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48:22

文字

面积:2335平方公里
人口:64.3万
政府驻地:
邮编:239400
区号:0550
民族:
地理坐标:东经117°至119°,北纬32°至34°之间

目录

·                                 • 概况

·                                 • 地图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地理气候

[显示全部]

明光市-概况

 

地理位置:明光市(原嘉山县)位于皖东北部边缘,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滁州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五河县接壤,东与江苏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为定远、凤阳两县。 
面积:全市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
辖区:辖27个乡、镇,347个行政村。
人口:全市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
地形地貌:境内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北部为平原。 
全市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构成:
(1)淮河流域209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560平方公里,丘陵1160平方公里,平原232平方公里,湖泊1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9%(山区占24%、丘陵占50%、平原占10%、湖泊占5%)。

(2)长江流域256平方公里为山区,占总面积11%。

耕地面积:省属48557亩,占17.5%(其中潘村湖32230亩、白米山16372亩),旱地4209亩含军事用地;市属耕地面积803352亩(其中水田380581亩,旱地422771亩)。

  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0.6亿元,年均增长1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年均增长27.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年均增长10.0%;完成财政收入2.0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5.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6万元,年均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3083元,年均增长9.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7亿元,年均增长22.9%;各项贷款余额18.0亿元,年均增长2.3%。
 

明光市-地图

 

明光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明光市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明西街道、明南街道、明东街道、明光街道、张八岭镇、三界镇、管店镇、自来桥镇、涧溪镇、石坝镇、苏巷镇、桥头镇、女山湖镇、古沛镇、潘村镇、柳巷镇、泊岗乡。共有10个社区、347个行政村。
明光街道  

 


是明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3.2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万人。辖20个行政村、10个社区。
明东街道  
位于明光市区东郊,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1.93万人。
明南街道  
原为横山乡。位于明光市西南部,面积83.06平方千米,总人口17897人,其中农业人口17646人。辖12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其中回民村一个,人口1500多人。
城西街道  
毗邻市区,办事处所在地距市中心仅6千米。面积64.4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庄,80个村民组,人口1.49万人。

张八岭镇  
位于明光市最南部,总面积120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人口2.2万人。
三界镇  
位于明光市东南部,总面积135.6平方千米,总人口23261人,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31个村民组,境内有2个国营林场,1个种牛场。
管店镇  
位于明光市南部,历史上因管姓开店故曰“管店”。1999年被省命名为中心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重点镇。总面积70.9平方千米,镇区面积3.06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134个村民组,总人口32000人,其中常住人口22000人,其中集镇人口10658人。
自来桥镇  
因桥而名,根据《眙盱县志》记载:“自来桥为滁州、来安大路,桥石系大水流至,故名”。位于明光市的东南部,东经118°46′34〞-118°38′36〞,北纬32°36′07〞-32°44′07〞,东与江苏省眙盱县、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南部与南谯区相毗邻。北部与涝口乡、西部与嘉山集乡搭界。面积86.4平方千米,总人口为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0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110个自然村庄,124个村民小组。镇区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5000人。

涧溪镇  
位于明光市东部,与江苏省盱眙县毗邻。经安徽省经省政府批准于2007年5月前由原涧溪镇、白沙王乡、官山乡、鲁山乡陆续撤并而成。总面积230平方千米,人口5.5万,全镇辖31个行政村,镇办赖山林场,318个村民组。
石坝镇  
位于明光市区东13千米处,南依小横山,北临津里镇。面积120平方千米,总人口30000人。辖1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
苏巷镇  
位于明光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5千米,背靠女山湖。东部与邵岗乡相连,南与津里镇接壤,西部与明东乡为邻。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1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62人。
桥头镇  
位于明光市区北16千米处,总面积54平方千米,总人口12750人,辖9个行政村。

女山湖镇  

 

 女山湖镇


位于明光市东北部,距明光城区34千米,东临淮河,南托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与江苏隔湖相望。是明光市唯一辖管水域的水上镇。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28万亩),其中陆地13.3平方千米(2万亩),水面173.4平方千米,总人口1.3万人(渔民8000人)。辖8个行政村(其中5个渔业专业村)。
女山湖畔有一座山,名女山。女山湖因女山而得名。原为旧县镇,是南朝睢陵县治。宋代为昭信县,元代并入盱眙。元末明初,由于洪水泛滥,古县城被淹,原旧城址仍有留在湖边的痕迹,故名旧县。1932年划属嘉山县。1986年5月经安徽省民政厅批准恢复镇建制,又因旧县紧靠女山湖,更名为女山湖镇。
古沛镇  
位于明光市西北部,女山湖西岸,与五河县毗邻。全镇面积126.1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196个队,人口3.1万人。
潘村镇  
位于明光市东北部,东、北距淮河均为6千米。辖15个行政村,镇域面积47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建成区2.5平方千米,镇区常住人口1.1万。镇区也是国营潘村湖农场场部所在地。
柳巷镇  
位于明光市北部、淮河南岸,与江苏隔河相望,和五河、泗洪、盱眙三县毗邻。面积58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2000人。
泊岗乡  
四周被淮河与怀洪新河所环绕,四面皆水,是滁州市唯一的淮北乡。面积22平方千米,2万人,辖8个行政村。

人  口:全市总人口64.3万人,乡村人口51万人。

 

明光市-历史沿革

 

 

明光市原为嘉山县,汉代始置县,为盱眙、淮陵二县地,属临淮郡。南朝时,宋侨置睢陵县。北魏改睢陵为济阳,北齐改为池南县,南陈复名睢陵县,北周初改为招义县,后又改为化明县,属钟离郡。唐朝时复名招义,属濠州,宋朝改为招信县,元朝并招信县入盱眙,明朝属凤阳府,清朝直隶泗州。

据《泗州志》记:"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有光灼天,因赐名。"可知明光得名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划盱眙南17个保、滁县北6个保、定远东6个保、来安西3个保,合并新置嘉山县,县治三界镇(老三界)。

1940年,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设在自来桥镇,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同志即为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

1994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1997年成为对外开放城市

明光市-地理气候

 

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地处东经117°至119°,北纬32°至34°之间。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五河县接壤;东与江苏省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邻定远、凤阳两县。

池河流域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具有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梅雨显著,降雨集中,雨热同季,易旱易涝。年平均气温为14.8℃~15.0℃,多年平均风速3.2~3.5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14.0mm,干旱年蒸发量较大,1966年、1967年分别为1343.9 mm、1328.4mm。多年平均无霜期约220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m/s~12m/s,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春秋两季是风向转向季节。根据多年年降雨量资料分析,明光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5mm,最高年降雨量1542.3 mm(1991年),最低年降雨量583.6mm(1978年),最大变幅为2.64倍。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03亿m3,年径流深203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常年平均气温15.2℃,年最高气温41.5℃(1966年8月8日),最低气温-18.3℃(1969年2月6日),常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4℃,最热月平均气温27.7℃。
全市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构成:
(1)淮河流域209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560平方公里,丘陵1160平方公里,平原232平方公里,湖泊1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9%(山区占24%、丘陵占50%、平原占10%、湖泊占5%)。

(2)长江流域256平方公里为山区,占总面积11%。

耕地面积:省属48557亩,占17.5%(其中潘村湖32230亩、白米山16372亩),旱地4209亩含军事用地;市属耕地面积803352亩(其中水田380581亩,旱地422771亩)。

明光的地势南高北低,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50%,山区占35%,平原占10%,湖泊占5%。

明光市-民间艺术

 

