岩,砾岩夹灰岩及煤层(厚度小、煤质差,无工业价值);上部为砂页岩,砾岩,总厚度大于1000米。不整合于古生代下石炭系或泥盆系之上。
6.上白垩系(K2)
出露于县城往北至坝仔一带,见有白垩系灯塔群陆相红色碎屑沉积物。岩性特征,底部为砾岩层,中部为含钙质,凝灰质砂岩及页岩,上部为流纹岩,凝灰岩组成,岩层厚度350米,不整合于泥盆系或石炭系之上。
7.第三系(R)
仅在县城东北桂竹水库北面有发现,为第三系丹霞群,由陆相碎屑沉积物,红色砂砾岩组成,厚度为130米,不整合于泥盆系之上。
8.第四系(Q)
广泛分布于山间洼地凹陷地带和山坡地段的堆积、冲积层,由砂砾岩和粘土组成的植被层;在河流或溪流两岩的缓冲地带则由粘土和砂砾组成的阶地(梯田)或冲积小平原(现有农田)。

构造

翁源地处粤北山字型构造东翼前弧,由于受到北面贵东岩体与南面佛岗岩体入侵影响,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挤压构造带。随后受新华夏构造的叠加,形成北东20°~30°的压性断裂和褶皱,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张性断裂使区内构造显得较为复杂。

褶皱

区内为一轴向北东的滃江复式向斜,由于受后期贵东岩体影响,在水源山(宝峰山)背斜两侧形成次一级的北西或近于南北向的向斜。

滃江复式向斜

位于青云山北部、九连山西坡、贵东岩体南缘、滃江流域一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向斜核部由晚古生代的岩层组成,褶皱形态以北东为主,北面受后期贵东岩体的再次入侵的影响,宝峰山(又称水源山)隆起两翼,形成次一级的翁城-新江向斜和江尾-坝仔向斜。

滃江复式向斜两翼,幅宽约20公里,北东-南西方向长达100多公里(本县境内56公里)。

背斜

在南面佛岗岩体和纵北面贵东岩体影响下,使区内形成了以青云山为主体背斜和次一级的黄竹坪小背斜,后期热水岩体的侵入形成了中部的宝峰山背斜,将滃江复式向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构造。

断裂

翁源县


由于受南北构造压力的影响,形成了以北东向为主的断裂。

青云山大断裂:走向北东-南西,从青云山脚起向西延伸到礤下天光脑三岔水,长达22公里,倾南东,垂直断距150~250米,为一个递冲断层,倾角在50°以下,上盘为中下泥盆系砂砾岩,覆盖于中泥盆系东岗岭组之上。

老隆山断裂:位于青云山东南部,北东—南西走向,延伸长达11公里,断距达千米以上,下侏罗系兰塘群直接与北西盘中泥盆系东岗岭组接触。

石背断层:南西起于石背,向北东延伸到连平陂头一带,走向北东55°,断距410米,倾向东南,倾角50°,为一逆冲断层,上盘测水煤组与中上石炭系壶天灰岩直接接触。

龙仙民主-八泉庵断层:西南起于民主犀坑,往北东延伸到桂竹水库北面的八泉庵。境内延伸长达18.5公里,往北延伸到陂头一带,向东南倾斜,断距大于500米,为逆断层上盘泥盆—石炭系覆盖于第三系丹霞群之上。

近南北断裂:在新华夏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北北西或北北东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断裂呈横切滃江复式向斜之态,多为逆冲断层,断距400~1000米,主要发育于热水岩体两侧的围岩中。其代表有马东—民治断层、小径山—大宝山断层,其次是佛岗岩体顶端的陈村断层。此三个断裂带中都有充填交代的矽卡岩型的多金属矿床(其上部为铁帽)。

河流

(一)滃江

翁源县境内主要河流滃江,是北江水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县内船肚东,流经岩庄、坝仔、江尾、龙仙、三华、六里、官渡,入英德汇入北江。全长173公里,集雨面积4847平方公里,其中县内河长92公里,集雨面积2058平方公里。滃江河床稳定,河宽100~150米。沿河两岸为丘陵台地,河岸高于河床3~6米,河床多为岩石及砂卵石,河道坡降1.7%,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区河流特征。滃江流域年平均雨量1750毫米,每年4~8月为丰水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14%,植被较好,年平均含沙量0.11公斤/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0.54,年径流总量1908亿立方米(官渡以上)。

(二)滃江支流

全县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贵东水、龙仙水、周陂水、涂屋水、横石水六条,形成以滃江为主干流的扇形河网。

九仙水发源于柑子山,流经径群、葸岭、江尾、南塘石灰潭汇合滃江。河长23公里,集雨面积12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1.2%

贵东水发源于胡芦洞,流经南浦至张背汇入滃江。集雨面积463平方公里,河长49公里,其中翁源集雨面积152.3平方公里,河长31公里,河床比降5.86%。支流太坪水,发源于大吉山,于南浦汇入贵东水,集雨面积164平方公里,河长33公里,其中县境集雨面积80.3平方公里,河长10.6公里,河床比降5.79%。

龙仙水发源于勒离岭,流经蓝李至龙仙牛鼻沟汇入滃江。集雨面积217平方公里,河长36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162平方公里,河长25.6公里,河床比降13.1%。支流深渡水,建有跃进水库,控制面积28.8平方公里。

