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浸膏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2:01:41

桑叶浸膏粉

药材来源及工艺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提取,除杂,喷雾干燥制成。每克浸膏粉相当于原生药材7.6克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甘、苦。
鉴别
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法试验,以桑叶为对照药材进行鉴别。
检查
水分:不得超过6%
重金属:不得超过10ppm
砷盐:不得超过2ppm
农药残留物:不得检测出我国常用农药残留物(如DDT、六六六、DDV和乐果)
制剂
片剂。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古籍论述
《本经》:(桑叶)“除寒热,出汗。”
《食疗本草》:(桑叶)“止渴。”
《本草拾遗》:(桑叶)“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
《纲目》:(桑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药性切用》:(桑叶)“入肺而清肃气化,除烦退热,为肺虚挟热专药。”
古代临床应用
1)清代吴瑭用于治太阴风湿,但咳,身不甚热,微渴。(《温病条辨》桑菊饮)
2)宋代医家用于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圣惠方》)
3)古代医家用于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医级》桑麻丸)
4)古代医家用于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养素园传信方》)
5)宋代陈自明用于治乳硬作痛。(《妇人良方》)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桑叶含有黄酮及其苷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香豆精及其苷类、挥发油、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1g/ml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桑叶水煎剂高浓度在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2.降血糖作用
桑叶和蜕皮甾酮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或肾上腺素、胰岛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症均有降血糖作用。
3.降血压作用
桑叶提取物稀释后,给麻醉犬行股静脉注射,证明能出现短暂的降血压作用。
4.其他作用
蜕皮激素能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生的表皮并促使昆虫蜕皮。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桑叶乙醇提取物的植物雌激素,喂饲小鼠可减慢生长速度。

实验负责者:杨胜华
试验单位:四川恩威中医药研究所
试验者:胡凤国 邓永建 周英 陈登志 周玲英

原始资料保存地点:四川恩威中医药研究所
http://www.bj-sunrise.net/shownews.asp?id=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