一、曲艺  

本地地处江淮之间,南北曲艺种类均有。建国前,除地方戏剧外,本县民间艺人演唱的形式,

 

以北方曲种为主。主要曲艺种类有大鼓、评书、琴书,其次是相声、快板、评弹、坐唱等。建国前,曲艺流传范围较广,除县城明光菜市街、大巷口、茶馆、酒楼等处设有固定书场外,逢年过节,人民群众还自愿捐钱邀请艺人进入集镇村庄演唱,成为城乡人民群众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建国后,1950年8月本县明光曲艺人组成一个曲艺小组创作新的说唱词,书目有《金枪北宋》、《白绫记》、《血美图》、《后汉》、《岳唐》、《回唐》、《三侠剑》、《安玉传》、《三打雄州》、《无底洞》、《响马传》、《隋唐》、《天地宝图》、《十把穿金扇》等。较受群众欢迎的小段书唱有《叭狗告状》、《李双喜借年》、《拦花轿》、《打狼》、《许老汉贩鸡》、《辣椒嫂》等。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传统书目大都被禁演。艺人演唱就以《林海雪原》、《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三阳游击队》、《沂蒙游击队》等有限的革命斗争题材的书目为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党的正确的文艺政策的贯彻执行,一些优秀的传统书目开始恢复演唱。1979年本县成立了曲艺协会,会员达60多人,曲艺活动逐渐繁荣。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求乐的欲望日益广泛。随着电视进入家庭,曲艺的上座率又开始下降。    本地较有影响的民间曲艺人有明光的刘德云、蒋怀玉、柳巷的阚开展、司巷的唐开宣、管店的洪立海、高王的詹其梅。他们演唱的主要书目有《后汉》、《岳唐》、《杨八姐下幽州》、《吴燕春秋》、《风庄楼》、《义气图》、《响马传》、《东汉》、《杨家将》、《三侠剑》、《白绫记》、《三打雄州》、《陈州放粮》、《施公案》等。    

二、民间歌舞    

玩灯活动,是本地城乡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表演热烈、粗犷、朴实、优美,融舞蹈、歌唱为一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闹花灯”。每逢春节,各行各业捐款赞助,群众自愿凑钱凑粮,组织玩灯活动。玩灯者挨家挨门登门祝贺,鸣放鞭炮,活跃节日气氛,增添了喜庆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城乡民间花灯种类有旱船、花挑、车子灯、狮子灯、龙灯、高跷、钱杆、腰鼓、河蚌、乌龟、流星赶月、五马破槽、八仙过海、老爷观灯、鲤鱼跳龙门、秧歌等三十多种。其中以旱船、花挑、车子灯流传较广,以自来桥的跑驴灯、紫阳、潘村的龙灯、马岗、张八岭、潘村的狮子灯、女山湖的河蚌灯、津里的流星赶月、紫阳南曹的五马破槽、观岗的五马盘柱等最具特色。    本县民间玩灯活动经久不衰,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在自来桥、涧溪、白沙王、古沛、柳巷、潘村等地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以后,玩灯活动更为盛行。每到春节,抗日民主政府发出号召玩灯,整个正月歌声、锣、鼓声和旱船、跑驴等各种形式文艺活动广泛展开。建国后,民间的玩灯活动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1956年12月,第一次举行全县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首次将花灯搬上舞台。津里乡花灯《流星赶月》参加省、地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获得会演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花灯活动更加普及,形式有龙灯、狮子灯、荷花灯、河蚌灯等等,春节期间县、区、乡年年举行花灯会演,正月十五集中于县城。更是异彩纷呈,热闹非常。—些乡镇的花灯还在地区获奖。    

三、杂技、马戏  

1978年9月,本地司巷乡民间杂技艺人王怀标及其一家,邀集部分杂技艺人,自愿组合,经区、乡同意和县文化局批准,成立司巷乡杂技队,全队24人,道具仅有3部单车、4把椅子和1只木筒,价值约300元。杂技队自成立至1983年8月止,四年时间,除在县内农村集镇演出外,还先后流动到山东、江苏和本省47个县以及徐州、蚌埠两市巡回演出。他们坚持“自愿组织、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原则,用演出收入添置了可容3000观众的大布篷、布帷、6匹马和一整套演出服装道具、灯光器材、扩音设备等。价值3500元。    

1982年9月,经县文化局批准,在原司巷乡杂技队的基础上,成立“嘉山县马戏团”,继续实行“三自”方针,县文化局只在方针政策上予以指导,审查上演节目,下达演出任务和经济收入指标。马戏团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团委会,王怀标任团长,高承儒任副团长。根据演出需要,采用合同制,招收演职人员。按照个人的艺术水平评定工资等级。全团40人左右,其中基本演员近20人,马戏团演出在广场空地,自备帐篷布帷,自行售票和管理。    演出节目有马技、车技、顶技、蹬技、武术及大中型魔术等共三台40多套。其中有海底捞沙、蹬里藏身、燕子探海、关公劈刀、霸王观阵;有木筒、咬花、含花、翻怀;顶技节目有椅子顶、杠杆、打蛋、落怀;车技节目有单车、双车等;大型魔术有龙凤转向、花轿出人、飞碟变鸡等。表演马术的演员年龄小,动作难度大,曾荣获1982年滁县地区“三技”调演大会优秀节目奖。    马戏团自建团起至1983年11月止,先后在江苏扬州、南通、苏州地区、上海市郊县、浙江嘉兴等15个市、县演出300余场,收入70000余元。1983年底,马戏团公共积累达45000元(包括固定资产)。   

四、民歌、民间传说

(一)民歌     

本地地处沿淮和皖东丘陵,民间歌谣丰富,人民群众在田间劳动时,有唱山歌的习俗。县内流行的民歌有《十里亭》、《秧歌号子》、《风摆柳》、《慢赶牛》、《石榴花儿开》、《望郎来》、《小圩调》、《对花名》、《车水号子》、《拉纤号子》等。1979年县文化局与文化馆组织音乐工作者采风,收集民歌56首,并出了《嘉山县民歌集》。1986年在民间文学收集整理中,又收集民间歌谣140多首。  

附:几首民歌 

秧 号 子 

 领:水库(呀)好象(小)一杯酒(哇)。浇着庄稼笑点头(来吼喂)。合:(衣呀呀嗬咳哟吼咳咳)浇着(小)庄(欧)稼(呀)笑(个)点头(哟丫头子哎)。  领:不怕(呀)干来(小)不怕涝(哇)。干旱水涝保丰(哎)收(啾吼喂)。合:(衣呀呀嗬咳哟吼咳咳)干旱(小)水(哟)涝(哇)保(个)丰收(哟丫头子哎)。 

摘  茶  

—山歌— 

男:廿岁哥哥去摘茶(也),叫声贤妻你在家(来)。合:(啊衣哟衣哟喽)叫声贤妻你在家,你在家(哎哟来)。    莫要抽空娘家走(也),莫要串门贪玩耍(来)。合:(啊衣哟衣哟喽)莫要串门贪玩耍,贪玩耍(哎哟来)。  女:叫声哥哥心放下(也)。你去摘茶我在家(来)。合:(啊衣哟衣哟喽)你去摘茶我在家,我在家(哎哟来)。   哪能不做家务事(也),要做懒虫人笑话(来)。合:(啊衣哟衣哟喽)要做懒虫人笑话,人笑话(哎哟来)。       