周陂水发源于新丰县长塘,经礤下、周陂至三华流入滃江。集雨面积314平方公里,河长38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213.3平方公里,河长29.7公里,河床比降6.01%。

涂屋水旧称镇子水。发源于翁源凹,至六里涂屋流入滃江,集雨面积252平方公里,河长44公里,河床比降8.47%。

翁源县



横石水发源于始兴县黄茅嶂,至翁城象嘴朱屋流入英德,于龙口汇入滃江。集雨面积642平方公里,河长54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478平方公里,河长41公里,河床比降3.88%。支流有矾洞水,集雨面积119平方公里,河长25公里,其中县内集雨面积76.3平方公里,河长11.9公里,河床比降15%。

土壤植被

(一)土壤

翁源县自然土2869244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236882.0亩(2157.9平方公里)的88.7%。由于自然环境复杂,成土母质多样,对土壤形成和土壤特性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如下:

黄壤 221322亩,占全县自然土的7.7%,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上的中山中上部和低山上部。黄壤湿度大,盐基饱和低,富铝化作用较弱,酸性较强ph值4.9~5.8,土体呈黄色,有机质层厚16~30厘米(个别7厘米),有机质含量0.73%~8.51%,土层厚40~130厘米。

红壤 171969亩,占全县自然土的6%。分布于北部红壤区海拔700米以下和南部赤红壤区海拔400~700米的山区,土体呈红-红棕色,表土层暗棕色,多含铁、铝成分,酸性强。

赤土壤 774119亩,占占全县自然土的27%,主要分布于县东南部的丘陵和中低山海拔400米以下的山脚部分,土层深厚,有机质层中层,疏松,速效磷钾缺乏,酸性。

红色石灰土 94836亩,占全县自然土的3.3%。主要分布在翁城、周陂、南埔、六里、官渡、等地区的石灰岩山地上,有机质厚度中等,疏松,质地为中壤,碱性,缺磷钾。

黑色石灰土 18988亩,占全县自然土的0.7%,分布于南埔、附城的石灰岩山地上的石隙间低洼处。本土种由石灰宴风化发育而成,剖面为ad型。有机质层厚,暗棕色,有效土层不深,疏松肥沃,除速效磷钾缺乏外,其他养分均为丰富,ph值为7.0。

紫色土 40799亩,占全县自然土的1.4%,主要分布于江尾、附城、庙墩、翁城、南埔、坝仔等地,由紫色土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其中分酸性和碱性两类,酸性有机质层浅薄,土层较深厚,养分含量低;碱性有机质层浅,养分含量低,但土壤疏松易耕,适种性广。

水稻土 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但耕层浅薄,缺钾,偏酸、对水稻生产有重要影响。

(二)植被

翁源县山地植被属亚热带常绿季风雨带,由于地形、母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植被多样性。山地植被有三种类型:

草本植被主要有各种类蕨植被和大芒、硬骨草、画眉草等,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上的中山地区。
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700米的山坑峡谷及山坡上,在山窝山谷中主要生长阔叶林,在山坡山脊处主要生长针叶林。

疏林草坡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的缓坡上,由于靠近村庄,人为活动多,砍木割草频繁,植被生长较差。多数坡地被开垦种植蔬菜、果木和各种经济作物。

翁源县


气候

翁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沿翁韶公路附近山脉以南地域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象上常以气温作为划分自然季节的标准。把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4℃的月份作为夏季,小于14℃作为冬季,大于或等于14℃到24℃作为春、秋季,则翁源的自然季节为夏长、冬短、春秋短暂。

县内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光照1586.2小时,1996年达到1811.8小时,而1997年只有1377.4小时。

年平均气温20.6℃,年总积温743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1.3℃。年平均降雨量1693.9毫米,1997年多达2156.2毫米,1991年少至1116.4毫米。

翁源春季为3~4月,夏季为5~9月,秋季为10~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夏季达5个月,而冬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份平均气温在10℃以上,适宜作物生长,故县境内四季宜耕,作物常青。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
季风明显,风向随季节而转变。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南北风相互交替。年偏北风频率为46.5%,偏南风频率为21.4%,静风为32.1%。随着风的转变,光温水季节也有明显变化,春季低温寡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多霜。

光温水分配不均。县内山地气候变化剧烈,局部性灾害严重。县内春暖迟,有92.3%的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阴雨天气。1988年2月27日、1990年2月23日及2000年2月20日均出现了持续12天的长低温阴雨过程,严重影响春播。1988~2000年的十三年间,只有1997年未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大于或等于12℃稳定回暖期为3月10日,而80%保证率安全播种期则要推迟到3月24日。

夏季雨量集中,天气潮湿酷热,多有雷阵雨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1988年至2000年共出现73次暴雨,其中4-6月46次,占63%,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4.5%。日最大雨量为2000年9月1日185.2毫米,滃江出现罕见的洪峰。山地雷暴多,1988年至2000年共有雷暴日925天,其中4~9月806天,占87.1%,时有人畜遭雷击伤亡及电子设备、电器受损的雷击事故。

秋季,九月初,北方冷空气入侵县境,空气干燥凉爽,雨量少,常有秋旱或秋冬连旱,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秋冬春连旱。

冬季,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是霜冻出现期。1988年至2000年有霜日数90天,平均每年6.9天,1988年多至12天。冬季也时有冰雪,1993年1月中下旬冰冻日数7天,同时降雪日数5天,积雪厚度2厘米。1996年2月19~21日连降三天雪,造成严重冷害。

