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20:47:11

玉树县

玉树县位于省境南部、州境东部,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总面积13462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4年)。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3%。

地处青南高原,地势高耸,纵跨长江、澜沧江两流域,两大水系支流网络全县,属青藏青藏典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9℃,年降水量487毫米。

玉树县辖3个镇、5个乡:结古镇、隆宝镇、下拉秀镇、仲达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安冲乡。县人民政府驻结古镇。邮编:815000。代码:632721。区号:0976。拼音:Yushu Xian。

目录

·                                 • 历史沿革

·                                 • 乡镇简介

·                                 • 地理

·                                 • 资源

·                                 • 经济

[显示全部]

玉树县-历史沿革

 

玉树县

古为羌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隋、唐称之为“女国”、“东女国”,唐属吐蕃辖地,南宋属囊谦部落头人管辖,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辖地,明属朵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受囊谦王族节制,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仍受囊谦王族管辖。民国初受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节制,旋改隶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辖,民国六年(1917年)属玉树理事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设玉树县。1952年沿旧制设立玉树县政府,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
  
2000年,玉树县辖1镇、8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785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结古镇 30869 仲达乡 3659 巴塘乡 5490 小苏莽乡 7172 上拉秀乡 6900 下拉秀乡 10713 结隆乡 5704 哈秀乡 3732 安冲乡 3615 

2001年10月1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 [2001]99号文批复:撤销哈秀、结隆两乡,合并设立隆宝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结隆乡址)。

2001年底,玉树县辖2个镇、6个乡,3个居委会、258个牧委会。
结古镇 驻结古,辖镇东、镇北、镇南3个居委会,团结

玉树县

、红卫、解放、民主、先锋、胜利、前进、东风、甘达、果青、跃进11个牧委会。
隆宝镇 驻杂涅,辖措多、措桑、措美、君勤、德勤、杂涅、哇陇、甘宁、云塔、岗日10个牧委会。
上拉秀乡 驻多拉麻科,辖加巧、多拉、玛龙、沙宁、日玛、曲新、玻荣7个牧委会。
安冲乡 驻拉则,辖吉拉、拉则、叶吉、菜叶、布郎5个牧委会。
下拉秀乡 驻龙西寺,辖钻多、苏鲁、塔玛、白玛、高强、尕麻、当卡麻、野吉尼玛、拉日9个牧委会。
仲达乡 驻曾达,辖电达、塘达、歇格、尕拉4个牧委会。
巴塘乡 驻铁力角,辖岔来、档拖、相古、老叶、上巴塘、下巴塘、铁力角7个牧委会。
小苏莽乡 驻长青可,辖西扎、本江、扎秋、让多、多陇、协新、江西、莫地、草格9个牧委会。

2005年,玉树县辖2个镇、6个乡:结古镇、隆宝镇、仲达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下拉秀乡、安冲乡。2006年8月,玉树县撤销下拉秀乡,设立下拉秀镇。

玉树县-乡镇简介

 

(以下摘自“青海省民政厅网

玉树县

站”,估计为2000年之前或更早的资料。本站对个别之处做了更新)

【结古镇】 州、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部。人口2.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9%。面积807.7平方千米。辖镇东、镇南、镇北3居委会和团结、红卫、解放、民主、先锋、跃进、胜利、东风、前进、甘达、果青11个牧委会。1951年建区级结古市,1952年设第一肖格(区),1956年设结古镇,1958年设红旗公社,1963年改设结古乡,1965年恢复结古镇,1972年改结古公社,1984年复设结古镇。

【仲达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面积710平方千米。辖尕拉、电达、塘达、歇格4个牧委会。1963年设仲达乡,1972年改设仲达公社,1984年复设仲达乡。

【安冲乡】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2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927.6平方千米。辖拉则、叶吉、吉拉、布郎、菜叶5个牧委会。1959年设安冲公社,1963年改设安冲乡,1972年设安冲公社,1984年复设安冲乡。

