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地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2:02:40
           上海这片土地上曾有屈辱的烙印。殖民者称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他们将军舰停靠在外滩码头,争先恐后在此大兴土木以炫耀其聚敛的财富,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曾刺痛无数国人的自尊心。  这些伤痛,在解放之后逐渐痊愈。我们收回了被讽刺为“国中之国”的租界,赶走了在外滩耀武扬威的水手和仗势欺人的外籍巡警,我们终于能够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再仰人鼻息。  这些曾经的地标,在风云变幻中默默伫立,见证了我们的扬眉吐气。  变了,一切都变了。外滩见不到醉酒后踉踉跄跄的外国水手,也听不到穷苦孩子兜售五香豆的凄厉叫卖,外滩已是人民观赏江景的公共场所;“万国建筑”内不再是那些吮吸国人财富的洋行,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宣告主权的五星红旗,海关大钟的钟声听起来格外振奋人心。  变了,一切都变了。上海跑马厅全部的土地于1951年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收回,这个被殖民者、侵略者践踏过的500多亩地要被改建成人民广场。这里不再是解放前赌徒们花天酒地的场所,也不会再有外国军队在此阅兵练兵,1954年的10月1日,上海市民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庆祝新中国5周年来的翻天覆地。  也许,游行队伍中欢呼雀跃的市民很难想象,脚下这片土地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华人的禁区,甚至周围的华人居民都被禁止在房子上任意开设窗口。  也许,彼时高举着标语、高呼口号的工人们很难相信,跑马赌博的“香槟票”每张售银元10块,相当于彼时一石米的价格,而殖民者在此组织赌马每天要赚16万块银元。“香槟票到处销,吸尽了中国人民的血,装满了帝国主义者的腰”,这样的痛骂,再也听不到了。  紧挨着人民广场的西藏中路,前东方饭店改造成了上海工人文化宫,其中开辟了图书馆、各类速成班和生活互助组;人民广场的北部建起了人民公园,绿茵环绕,楼榭精致,1954年公园开园的时候,有搬运工人无限感慨:我在上海做了几十年工,从未踏进过这片“跑马厅”,只要我在这门口晃一晃,看门的巡捕就吆喝着要我们滚开……  耀武扬威的洋人和疯狂妄为的赌徒已成云烟,取而代之的是游行集会以庆贺、看书学习以奋进、游园赏花以休憩的新市民。曾经的地标见证的不仅仅是日升日落和政权交替,还有人们新的生活。
       1950年9月10日,从黄浦江上看外滩全景。当时的天际线上,少有高层建筑。解放后,这些建筑大多数都被人民政府使用,如其中最豪华的建筑原本是汇丰银行,解放后曾为上海市政府使用;华东和上海人民的抗美援朝会会址,就设在美国领事馆里;沙逊大厦门前也挂上了上海市人民协商委员会的牌子。                    陆顺兴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0年10月,经过全面改造、调整和重新布局后的南京路。      汪刚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4年9月3日,人民广场花岗石大道工程已近完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铺砌石块,以迎接国庆节。                贾振福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4年10月1日,为庆祝建国五周年,上海人民在刚落成的人民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国庆庆祝典礼和节日游行。人民广场原有一条长达600米、阔100米的煤屑大道,在这条旧道的基础上,146580块3分米见方的花岗石铺成23米宽的花岗石大道,它的两边,是宽约13.5米的柏油路。花岗石与柏油路面的宽度共达50米,足够在节日时几十行纵队的游行队伍通过。                                                                                                         赵立群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2年7月20日,人民广场修筑公园工程正在施工,工人们以开河之土堆出土山。左图背景中的国际饭店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物,该饭店于1934年落成,保持上海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陆顺兴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4年9月,游人在人民公园观鱼。初建成的人民公园四周小河环绕,亭台精致,游人可以船代步。1953年,公园的南部增辟了一个荷花池。1954年5月1日重新开放时,实施售票开放,门票定价为0.05元。       董为焜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0年9月30日,上海工人文化宫向市民开放,被誉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自开幕日起,市宫每日发出参观券1万张,再加上凭工会介绍信前往参观者,开放三天就招待了3万人次以上,为当时一大盛事。            俞创硕 摄(本报资料照片)      假日里,工人们组织自行车队集体到龙华度假。上世纪50年代初,龙华塔也是上海的一个地标性建筑。1954年10月进行过修理,尽力恢复其南宋初建时的本来面目,1958年此处修建为风景区。                           毕品富 摄(本报资料照片)      1950年10月27日,工人正在大修外滩路轨。他们用国产的混凝土浇制路面,还将人行道较路面提高了几寸,铺上了石板,种了柳树,盖上草皮。  董为焜 摄(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