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国有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02:04

未来的国有化

2009年10月03日 05:38经济观察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邹卫国

按照所有权,中国的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两块:国有的经济和非国有的经济。非国有经济主要包括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

在国有经济部分,基本构成就是国有企业。从1998年开始,这个领域一直在持续进行改革。

在3年脱困之后,以国务院国资委的建立为契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充分体现为三个特点:第一就是,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第二就是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第三,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方面进行了分离的探索。

到目前为止,基本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前述两个特点已经基本形成,而第三个特点,则在目前已经出现了雏形。国有企业董事会正在建立,国有企业向股东分红的制度已经开始展开。

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布局的调整在目前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基本的趋势已经确定。

国有经济正在向把握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而在金融业,也主要被五大国有商业所主导。

国有经济的两个基本特点是:首先,在基础能源、原材料生产领域,出现了国有化趋势。

这充分体现在了钢铁煤炭、电力等等领域,而在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领域同样如此。随着中国对于这些产品出口管制、出口成本的提升,在这些领域,弱势企业面临或倒闭或被整合的命运。

其次,在已经形成的格局方面:国有经济基本掌握了整个中国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物流领域,中国铁路基本被垄断,在航空运输方面,民航运输周转量的80%以上,是国有经济部门承担的,在水运货物周转量方面,国有经济承担的比重也接近90%;在信息流领域,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由国有企业承担;在资金流方面,中国五大国有银行拥有的资金占绝对多数,并决定了整个社会资金的分配。

财富流向

在上述两个基本特点下,在国有经济成分与非国有经济成分之间的交易关系,存在着两个关键的指标:一是资源价格;二是信息、资金和物流的 “过路费率”——国有企业掌握着这三者的供应。

如果资源价格相对于整体价格水平下降,那么国有部门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开始流向非国有部门,体现出来的是整体经济的“私有化”。

如果资源价格相对于整体价格出现上升,那么国有部门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开始流向国有部门,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体经济的“国有化”。

在资源价格与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存在剪刀叉的情况下——资源价格涨幅持续超过一般工业品出厂价,并高于消费物价水平,整个经济体现出来的趋势是“国有化”。

“过路费率”也是一样,其相对于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同样会出现“国有化”或者“私有化”的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在未来将出现国有化或者私有化的周期性变化。

由于资源价格、“过路费”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要高于一般产品。在经济景气时,上述价格将高于一般产品的上涨幅度;而在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时候,他们会高于一般产品的价格下跌。因此进一步说,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中国经济会呈现出“周期性国有化”,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经济会呈现出“周期性私有化”。

整体经济在景气周期的推动下,出现了“周期性国有化”。而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另一方面的“结构性国有化”——不随着经济周期出现的国有化趋势,也在展开。

结构性国有化趋势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在资源行业的国有化程度,还有上升的趋势——这部分产业就是当前所说的“高耗能产业”。

譬如,在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的趋势下,一系列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可能被利益集团操纵,从而成为国有经济整合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契机。此前,钢铁行业宏观调控政策下,很多民营企业关张。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结构性国有化”和“周期性国有化”的双重趋势下。

走出去

对于国有经济而言,他们的获利主要来源于资源的交换。

为了实现开源,他需要拥有更好的竞价地位,这又需要防止外部资源的竞争。这引发了政府在能源、原材料领域进行管制。

另外一方面,实现开源,要掌握更多的资源,国有经济需要走出去,在海外掌握上游资源——一方面,这将有利于他们掌握更多可交换的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资源定价中,处于有利地位。

国有经济的“开源”问题,本身就酝酿了这样的矛盾:资源 “管制”与“走出去”拿到的资源走进来的问题。这个矛盾,有待于“走出去”的规模的扩大。只有当中国国有经济在这些部门掌握的海外资源获得的收益,与开放资源管制所引起的损失,达到一定的平衡的时候。资源管制才可能全面解除。

所以,期望国有经济控制的资源性产品短期内解除控制,是不太现实的。当然,国有经济走出去的脚步,是必然要加快的,而这将带来一系列的国家外交战略的变化。

从目的看,国有经济走出去,就是去拿资源的。

这种对资源的争夺是全球化的。在实践中,冲突将体现为中国能源巨头与国际能源巨头之间,中国矿山巨头与国际矿山开发商的之间。这些冲突将体现在企业并购、矿山争夺、订单等等诸多方面。

如果顺利的话,整个故事的发展可能结局是:中国国有资本成功渗透到全球资源领域,并掌握定价权,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新的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市场十大趋势

1.市场竞争将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善的竞争转向国际的、全方位的竞争,将由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变为国际市场的国内化;2.市场竞争将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群之间的竞争。未来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企业背后的集团与集团、供应链与供应链、连锁流通组织对连锁流通组织、物流体系对物流体系的竞争;3.市场竞争将由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和流通能力的竞争;4.将由产品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5.将由行业存在形式的竞争转向商业存在模式的竞争;6.将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竞争;7.将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8.将由价格战、广告战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9.将由对货币资本投资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10.将由完全决定于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和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的竞争。

即将退场的企业

1.权贵资本企业(裙带企业)。它们习惯于浑水摸鱼,用权力获得买卖的时代将迅速消失;2.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有问题的企业。也许他们的规模很大,但始终是“光着屁股在游泳”,而退潮又是必然要到来的;3.增长方式有问题的企业。“做生意而不是做企业”,善于抓机会却疏于管理守业的企业,会发现赚钱越来越难;4.不规范,不诚信,速度慢,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活着是一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