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天威忧思 太阳能是泡沫还是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16:33
www.hexun.com 【2006.07.31 14:24】 经济观察报
【作者:刘宏刚】
G天威的股价还是没能走出下降通道。7月28日,G天威收于18.25元,较之5月15日最高的29.60元,已跌去38.34%。
“G天威(600550.SH)股价缩水,并不单单是由于受到某些专家的质疑,整个大盘都在调整,尚德电力的股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G天威证券事务代表王倩说。
自7月12日业界再次对G天威质疑之后,王倩一直深陷于永无休止的解释之中。随后,G天威以一份中期业绩快报对外界予以回应。“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G天威的高管们努力表现得淡然。
G天威的淡然使得围绕该公司财务造假的口水战热度骤减。但是,关于太阳能行业发展的忧思却在升温。7月19日,G安泰(000969.SZ)试水非晶硅业务的消息传出时,这种忧思似乎有了进一步蔓延的理由。
难为无米之炊
“这个行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原料供应。”里昂证券分析师Michael Rogol认为,“未来两年,硅料供应紧张是太阳能行业最主要的风险。”
2005年中期,国际一家大型电池和组件公司原料库存从2004年初期的50天下降到不足5天,Michael Rogol认为,“紧张的硅料市场使得许多公司原料库存降至极低。”
“这增加了公司的波动和风险,甚至有可靠原料供应和高产能利用率的公司也可能出现盈利波动。”Michael Rogol认为。
这对于号称拥有从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完整产业链的G天威也不例外:产业链中并未将具有极高生产技术和工艺要求的原料生产囊括其中。
“G天威斥巨资参股的四川新光硅业将于2007年2月试产,但是,硅料的供应还不能尽在G天威的掌握之中。”某分析人士认为。
种种事实表明,G天威“一路狂奔”在抢夺硅料的路上。对于备受质疑的预付账款增加问题,G天威常务副总经理郭爱华表示,“有很多预付账款都用在了对硅料的抢夺上。”
“对硅料的争夺,除了指向那些成熟厂商,在建项目也被争夺。四川新光硅业的生产基地八字刚有一撇的时候,便引来了众多的觊觎者。”某业内人士表示。
关于G航天(600151.SH)欲参股新光硅业的传闻,记者从G天威某内部人士处得到了证实。该人士愤愤不平:“项目要投产了,谁都想来吃一口!”
非晶硅冲击波
原料的持续紧缺坚定了人们寻找相关替代品的决心。此时,非晶硅技术出现了。
7月19日,国内某财经媒体报道,G安泰与德国Odersun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非晶硅薄膜电池有望取得突破,双方已经达成在中国境内建设合资企业的意向,正在洽谈筹建合资企业的细节。
公开资料显示,德国ODERSUN公司拥有的国际专利低成本生产技术不依赖高纯硅等特殊材料,而采用铜箔和不锈钢箔做电池衬底材料,是一家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创新企业。
据介绍,G安泰与德国Odersun公司的合作从2004年就已开始,去年底完成中试,位于德国的4兆瓦生产线将在今年底建成。业内人士认为,该条生产线运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产业化的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该技术的产业化一旦完成,将突破“全球硅原料供应短缺”的瓶颈,前途不可限量。
中金公司前不久出具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虽然目前通过晶体硅生产电池的模式比较普遍,但还没有达到经济性的要求,一旦薄膜技术能解决转换率偏低的问题,晶体硅电池也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非晶硅电池的发展肯定要从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市场中分一杯羹,这对于G天威和尚德电力等企业肯定会形成一定的冲击。某券商人士表示,“尽管还未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毫无疑问,搅局者来了。”
泡沫还是传奇
7月10日,2006德国世界杯结束日,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惟一使用太阳能供电的足球场——凯泽斯劳滕足球场上挂起了G天威子公司天威英利太阳能的广告。
但是,中金公司的一份光伏产业研究报告却指称:“目前两头(原料和产品)在外的中国光伏电池产业更像是国外企业的代加工厂,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偏低。”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乐观地预计2010年光伏电池累计装机容量将上升到600兆瓦,但即使这样,相比庞大的国内电池产能,国内市场需求实在太小,预计未来五年国内需求的增长不会改变代加工厂的地位。”
“大家一拥而上,但是看得见业绩的没几家,技术也比较难看清楚。”某券商研究员表示,“行业产能过快扩张,无形中增大了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
Michael Rogol则称,“我们希望没有发射升空一个热气球,但是这个行业确实在发热,但它一点都不像泡沫。”
然而,涉及太阳能概念的股票涨得却是毫不含糊。“G天威一年涨六倍,股价一骑绝尘,现在股价下调包含着价值回归的成分。”某长期关注G天威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国内某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称,“原料短缺和产能过剩,将会大大降低中国光伏电池企业的盈利性,我们不建议投资者再介入单纯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特别是A股太阳能相关公司,更是形式大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