玉树县

【巴塘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北接四川省,东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距县府驻地40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7%。面积2108平方千米。辖上巴塘、铁力角、下巴塘、相古、岔来、当头、老叶7个牧委会。1953年设布拉尼肖格(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巴塘公社,1963年改为巴塘乡,1972年复设巴塘公社,1984年改为巴塘乡。

【哈秀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00千米。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1363平方千米。辖岗日、哇陇、甘宁、云塔4个牧委会。1959年设哈秀公社,1963年设哈秀乡,1972年改设哈秀公社,1984年复设哈秀乡。

【结隆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85千米。人口0.5万,全部为藏族。总面积1856.6平方千米。辖措多、措桑、措美、群勤、杂涅、德勤6个牧委会。1959年建结隆公社,1963年设结隆乡,1972年复设结隆公社,1984年改设为结隆乡。

玉树县

【上拉秀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75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531.8平方千米。辖曲新、日玛、玛龙、沙宁、加巧、布罗、多拉7个牧委会。1953年属拉秀肖格(区),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3年设上拉秀乡,1972年改设上拉秀公社,1984年复设上拉秀乡。

【下拉秀乡】 位于县境南部,东接四川省。距县府驻地90千米。人口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826.5平方千米。辖嘎麻、野吉尼玛、钻多、当卡、白玛、拉日、塔玛、苏鲁、高强9个牧委会。1953年属拉秀肖格(区),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3年设下拉秀乡,1972年改设下拉秀公社,1984年复设下拉秀乡。2006年撤销下拉秀乡,设立下拉秀镇。

【小苏莽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95千米。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147.7平方千米。辖西扎、本江、扎秋、多陇、让多、协新、江西、莫地、草格9个牧委会。1959年建小苏莽公社,1963年改设小苏莽乡,1972年复设小苏莽公社,1984年改设为小苏莽乡。 

玉树县-地理

 

通天河

面积1.57万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6.45万。有藏、汉、回等民族。1929年设玉树县,后经几次变更,1957年正式建立玉树县,县政府驻结古镇。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493米。通天河、扎曲、巴曲流经。属高原寒带气候,年均温2.9℃,1月均温-7.5℃,7 月均温12.5℃。年降水量487毫米。有耕地5000公顷,可利用草原116.3万公顷,森林2.9万公顷。有虫草、川贝母、大黄  、羌活等400余种药材和百余种野生动物,其中16种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经济以牧业为支柱,农牧结合。主产牦牛、犏牛、绵羊和小麦、青稞、马铃薯等。

“西宁毛”为名特产品。工业不发达。与称多、杂多、治多、囊谦、曲麻莱五县和西宁市通公路。名胜主要有文成公主庙。玉树县辖3个镇、5个乡:结古镇、隆宝镇、下拉秀镇、仲达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安冲乡。

玉树县-资源

 

麝香

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药用植物约有400余种,有贝母、虫草、藏因陈、雪莲、柴胡、秦艽、黄艽、黄芪、羌活、黄芩、麝香、鹿茸、龙骨、沙棘、杜鹃等,

可食野生植物首推蕨麻(俗称人参果)、珍惜野生动物主要有白马鸡、藏雪鸡、黑颈鹤、岩羊、野驴、马麝、猞猁、雪豹、棕熊、恒河猴、藏狐、矶兀鹫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银、铅、锌、砂金等。

玉树县-经济

 

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531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42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79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50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7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综合)达到1911.03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555万元。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2005年全县共种植各类农牧作物播种面积为3604.8公顷,其中粮油播种总面积为2960.27公顷,粮油总产量5521吨。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种植优质青稞133公顷,洋芋300公顷,无公害蔬菜新建70座日光节能温室,集中连片种植饲草料266.67公顷。 年末存栏各类牲畜58.1245万头只匹,共产各类仔畜21.05万头只匹,育活20.40万头只匹,育活率97%,出栏牲畜22.37万头(只),出栏牲畜中商品畜为18.22万头只。年内完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管护等171373公顷。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上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977万元,争取到已审批的各类项目71项,总资金7983.95万元。