翁源县-行政区划

 

翁源县地处粤北山区。总面积为221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行政区划设7镇一场,156个村委会,18个社区居委会,1982个村小组。
龙仙镇:(含南浦、三华)居委会6个,村委会:34个,村小组:388个。
原龙仙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6个,村小组187个。

翁源县


原三华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7个,村小组60个。
原贵联:村委会1个,村小组141个。
坝仔镇:(含岩庄镇)居委会2个,村委会22个,村小组325个。
原坝仔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3个,村小组197个。
原岩庄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9个,村小组128个。
江尾镇:(含红岭、仙鹤):居委会3个,村委会24个,村小组275个。
原江尾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2个,村小组138个。
原红岭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4个,村小组29个。
原仙鹤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8个,村小组108个。
官渡镇(含六里):居委会2个,村委会19个,村小组235个。
原官渡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1个,村小组103个。
原六里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8个,村小组132个。
翁城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7个,村小组163个。
新江镇:居委会2个,村委会19个,村小组251个。
周陂镇(含礤下):居委会2个,村委会18个,村小组304个。
原周陂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12个,村小组178个。
原礤下镇:居委会1个,村委会6个,村小组126个。
铁龙林场:居委会1个,村委会(工区)3个,村小组:33个。

翁源县-民族人口

 

民族

境内居住的主要是汉族,还有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10956人,其中汉族308749人,占全县总人口99.29%;少数民族220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71%。除瑶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解放后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关系而定居翁源的。

翁源县


汉族(客家民系)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汉族人口308749人,占总人口的99.29%,其中客家汉人占大多数。翁源客家民系是在民族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据考古材料及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翁源就有人群繁衍生息,尔后历经数千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把许多“谪徙民”强迁至岭南,汉晋和南北朝,中原汉族人民又几次南迁,至宋代,徙居于翁源的汉人已有一定的规模,“嗣后户口殷繁”。期间金兵南侵、宋室南迁,南宋末“元兵扰攘”,这些历史大变动又促成了汉民族的大迁移,战乱、灾荒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途经闽西、赣南辗转至翁源。据各姓族谱记载,翁源大部分姓氏是福建、赣南迁来,其中福建上杭来者最多。早者有自宋代的陈、刘、吴氏,元代的张、甘氏。其后,明清各朝来者渐多,尤以明代迁翁的居多,有陈、温、王、黄、郭、何、李、林、叶、官、丘、沈、吴、涂、张、杨、钟等姓。清代迁翁亦有一定规模。由于南来的中原移民大都定居在闭塞的山区,山川阻隔,交通不便,较少受到外来影响,因而一方面保持了客家人固有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客家人本身强烈的宗族观念和长期形成的文化礼俗,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集团,保存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乃至语言面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翁源的客家民系。

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21个少数民族,共有220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71%,分布于全县各镇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2个民族和增加540人。其中:瑶族14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6%;壮族419人,苗族98人,土家族89人,其他少数民族161人。瑶族皆为“过山瑶”。民国以前常无定居,出没于深山密林之中。据有关资料记载,明天顺年间(1457—1463)翁源就设有抚瑶总、抚瑶头管理瑶族事务,并朝贡方物(资料参见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职务典》卷1393及清康熙《金通志》卷29)。但今之定居于县境之瑶族却皆为民国期间从曲江、英德、始兴等地迁来的。瑶族新江最多,有354人,其次龙仙306人,铁龙273人,40~80人的有六里、贵联、仙鹤、翁城、坝子、三华等6个镇。壮族419人,分布于周陂、岩庄、江尾、翁城、龙仙、官渡、新江、南浦;蒙古族,主要分布于龙仙(9人);回族,分布于岩庄、翁城;侗族,分布于江尾、岩庄;藏族,居住岩庄;满族,居住于龙仙;黎族,居住于坝子;苗族,居住于龙仙。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实行各个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并对少数民族予以优待,汉族和少数民族相杂而居,紧密团结,共同为家乡建设辛勤劳动,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日渐提高。

人口

人口规模
全县实行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人口的自然增长得到控制,出生率每年都稳定在20‰以下,死亡率维持在5.5‰左右。至2000年,全县总户数97946户,总人口370550人,其中农业人口301971人,非农业人口68579人;暂住人口为27168人。2000年总人口比1988年322132人增加48418人,平均每年增加4035人,增长15.03%,平均每年增长1.25%。1988年至2000年,全县共增加49945人,平均每年增加3842人。

由于经济落后,大量年轻人到外地务工经商,常住人口数与户籍人口数比较相差较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310956人,与年末户籍人口370550人对比少59594人。

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105096户,总人口387512人,其中农业人口280473人,非农业人口1070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81‰。

人口结构
民族构成翁源是汉族聚居民区,其他民族除瑶族外均因工作婚姻等原因迁入,主要分布于城镇、厂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汉族308749人,占全县普查总人口的99.29%,少数民族2207人,占全县普查总人口的0.71%。少数民族由瑶族、壮族蒙古土家族等21个民族组成。

翁源县



性别构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翁源县男性人口为159731人,占普查总人口的51.37%;女性人口151225人,占48.63%。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较,男性比女性上升了0.55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翁源县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各种年龄组所占人口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30.89%下降到2000年的30.54%;15-6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63.94%下降到2000年的61.56%;65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由1990年5.79%上升为2000年7.9%。老年人口呈增长趋势。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30.54%,年龄类型属成年型地区类型(国际标准成年型地区为30%-40%);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90%,相对于全省老年人口所占比例6.05%高出1.8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0.94个百分点,年龄类型属老年型类型(国际标准老年型地区为大于7%)。年龄构成逐步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2000年人口老化指数为7.9%,比1990年上升2.73个百分点。

