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领导人画像透露玄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19:05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巨幅画像,在“继往开来”方阵的簇拥下,经过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同时响起胡锦涛主席的原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胡主席的画像是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之后出现的,是首次出现在国庆游行的队伍当中。在现场联合军乐团和民族打击乐团的伴奏下,合唱团高唱歌曲《江山》,背景中呈现“科学发展”四个大字。这四幅领导人画像的出现顺理成章,却也带有玄机。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第一代君王铁马金戈开疆拓土,好象功业巨大影响深远。然而,他们在武功方面或许气吞山河;在文治方面却乏善可陈----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组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倒是第二、三代,能在国家建设民族强盛方面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功业来。

比如汉高祖刘邦,以一流氓身份逐鹿成功,开辟大汉王朝。然而,汉朝真正取得流芳百世的赫赫声名却是在他身后的文帝、景帝----所谓“文景之治”是也。文景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形成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通过二人努力,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得多。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余钱至数十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又比如唐代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玄宗於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後宫的奢靡之风。他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以及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再比如“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治世。它包括清朝时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从公元1662年起,到公元1795年止,历时130多年,在此期间,由于统治者相继施行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措施,保证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安定,劳动人民得以安心生产,从而使社会经济从明末清初战争的疮痍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发展,登上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治世局面,清朝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在“康乾盛世”时,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已达到九亿多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加上农业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大增加。实行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使商品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康乾盛世”把中国封建经济推到高峰。中国的人口在“康乾盛世”时突破了一亿大关。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也是“康乾盛世”时奠定的基础。

其实,这种一代建功二代立业的历史现象也不难解释:第一代是拓荒者,第二代是耕耘者----声名看第一代,而实绩却看第二代。今天的胡温,正处于毛泽东时代后的第四代,相信他们能不辱历史使命,在他们手中真正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幅领袖画像及四个原音重现,象征着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四座伟大的里程碑,从思想理念层面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它不仅仅是代表着中国政治史上的伟大更迭,更昭示着中国人民将随着代代领导人所指引的正确路线,沿着更加美好的前景继续跨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