抗日时期流行,搜集于自来桥一带。  

小 圩 调

秧  歌 

领:小小呀牛角你就尖又这么尖也。放牛的哥哥你就好可这么怜噢嗬嗬哟。合:哎嗨,放牛的小哥哎这么哥也,好可怜哟这么哟嗬嗨。晴天呀捞不到就热饭这么吃呀,阴天也捞不到就干衣这么穿噢嗬嗬哟。合:哎嗨,阴天的小捞不这么到哎,干衣穿哟这么哟嗬嗨。头戴呀斗笠你就身穿这么蓑呀。手拿呀巴棍你就唱山这么歌噢嗬嗬哟。合:哎嗨,手拿的小巴哎这么棍也,唱山歌哟这么哟嗬嗨。    这山呀唱到里小那山这么头呀,口唱呀山歌你眼泪这么流噢嗬嗬哟。合:哎嗨口唱的小山哎这么歌也,眼泪流哟这么哟嗬嗨。   

山  歌 

老蓝(个)褂子(哎)四拐齐(呀),漂白(个)褂子(欧)做衬(哎)衣(呀)。娘说(里个)闺女(哎)你少打扮(啦),多少(个)光棍(来哎)想爱你(呀)。  

(二)民间传说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传说,是广大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流传于本县的民间传说有:《新三界的由来》、《白米山的传说》、《摸山与尿布滩的传说》、《水漫泗州城》、《鲁山的传说》、《自来桥的传说》、《断头马的传说》、《小姐坟的传说》、《斗金桥》、《浮山仙人洞的传说》、《鱼王双庙的传说》、《龙庙山》、《无意井》、《小横山的传说》、《金吾大人》、《嘉祐院与水陆画的传说》、《代唐寺》、《钟落寺》、《女山湖的传说》、《赵府村的来历》、《朱洪武在官山》、《亮驴山的传说》、《浮山堰的传说》等,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生活和民间轶事。    

本县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很多,内容丰富,包含各个方面,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受剥削、压迫进行反抗的斗争精神与美好理想。本县宣传、文化、县史志办等部门及民间文艺工作者曾组织搜集,并编纂成集,现选附几则。 

慈禧不忘吴棠送银 

吴棠是三界人,自幼家贫,后做大官。相传吴棠在任清河知县时,一次,一位朝廷大员乘船路经清河县,按礼俗,地方官应送去“程仪”。吴棠派员送去银子300两,恰巧此时慈禧因父丧随全家也乘船路过此处,大员的官船已开走,银子送到子慈禧乘坐的官船上,吴棠不知,而此时慈禧尚未被选入宫,适逢困境,知道地方官叫吴棠。多年后,吴棠被人告至朝廷,已垂帘听政的慈禧听到吴棠这个名字,想起送银一事,不仅不予查办,还给吴棠升迁。吴棠在清河任内,还有一件轶事,一次一位钦差大臣与泗州杨漕台到吴棠处巡视,这位大员对吴棠答话有些不满,相传此时三人对坐,泗州漕台杨大人引诗打趣解围:“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水添心便是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钦差大人遂答:“二木(目)并成相,添心便是想,去心添雨便成霜,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吴棠听出钦差诗词含意,竟随口答曰:“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水添鸟便成鸡,得势狸猫欢似虎,落架凤凰不如鸡。”吴棠机智和大胆地对答,自然使钦差恼恨,遂奏告吴棠“吞赈”,但由于慈禧的庇护,加之吴棠“吞赈”并无实据,也就不了了之。  

赵府的来历 

赵府村在明光北面,面临池河,背靠抹山,山青水秀。庄子原名赵郢。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传说朱元璋母亲陈氏身怀朱元璋,流落于赵郢村二郎庙中,生下朱元璋时,一件衣服都没有,村上有一姓赵人家,乐善好施,得知二郎庙中住着母子之后,便叫自己的老伴和女儿,经常送些吃的、穿的,陈氏感激赵家,便认赵家夫妇为朱元璋的义父义母。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天,赵郢村突然接到诏书,要赵家派人进京。憨厚老实的赵三随差人进京见皇上。朱元璋略谈往事后,问道:“你要几品官?”赵三心想:“我常听说县官是七品,我多要几品,起码比县官大吧!”便叩拜皇上说:“万岁在上,小人要做十品官。”朱元璋内心发笑:“哪有什么十品官可做?”便说:“你看那挂着的是官袍,任你取一件。”赵三取了一件员外袍。朱元璋随降旨,划给赵家一马之地。又派人随赵三至当地,赵三骑马出村,马头向西,抽了三鞭,就到了池河,因水阻隔,停下来,这一带土地遂划给赵家,赵郢村也改为赵府至今。   

芦 苇 船  

本县津里乡,属都梁古地,相传在津泾桥东边,住着一户姓王人家,儿子王小二,王母替有钱人家洗衣,打麻线,一天,王母对小二说:“你在学馆读书,我一人在家,你上街去找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妇道人家,与我作伴。”小二遵命到都梁古城闹市口,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婆沿街乞讨,小二说明来意后,就将乞婆背到家,王母忙打水给她洗脸、换衣,当做家人一样。    

不久,乞婆对小二说:“你到湖田中选七七四十九根粗细一般的芦苇,我替你编只小船。”小二认真选好芦苇,老人在院内忙了几天,编好一只小船,老人拿着船对王母和小二说:“我到你们家已住半年多,你们娘儿俩心肠好,不嫌弃穷人,小二又孝顺,我是很喜欢他。我马上要走,这只芦苇船就送给你们吧,遇到危难时,你娘儿俩躲进去,就平安无事了。”母子俩挽留不住,只好让她走了。    一天,忽然雷鸣电闪,瓢泼大雨不停,平地积水一尺多深。小王家眼看进水,这时猛然想起老人的话,忙将芦苇船拿到门口,母子俩急忙上了小船,此时,一座热闹的都梁古市,眼看淹没在洪水之中,就是现在的七里湖。  芦苇船救活了王家母子和一些落水的乡亲。人们不忘不了编织芦苇船老人的恩德。每年六月六日,家家户户都编芦苇船,后来演变成了编荷花灯,放在湖中,表示对老婆婆的怀念。   

乾隆留对联  

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无人认得。一日路经桑大郢(现本县大郢乡),由于口渴,便至村里讨碗水喝,正巧路旁桑家在建房,乾隆向主人说明来意,主人好客,便请至家中用茶。主人认为是过路之人,并未留意,将茶沏好,客气几句,料理它事去了。主人请了两个先生写上梁对联,由于他们谦让,先后都借口离开,将文房四宝放于桌上。乾隆茶足起身欲走,转念一想,主人对我这般热情,既有文房四宝在此,何不留下一副对联以表心意。他略加思索,拿起笔写下一联:   上梁正逢黄道日    

竖柱巧遇紫微星   

为中梁写下:“乾元亨利贞”5个大字。乾隆怕露了身份,便不辞而别。两位先生回来见联,猛然大悟,但乾隆早已走远。

此联至今还在嘉山县城乡流传。  

“牛头拐”的传说 

苏巷区津里东3里许有座官山,山南侧有个叫“牛头拐”的地方,传说因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在此放牛而得名。   朱元璋11岁时,因家境贫寒,寄居其舅父郭文厚家,每天到牛头拐放牛。一天,朱元璋听了“大破孟州”的故事,第二天,他在牧童中提议操戈练兵,得到大伙拥护。牧童们用放牛棍当长矛,在牛头拐操练起来,并用石块垒“点将台”,轮流登台点将,争登“王位”。规定谁坐“王”,其他人就跪下来叩头,奇怪的是,别人登台,朱元璋刚跪下,“王”就跌下台来。轮到朱元璋坐“王位”时,别人叩头,他安然不动,于是,牧童们公推朱元璋为“王”。

