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史鉴证】重庆会谈蒋介石高喊“毛主席万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35:42

蒋介石为什么高喊“毛主席万岁”

 

颜昌海

发表于 2009-05-31 10:47:00

香港《大公报》报道,台湾“行政院”官员5月29日表示,台湾民主纪念馆牌匾预计七月拆除,复名“中正纪念堂”;至于广场区的“自由广场”牌楼,暂不改回“大中至正”,待召开公民论坛,整合社会意见后再决定下一步。“行政院”教育相关官员表示,“立法院”今年1月审查“中央政府”2009年度总预算案时已通过主决议,要求教育部应尽速拆除“台湾民主纪念馆”牌匾,并将原先被拆除存放的“中正纪念堂”牌匾挂回原位。

在2007年,当时的陈水扁政府推动了一系列“去蒋化”、“去中国化”的政策。其中在2007年5月,“行政院”在院会中废止“中正纪念堂组织条例”,并将其正式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当时扁政府与台北市政府为此曾有一番斗法。扁政府本来有意拆除围墙,同时为了将蒋介石铜像移走及更名,曾用大型布幔挡住“中正纪念堂”等字眼;而台北市政府也以违法为由,强力拆除并且罚款,同时宣布将“中正纪念堂”列为暂定古迹,接受“文资法”保护。但最后在扁政府的强势操作下,“大中至正”牌匾被拆除,换上了“自由广场”的字样,而“中正纪念堂”也被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

马英九上台后,不仅推动两岸合作交流,努力缔建两岸和平,也逐步实行对陈水扁政府一系列“去蒋化”、“去中国化”的拨乱反正。蒋介石,在台湾也得到应有的尊重。

外国媒体也注意到这个变化。德国《日报》曾报道说,台北以南70公里的慈湖成了蒋介石塑像的集中地;该报记者观看了这批来自台湾各地、形态各异的全身或半身铜像和石像后深有感触地写道:“这些雕塑宣示了权力短暂的特性,也展现出台湾2300万人民目前正在经历的惊人变化。1949年至1975年,蒋介石与他的军人们统治着这个海岛,他梦想夺回内战期间输给毛泽东的中国大陆。他十分仇恨共产党:如果怀疑某人同情共产党,此人必将遭到囚禁。今天,他的接班人、近一年前任职的马英九正试图与中国共产党妥协。他说,否则,面对拥有13亿人口、超级强大的人民共和国,台湾岛在政治和经济上无法生存。同时,台湾人采用完全务实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历史:慈湖公园中的塑像来自全岛各地,由于蒋介石曾以铁腕统治台湾,学校、图书馆和其它单位都想清除这些塑像。懂得生意经的桃园县政府看到了商机,在蒋介石陵寝旁建造了一个吸引游客的塑像坟场。它使人想起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苏联时代结束以后,俄罗斯人在那里放置了许多列宁、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的纪念碑。”

从蒋介石到马英九,从反共到“亲共”;德国《日报》记者感叹世事变迁:蒋介石当年仇恨中共,而现在马英九正在跟中共谈合作。

该报说,在蒋介石塑像前摄影留念的游客中,来自大陆的游客越来越多。蒋介石陵寝旁的塑像坟场增添了一个特别新项目,正在等待游客的光临。前几天,秘密指挥中心开始对外开放,供人参观,60年代时,蒋总司令曾在这里规划反攻大陆的大计。

笔者想,大陆游客如此热衷在蒋介石塑像前摄影留念,是不是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陆,客观地、科学地、历史地看待蒋介石,公正地评价蒋介石,在大陆也形成了一个气候?人们,是不是在回顾和憧憬64年前那个大中华的梦想?无论怎样,作为对现代中国具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伟人——蒋介石与毛泽东,他们都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的珍贵记忆。

64年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网络资料显示,在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张友骅说,“蒋介石一见毛泽东进了官邸,站在台阶前迎接的蒋介石,就高喊‘毛主席万岁',喊了三次,尔后他跟毛泽东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有写到,他说他很佩服毛泽东,就是说以毛泽东的烟瘾那么大,居然跟他对谈八个小时不抽一根烟,这个让蒋介石吓了一大跳。”毛泽东的这些举动让蒋介石很佩服,还派卫队保护毛泽东。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作了详细的报道,摘录如下:

……昨晚张(张群)部长又一次大请客,地点在军委会大礼堂,被邀者推广到党政军文化新闻各界,约达四五百人之众。许多敏感的报人与各党派人到得特别早,候到预定的6时半,就纷纷拥入,忙着交谈,大家都意味着将有极重要的节目出现。

6时3刻,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氏到了,立刻引起全体注意。他们三人也忙着同大家寒暄,会场的空气好像显得更温暖了……

张部长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他的“忠实的报告”,就请毛泽东先生发表演说。先生从容走近扩音机,首先感谢各方面。他感谢蒋主席的邀请,招待周到;他感谢张部长主持欢迎与欢送会,他感谢各界惠然光临,说是很不敢当。现在全国人民、各国友人都很关心我们所谈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仅是谈两党的问题,而且是谈与全国人民利害相关的问题。无论军事与政治问题,都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先生讲到这里,特别提到张部长的报告,说是“讲得很对”。现在中国与全世界,都打倒法西斯,世界已经一片光明。两次世界大战,由上次大战开始,到这次战争结束,整整30年,最后打倒法西斯,使世界推进到新阶段。张部长说我们要统一,统一是好的,不统一不好,我们一定要统一!(鼓掌)困难要用政治方法来解决,不能考虑政治以外的方法。(大鼓掌)