文化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翁源县具有小学文化程度127561人,占总人口的41.02%,比1990年的138289人减少10728人,减少7.76%;初中文化程度96282人,比1990年的73439人增加22843人,增长31.10%;高中文化程度的29472人,比1990年的26147人增加3325人,增长12.72%;大学专科以上的5750人,比1990年的2270人增加3496人,增长1.5倍。

2000年,文盲人口有22893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4650人减少21757人;文盲率由1900年的15.68%下降到2000年的8.01%。

2000年,在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679人,占36.57%,初中6382人,占41.09%;高中1630人,占10.50%;大学毕业和肄业517人,占3.33%,文盲或半文盲693人,占4.47%。

各行业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农林牧副渔业,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15%,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占47.44%,小学文化程度占46.10%,文盲或半文盲占6.31%;工业部门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占2.55%,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占76.26%,小学文化程度占19.90%,文盲或半文盲占0.69%;文教卫生体育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和肄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2.55%,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53.9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13.38%。

行业构成2000年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155320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人口104930人,占全县劳动者总数的67.56%,与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11.94个百分点;制造业占6.90%,教育文化占3.15%,商业、饮食、物资占8.26%,其他占14.13%。按物资生产和非物资生产部门比较,农、林、工、建筑、商业等物资部门占89.96%,非物资生产部门只占10.04%。

家庭结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县有集体户986户、7109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93户、减少219人;家庭户83291户、303847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3486户,减少19446人;家庭户平均每户3.65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0.98人。

人口分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09525人,分布于全县各镇。龙仙是县城所在地,人口最多,有74001人,其次新江镇33656人,翁城镇28559人、坝仔镇24647人、周陂镇20705人。南浦、官渡、江尾、六里四镇的人口在1.7万人至2万人,其余各镇的人口在4000-15000人之间,红岭人口最少仅为3946人。

人口城镇分布2000年底,全县370550人,其中农业人口301971人,非农业人口68579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9%。

翁源县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城镇人口5.73万人,占普查总人口的18.5%,分布于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街场)。人口较集中的有龙仙镇(县城)38164人、官渡镇3729人、翁城镇2603人、新江镇2047人,其他15个乡镇所在地的街场人口均在600-2000人。

人口密度
根据2006年末人口统计,翁源县人口密度为174.79人/平方公里,2000年为167.14人/平方公里。按2000年末户籍人口统计,人口密度最高为县城龙仙镇372.94人/平方公里,其他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华237.71人/平方公里,江尾229.53人/平方公里,官渡223.86人/平方公里,坝仔219.37人/平方公里,翁城217.16人/平方公里,周陂198.33人/平方公里,礤下154.97人/平方公里,庙墩152.29人/平方公里,仙鹤143.39人/平方公里,六里132.62人/平方公里,南浦123.95人/平方公里,新江114.10人/平方公里,连新73.54人/平方公里,岩庄64.98人/平方公里,铁龙58.88人/平方公里,贵联48.73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为红岭仅为46.38人/平方公里。翁源县人口密度呈向中心城镇高度聚集状态。

翁源县-物产资源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是粤北南大门,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连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国道106、省道1944和京珠高速公路贯通而过,至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韶关11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全县总面积2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万亩,其中水田25万亩,旱地5万亩,人口38万人。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3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度(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温度-5.1度(1963年1月16日),年无霜期303天,年平均降雨量1742.2毫米,最多1983年为2472.6毫米,最少1963年为1050.9毫米。水资源丰富,主流翁江河贯流全县,并有7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全县有山塘256座(包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1.99亿立方米,全县年平均拥有水量0.75亿立方米。

翁源县


翁源物华天宝,是“岭南夏令果王”三华李的故乡、千年古县、中国最大国兰生产基地。农业种植以粮食、甘蔗、蚕桑、花生、蔬菜、水果、黄豆蕃薯等作物为主,其中以粮食、糖蔗、蚕桑、蔬菜、水果、兰花为支柱产业。目前,糖蔗、蚕桑已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大规模的良性生产,糖蔗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糖蔗25多万吨;蚕桑种植面积2.8万多亩,产茧3.5万担;蔬菜种植通过粤北最大蔬菜批发市场翁城蔬菜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形成以翁城镇为中心基地向周边乡镇发展,目前,全县年蔬菜复种面积26万亩,产量37万吨。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翁源土特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三华李
起源于本县的三华李,以龙仙镇三华村种植的三华李为最佳,1986年被广东省评为省优质稀有水果,广东省十大名、优、稀、特水果之一,得到海内外客商的称赞。三华李明末开始种植,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称为夏令果王。三华李品种繁多,有鸡麻李、白肉鸡麻李、大密李、小密李。以大密李和小密李为主要品种。芒种后,夏至前后成熟。果型白里透红,闻之清雅芬芳,入口无涩且有蜜味,爽脆清甜满口香。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九仙桃
原产地在江尾镇的九仙村,俗称仙桃,广东省优稀水果之一。九仙蜜桃,个重约200克,果大核小,果身饱满,皮红肉白,皮外层有红色小星点,肉质爽脆,蜜味浓香。近几年九仙桃发展比较快,去冬今春种植1.8万亩,目前全县九仙桃面积2.5万亩。