朱元璋为庆贺登台做“王”,提议宰牛吃,娃子们无一敢动。朱元璋拔根长齿茅草,把自己放的牛杀死了。牧童们烧熟牛肉分吃掉。朱元璋把牛皮、牛角、牛骨藏进山洞里,回家对舅父说牛钻进山里去了。舅父到牛头拐一看,果然见山洞里露出一条牛尾,朱元璋捉住牛尾往外拉,牛在山洞里竟然叫起来,舅父目睹此情,只好算了。“牛头拐”遂传名至今。

明光市-民风民俗

 

一 婚嫁 

民国年间,本地青年男女婚姻基本上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间嫁娶仪式亦颇为繁杂,婚嫁程序分订婚、传庚礼、结婚等。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中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即报出女儿的生日,请“算命”先生配“八字”,无凶则可订婚。传庚礼,又叫送庚子。即把男的生日写在庚帖上,连同给女方的四套衣服、四包礼品、鲤鱼和猪腿、酒等,由媒人送到女方家。然后女方家把女儿的生日填在同一庚帖上,回送些礼物,便算订婚,男女两家结为亲戚。结婚,男方父母认为可以结婚,即请媒人到女方家送结婚帖子,经女方父母同意,择吉日良辰,按期迎娶。结婚之日,新郎须先坐一下轿子,以示迎新,俗称“压轿”。男方主要亲属要抬轿子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梳妆完毕,由其叔父或兄背上轿。新娘上轿要哭泣,表示留恋娘家亦含有吉祥的意思。新娘下轿,新郎家用布或红毡铺地,由接轿女宾搀扶向前走,前有人高唱吉祥之歌。新娘入洞房后坐在床边,陪伴女宾放下喜帐,此举曰“传袋(代)”。拜堂,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互拜,礼成后,饮合欢酒,亲友闹新房,尽欢而散。3天后,新郎伴随新娘回娘家,并携带礼品,习称“回门”。建国后,人民政府废除了旧的婚姻制度,国家于1953年颁布了《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严禁包办代替,提倡移风易俗,婚事从简。提倡男女青年自由恋爱。进入80年代后,多数青年则更多地注意选择有文化、有理想,有专业技术特长、品貌相当者。由于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比较富裕之家结婚之日,车辆迎送,大摆筵席,讲究排场。有关部门也不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青年男女勤俭办婚事,树立新风尚。1985年以来,明光、石坝等城乡,不少男女青年参加集体结婚典礼,形式活泼,用费节俭,是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二、丧葬    

本县城乡葬礼仪式分汉族和回族两种。建国前,汉族人丧葬比较繁琐。老人病逝,要经过“讣告报丧”(农村称“通丧”)“吃斋饭”、“念夜经”、“看富贵”、“挽钉”、“起高”、“五七”等程序。死者在家停灵7天左右。停灵期间,家人为死者筹办丧葬仪式。搭棚、扎灵幡。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吉地,然后择期开吊。一般公祭3天,并吹奏丧乐。富有之家搭高台,到外地请僧侣道士诵经,超度亡灵。公祭期,死者亲友可来吊唁,三天安葬。死者子、侄领棺,亲友举孝帐、挽联跟随,以示隆重。葬后7天,家人到坟地看坟,35天后盘坟,习俗“五七”。两年半“脱孝”。建国后,汉人葬礼有所改革,逐渐废除了封建迷信习俗,丧葬仪式讲肃穆、讲节约,多以臂戴黑纱、胸戴白花取代孝巾与挽联。1978年后,有的乡村丧葬大操大办,对此,各级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并提倡火葬。方式也简化为发出讣告后,亲友送花圈、挽联,即行安葬或火化。农村依据生活富裕程度不同,有的丧事从简,有的地方仍沿用旧的封建丧葬习俗,实属铺张浪费。回民习惯速葬,讲究深葬,请阿訇讨白,为亡者做尾悔,意在求真主恕罪。待亡者安然归真主后,瞑其口目,顺其手足,年老者理发设位。头北足南仰卧,面稍向西,或枕东足西,头稍提高,正面朝堂。回民逝世,亲人即刻通知礼拜寺,借用公共木池(称经柜),趁亡者身软,脱衣移入木池内,身盖白布,再移息客堂中。若天气炎热,可铺草席于地面,陈于席上覆以罩布,焚香避浊气。后举哀,不禁止哀哭,禁止嚎啕大哭。不可数说有损亡者的言词,束则即为逆顺命而含怨恨,为回教举丧之大忌。    本县回民死后,多葬于公墓,以土干者为好,坑挖好后,亲人分立坑上,将亡者以布络抬出木盒,亲人捧接,安放于坑,头北足南,解束露面与家人最后见面,事毕,封坑筑坟。葬后,家人请阿訇当场念经祈祷。葬礼完毕,家属躬身墓侧,致谢亲友。1975年,本县在池河西洪庙乡西徐村南山上开工兴建火葬殡仪馆,翌年竣工使用。从此,嘉山开始实行火葬,由火葬场职工为死者梳理、整容,死者亲属戴黑纱,以示悼念和哀思。1976年后,本县干部和工人去世,大都进行火葬,逐步树立了火葬新风。不少农村还沿袭土葬。实行火葬不但节约土地,还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利国利民,由于不断扣介和推行火葬,自1979年后,丧葬由土葬改为火葬人数不断增加。  

三、生日寿礼    

送奶糖。婴儿出生12天,为送奶糖日。这天,婴儿父母的亲戚带着油炸馓子、红糖、鸡蛋和婴儿的包被、鞋、袜、帽等礼物前来祝贺。抓周和过10岁。婴儿出生1周或10岁时,亲友前来祝贺,常带贺礼有衣服、布料、鞋、帽、项链(圈)、长命锁,民间习称“抓周”和“过10岁”。抓周时,家人在婴儿前放个筛子,在筛子里摆放笔、书、秤、糖果等,让婴儿抓取。婴儿每抓到一件东西,家人都要讲些吉祥话。如婴儿抓书、笔,寓意长大有学问,抓秤长大会经商,抓糕点即步步登高。小孩过生日,家人为其煮鸡蛋,吃长寿面。男女年龄至60周岁时,要举行寿庆,称“六十大寿”,70岁、80岁、90岁等均要举行寿庆。祝寿时,通常摆寿筵,早晚吃寿面,中午吃酒菜。“寿星”端坐堂前,由晚辈给“寿星”磕头或依偎身旁,表示尊敬,“寿星”则给晚辈糖果。“寿星”的女儿给寿星做“寿鞋”,前来贺寿的亲属亦须携带一些礼物。   四、房屋落成、乔迁    嘉山民间房屋落成时,亲友前来送贺礼,称之为“落成之喜”。旧时贺礼多为喜帐、鞭炮、对联等;现贺礼多为烟、酒等。房屋落成期一般择双日。乔迁,俗称搬家,乔迁日,亲友带礼物祝贺,礼物有豆腐、鱼、糕等,意为“腐(富)鱼(余)糕(高)”。

本县地处江淮之间,南北方均有人口迁入,民间风俗习惯形成介于江淮南北之间的特点,民风淳朴、温和。  

建国前,由于经济不发达,广大劳动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官僚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压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封建迷信思想和旧习俗,均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健康的朴实的古老的民间习俗亦同时滋育着人们,并为人民一代代所沿袭。建国后,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习俗亦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收入不断增加,衣、食、住、行都发生新的变化。    