先生说:“和为贵”,只有和,才能求得双方的一致。和是最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是我们今后的方针,我们要用统一的国家迎接新局面。“可是困难是有的,”先生说到这里兴奋极了,“我们不怕困难!各党派不怕困难,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鼓掌)先生更郑重声明,“我们的合作,是长期的合作。困难会打消的。”

后毛先生大喊:“新中国万岁!”在高度的热情中,这样结束了他的演说,申明了他的最后态度。蒋委员长则以咆哮般的大喊“毛主席万岁!”,连喊三次,回赠毛泽东。

遗憾的是,过不久就发生国共内战,毛泽东的“和为贵”与蒋介石的“毛主席万岁!”,都在炮火硝烟中被粉碎。笔者在这里不说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是要指出,那场内战导致了中华大统一的梦想幻灭,两岸分裂分治,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华之痛。而这个痛,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世界两大强国——美国和苏联造成的。此后,中国还一直受到两国的钳制。

据美国万维读者网曾有文章说,早在1948年,即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败象已露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调整对华政策,限制对国民党的援助,并聚焦于“阻止中国变成苏联的附庸”。特别是毛泽东访问苏联以后,美国当局担心中苏结成同盟,便加紧实施离间策略,其策略之一就是有意让中共占领台湾,以换取中国对苏联采取疏远政策。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美国对台湾和其他任何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意向。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和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遵循足以使之卷入中国内争的方针。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建议。”而就在此前3天,中苏之间因争论是否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而形成的僵局刚刚打破,莫斯科做出了让步。对于美国人的诡计,敏感的斯大林心知肚明,立即采取了对策。为了赢得毛泽东的好感,《真理报》自1月5日起连续5天把第一版报道兄弟国家的栏目留给了中国,其中4天被列为头条。1月6日晚(莫斯科时间),维辛斯基拜会毛泽东,通报可以满足中共关于购买航空汽油和请苏联帮助修复小丰满水电站的要求,同时建议中国发表一个声明,否认前国民党政府代表继续为安理会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如果联合国不接受中国的意见,苏联将拒绝出席安理会。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

对于斯大林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的友好姿态,大陆自然接受无疑,但对于杜鲁门有意说给中国人听的声明,毛泽东采取了什么态度呢?1月11日,正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的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说:上月,美国驻上海副领事蔡斯通过民主人士史良的丈夫陆殿栋传话,表示美国国务院远东政策研究室主任杰塞普“愿与新中国政府作非正式接触,地点在香港,如新中国政府有非正式代表在港,愿与见面”。周恩来认为:“原则上以不理为好,如有接触容易暴露我攻台湾的弱点”,并拟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完全不理”。一是“另行侦察”,即在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外资企业局局长冀朝鼎去香港处理国民党政府在港机构资财和人员时,如杰塞普到香港并试图见面,可以与其接触,以便侦察和麻痹他。如何办理,周恩来请毛定夺。1月14日毛泽东明确答复:“在目前的时期对于美国伸出的触角应当置之不理”。同时,毛泽东还谈到已经采取的“征用北京美国兵营及在上海接收美经合署物资的办法”,其目的是“刺他一下,或可推迟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毛确定的方针是,“除非美国学英国办法自动宣布无条件承认”,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我们不应当和他过早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当时的对美态度,即决不能让美国有任何机会破坏正在形成的中苏同盟关系,更不能刺激斯大林那敏感的神经。

从这篇文章中看出,当时美国是有心思放弃蒋介石,和大陆建交,支持毛泽东统一台湾的。但历史的阴差阳错,致使中美建交迟了50年。而这个时候,台湾已经成为美国不可丢弃的棋子了。

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恢复到64年前的合作状态;不同的是,强弱对比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而这个时候,人们又从开始逐步的用历史的眼光看蒋介石了。

日前,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陶涵最新出版的《蒋介石传》,从全面的观点著眼,对蒋介石给予了不少正面的历史评价,迥异于过去西方及中国大陆的描述。他认为,蒋介石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甚至今天中国大陆的走向,是蒋介石主张的方向,不是毛泽东的。陶涵说,蒋是高度争议性人物,处于列强欺凌、军阀割据的时代,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经济上则民不聊生。但是蒋“支持妇女权益、爱国、痛恨帝国主义,尽管他有好几个孙辈有外国血统”。陶涵说,蒋知道自己很多举措不当,也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专制镇压找藉口,他为某些作法感到痛心,显示蒋不是冷酷无情之人,所以毛泽东说蒋真诚、正直。

陶涵认为,退守台湾,让蒋终于有机会建设国家,“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说,蒋如果地下有知,会为台湾今天的成功而欣慰,会为大陆的巨变而惊讶,也会为大陆的贪腐“比当年国民党在大陆时还严重”而痛心。然而蒋最大的感触,恐怕是中共政权不再高举“阶级斗争”、“世界革命”,而是像胡锦涛主张的孔子思想、和谐社会。有一段话,过去似未曾公开,见诸二战时的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将军本人所述。谓蒋曾告诉魏,“如果我至死还是独裁者,不过与其他独裁者一样与草木同朽;可是如果我成功的为民主政府建立真正稳固的根基,我会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

从蒋介石高喊“毛主席万岁”,到温家宝爬也要爬到台湾看看,几代中国人都体现一个大中华的民族感情,并为此愿意放弃意识形态的分歧,建立共同目标,使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自由。

但愿,穿过60多年的时空,64年前的历史,能被今天两岸的领导人无缝衔接,并由此缔造当时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希望实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