3、沙田柚
翁源适宜沙田柚种植,一棵树最多时能结果数百只,皮薄肉甜、清爽可口、蜜味浓香,具有解酒、润肺止咳之功能,被誉为“天然罐头”,远销海内外。

4、江尾米粉
江尾米粉产于江尾镇,历史悠久。米粉选用山泉水和当地精米制作而成,从磨浆、蒸面、晒面到切面、晒干包装等皆用手工工作。米粉外观晶莹透明、面条均匀、煮炒皆宜、入口软滑清爽、口齿留香、回味无穷,既是米粉制品之极品,亦是馈赠送礼之佳品。

翁源县


5、蔬菜
翁源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以上,特别是荷兰豆是粤北最大的反季节荷兰豆种植基地,年种植面积7万亩,总产8万吨。翁源产荷兰豆豆型平直、大小适中、色绿鲜嫩、标豆率高。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

6、糖蔗
茂源糖业有限公司是韶关市唯一制糖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年产一级白糖2万吨。99年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后,茂源把第一车间放在糖蔗种植上。每年山坡地种植3.8万亩,亩产达6吨。全县种蔗农户4600户,其中,30亩以上大户200户,种植面积占糖蔗面积70%以上,建成7个比较大型糖蔗基地,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6万亩。

7、蚕茧
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的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是集贸、工、农、科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桑园面积2.7万亩,年产茧3.5万担。蚕桑专业村30多个,种桑养蚕户近5000户。拥有现代化缫丝厂一家,年产优质生丝200吨,优质丝棉胎1万张。

8、兰花
江尾镇仙鹤群山环抱,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无“三废”污染。独特的山地气候非常适宜兰花生长,以仙鹤兰花种植基地有限公司为依托,在省道S245线两旁江尾镇仙鹤建设3公里长兰花长廊,面积7000多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目前有20户台商落户,品种100多个。全县花卉面积达1.3万亩.

9、马牯塘莲
马牯塘莲产于龙仙镇马牯塘村,为当地特殊土质所出特产,莲藕小而长,皮白带星点,质脆,味殊香,煲炒咸宜,远近驰名。

10、竹篙薯(食用淮山)
竹篙薯(食用淮山)主要产于龙仙镇的莎坪、马山等村,这里的土壤适合竹篙薯生长,产出的竹篙薯特别长、大、淀粉多、营养丰富。

11、果蔗
产地分布在翁城、新江镇,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价格看好,果蔗向龙仙、江尾等镇发展。翁源产的果蔗汁多、质脆、口感好。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近3万亩。

翁源县-名人文化

 

版画家——梁太银

梁太银

梁太银一九四九生,广东翁源人,一九七0年入伍到师政治部宣传科任美术创作员。在部队期间创作了一批反映部队生活版画、国画作品,75年版画作品《天山新路》入选全军美展,77年《军民情深》《这样训练好》入选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78、79年《争分夺秒》分别入选西北五省版画展和全国第七届版画展,同年被新疆军区评为优秀作品奖。

一九九一年到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进修期间在北京由中央美院主办的十人画展,自己有10幅作品参展,作品《秋林》(国画)被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从七三年以来不少作品在省内外报刊发表。82年加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一九七九年到翁源县文化馆工作,曾任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现受聘于韶关市书画院画师。

翰林学士----李林

翁城明星村松树岗,有一座翰林墓(夫妻合葬),墓碑中间刻有“皇清诰授内阁纂修史官翰林院检讨韶石李府君、李母梁夫人之墓”。左边刻“乾隆贰年丁巳岁寒月谷旦”。

李韶石,又名李林,翁城五一村人。九岁能写古今各体文章,十四岁中秀才,就读于官办学堂。康熙三十二年举“孝廉”,丁丑年参加京城会试,获取“会元”(第一名),殿试取得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在澹宁宫御试,主考官奉旨宣布:“文章做好誊写端正的即可呈缴”,李林首先交卷,荣获“钦定第一”,特命他编修三朝国史及《大清一统志》康熙帝圣驾南巡,命随行诸学士即时即景赋诗献艺,李林荣获“赋献第一”,因而名声大振。供职翰林院期间,鸿文巨著多出其手。

李林为人正直,极力杜绝送礼行贿,严拒私情托请办事。他常说:“文人立身之本,最重要的就是德行。”故他在翰林院评卷时常焚香祷告天地,但愿卷卷能录到忠孝文,因此评卷极其认真,虽几经反复审阅,亦不感到困倦。康熙五十一年,上谕“学士清贵”。

京教寓所,他仍保持俭朴作风,粗茶淡饭,不尚华服。至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病终,享年79岁。生前有《纪恩诗》4卷、《玉署偶吟草》12卷、《时艺》4卷等著作传世。

名校长----许赓梅

《孤鸿》是创办翁源县立中学并任第一任校长的许赓梅二、三十年来的书信集成。内容分5期:第一期记述作者少年游学,在外漂泊的浪漫生涯;第二期记载了作者在翁源公署掌总务科及为省议会议员时整治翁源社会治安的历程;第三期反映作者在创建县立中学期间历经长期困苦的经过及苦心情形;第四期有县立中学由启蒙时期而达全盛时期的记载,也有作者悲观一切万念俱灰的思想反映,及倦鸟知返的决心和摆脱尘世的愿望;第五期反映全民渴望翁大公路筹办计划早日实施及作者重振精神编纂县志的宏愿等。因此,《孤鸿》可以说是翁源解放前历史进程的年表。