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206户,从业人员2215人,注册资金1291.5万元;从事经营的主要有工业、手工业、运输、商业、建筑、种植业、修理业、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等。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  截止2005年底,退牧还草工程完成生态移民505户;以草定畜围栏建成1.73公顷,占计划的100%;各搬迁区水、电、路、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全部完成,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171万元;以草定畜户有关建设任务完成100%。

玉树县-旅游

 

格萨尔文化广场

格萨尔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又名“格萨尔广场”其得名文广场的主建筑雕塑“格萨尔王”文化广场属玉树境内规模最大的,总投资1852.63万元,总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于2007年7月正式竣工,那么我们眼前的这座雕塑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他就是藏文化宝《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该雕塑总投资417.63万元。雕塑总高度为21米,是由黄铜材料制作而成,究意何种原因,使“格萨尔王”的雕塑如此频繁地伏现在藏区呢?
故事追溯到和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诸天神的保护,降妖伏魔,铲强扶弱,给人间带来了幸福与安宁,于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迹在人间流传开来,人们不停地讲述和传颂,祖祖辈辈敬仰英勇仁慈的格萨尔王,将其雕塑与日月同辉遍及藏区。
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奇的故事演变了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其中,从诞生之日就为民除害的格萨尔王被塑成为神龙三合一的英雄。史诗中也赞道,格萨尔王身躯魁梧如山,心胸宽阔如大海,智谋犹如空中电。的确,仅凭眼前的这座雕塑似乎也有一种无法抵挡的神奇力量,震憾着我们,何况格萨尔王的英雄气概威震天地,传承万古,在这愿格萨尔的灵光抹灭所有游客身、语、意的罪恶之根,庇佑大家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晒经台

晒经台:晒经台就是离玉树县结古镇约30公里的通天河畔的一块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字迹。

民间传说曾有一位中原高僧西天取经路过这里,却不幸失信的他被神龟所惩罚掉入河中,脱险后将浸湿的经文摊开于河岸的磐石上晾晒,等经文晒干收起时,不慎把《佛本行经》的经尾给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佛经经卷中只有《佛本行经》至今残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却字迹犹存。后人便将这块磐石称为晒经石

藏娘佛塔: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树县仲达乡歇格村桑周寺,距乡约40公里。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藏娘佛塔是由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画像、造塔等权衡制度的制定者(上述权衡制度也收录在《大藏经●丹珠尔》)中孟德嘉纳(又称尼德加那)于北宋天

藏娘佛塔

圣七年(1030年)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该塔可称为标准藏传佛教塔的实物样本。被后世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师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大藏经●丹珠尔》外,藏汉许多史书如《德吾史部》、《娘氏志》、《青史》、《红史》、《汉藏集史》(世界史)、《西藏王统记》等五十多部史著中均有记述。

藏娘佛塔及桑周寺不仅自身具有极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还保存和收藏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原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帝师八思巴亲临庙赠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历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数以万计的泥制小佛像(“擦擦”),有孟德嘉纳大师用过的僧衣、靴子,以及为数众多的文物。文物中还有一种微型小塔其做工精细、模样逼真,仔细看小塔上还刻有八个小塔,里面装有药物可食用、可护身。听说泥塑小塔能在一根小草上站立而不倒。经许多专家考证,这样小而如此精致的小塔模型在世界上是稀少的。

孟德嘉纳遗留下来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玉树地区广为流传。因此,藏娘塔不仅宗教上有意义,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近五十年来仅藏娘地区就出现了上百名民间艺人,其中在藏区最著名的拉俄拉凳等人,他们都以传播藏娘艺术为荣,以传播藏娘艺术为生。藏娘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尺度、线条、规格、立体感、色泽等方面都能与热贡艺术相媲美。

热水沟

热水沟:热水沟位于巴塘乡杂沟,沟内毛枝柳和百里香杜鹃花满山遍野,灌丛草甸间溪水轻流,更为稀奇的是这里有治疗各类疾病的高原温泉。这里既是渡假的好去处,又是休闲、疗养的好地方。距结古镇约39公里,距在建玉树巴塘民用飞机场22公里。

