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诺奖”的“怅然若失”从何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41:59
对“诺奖”的“怅然若失”从何而来? (2009-10-06 06:24:54) 昨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名美国科学家获奖。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由此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而何来。一般而言,失望是因希望而生,比如,某个学生依照平时的成绩,有一定把握考上北大,可考试下来,与北大失之交臂,面对这种结果,这名考生肯定万分失望,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名学生,连考高职高专都十分困难,没考上北大,有何失望呢? 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生。在我看来,虽然有杨振宁先生在各种场合作出的“中国学者将在20年之内获得诺奖”的预测,但依照我国学术研究现状,目前根本就没有可能问鼎诺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把论文数量与科研能力进行这么简单的对应,并不是郝平副部长的首创。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国内不少高校就采取量化指标方式,以发表论文数量多少,来评价一名教师的“学术贡献”,以至于到了后来,每一个研究生,都必须在求学期间撰写、发表若干篇论文,方可答辩、毕业。这样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培养办法,让高校的发表论文数急剧上升,高校的自我感觉也尤其良好,纷纷称“过去10年,是学校发展最

昨日,2009年昨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名美国科学家获奖。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由此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而何来。一般而言,失望是因希望而生,比如,某个学生依照平时的成绩,有一定把握考上北大,可考试下来,与北大失之交臂,面对这种结果,这名考生肯定万分失望,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名学生,连考高职高专都十分困难,没考上北大,有何失望呢? 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生。在我看来,虽然有杨振宁先生在各种场合作出的“中国学者将在20年之内获得诺奖”的预测,但依照我国学术研究现状,目前根本就没有可能问鼎诺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把论文数量与科研能力进行这么简单的对应,并不是郝平副部长的首创。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国内不少高校就采取量化指标方式,以发表论文数量多少,来评价一名教师的“学术贡献”,以至于到了后来,每一个研究生,都必须在求学期间撰写、发表若干篇论文,方可答辩、毕业。这样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培养办法,让高校的发表论文数急剧上升,高校的自我感觉也尤其良好,纷纷称“过去10年,是学校发展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名美国科学家获奖。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由此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就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我国足球队终于晋级决赛圈,令国人兴奋无比,认为中国队成了世界强队,可转眼的2006年世界杯,没有了我们的身影,2010年的世界杯,亚洲10强赛也没轮到参加。现在,世界排名100多位的球队,与中国足球队一过招,都成为强队。 不错,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开外——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如果将引用数作为论文价值(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就在世界100开外。在这种情况下,还成天盼望着获得诺奖,预测哪个学者离诺奖最近,是不是天方夜谭?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而何来。一般而言,失望是因希望而生,比如,某个学生依照平时的成绩,有一定把握考上北大,可考试下来,与北大失之交臂,面对这种结果,这名考生肯定万分失望,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名学生,连考高职高专都十分困难,没考上北大,有何失望呢?

 

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生。在我看来,虽然有杨振宁先生在各种场合作出的“中国学者将在20年之内获得诺奖”的预测,但依照我国学术研究现状,目前根本就没有可能问鼎诺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就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我国足球队终于晋级决赛圈,令国人兴奋无比,认为中国队成了世界强队,可转眼的2006年世界杯,没有了我们的身影,2010年的世界杯,亚洲10强赛也没轮到参加。现在,世界排名100多位的球队,与中国足球队一过招,都成为强队。 不错,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开外——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如果将引用数作为论文价值(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就在世界100开外。在这种情况下,还成天盼望着获得诺奖,预测哪个学者离诺奖最近,是不是天方夜谭?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

 

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把论文数量与科研能力进行这么简单的对应,并不是郝平副部长的首创。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国内不少高校就采取量化指标方式,以发表论文数量多少,来评价一名教师的“学术贡献”,以至于到了后来,每一个研究生,都必须在求学期间撰写、发表若干篇论文,方可答辩、毕业。这样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培养办法,让高校的发表论文数急剧上升,高校的自我感觉也尤其良好,纷纷称“过去10年,是学校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论文数能代表科研能力吗?这本不是问题的常识性问题,在我们这里成了大问题。按照论文数评价指标,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苏尔斯顿非但不可能获得诺奖,而且“科研能力将”很差,极有可能通不过考核,这位老兄在近40年的科学生涯中,只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平均一年只有0.75篇。以他自己为主做实验的论文没有一篇发表在《科学》、《自然》这样的杂志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格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他有一位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当他们很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从那时起直到这位同事获得诺贝尔奖,10年里他只写了两篇论文。这两位仁兄,在中国高校休想评教授,而极有可能因考核不合格被扫地出门。

