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整合过程中教师作用的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6:59:59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整合过程中教师作用的转变
http://www.edu.cn   2007-12-27 中国教育技术网 作者:郑文富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进入了关键时期。这次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不同于以往和任何一次,如果说以往历次的技术与教育的整合采取的都是叠加的方式,那么,这次整合则是以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契机、以学生的个体受益程度为标志、以整合为手段的教育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传统教师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所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于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论述,不仅已经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师理念,就是与“启发式”教育理论下的教师作用也已有了很大的区别。首先,教师的地位不再是“主”——既不是“填鸭式”的“主讲”,也不是“启发式”的“主导”,相反,学生是主人,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指针的。第二,教师的作用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为主,教师教了多少知识不再是评价教师优劣的主要指标,学生学了多少知识才更重要。第三,教师被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被要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全新的标准其实更是所有学生和民族未来的要求。中国的教育若想担负民族振兴的重任,就必须重视这些,以及比这些要求更多的对教师的新高要求。

  一、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习活动的“主持人”、“投资人”转变

  教师的新角色首先表现为,他由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持人和投资人,即教师由一个教的“主导”转达化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

  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他说:“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是没有疑义的……这丝毫也不至于贬损教师和教师的职能,反而将会使教师的工作做得更加高级。”郭思乐的论断完全符合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需求,也提示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进行的转变。

  克莱恩讲过:“我们的教育……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方法来打击他们,使他们失去力量。”“主导”使得学生受到的控制太多了,他们不得不跟着教师一起走,因而把能够失去的东西都失去了,得到大家都有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并不需要。而当教师的地位由“主讲”上升为“主导”,再升华为“主持人”,这一步步运动之所以被称为进步而非倒退的原因,正是教师一步步的把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唐晓杰博士在他的著作《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中对教师的新角色有了更为完善的解释,他说:“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唐晓杰博士对教师职能的具体转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教师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导者。请注意,唐博士强调的是“导”,教师仍然是“导”者之一,但不再是“主导”,其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权力和中心是在学生方面。唐晓杰博士在谈到“终身学习时代的学校”时,对教师提出了14条明确的指标,其中两条是 “教师把自己看做是促进者、监测者和榜样而不是知识的分配者”和“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意义地使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这两条,前一条强调的是教师的“主持人”作用,后一条则强调了教师的“投资人”作用。

  二、教师由“信息的传播者”向“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转变

  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信息处理的民主性,学生不再被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他们可以也必须更多的利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的角色更倾向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当然也必须随之由“信息的传播者”向“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师提供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等工具,帮助学生形成和检验观点,得出结论,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汇集和传递知识。何克抗教授在《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文中归纳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教师的角色特点: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作用;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重视教师的“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角色的目的,是要明确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活动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学习活动的主线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协助者”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上,这使得教师的协助作用区别于人类其它意义建构的协助者和物质性的工具和媒介。

  三、教师由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确定者”向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转变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因而,教师的恰当角色就绝对不能是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确定者”——教师什么都确定了,“以学生为本”就不可能是真实的。那能不能不要教师呢?不行,教师仍然要继续成为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原因是,学习活动的开始、持续和阶段性总结、反馈必须是以自觉的而不是自发的面目出现。而在网络氛围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与其在一般状态下相比更显得不同,大量的信息如果不经任何限制、任何筛选,那么,学生学起来一方面会因无主题、无头绪而无法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会因为缺少辨别而迷惑无所得,甚至反受其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以自主、协作、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淡化了,由与学生朝夕相伴、严密的监管(熟知)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转化为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教师只是提出原始的学习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学到些什么、忽略了什么、丢弃了什么,教师不必再按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了——甚至,教师不能确定学生在某一个研究活动中想得到什么,学生的研究目的由学生自己确定。另一方面,学习的程序不再由教师确定并固定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学习的步骤,他们可以增加自己所需的必要步骤,也可以省略某些他不需要的步骤,当然,他也可以改变某些步骤的执行方法,以适应他自己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中,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不过是其中的几个起步类型,未来,开放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发展性学习也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就更加倾向于学习目标的预定者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并且进行宏观的指导。