热水沟是以高原垂直生态自然景观特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与沟外的巴塘草原共同构成本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景区。

当卡寺:该寺由岗拉寺僧人巴洒当西创建于12世纪中叶,兴盛时有700多僧侣。该寺活佛佛号为都毛秋杰,已传18世。本世秋杰 活佛佛位高,享有很高的名望,现任青海省佛协常务理事、玉树州佛协副会长、州政协委员、玉树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58年前,建有48柱经堂1座、60柱佛殿

当卡寺

1座、僧舍80余间,有僧侣199人。现建有80柱大经堂1座、20柱小经堂1座,还建有佛像、怙主殿、讲经院和100多间僧舍。寺内共有释迦牟尼佛像、莲花生大师像、蒂洛巴、纳若巴、玛巴和米拉日巴等噶举派始祖以及祖婆阿斯秋吉卓玛等护法神像。

传统法会或庙会有藏历11月23日至30日的“祖婆护法神”供养法会和6月1日至10日的初十供轮法会。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西南约80多公里的地方。这是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的狭长沟谷地带。谷地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两边是高耸对峙、起伏连绵的蘑菇状山峦,两山之间,是大片广阔平坦的沼泽草甸,自然环境宁静而幽雅。

隆宝滩,海拔高度4200多米,这里气候寒冷,生境潮湿,雨量充沛,溪流迂回,沼泽遍地,属于典型的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区。在滩的中间,众多的小泉,纵横迂回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沼池把草滩切割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沙洲和孤立的“小岛”,所以野兽无法靠近。岛上生长着各种丰美的水草,小岛周围的沼池、溪流中还有许多两栖爬行动物,以及软体小动物等。这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鸟类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每年春夏之际,许多珍贵的候鸟,如黑颈鹤、斑头雁、棕头鸥等纷纷飞到这里繁衍后代。尤其是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黑颈鹤,每年都成群成批地飞到隆宝滩栖息生活。据统计,我国仅有的百余只黑颈鹤中就有四十多只集中在隆宝滩。

黑颈鹤属于鸟纲鹤科候鸟,是鹤类中极为罕见的一种。它身体高大,形态优美,羽毛色调和谐,显得典雅动人。黑颈鹤身高均在1米以上,脚长约20多厘米,头顶为赤红色,全身基调为灰白色,只有颈、颊和飞羽呈黑色,故称黑颈鹤。

黑颈鹤一般在每年3─4月间由我国的云贵高原飞回到隆宝滩,选择环境幽静的沙洲、小岛作为栖息繁衍地,然后在岛上垒窝筑巢。接着产卵育幼。5月初开始孵化,30多天后小鹤便破壳而出,随大鹤在滩上觅食嘻戏,10月份,天气寒冷后飞回云贵高原过冬。

为了保护珍禽黑颈鹤,国家已把隆宝滩列为自然保护区,禁止人们随意进入保护区捕捉鸟禽。

结古寺

结古寺:藏语称“结古顿珠楞”,意即“结古义成洲”。位于结古镇北木它梅玛山,为当地原扎武部落的萨迦派寺院;据传,这里很久以前有一座苯教寺院,到元末,苯教寺院已不存在,而是两座属噶玛噶举派的小寺(其中一座为尼姑寺),另建有扎武头人的红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当钦哇·嘉昂喜饶坚赞(1376一?)来此传教,得到扎武头人的支持,原有噶举派二寺僧尼被迫迁往别处,当钦哇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建成结古寺。历史上,结古寺是玉树北部地区的萨迦派主寺,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出学者而出名。整个寺院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远望似多层楼阁耸立,主体建筑“都文桑舟嘉措”经堂系由萨边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项松却帕文设计,在德格佐钦寺支持下,扎武迈根活佛主持修建,可容纳1000扎哇诵经。此外,讲经院、大昭殿、弥勒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等都规模较大,且各具特色。最盛时,全寺成年扎哇多达780人,完德400多人。曾出过许多有学识的比丘,担任讲经院的堪布,尊为“喇嘛”(上师);较出名的如喇嘛囊嘎,著有《般若波罗蜜多释》等5部著作;喇嘛才江是当代玉树名医;喇嘛日霍,擅长历史,著有《大日如来佛堂志》及《藏区文物志》等。该寺原藏有嘎阿尼当巴的牦纛、八思巴所赠释迦牟尼唐卡、护法面具和檀香度母、古印度铃杵、传为格萨尔用过的钗钹和扎武部落从故居象雄带来的宝刀等。由于结古寺盛名遐迩;加之地处结古镇,曾来过许多名人,1937年藏历十二月一日,第九世班禅大师却吉尼玛在返藏途中于结古寺圆寂。