在封建时代,本县劳动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人民痛苦仍有增无减。抗日战争期间,广大人民备受深重灾难,遭受日军烧杀抢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使广大人民苦不堪言。    建国后,本县农民分得土地,城镇失业人员得到安排,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53年至1957年,本县农、林、牧、副渔皆有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随之提高。1958年至1960年,由于浮夸风和瞎指挥等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大炼钢铁,大搞“卫星田”、“高产田”,生产上瞎指挥,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6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本县农村实行了责任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好转。1966至 1976年,十年“文革”中,生产虽有发展,但比较缓慢,本县人民生活吃、穿、住均处于一般水平。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各项工作中逐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本县农村推行了联产计酬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978年为61元,至1985年提高到 398元,1988年达471元,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县职工工资收入,1952年人均,179元,1985年人均达738元,1989年又提高到1291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达1442元,全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在吃、住、穿、用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群众中出现了“万元户”、“万斤粮户”,开始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一、穿戴    

民国年间,本县男性衣着多为长衫右开襟、布纽。冬穿黑蓝布长衫,富者穿毛皮衣,短衣多为对襟排扣,大腰无袋直筒裤,政府官员和地方绅士则穿长袍马褂。夏季服装多为白色、浅灰色。有的青年穿中山装,学生穿学生装。未婚女子多梳独辫子,辫根、辫稍扎红头绳,留刘海,少数戴金耳环,已婚女子梳髻,戴髻网,在髻上别银簪、银针、花等,少数手上戴戒指,腕上戴玉石镯等。年青女子穿洋布斜襟褂,黑、蓝裤。中、老年女子穿蓝斜襟褂,蓝黑色裤、男子穿蓝、黑色长袍或大褂(长至膝下),秋冬戴礼帽。女子春夏秋之间,富有者多穿旗袍,青年男子富有者多穿西装或中山装。    建国后,机关干部和公教人员多穿中山装、列宁装。城乡居民仍穿旧式服装为多,习惯于蓝色、黑色布衣。50年代中期,随着人民生活改善,增添了卡叽布、灯蕊绒。70年代后,人们穿衣由棉织品向化纤品发展。80年代,本县人民中多穿绦纶、的确凉等,毛料衣服也有增加,女式服装款式也较新颖大方,花色繁多,除城乡中老年妇女穿着上仍保持原习惯外,中青年女性,穿着逐渐时髦,讲究美观,在款式上也有变化。    

二、饮食   

 

 

本县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主食为大米、小麦。建国前,人民生活贫困,食粮不足,每年中均有一段时间拌以野菜充饥。建国后,本县农业生产得以较快恢复发展,人民群众吃粮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城乡人民吃粮多以米、面为主,兼食豆类、薯类和高粱等杂粮。副食品多为素菜、豆制品及禽蛋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实行大包干,本县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温饱得以解决,吃粮均为米,肉、禽、蛋也成为普遍食品。    

本县城镇居民饮食,早晚多食粥、馒头,中午食米饭,兼有炒菜。饮酒以白酒为主,70年代中期开始饮用啤酒。本县有遇喜庆之日或老人去世摆筵席的习俗。建国初,筵席菜为十大碗,后改为八大碗八小碗。七十年代后期,城乡人民生活逐渐改善,筵席菜增加到八大碗四小碗和十二盘,种类繁多。节日饮食比较讲究,春节花样更多。    

三、居住:   

本县居民住房,习惯于向阳建筑(即大门向南),住房多为土木结构,起脊,屋顶缮草。房屋款式,多为四合院,即四周筑墙,倚墙建屋,主屋三间,或明三暗五。人口众多的家庭,可分为前后院,多为一宅一院。近山居民建房,多用石砌墙基,低洼地区,多筑高台,高约四五尺,台上筑屋,防止涨水冲蚀。一般集镇居民,为起脊平房。三十年代,农村较富裕户常筑土炮楼,市镇导民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用山草缮盖;比较富裕者,住房为瓦顶砖墙。农民住房,窗户较小,家中陈设简陋。建国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均有了改善,城镇住房逐渐由草房换成砖瓦房,八十年代以来,城乡人民建房日渐增多,房屋结构已趋向混合型(钢筋、水泥)发展,且宽敞明亮,有的建起两三层楼房,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有了显著变化和改善。    

四、行旅:   

建国前,本县除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外,闭塞地区多徒步行走,有时以牲口代步或乘舟船。建国后,本县境内道路得到修建,县城与乡、村间开辟了大车路或公路,交通工具也不断发展,近途步行,远路均乘汽车。1980年后,城乡一般家庭都有自行车,八十年代城乡又有摩托车及短途运输车、客车,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外出较为方便,以往长途跋涉之苦已经改变。    

五、文化娱乐:  

建国前,嘉山民间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调,农村娱乐很少,除偶尔观看外来戏班演出外,无其它娱乐。居住在较大集镇者,平时多听听鼓书或看泗州戏。建国后,劳动人民翻了身,心情舒畅,各种业余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老年人下棋、听书,青年多参加文体活动,少年儿童放风筝、跳绳、踢毽子、荡千秋等,民间艺人及业务剧团走村串乡,为群众演出。本县城镇自1956年起,电影观众愈来愈多,成为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机关、学校、工厂则不定期开展各类球赛,节日开展各种业余演出活动,玩花灯、撑旱船等。进入80年代,城乡人民文化娱乐内容、形式均更加丰富多采。1982年,明光建起溜冰场,扩大了青少年娱乐范围。1985年,县城明光跳交际舞、迪斯科舞的青年和中老年逐渐增多。县城和较大集镇又兴起台球热,参加活动的多为青少年。    

本县电视机已在城镇普及,农村也日渐增多,收看电视节目成为日常业余时间的主要文化生活。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欣赏能力也大大提高,娱乐方式亦有新的变化,养花、鸟、鱼、击拳、舞剑、钓鱼,逐步进入人们的娱乐园地。    

六、卫生习惯    

建国前,本县城乡卫生条件很差,民间住房少有窗户,室内阴暗,虫、鼠较多,人畜同饮一塘水,农村男女老幼常喝凉水。建国后,城乡家庭卫生条件有所改善。进入8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村部分人家盖起瓦房和楼房,室内宽敞明亮,建大屋也都有窗。多数人家人畜已不在同一室内。村有水井,猪有圈,城镇卫生状况改善较大。自1982年起,县城明光街道置有垃圾箱,公共厕所增多,县城明光及三界、张八岭等地居民已饮用自来水,并有专人清扫路面。人们对个人卫生亦逐步讲究,养成刷牙、洗澡、换衣、晒被等良好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多数家庭夏天制做纱门、纱窗、纱罩。

明光市-交通线路

 

 

 

 京沪铁路 明光火车站

 104国道 明光池河大桥

明光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明光地处安徽东部、江淮分水岭北侧。南抵长江,北接淮河,东邻盱眙,西靠蚌埠。距上海360公里,距南京98公里,距合肥140公里,距北京980公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京沪铁路穿境而过、水运航道通江(长江)达海(东海),堪称华东要地、交通枢纽。

明光境内的公路网络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市乡道路,公路通车总里程1589公里。于2006年全线开通的南洛高速公路在境内总长53.3公里。徐州-明光的徐宁高速公路和明光-盱眙的明盱高速公路正在筹建之中。境内总长74公里的104国道纵贯南北。307、309省道相互交错、横穿东西。市内市乡道路纵横交错,正在实施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如火如荼,2006年已建120余公里,“十一五”末将达到900公里。

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航道开阔、水运便利。淮河航道41公里、池河航道67公里,单船最大通航能力300吨。作为淮河下游重要港口(柳巷)深水岸线码头即将上马,届时年吞吐量可达200万吨。

 