好、最快的时期”。 论文数能代表科研能力吗?这本不是问题的常识性问题,在我们这里成了大问题。按照论文数评价指标,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苏尔斯顿非但不可能获得诺奖,而且“科研能力将”很差,极有可能通不过考核,这位老兄在近40年的科学生涯中,只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平均一年只有0.75篇。以他自己为主做实验的论文没有一篇发表在《科学》、《自然》这样的杂志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格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他有一位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当他们很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从那时起直到这位同事获得诺贝尔奖,10年里他只写了两篇论文。这两位仁兄,在中国高校休想评教授,而极有可能因考核不合格被扫地出门。 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已经造成严重的“学术泡沫”与“学术垃圾”问题,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都会对这种学术评价机制进行一番炮轰,甚至有“90%以上论文是垃圾”的论调,但是,无论在课题申报、成果报奖,还是职称评审、教师考核,以及大学排名、学校评估中,论文数量都是不可动摇的重要指标。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眼中,论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办学成果体现。 这才有了“中国科研能力已经世界第五”的判断——领导们可能还认为这太谦虚,因为根据EI论文数,我国在2007年已经列世界第一—也于是,假如在此基础上,获得诺贝尔奖,那不是“水到渠成”、“锦上添花”吗? 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诺奖奖励个人,也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获

 

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已经造成严重的“学术泡沫”与“学术垃圾”问题,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都会对这种学术评价机制进行一番炮轰,甚至有“90%以上论文是垃圾”的论调,但是,无论在课题申报、成果报奖,还是职称评审、教师考核,以及大学排名、学校评估中,论文数量都是不可动摇的重要指标。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眼中,论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办学成果体现。

 

这才有了“中国科研能力已经世界第五”的判断——领导们可能还认为这太谦虚,因为根据EI论文数,我国在2007年已经列世界第一—也于是,假如在此基础上,获得诺贝尔奖,那不是“水到渠成”、“锦上添花”吗?

 

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诺奖奖励个人,也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使有这样的获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就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我国足球队终于晋级决赛圈,令国人兴奋无比,认为中国队成了世界强队,可转眼的2006年世界杯,没有了我们的身影,2010年的世界杯,亚洲10强赛也没轮到参加。现在,世界排名100多位的球队,与中国足球队一过招,都成为强队。

 

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或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就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我国足球队终于晋级决赛圈,令国人兴奋无比,认为中国队成了世界强队,可转眼的2006年世界杯,没有了我们的身影,2010年的世界杯,亚洲10强赛也没轮到参加。现在,世界排名100多位的球队,与中国足球队一过招,都成为强队。 不错,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开外——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如果将引用数作为论文价值(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就在世界100开外。在这种情况下,还成天盼望着获得诺奖,预测哪个学者离诺奖最近,是不是天方夜谭?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

不错,我国的科研论文数已经世界第五,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开外——根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发表的论文,单篇的平均引用数排在被统计的145个国家的第117位——如果将引用数作为论文价值(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就在世界100开外。在这种情况下,还成天盼望着获得诺奖,预测哪个学者离诺奖最近,是不是天方夜谭?

 

昨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名美国科学家获奖。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由此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而何来。一般而言,失望是因希望而生,比如,某个学生依照平时的成绩,有一定把握考上北大,可考试下来,与北大失之交臂,面对这种结果,这名考生肯定万分失望,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名学生,连考高职高专都十分困难,没考上北大,有何失望呢? 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生。在我看来,虽然有杨振宁先生在各种场合作出的“中国学者将在20年之内获得诺奖”的预测,但依照我国学术研究现状,目前根本就没有可能问鼎诺奖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就是说,获得诺奖的希望极其渺茫。 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把论文数量与科研能力进行这么简单的对应,并不是郝平副部长的首创。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国内不少高校就采取量化指标方式,以发表论文数量多少,来评价一名教师的“学术贡献”,以至于到了后来,每一个研究生,都必须在求学期间撰写、发表若干篇论文,方可答辩、毕业。这样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培养办法,让高校的发表论文数急剧上升,高校的自我感觉也尤其良好,纷纷称“过去10年,是学校发展最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