 

  作为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教师尤其要重视以下三方面问题:

  ①目标和程序的动态性。初始目标确定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目标,使目标始终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

  ②目标和程序的层次性。一个学生所需的学习目标和程序与其他人可能是有区别的,教师不能搞“一刀切”。

  ③目标和程序的相对性。对一个学生个体的评价可以自成阶段,自成体系,而不必僵死的与固定标准求统一,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者向学习技术、思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传授者和培养者转变

  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事实表明,世界不仅进入了学习的时代,而且是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教师职业的活力所在,学习方法、思维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传授与培养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工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提出要突破学校教育的狭隘眼界,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并且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提出“学习化社会”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呢?桑新民教授在他的《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创造——我的教育观 》一文中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提出“学习化社会”的实践基础有两个:一个基础是“知识爆炸”——“‘爆炸’的知识全部涌向教育,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那种仅靠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就够终身享用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了。”另一个基础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家庭、社会中生活,他们从社会交往和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 “学习” 的需求在客观上促使了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

  “终身教育”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这两个观念的提出,大大转变了教育的职能,是教育大变革中的一部分,教师角色、作用的转变只不过是水到渠不得不成一个过程,一个结果。

  五、教师由考试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凡是学习就要经过检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而凡是教育也必须采用检测的手段作用反馈和评价的基础。既然这样,教师在检测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认识。信息时代,教师将由传统的考试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评价不同于反馈的根本点是,反馈是检测成绩的提供和分析,而评价则是对人发展需求进行的估量和建议。评价者,既不单纯是“考试者”,也不单纯是“试卷讲改人”和“裁判者”,而是建立在“主持人”、“投资人”、基础之上的“协助者”,他帮助学生总结过去,并进而预定新的发展目标、发展程序和发展策略——评价者的角色和作用,是信息时代教师的根本特点之一。

  传统教育也有评价,但信息时代的教育评价有不同于传统的特点。传统的评价更注重于阶段性和下结论,而信息时代的评价则更注重于发展性育人和个性化育人。

  首先,教师要重视培养自己高效率的即时性评价能力。所谓即时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对他的学习和教育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进行评价,其目的不是诊断性评价的预测,也不是总结性评价的成绩归纳,而是为了及时调整学生的发展状况。

  其次,教师要具备操控开放性评价的能力。所谓开放性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不再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而是凭借网络把评价工作推向社会,使得各个层面的评价者都有发言权,展开公开、公正的评价。评价的人越多,也就越全面,评价对象的本质也就显露得越清晰。网络是开放的,网络时代的教育评价也应当是开放的。

  第三,教师要具备双向发展的互动性评价能力。所谓互动性评价,就是师生相互进行评价。在互动性评价中,教学相长促进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的主动性完全发挥出来,学生告诉老师你应该教我什么,应该怎样教我,教师由此改善了教育内容,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发展成了双边受益的事情。

  六、教师由学习纪律、道德规范的维护者向情感的凝聚者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者转变

  传统的教师当然同时也是德育工作者,在信息时代,教师的德育工作任务不仅不会放松,相反还会加强。开放的网络融合了世界上的一切人,但同时也可能隔离了世界上的一切人,而网络角色的隐密性同时也可能使得人会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所以,信息时代的德育既要强化,又要在完成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更多的把德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人格健全方面。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更强的协作性,而同时,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协作可以使得学习个体和集体双重受益,但协作的基础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个大课题。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更多的关注情感教育。学生为什么会杀死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轻易就自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情感的淡漠则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让人感到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没有责任感?而是因为人们在用高科技加强了自身的生存能力的同时,对情感的需求和对情感的认识都降低了。所以,信息时代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恩格斯讲过,情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论著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人类在未来若不能同时用情感和法律维护自己的生存质量,那么,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将不是发展,而是退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从最低标准上来讲,情感教育要力求使得学生的情感丰富、真纯、崇高,学习集体有安全感、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