明光市-美食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明光市-特产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明光市-景点

 

 

明光市灵山秀水,景致宜人,众多古迹遗址令你揽胜怀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日前,为积极融入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搞好旅游线路衔接延伸,明光旅游总体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明光市旅游事业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北部多湖泊,境内女山湖是安徽省第二大湖,宛延百里,烟波浩渺,千帆竞发,渔歌对答,令人流连忘返。湖畔的女山(又名玉环山或女儿山)位于邵岗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之一, 2003年女山被定为省级地质公园,其三面环水,状若玉环,山湖掩映,女山“十景”正在开发,

 

是科考旅游的最佳去处。南部多丘陵,山岭连绵起伏,层林尽染,老嘉山主海拔332米,有巨石横亘,名仙人桥,大雨聚至,桥上瀑布如帘;众环山抱之间,素有皖东明珠之称的分水岭水库(即又称白鹭湖)镶嵌其中,并与国家级黄寨牧场相接,草场山林,牧歌声声,九曲湖水,白鹭齐飞,引人入胜。另外,招信镇的朱元璋出生地跃龙岗、尿布滩、女山湖镇的宋朝嘉祐院、古戏楼、火神庙等遗址和横山乡的元代兴慈宝塔、管店镇境内的林东水库也都吸引了众多中外旅客驻足观光。

 

 

 

 

 明光市工业园区风景

 池河大道

 明珠苑小区鸟瞰

 

 

 

 

 林东水库

 女山湖落日

 明光市古戏台

明光市-历史名人

 

吴 棠  

吴棠(~1876),字仲宣,号棣华。三界人。先世于明代中叶“由徽迁滁,始卜居于滁定盱之三界市。”世代以耕读相守。棠幼勤学,坚苦自力,家境贫寒,尝藉雪光明月看书。弱冠进学(俗称为秀才),旋于道光15年(1835)中江南乡试为举人。五次赴京会议,名落孙山。道光24年(1844),以举人大挑一等为知县用,先后知南河、砀山、桃源县事。  咸丰元年(1851),调清河县不久,丰口决堤,调署(代理)水患严重的邳州知州。3年(1853),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奏保吴棠,筑长江河堤勤劳出力,以直隶州同知升用。6月,棠母去世,值太平军攻克扬州,丁忧“夺情”,治丧后回任清河,举办团练,修筑圩寨,以防太平军北进。曾得文宗的嘉许:“知清河县吴棠团练乡勇,甚得民心,若令带勇,必甚得力。”    咸丰4年(1854),太常寺少卿王茂荫上疏推荐吴棠,南河道总督杨以增考察,遂以同知直隶州即补。咸丰6年,丁父忧守制,在籍办团练,镇压过境内的棚民起义,以及对捻军作战,以军功而升迁,由知府至道员,遇缺即补。    

咸丰9年(1859)三月回清河。翌年补授淮徐道,帮办江北团练。咸丰11年,升任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同治2年实授),督办江北粮台,节制江北镇道以下文武各官。受篆次日为除夕,即处漕督任所清江。遂建石城为县治,筑运河东西两圩为犄角,复建书院,恢复运河粮运,垦荒屯田充饷。主要是对捻军作战,间亦派军镇压山东的幅军和白莲教起义。    同治5年(1866)8月,调补闽浙总督,戎马倥偬未赴任。一年多以后,调任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在任8年,兴建书院,整顿吏治,镇压川黔边境苗民起义。云贵总督刘岳昭曾疏劾吴棠:眷属抵川时夫役3000,仆从需索门包,属员致送规礼。清廷命湖广总督李鸿章驰往确查。李复奏“均无其事”,并说是“川省官场颇尚钻营,吴棠履任后遇事整顿,以致贪污猾吏造言腾谤。”    

同治11年(1872)11月,吴棠曾以病奏请开缺,不允,给假两月调养。时过两年,病已渐笃,于光绪元年(1875)11月复请开缺,乃获准允。抱病归里,取道秦豫,自徐而淮。归后九日,于光绪2年(1876)初病逝,卒年60初度。谥勤惠。著有奏稿10卷。读诗一得《望三益斋诗文集》,刊行于世。吴棠以举人大挑知县。10余年间官至封圻,是特殊历史条件的时代际遇。  

李 泽 同    

李泽同(1857~1918)字普卿,亦字捕青,明代勋戚重臣武靖王李文忠后裔。世居明光。     

泽同幼承庭训,少长博览群书,16岁时入庠,经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授贡生。虽精百家之学,但不染士大夫旧习,故名重乡里。时值晚清政治腐败,国步艰难,泽同深受维新思潮影响,主张改革教育,于光绪32年(1906),创办学堂,名曰缉熙两等学堂,即今实验小学前身。开创伊始,校舍无着,借东岳庙正殿及耳房作教室,原有菩萨砸烂移出。同年秋,迁入捐建校舍,益臻完善。泽同聘请名师授业,并自兼教习,所用教材均以切合时宜为旨。本镇及盱、凤各地人士送子女就读者接踵而来。缉熙学堂男女兼收,同校同班,男女合班之风在盱眙全县(时明光为盱眙县西乡)尚属首创。    泽同薄于名利,乐以助人,凡亲朋邻里有急难者,无不解囊相助。有远房表弟汪雨相入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毕业后两度参加学部复试,其费用不足,泽同慷慨资助,后聘汪为缉熙学堂堂长。    

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匪盗骚乱,溃兵滋扰,乡里不安,泽同挺身而出,亲率商团乡练,捍卫桑梓,不避霜露,常深夜独自持械巡逻,明光乃得以确保。    

泽同一生著述颇丰,计有《群经诂幼》、《二南浅解》、《秦汉史要》、《历史纲要》、《清地理志》、《府厅州县考》、《明光乡土志》、《明光十六景》(诗作)等。清末民初,屡遭兵燹,藏书及著述几遭焚劫。今仅存《明光十六景》诗作。   

吴 继 光  

吴继光(1903~1937),原名吴绍麟,字铁夫。父吴克恒系清末秀才,常以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故事教子,绍麟深受感动,决心以之为榜样,遂改名“继光”。    

继光家庭贫困,但有志报国。曾到南京从军,他目睹军阀军队腐败、涣散,深感前途渺茫,毅然返乡。婚后,夫妻赴沪,除学文外,练习武术,骑马、打拳,学得一身本领。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成国民革命政府,准备北伐;继光闻讯后,毅然告别妻子,只身前往,因其才智过人,黄浦军官学校初建时,被选为该校教官,其他教官多是保定军官学校或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他出身行伍,不久放弃教官职位,留校学习,成为军校第一期教官,二期学员,于1925年9月毕业,被分配至北伐军某部任连长。在平定陈炯明、击败孙传芳的征战中,屡立战功,不久升为营长、团长。1933年任陈诚中路军总指挥部少将特务团团长,次年调任18军98师292旅少将旅长。继光身为蒋介石嫡系部队军官,但他生活却很俭朴,平时不穿呢制服、皮鞋,不吃小伙。旅部一些军官,在他的影响下,也都吃起大伙,对来客,也只加一菜一汤,不招待烟酒。他的马,常常自己不骑,让给病员骑用。    