结古寺原有3名活佛2扎武迈根·松杰丹增,玉树县巴塘乡人,1954年被迫还俗在家,1958年卒,其转世现居印度;文保坚贡亦殁于1958年,其转世住扎武百户在印度所建之结古寺;嘉那活佛,其第一世名多项松却帕文,昌都囊同人,父亲旦正,母亲阿吉。青年时期于峨眉山、五台山等地居留20余年,精通汉语文,服饰略似和尚,故称之为“嘉那朱古”(汉活佛)。他多才多艺,独创了称为“多顶求卓”的100多种舞蹈,玉树地区著名的卓舞即源于此。晚年定居结古镇东新寨村东面山坡,并在新寨修建麻尼堆,人称“嘉那麻尼”。该麻尼堆由刻有六字真言的麻尼石垒成,随着历年添加,体积越来越大,至1955年,麻尼石已达25亿块,有“世间第一大麻尼堆”之称。现世嘉那活佛更嘎坚赞,生于1950年。

结古寺于1980年10月30日批准开放。现有经堂2座,僧舍220间,寺僧136人(内活佛1人),牛239头,马6匹。由更嘎江才主持寺务。

玉树县-特产

 

唐卡

八吉祥徽纪念品:藏语称“扎西达杰”即宝伞(庇护万物)、金鱼(自由与解脱)、宝瓶(功德圆满)、妙莲(不染尘俗)、右旋白螺(佛音)、盘长(佛教教义贯穿始终)、胜利幢(佛法力量)、金轮(法轮常转)。据传它们依次代表如来佛的头、眼、喉、舌、牙、心、身和足。

唐卡:唐卡亦称布画,是将佛画用移缎装裱成佛合状后悬持挂供养的卷轴画,藏语原意为“平坦宽广”之意,即平面画。唐卡这种绘画形式起源于何时,由于受藏族有史记载的历史只始于吐蕃王朝建立初期的影响。目前尚无确切定论。有待进一步详考,但就藏族绘画艺术的起像而言,其历史下线至少可以追溯至吐蕃王统一前,距今已有4500至5000年的藏东河谷区以昌都,“卡诺”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其上线则可上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在藏区各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等器物上的纹饰的雕刻,各地发现的无以数计的远古刻绘岩画是藏民族创造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作品,并由此开启了藏族美术发展历史的辉宏篇章。

藏家银器

藏家银器:银器可分为四类,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等。生活用品有银碗、银勺、银筷、酒具、银壶、银盘等30余种;首饰有银耳坠、耳环、发卡、银项链、戒指、手镯、发箍等40余种;服装饰品有银饰刀具、银盾、奶钩、带环、腰盘、腰牌、针线盒等大20余类;宗教用品有酥油灯、净水壶、平安顶、银塔、银帽、护身佛龛、锁呐、喇叭等40余种。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又叫虫草,是一种名贵神奇的药材,前人对虫草曾有“一物竞兼动植”两性的记载。它真实地麦角菌科植物,的谓出,是一种名叫草蝙蝠蛾的幼虫。所谓草是寄生在虫子头顶上的一株菌类植物的菌体。也可以说冬虫是受真菌感染而死的虫体。夏草是寄生在虫子头上的真菌座,虫草生长在38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营养药用价值物高。

虫草在青海地区主要产地,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州均有土产,由于玉树地区虫草体大粗壮,质量优并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