《孤鸿》出版于1923年,后来由于社会变革丢失了,几经周折才寻找到缺页本,东拼西凑齐全,由定居香港的原县立中学第三任校长许翰章先生再写《孤鸿再版序》复印成书,今由翁源县博物馆收藏。

作者许赓梅(1879-1952),字雪平,周陂人,清末拔贡,毕业于两广师范堂。他追随梁启超、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后来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兴办了全县最早的乡村新制小学——敬业小学,后来又积极兴办高级小学,创办师范班。1916年11月,在三华建立县立中学,并被推为校长。省议会成立后被推举为省议会议员,并先后聘为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参事,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议,省政府参事。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许赓梅一生造福桑梓,道德品质人所共仰。

名医----杨德盛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年,翁源县立中学聘请杨为国术教员。一天,驻校的县联团团总陈子巽对他开玩笑说:“你力大无比,能移动纪念堂旁边那对千斤石柱否?”杨坦然说:“能。”说罢,运足丹田气,用臀部撞向左右柱,左右柱移位了,有惊无险。片刻,又将一对石柱撞回原位。在场师生瞠目结舌,陈团总大加赞赏。

杨不仅武艺高超,还擅长医治跌打及刀枪伤。县联团团丁官廷阶在一次战斗中,被子弹打烂了牙槽骨,脸肿得似皮球。杨对团丁们说:“廷阶勇士的伤如若治不好,我把命陪给他。”不出半月,官的伤就痊愈了。团丁陈恩沐在围剿劫贼战斗中被子弹射穿喉咙,生命垂危,杨只用了几剂草药就把他救活了。

杨晚年在龙仙镇开了一间“杨德盛医务所”,他除了善治跌打、刀伤外,还兼治妇、儿科及奇难杂症。他以“济世救人”为宗旨,对患者总是酌量取酬,从不多取,因而得到群众称赞。

杨德盛把医术传给子孙,成为医学世家,其子杨程耀,后任翁源县中医院院长,孙子杨荣全先任中医院院长,后任县人民医院院长至今。一家三代名医。

戏剧家----郭福平

郭福平,1947年生于翁源县六里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成份偏高,属“可教子女”,有人推荐他到公社文化站工作,亦被有关领导否决。时代局限,命途多舛。

是金子总会闪光。郭福平许多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得到社会认同。县电影院请他去编写幻灯宣传稿。高校恢复招生那年,以优异成绩被韶关师专中文系录取。在校期间,他创作了《柑熟时节》、《转正》、《闪光的钥匙》、《新书记》等作品,其中《柑熟时节》获广东省业余文艺创作一等奖,《转正》获二等奖。毕业后,被慧眼识才的文化部门领导直接分配到市创作室当创作员。由于作品硕果累累,被提拔为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任市艺校校长。由省作家协会会员,再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评为国家二级编剧。2001年被推选为市文联主席。郭福平从事创作三十多年,笔耕不辍,佳作连连。担任行政职务以后仍“忙里偷闲”,坚持不懈进行写作,还到翁源铁龙镇挂任副书记职务,体验生活,捕捉素材。从业余作者到专业作家再到担任领导职务期间,累计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结集出版个人专集(部)6个,1988年《送礼》获省话剧院首届小品大奖赛一等奖,1993年大型采茶戏《青山水东流》获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拍成电视后又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2000年大型采茶戏《霜雪山梅红》和2002年长篇报告文学《“寒极”春光》(集体)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有一批作品获省、市和国家级奖项。著名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在评论文章中称赞《青山水东流》是“一朵散发着阵阵清香的山茶”。2005年又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瑶山红豆杉》。郭福平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他辉煌的人生。

黄花岗烈士----李祖恩

李祖恩(1891-1911),翁城镇五一村人。少时勤奋好学,性格开朗,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崇拜取义成仁之士,常怀一颗报国之心。李15岁时毅然从军,在军中练就了一副好筋骨,也掌握了许多军事知识。1910年退伍后,经何克夫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国民革命党党员黄兴、赵声等人召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于广州,准备举行起义,并招纳青年志士,李欣然应从,与姚雨平等人,在广州沙河密设机关,输送枪械。同年3月29日,起义军奋起反清救国,焚攻广州督署,祖恩随起义人员冲锋陷阵,“虽见断腿折臂犹复踏血前进”。当义军战至川龙口时,祖恩不幸落入敌手,英勇就义,年仅20岁。中国国民党为追念前功,阐扬先烈,在黄花岗建造了烈士陵园,将李祖恩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名刻于纪念碑上,永为国人瞻仰。台北圆山忠烈祠亦镌其英名,同享台湾最隆重之祭典。

民国23年,翁源县民国政府在翁城中山公园(今尚同中学校内),为李祖恩烈士建造纪念碑,县长陈定策为其撰写碑文。县人民俗学家张清水作诗颂其德,诗曰:
二七年前的“三·二九”,
为国家,为民族,
你把头颅热血抛流。
瞑目黄花岗上吧,
你的英名是永古千秋。

油画大师--涂志伟

涂志伟

涂志伟六里镇龙船村人。自幼勤奋好学,酷爱画画,画艺精益求精,曾因痴情于作画而晕倒在画室。1970至1972年,在县文化馆搞美术工作;1975至1978年,在韶关师范学校任教员;1981年至1987年,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华南文艺学院、广州美术业余大学任讲师。1975和1981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美术硕士学位。