继光平时注意维护军誉,他洁身自好,不容部下腐化堕落,严禁嫖娼赌博。行军时不准拉用民伕,如有需要,请地方政府派遣。以送一站路为限,并供应民伕伙食,付给酬金,不准克扣。他带兵有方、练兵有素。一次,陈诚阅兵后对他的特务团训话,吴站在后面,以手势指挥部队,变换队形,进退自如。陈诚感到奇怪,回头一看才明白,深加赞赏。吴部驻防信阳,师长俞济时来检阅时,他仍以手势代替口令。一个连抽到检阅台前,吴不拿点名册,从连长到勤务人员,从一班到九班,一个不漏地点出全连官兵姓名,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叹。他带兵行军迅速,1936年向两广进军,粤汉铁路不能直达,途径岳阳、长沙、湘潭、株州,再向西南到达临武,七天行军千里,速度为全军之冠。     

1937年,继光任陆军第58师第174旅旅长,他得知“七·七”事变后,义愤填膺,立即上书军事当局,为国请缨,要求抗日。所部于当年七月底北上,在石家庄与9军宋哲元部会师。不久,他率部开往上海,参加“八·一三”松沪抗战,在战斗中我爱国官兵冒着日军海陆空猛烈炮火,直指闸北、虹口和杨树浦等战略要地。吴旅任务是攻占八字桥敌占据点,他指挥所部先扫清外围,拿下宝山通往上海的铁路桥。日军遂改变战略,8月23日从张华宾、川沙口登陆,企图从侧面包抄上海,迫使我军撤退。我军立即调集部队阻击。激战多日,以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继光虽身为58师292旅少将旅长,但他身先士卒,奋勇直前,攻入罗店镇,在反复拉锯战中,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10月25日,日本军队又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以猛烈炮火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并趁机侵占了大场,从而威胁我方闸北、江湾、庙行一线的侧背。在战局非常危急的时刻,吴将军奉命率部转移到青浦,掩护部队主力撤退。海。我青浦口守军与之发生激战,吴将军亲临前线,坚守四昼夜,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由于受到从上海、松江之敌的钳形攻势的压力,继光遂西撤至白鹤港,继续阻击日军。11月9日,白鹤港对岸敌人在飞机大炮猛烈炮火掩护下,架浮桥渡河西进,吴将军于督师英勇阻击之际,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1949年建国后,继光被追认为烈士。  

朱 秀 余  

朱秀余(1917~1943)少年时帮地主放牛。1939年,积极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不久,担任乡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的一天夜间,日军和伪军藏在碉堡里,秀余带领民兵战士30多人,包围了伪军大队长侯宝璜住地,并迅速点燃了火,在伪军慌乱救火时,秀余带着战士冲到屋里,活捉了侯宝璜。  

日军占据的太平集据点是一个坚固的碉堡,在一个细雨纷纷的黑夜,他率领民兵战士剪断铁丝网,机智地捉住岗哨,发起了突袭,迅速地消灭并活捉碉堡里的几名日军,摧毁了日军这个据点。1943年,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一次,日伪军用五辆卡车载着抢来的粮食,秀余带领民兵战士英勇伏击,打死几名日伪军。后来,十几名日伪军疯狂地进行还击,朱秀余继续和战士们一起,不停地向敌人射击,突然一颗飞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秀余倒下了,当通讯员抱起他时,他说:“不要紧,快冲上去,把鬼子全部消灭掉。”在身负重伤后,他仍坚持继续战斗,直到顽抗的日军全部被捎灭。为了抗日民族的解放事业,秀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曾将他生前所在的包集乡命名为秀余乡。  

夏  明  

夏明(1919~1944)本县高王乡大夏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淮北区党委抗大学习,1944年任抗日根据地盱凤嘉县古沛区区长。  

夏明参加抗日时,他妻子正在孕期,家中无劳力,但他毫不犹豫动摇,他工作机智勇敢,不断提高民兵队伍的战斗力,狠狠打击敌人,使日军和汉奸闻之生畏,在抗日游击战中屡立战功。    1944年秋,盱凤嘉县委负责同志准备派他到盱凤嘉联络处工作,一天,县委派夏明带两名战士护送一位负责同志去淮南路西根据地,当走到凤阳县小溪河、附近安全护送过铁路,完成护送任务后,遭到一名叛徒勾引的伪便衣队的袭击,夏明同志不顾人少势单,英勇阻击敌人,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不幸落入敌手,日伪军对他施以严刑,夏明同志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不吐露任何机密,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杀害于小溪河,年仅28岁。  

许 言 希  

许言希(1912~1944),又名延熙,嘉山县嘉山集人。初中阶段辗转于来安、滁县一带求学。1933年,先后应聘在来安县建阳、苏营及盱眙古城等地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言希积极投身于抗日洪流。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农抗会主任、区农抗会理事长、盱(眙)嘉(山)办事处主任和淮南区党委委员。  

在盱嘉办事处工作时,许言希作为办事处主任,生活始终保持和大家一样,睡地铺,吃玉米粥、玉米饼,穿的是几件灰布衣。1939年,罗炳辉将军到淮南根据地,言希跟随罗师长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调任甘泉县县长。在调离前,他仍不忘体恤民情,关心群众。古城区梅巷村有一户姓何的烈属,言希检查工作后,立即看望了她,还跑了几里路,找到乡长,一再关照要主动关心和照顾好烈属。1944年12月10日深夜,在甘泉县公道区,言希同志被日军特务突然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言希坚持斗争,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许言希同志牺牲后,甘泉县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淮南行署主任方毅,副主任汪道涵联名写信吊唁,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言希同志亲属致以亲切慰问。  

许午阳  

许午阳(1918~1945),1933年在上海加入共青团,193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幼时父母双亡,过着流浪生活。后被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一位老工人收养。  

1938年秋,他从延安到达鄂豫皖,在霍邱县从事民运工作。1939年担任中共霍邱县委委员、军事部长。1940年4月,在张灿明带领下,到达江苏宝应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3月,许午阳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支队政委。    

到任不久,他和县总队长李占彪组织了一次有名的黄泥岗战斗。1945年6月,又和李占彪同指挥独立营,总共600多人,向日伪据点黄泥岗发起了强攻。黄泥岗的西北高地建有碉堡,内有木村小队长带领的9个日军,加上伪军独立大队长蒲金龙亲率一、三中队共80余人。许、李经过认真分析,制定了“中间突破,各个消灭”的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驻守小街口的第二中队,和独立大队部及所属一、三中队。这一会仗,除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俘虏了伪军独立大队长蒲金龙及其所属八十余人外,并缴获了许多枪炮弹药等战利品。在工作中,午阳经常告诫同志:“我们搞革命,脱离群众就寸步难行,群众工作做好了,打仗时,群众才能成为我们的青纱帐,才能保护我们。    

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嘉山总队为了阻截国民党从铁路运兵打内战,午阳带领总队干部战士,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发动了铁路破击战。嘉山的破击任务在张八岭至管店一带。在破击任务中,午阳经常亲临前线指挥战斗。1945年10月2日,许午阳政委和嘉山支队李占彪司令员率领部队对沙河集至管店一段铁路沿线的桥梁、岔道专用线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击,有效地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的前进,在这次破击战取得胜利的时刻,午阳不幸为流弹所伤,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邵艺五  

邵艺五(1878~1946),字艺五,嘉山县三界人。  

民国肇建,艺五考入南京政府担任公职,因家乡土匪啸聚,毅然辞职返乡,不久,他与地方缙绅为阵亡靳姓营长在明光筹建一所“靳公祠”。  

艺五曾呈请中国红十字总会(设在上海)救济乡民,红十字总会视察后即拨专款设立难民救济所,为此特颁一枚奖章给他,以表彰其体恤民情之功。    

艺五是嘉山县主要创议人,曾邀集有志邑绅吴耀虹、吴新南、程际唐等,为设嘉山县全力以赴。  地方缙绅认为艺五系立县人,公议应以其名为县名,以作永远纪念,但他始终坚持,说:“我之挺身而出创设县治,绝非图个人名利,为向父老乡亲表明我的心迹,就连我的子孙后代也不能在县内谋求一官半职,各位厚爱我心领了,我意仍应以嘉山为县名。”崇高品德感人至探。  

