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友人博客文章:回不去的延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05:44

回不去的延安

 

上周末,哗啦哗啦的大雨天,我在老革命家里问一个常规问题:延安时期那么艰苦,让你们坚持下来的是什么?

     老革命不假思索地说:是信念。

     我追问说什么信念?

     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那是我听到过的关于这句话的最发自内心的笃信。

     我使劲看他的眼睛,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突然闪耀出的光芒,就一直那么正常。

 

     1956年,鲁艺学员贺敬之回到延安时,已经和她分别10年。著名的《回延安》是这样开头的: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

     很难再有这么滚烫的句子了。

 

     小时候历史课本上的延安在老革命的叙述中、在那些滚烫的句子里很近;但在现实中、在宣传的文件中又很远。在这个吊诡般的9月里,延安就这么忽近忽远。

     延安是什么?

     当然不只是一个地名。

     那是一段岁月以及与岁月凝结在一起的魂儿。我猜想那时候谁都不能预知中国后来会怎样,但大家都清楚不能一直像当时那样;谁也不知道往哪里走是绝对正确的,但肯定都知道应该动脑子去想去做,而不是徒然等待;谁都知道日子苦,但大家都觉得心里热。热烈的魂魄熊熊燃烧,烧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去。

     热烈,燃烧。这些心里的感觉就是勾魂的密码吧。

     有温度地活着,人的存在感会更强。

     温度催化创造力。在最苦的日子里,质变产生了。

     当然也有党派纷争、各种人事、利益。但那些是附属品。 

     一个事业的主要目标是事业,而不是利益、人事的时候,这个事业会好。

 

     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动荡年代。

     我想,需要看到的不是那些主义,而是那些关乎温度、理想的故事与细节。

     那些关乎的东西,是永恒的。

   

     我在电话中邀请老革命们回延安,在故地的直播里讲故事。当年的老革命在世的已经不多,不少在北京。在自报家门时我告诉他们家人这是和延安有关的事,老革命们就马上来接电话了。有的老革命90多岁了,接了电话,耳背听不清我在这边大声慢速的句子,就又由家人转述;有的家人接电话告诉我,老革命已经不适合长途旅行,我就告诉他们到时候请他们看电视。

     能来的占少数,于是我一再谢他们;有个老革命说:不谢,这是工作,要完成。

 

     严格来讲,我们请的老革命不全面——由于节目内容的限制,我们请的是毛爷爷身边的老革命,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幸运的老革命。

     周末,凤凰,杨老师的走读南泥湾,宣传片里的最后一句是:今天的我们,与当年那个南泥湾之间,距离有多远?

     南泥湾和王震的359旅分不开,40分钟的节目中寻访到三个南泥湾的老红军,其中一个已故去。除了窑洞中的箱子里珍藏的军装和纪念章,老人们看上去和陕西普通老农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在他们讲述的细节里,359旅的士兵们干了自己的活,还帮老百姓干活;百团大战的时候,老百姓离家逃难去了,在屋里留个条:有米吃米

     那个叫康文华的老兵今年89岁了。他从箱子里拿出的军装是那种最简单的布质绿军装,像大学生的军训服一样簇新,左胸上有4枚纪念章:左边是抗战、右边是解放战争,上边是毛主席纪念堂,最中间是抗战胜利60周年。

     他戴着80年代常见的干部蓝帽子在镜头面前穿上这军装,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军装上方一抖一抖的。

     我在电视机前拿着我们的方案自卑。

 

其实老革命不是大家认为的最重要的重点和难点,毛家后人和特型演员是。毛家血脉大盘点毛泽东演员大盘点是媒体炒作中被欢迎和习惯的模式。

     我在大盘点的逻辑中一次次抑郁。

     我当然知道直播不是纪录片,要有多元化的元素、有节奏、要有可控性;我也懂得节目要好看,有意义的同时要有意思的道理;但是这种真革命不如假革命的逻辑真的很奇特。

     我们一边被领袖的思想教育一边消费他们:消费他们的各种秘闻,消费他们的后代,消费他们的扮演者……

     唯独不太感冒那些真正哭过笑过、有可能真正走入我们心灵的、关于人、关于精神的、活着的历史。

  

     所以,其实火热的延安、理想主义的延安是回不去的。

     不是某个个体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的折射。

     我们很少再想哪里,我们总在想着哪里。

     没有,不能,我们又能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