他在几十年中,从中国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中,创作了不少写实油画。透过他娴熟非凡的手笔和绚烂的色彩,给予画面物体以生命,每个细节都表达得非常传神。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联展和其他展览近百次,并屡获大奖,1994年获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举办的中西大展金奖、1996年又获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特别奖。油画本源自西方,却有东方人问鼎桂冠,涂志伟被西方传媒誉为“亚洲第一人”。

涂志伟现为翁源籍旅居美国著名画家,20世纪旅美杰出华人,中华世纪英才,美国国家级美术评委,被美国政府授予“油画大师”称号。

明朝民族英雄——陈璘

陈璘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明代翁源县龙田铺(今周陂镇龙田村)人。陈璘少怀大志,身材魁梧,体力过人。他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从军报国。为平定地方叛乱和铲除地方割据势力,他出生入死几十年,领兵南征北战,多次讨平粤北、粤西、粤东事端,并曾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山东省一带抗击倭(日本)寇的侵扰,成为屡建战功、能征善战的一代名将。

万历二十一年(1593),陈璘出任朝廷直隶的驻守南澳岛的第九任副总兵。在位时,他带头捐出薪俸购买树苗,带领岛上官兵广为植树,还亲自为此举撰文《南澳山植树记》并立碑以纪,古树和石碑至今仍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倭寇大举侵犯朝鲜,并欲吞我辽阳等地。朝廷命他统领广东5000水兵援朝抗倭。第二年二月,陈璘提升为御倭总兵官兼水师提督,辖副将陈蚕、邓子龙等,统率水军1.3万人,战船500余艘,与朝鲜名将李舜臣及其水军一道痛击倭寇。陈璘赴朝抗倭,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露梁海战以及昆阳、昌善战役,血战数十番,毁倭船七八百艘,斩溺倭兵两万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杀于半海,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而归,为明代援朝抗倭覆灭倭军水陆师立下了首功,后被钦命为湖广州总兵官。万历三十二年(1604),陈璘又晋升为左都督、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万历三十四年奉命调回广东任总兵官。万历三十五年五月,陈璘病逝于任内,同年九月朝廷以其平乱抗倭有功封赠“太子太保”。万历皇帝恩准在陈璘的故乡翁源龙田村建造“龙田城”,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钦赐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朝鲜人民在全罗南道海南郡皇朝里(今韩国德松里)建造了“陈璘别庙”,并画像赋诗钦扬陈璘的功勋。

陈璘子孙多遍布于罗定、云浮、郁南、信宜、韩国等地,其中在韩后裔有2000多人。1994年6月,陈燐第十三世孙陈邦植率访问团14人回到宗地周陂龙田村寻宗问祖,与乡人共叙一衣带水,百代宗亲之情。1998年,翁源县与韩国海南郡结为姐妹郡县。

翁源县-文史钩沉

 

“观社日”:展示客家食文化

江尾镇葸岭村,至今仍沿袭过去每年举行一次“观社日”活动的习俗。活动时间大概在“春分”前后。“观社日”时,家家户户搞一次隆重家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闹一番。

“观社日”前一天,各家各户就开始精心设计自家的食谱,准备好所需食材。除了杀鸡宰鸭外,还有“金叶菜包”、“糯米豆腐”、“艾糍”等许多农家菜色,是一次客家食文化的大展示。到“观社日”这天,各地亲朋到来,大家一齐下厨房,边干活边拉家常。客人一般吃了中餐和晚饭才各自回去,主家要送上各式的菜色让客人带回家,以示谢客。“观社日”的第二天,就要大闹春耕了。

除了葸岭村,江尾镇的其他地方如白莲村的陈屋、径群村的曾屋也过“观社日”。有些地方还流传“观社日”当天不能举行祭拜祖先和扫墓活动,否则会不吉利,故至今一些地方在“春分”前后进行扫墓活动,都避开“观社日”。
葸岭村的“观社日”与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的“春社”习俗很相似,过去曾有“立春”五戊为“春社”,“冬至”百日是“清明”之说。葸岭村的“观社日”也是利用这个时间推算出来的,以展示客家“食文化”的家宴形式,隆重而热烈地举办一次家庭聚餐会,祈望全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雁鹰石下的陈氏宗祠

周陂镇光明村公路旁有个约四五米方圆的大石,因形似雁鹰而得名,雁鹰石下,有座陈氏宗祠,厚重的人文积淀使这座宗祠更显得与众不同。

翁源县

陈氏宗祠的门牌楼额上正中,原塑有一个雁鹰,雄姿勃勃,两边分布麒麟狮象、虎豹龙凤,并有山水人图,栩栩如生。可惜于1966年破“四旧”时被毁。1994年为迎接明朝抗倭名将陈璘在韩国后裔来翁源省亲祭祖暨经贸洽谈,陈氏宗亲捐款重修,大致恢复原貌,并在中堂塑有陈璘座像。1939年,原国民党十二集团军司令余汉谋拜谒“陈氏宗祠”时,曾为陈璘赠一祭联:

专征伐以讨倭夷,辽海建奇功,民族英雄名不朽;闻鼓鼙而思将相,国人崇祀典,大明太保庙长兴。

另有一副祭联: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文韬武略安邦国;都督总兵,大明太保,劳苦功高盖古今。