1932年11月,经国民政府内政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置嘉山县,县治所在地三界,李蔚唐首任县长。  建县后,艺五及其子女未谋求任何官职,他半学半商,常以书画自娱,为人正直,思想开明,凡有利地方之事,莫不尽心尽力而为之。  

何 于 庆  

何于庆(1920~1946),嘉山县旧县镇人。他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1929年在旧县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省立凤阳第四中学招生统考中名列前茅,免费录取。于庆在省立凤阳第四中学读书时,常阅读文茅盾的《子夜》、叶圣陶的《稻草人》、鲁迅的《彷徨》等进步书籍。同时受到了校内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影响,思想亦趋进步。不久,“七、七”抗战爆发,他被迫离校,回到故乡旧县,与胡坦、吴克汝等进步青年以开小盐行为掩护,积极与外地革命同志联系。激于抗日热情,他们还在旧县城隍庙外墙上经常书写、张贴抗日标语。1939年7月,经李乾一(现名王亦纯)、陈一苹(现名洪沛)两同志介绍,于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由组织分配做交通联络工作,负责中共队盱眙特支和津浦路东工委之间的联系。1940年元月,于庆在白色恐怖中,只身到盱城内,在得知朱友群、陈一苹等四名共产党员因敌人要逮捕已转移后,他及时将朱友群爱人、共产党员吴少基转移到旧县,脱离险境。后经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调配,于庆参加了教导队学习,三个月后,被分配到新四军二师担任师长罗炳辉同志的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组织纪律性强,受到首长称赞。1944年冬,组织上又调他回嘉山工作,与吴克汝等同志跟随嘉山支队朱云谦司令员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并参加了攻打旧县镇伪军据点的战斗。战斗结束后,在旧县镇西头召开了群众大会,他满怀抗日激情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扩大了抗日影响,增强了胜利信心。旧县战斗胜利后,嘉山县委决定新设津石、桑戴区,于庆担任津石区委书记。不久,县委又决定在津石、桑戴两区成立工委,于庆担任工委副书记,直接领导在津里松树里一带建筑防御工事,积极展开游击战,打击日伪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庆又被调回新四军二师,担任二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淮南军区设立后,被任命为军区组织科科长(团级)。1946年二、三月间,他的祖父、父亲相继病故,于庆闻知噩耗,悲痛至极,为了人民解放事业,他决意不回故里,并捎信去家表明忠孝不能两全。同年五月间,淮南军区独立旅四团奉命对固守在江苏省六合县东沟镇的蒋军74师58旅173团一个加强连进行反击。于庆由淮南军区派往四团帮助工作,5月18日夜间战斗打响,他主动提出到战斗前线去,经四团团长方志明劝说,他留在团卫生队(即前线救护所)参加和指挥救护伤员工作。在敌人炮火突击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6岁。于庆牺牲后,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肖望东、组织副部长胡坦同志分别在《淮南日报》上发表了悼念何于庆烈士的文章,号召淮南地区的共产党员、指战员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和英勇战斗精神。  

张 昌 富    

张昌富(1928~1946),嘉山县管店镇罗岭村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1944年,参加抗日武装盱嘉支队,在抗日游击战斗中,他作战勇敢,不久,担任班长,并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日军投降后,1946年,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9月间,国民党军队一个团向盱嘉支队一个连战士所据守的三界炮台山阵地突然发起攻击,在连指导员陈士权、中队长董祥胜两同志率领下,昌富和排长姚关友、班长杨宗才以及全连40多名战士一起英勇阻击,坚守阵地,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敌人一次次反扑均被坚守高地的战士打退,敌人轮翻进攻中,丢下一具具尸体。但由于敌众我寡,敌人装备好,火力猛烈,连指导员陈士权与中队长董祥胜等均先后英勇牺牲。昌富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后在敌人又一次冲上高地时,昌富用劲拉响身边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三界炮台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为本县人民所传颂。   

黄 桐    

黄桐(1920~1947),嘉山县自来桥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幼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在双塘小学任教,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新四军四支队挺进淮南路东来安县和嘉山县自来桥一带,黄桐参加了抗日工作。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他勇敢、机智,积极做好锄奸保卫工作。1944年,调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黄桐严格要求自己,并经常以“我的缺点不少”加以自警。在外出侦察案件时,经常怀揣《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著作,稍有空闲,墙角处、树荫下就成了他学习的场所。平时他热情帮助警卫员学习,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学文化,并鼓励锄奸队员们要在艰险的环境中接受考验,笃信党的事业一定胜利。他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案件都仔细切磋,从不主观臆断,捕风捉影,有力地打击了敌特,为当时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6年元月,国民党背信弃义,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悍然发动进攻。我军主动撤出淮南,黄桐随部队撤至淮北、苏北。在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淮南干部编队后,他奉命北撤到山东,后调华东局社会部工作。    1947年9月16日上午,黄桐同志从人民解放军军官教导总队去华东局社会部汇报工作,途径河南信阳县境时,突遇国民党飞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胡 尚 勇  

胡尚勇(1917~1948),嘉山县自来桥人。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正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濒临危急存亡关头,目睹国家民族面临危难,毅然于1938年离开大学,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到嘉山县总队工作,当时汪道涵首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总队长。杨家恩任副总长,在抗日游击战中,尚勇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不久,新四军五师健儿挺进豫皖苏抗日前线,旋即被调任新四军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不久又调任五师独立一团团长,率领部队,不断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屡立战功。1945年,组织上调他任罗山军区组织部长,同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946年撕毁国共停战、和平建国协议,向各个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在此紧急时刻,组织上调任他为鄂豫皖军区指挥长,率领部队,坚持自卫,不断粉碎国民党军队武装进攻。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尚勇壮烈牺牲,时年32岁。  

蒋 怀 道    

蒋怀道(1920—1948),嘉山县古沛乡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盱凤嘉县石门乡乡长、花园湖区区委书记等职。    

他在大溪河、小溪河、石门山、司巷、蒲岗、古沛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中,战斗勇敢,不怕牺牲。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本地区坚持革命斗争,打击敌人,因而被反动的地方势力和还乡团视为眼中钉。1946年,在一次行动中,他遭到国民党还乡团的袭击,为了掩护同志,未及时撤出村子,自己不幸被捕,大恶霸贾大树(解放后被镇压)对他严刑拷打,并准备带至凤阳杀害,后经人营救逃出。不久,他带着一袋食盐前往洪泽湖寻找党组织,经组织派遣他回到司巷,任中共花园湖区区委书记,坚持武装斗争,紧紧依靠当地群众,不断地打击敌人。    

1948年,国民党军队及还乡团穷凶极恶地进行反扑,清剿地方革命武装。一天夜晚,下着鹅毛大雪,蒋怀道带领小队从司巷江蒲集连夜转移到古沛峰山李,凌晨,还乡队队长李炳鹑(解放后被镇压)带领50多人和一个连的国民党军,逼近黑山杜,把峰山李团团包围,怀道带领13名战士,与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战斗,给敌人以重创,区队战士的子弹也已打光,面对这一情况,他和9名战士仍英勇战斗,最后决定突围。在突围中。蒋怀道中弹英勇牺牲,除3名战士躲进一家宅院,得以保存外,其他6名战士也都英勇牺牲。

明光市-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