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58:12
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地位
1991年世界银行对68个发展中国家的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为14.3%。科技在发达国家早已取代资本与芳动而升为首位,达到60%~90%。1979~1992年期间,我国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95%,资金年增长速度是13.83%,劳动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84%,技术进步速度是2.28%,相应的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为24%左右(国家计委,姜均露,1998)。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倩,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当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滕藤,2001)。《国际竞争力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发表的、被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权威经济研究报告,《报告》每年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分析,被一些国家列为重要的发展水平参数"(1994年我国首次被列入评价之列)。在2000年度的《国际竞争报告》中,中国的科技竞争力的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2000年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的29位,下降2位,被列为第31位。虽然该《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完善阶段,每年对定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对定性评价指标的专家打分变化较大.导致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序波动较大,但是作为一种参考评价体系,该《报告》仍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从整体水平看,中国科技落后于美国、英国等世界先进水平15~20年左右,见表6.1。
表6.1 中国与世界大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若干指标对比

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创新的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R&D)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NP.100%)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方式和经济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近年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持续提高,但从"R&D经费占GNP比重"来看,我国研究与发展经费仍居世界较低水乎(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排倒数第11位)。由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仍主要以外延扩张的方式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尚未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这种状况反映到科技指标上,就出现R&D/GNP比例始终在0.6%~0.7%间波动局面,R&D/GNP比例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普适性的一股规律,研发经费(R&D)占GN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日本、韩国等国家1997年这一指标就己分别达2.83%、2.79%,瑞典更是高达3.59%。美国1999年这一指标也是2.7%,投入2470亿元,而1998年我国R&D/GNP才达到0.69%,R&D总经费约为66.64亿美1999年R&D总经费约合7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2.83%。中国R&D经费投入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严重偏低,长期低强度的R&D经费投入已经成了严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R&D经费投入的结构也不够合理。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企业应成为研究与开发主体,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基本落脚点,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企业的R&D投入仅占全国R&D经费总投入的14.70%,政府的R&D投入为44.88%;1998年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是12 897 557万元,其中,企业资金是4 025040万元,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31.21%,而在多数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一般都占全国的70%~80%比,两者相差甚远。1998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0.5%,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为3%左右,高技术企业则在5%以上.见图6.1。

图6.1 世界主要大国R&D经费GDP比例(1995)
1999年IMD《国际竞争力报告》评价指标显示,中国从事R&D活动人员总数排世界第4位,企业R&D人员也居世界第4位,但是由于R&D经费投入总规模的严重不足,导致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均经费严重匮乏,造成了R&D投入经费变成了解决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吃饭保障"经费。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中国R&D活动的效率。我国的人均R&D活动经费约为1万美元,在12个大国中,列倒数第2位,仅高于俄罗斯联邦,发展中国家巴西远远高于我国,印度也大约是我国的2倍。而我国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千人发表的论文数仅11篇,在12个大国中排最后一位,居倒数第2位的俄罗斯联邦大约是我国的3倍,巴西约是我国的9倍,印度约是我国的5倍,见表6.2、图6.2、图6.3。
表6.2 1987-1998年中国与世界大国人均R&D经费与千人发表论文数的相对比较


图6.2 世界主要大国从事R&D科技人员人均经费(1998)

图6.3 世界主要大国从事R&D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比较(1995,千人)
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虽然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增加很快,但是具有重大创新性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没有明显增长。1998年IMD《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1995年平均每10万国民拥有的有效专利件数,中国为2件、美国为422件、日本为544件、韩国为141件,见表6.3,图6.4。
表6.3 1997年中、美、日、韩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的对比


图6.4 中、美、日、韩发明专利批准量对比
技术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重要的物质保障,它为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转移、传播和应用提供支撑条件。技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事科技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软、硬实验条件.即提供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基础设施;其二,是为全社会科技活动提供信息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跟踪世界科技创新活动前沿,实施科技创新跨战略,走跨越式发展,优先考虑的建设领域。下面我们选择有线电视用户(1998,千分比)、千人拥有移动电话数(1998)、千人拥有计算机台数(1998)和万人拥有因特网主机(1999)四个指标,来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12个大国存在的差距,见表6.4。
表6.4 中国与世界大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的比较


从表6.4中,我们可见中国与世界其他大国在信息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千人拥有计算机台数(1998)和万人拥有因特网主机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千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只相当于全球水平的12.6%,万人拥有因特网主机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53%
注释专栏6.2
什么是信息化社会
从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带动的工业革命开始,经过了近代科学炼钢、电的应用、内燃机的普及以及核能、航空等的开发等,到了1956年,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依照约翰奔斯比特的说法、在这一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从事技术和管理的“白领”工人数目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标志着工业时代的终结,一个新的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来临了(见《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
此后,又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与扩张,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时代转型,一个信息化时代或信息化社会正式地出现在人类发展系列的新阶段之中。它表现了以下5大基本特征:
(1)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于了资本的能力;
(2)价值的增长通过智能的实现大于了通过技能的实现;
(3)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成为了堆动社会财富积累的中心和主流;
(4)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货币流实现了跨国的全球高速流动;
(5)社会形态中的二元化时代差异和数字鸿沟向一元化的转换。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备信息化社会的称号,最基本的内涵不在于有多少部电话、多少人上网、多少部计算机,而在于信息技术如何全面地嫁按于传统的工农业部门之中。美国已经把传统的工业部门分为17个部类,测算信息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升值作用。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举出休斯敦的一家生产地球仪的工作。原先生产的传统地球仪市场价22美元,其中的成本15美元。到了1998年,工厂在每一个地球仪中装入了并不太先进的芯片,完成了传统地球仪向具有多媒体功能地球仪的转变,成本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0美元,而且订单大增,据厂家分析这样的势头还可维持5年。可见信息化的真正伟力来源于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嫁按作用、带动作用和整体升级作用。
国际上正在研讨的一项信息化指标是这样表述的:信息技术对于社会财富的贡献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产业本身如芯片,计算机、软件等所创造的价值;二是信息技术促进其他产业升级换代和带动作用所取得的价值实现。上述二者之和如为100%,则当信息产业本身在二者之和的总贡献中下降到30%以后(也就是说70%以上的贡献为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提升所创造的财富),一个社会才可以被称之为信息化社会。因为在信息枝术等高新技术兴起时,信息技术对于社会财富的贡献见乎100%都来自于信息产业本身,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嫁按,带动和系统集成,它对社会财富的贡献中,来自于本身的比倒逐渐变小,来自于其他传统产业升级所取得的社会财富逐渐变大,当开始阶段的100%比0,逐渐演化到30%比70%时,一个真正的信息化时代就成熟了。
资料来源:www.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