1938年抗日战争暴发后,翁源县立中学从三华镇转移在此,以祠堂为课室,边学习,边宣传发动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中共翁源县特别支部、翁源县委在此成立,并为机关驻地,又是省委派来“抗日先锋队”驻地。1938年冬至1940年底,何俊才、涂锡鹏、林卧龙、许先觉等31位革命干部先后在此入党,党组织在此领导全县革命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斗争。1984年,县政府把“陈氏宗祠”列为翁源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香泉水:800抗日将士的摇篮

香泉水,是一个座落在翁江河畔的古老村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培养训练出800多名抗日将士,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9年3月,日寇沦陷广州,国民政府北撤韶关,大批爱国青年纷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当时驻扎在翁源的“十二集团军军官补训团”招收了从广州北撤的战时工作队800多人,组成政工总队,在江尾香泉水进行集训。学员有来自香港的回国服务团、澳门文艺界回国救亡服务团和社会进步青年,其中有200多人为中共地下党员。集训的内容分军事和政治两部分,除学习和训练外,他们还组成小分队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当地群众唱抗日歌曲,宣传演出进步剧,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有力地推动了翁源乃至整个粤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向前发展。

翁江河静静流淌,香泉水英名永存。当年香泉水涌现了于光远、邓楚白、秦元邦、吴华、韦丘等大批抗日英雄。女学员容小玲,原是广州艺协剧团女主角,曾饰演进步剧《凤凰城》中的主要角色而出名,病逝于香泉水,一副挽联道出这位香泉英魂的人格与精神:铁般意志,雪样精神,去路正光明,不分竟迷蝴蝶梦;水咽香泉,云飞南浦,登场零粉墨,那堪重说凤凰城!曾在香泉水参加革命活动的诗人韦丘重游香泉水时感慨万千,题诗曰:烽烟战火最难忘,四十六年又过江。两鬓聚凝云与月,半生磨炼笔犹枪。青春逝去无惭色,山水迎来有异芳。雾里香泉何处去水,旧踪细觅逐分量。

神秘的翁源客家民居

翁源客家民居建筑,过去是根据各姓的人数多少来定建筑规模,一般是以族支系的公、房、宗亲为单位起建,大小不一,有的一二十户,有的十户八户,也有的单家独座继承祖上遗址。

明清时期,大多以围楼的形式造型,周围用砖石砌结或灰沙夯墙,饰矮檐式瓦面的方形或矩形体。楼阁多为二层或三层。有的楼阁制风火山墙,有的建悬山式瓦面,有的则在高墙置铁耙齿防盗,也有的楼阁建有碉堡式防贼防盗射击暗孔,或四周建“天阶”,防盗和防火。为了造型美观,有的围楼四周用花岗岩石凿“鲤鱼”或“葫芦”式样的排水沟制于高墙,有的则置“公鸡报晓”或“宝葫芦”,以图吉祥。

围楼的房舍,则规划或纵横排列,均衡对称。结构为梁木架式泥砖建筑,房舍正中间建有族支系祖祠,祖祠雕梁画栋,设二进式或三进式,此外,楼还建有水井、洗衣平台。街道用鹅卵石铺砌石阶。

各地的围楼,都命有名称,一般都依据建造的式样、位置、年代、功名、祖上芳名命取,如江尾南塘的理摩楼、耙齿楼、富燕楼、乐善楼,坝子岩庄的得月楼,龙仙青山的石敦茶楼,江尾的八卦围,是按阴阳八卦图设计的,所设的四门,分乾门、坤门、巽门、兑门,分别象征天、地、风、泽四种天象,昭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狮子山与民间传说

翁源县官渡西北面有一座狮子山,因山形酷似雄狮昂首故名。古时山下溪涧清流潺潺,溪潭里流水咚咚,织成锣鼓交响乐,与山形相配,俨然一幕生动的舞狮情景。狮子山上有一处吴氏祖墓,并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明朝有一姓周的国师,辞官后在翁城吴家住了好长时间,为报答吴家的热情招待,特地点了此“狮形”墓穴给吴家。下葬的时候,周国师叫吴氏多装几袋泥土填墓穴,吴氏嫌辛苦说:“一袋就够了。”周国师叹息道:“你说一袋够了就一袋啦。”

葬后若干年,吴家出了一位南京太仆寺寺丞(正五品)。一次吴太仆回家度假,刚好翁源侯知县过生日,坐着官轿敲锣打鼓游街,吴妻问吴太仆要不要出去见侯知县,吴太仆说:“不用,你把我的靴提到门外路边晒着就行了。”待侯知县路过时见是五品官的官靴,忙下轿跪在靴边,几小时后吴太仆午休睡醒了叫夫人把靴收回去后,他才敢起身。侯知县自忖当官这么受气,不想干了,便辞官去拜师学地理,三年后以风水先生的身份来到吴家,吴家却不知是当年的侯知县。侯先生说:“你家那处狮形墓好是好,可是快走了,要想办法拴住它,加条锁链把它锁住就行了。”吴家遵照吩咐在狮颈上铺一条石阶路,但是连铺3次,石阶路都被“狮子”抛松。侯先生遂叫吴家弄了4枚3尺长的铜钉,分别钉在4只狮脚并淋上乌狗血,结果“雄狮”变成了“死狮”,狮子山下的清流也变成了铁锈水。侯知县出了这口跪靴之气,吴家也因此只出了一代朝官,印证了当年葬坟时“一袋(代)够了”之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