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18:12

灵丘县

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现辖3镇9乡。
2000年总人口21万。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南与阜平交界,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北与广灵相连。
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87.6%。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较平缓。
全县海拔700~2234米,最高的太白维山,海拔2234米。境内有赵北河、唐河、上宅河、冉庄河、独峪河等。

目录

·                                 • 概况

·                                 • 历史沿革

·                                 • 地理位置

·                                 • 自然特征

·                                 • 发展优势

[显示全部]

灵丘县-概况

 


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现辖3镇9乡。2000年总人口21万。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南与阜平交界,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北与广灵相连。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87.6%。

灵丘县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较平缓。全县海拔700~2234米,最高的太白维山,海拔2234米。境内有赵北河、唐河、上宅河、冉庄河、独峪河等。

灵丘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均150天,降水量432毫米。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蛋、莜麦、豆类为主。   灵丘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主要有金、银、铜、铁等10多种金属矿和煤、磷、硫、石棉珍珠岩、花岗石、大理石等20多种非金属矿。非金属矿尤以花岗石大理石、石棉、珍珠岩储量为最多最好。花岗石主要有贵纪红(G1828)、桔红(G1829)、麻点白、绿黑花等多种花色品种,色泽艳丽、质地优良,可与意大利、印度等国家的名贵花岗石媲美。

灵丘县旅游资源有坐落于县城南约5公里的觉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约1450年),砖砌结 构,高13层,造型精美,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是闻名中外的革命旅游圣地。赵武灵王墓自古为文人壮士凭吊、幽思怀古之地。还有香炉石、花塔、九老沟等自然旅游景点和南、北山天然狩猎场。

灵丘县-历史沿革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隋属蔚州,后陷废。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归直隶(河北省)宣化府,而灵丘则由隶属蔚州改属山西大同府。民国属雁门道。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沿五台)。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灵丘开辟为抗日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灵丘属第二专区。1945年3月31日灵丘全县解放,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8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雁北专署,1959年1月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全县共辖3镇16乡,334个行政村644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9万。现辖3镇9乡。2003年总人口是22.万人。

灵丘县-地理位置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座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灵丘县-自然特征

 

灵丘基本地貌由三部分构成,其中85.5%属土石山区,8%属丘陵,6.2%属平川。地理特点是山多、坡多、沟多,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太白山主峰海拔2234米。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华山河五系常流河。唐河是主干河流,发源于浑源戗风岭流经灵丘6乡镇52个村,出境后经涞源汇入渤海水系。全县地表水2.65亿m3,地下水1.1m3。
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总特点是: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往往出现春旱;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常常遭受伏旱和冰雹的危害;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多雨年常造成大秋作物返茬和冰雪霜冻的危害;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对越冬作物不利。全县年平均气温7° 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平均大于5°C的积温3329.5°C,无霜期一般在150天左右,最长为189天,最短为120天,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160天左右,北山、东北山一般为12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2.4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614.6毫米。历年不平均7.3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风力一般是四到五级,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灵丘县-发展优势

 


经济区位优势:
灵丘位于晋东北边缘,是大同通往沿海地区的南大门,并处在大同、张家口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境内虽有山川之险峻,却无交通之阻,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灵丘县


            
自然条件优势: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矿产资源优势:
全县已初步探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其中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现已开采的有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石英石、金、银、铜、铁、锰、等20多种,特别是是花岗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高、花色好,尤以“贵妃红”最为名贵,倍爱中外客商亲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铜矿、银矿、锰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锰矿在华北地区独一无二。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
           
旅游资源优势:
灵丘历史文物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景优美,区域文化独特,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得。其中以平型关战役遗址、赵武灵王墓、北魏觉山寺、曲回寺唐代石佛冢群、桃花山天然溶洞、甸子梁空中草原最为著名,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灵丘县-建设成就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1000万元,比上年增15%。农业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大灾之年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完成14097万元,比上年减17.29%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45467万元,比上年增27%,农民人均

灵丘县

纯收入达到1385元,比上年增37%。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取得新成果。继96年7乡镇达到扶贫攻坚目标后,97年又有10个乡镇越过了人均温饱线,其中有4个乡镇被上级验收达标,同时有2个乡镇39个村达到了小康标准。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5378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473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38.5%、36.2%。乡及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093万元,现价销售产值140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1.3%和1.1%。财政总收入完成2865万元,比上年增4.8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9万元,比上年增18%。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09万元,比上年增18.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3.71亿元。城市建设发生较大变化,96、97两年新建了农机商厦、供销大厦等商业大楼,新规划的商贸一条大街开始建设,已奠基和正在新建的有10多外,停工多年的西街下水道工程重新开工建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县经济有力的增长点。旅游开发正在全面起步前景广阔。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教育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连续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县城”称号。

灵丘县-科教文卫

 

科技成果
围绕全县经济战略目标,依托灵丘资源优势,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贫锰银矿综合利用技术;获大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用化学浸出法处理得到二氧化锰和金银,具有工艺灵活、指标稳定、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我县锰银矿品位低、难开发的问题。
2、铅银合金技术;该项目在华北地区属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我县锰矿石品位低、难外销,而矿石中铅、银、铁、锰均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问题,对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产品深加工之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建成15台富锰渣炉,年产铅银合金4500多吨。
3、苦荞保健食品"国威"牌苦荞降糖茶;该产品先后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八五"山西优秀科技成果奖。它是一种新型保健饮品,对糖尿病人有特殊效果,可调节血糖、缓减症状,无副作用。该产品销售态势正旺,覆盖面已达20多个省市,目前正进军国际市场。
4、波尔山羊冷冻精液改良技术;利用波尔山羊冷冻精子通过人工配种改良本地山羊,提高出肉率。该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教育状况
近年来,灵丘县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管理,全县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步入了健康、规范、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县委、县政府把"普九"工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实施了公选教育干部和校长、招聘聘用制教师、教师轮岗支教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了中小学收费、招生、学籍等管理工作,积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进素质教育,"普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县共有小学359所,在校生2926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4%;初中30所,在校生12807人,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4%。
2、高中教育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在校生2956人。办学水平稳步上升,在校生逐年增多,目前高中入学率达到40%以上。
县委、县政府还鼓励、支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促进了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共有民办学校10所,在校生6052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13.4%,对提高全县办学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成人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全县共有农业技术学校294所,乡村办学面分别达到了100%和50%,年培训3万人次,红石塄、高家庄等地在发展经济和特色农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其经验在全省交流。职工岗位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成人后学历进修、继续教育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分别达到2255人和2500人。
学校实施

灵丘县


学校分布、师资、设施情况:
1、中小学布局得到有力调整。通过改制、撤并一批规模较小的初中和小学,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了规模办学,提高了投资效益。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94所,其中教师进修校1所,电大1所,职业学校2所,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初中15所,九年一贯之学校13所,小学359所,初步形成了"资源优化、布局合理、规模办学"的良好格局。
2、师资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灵丘县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了教师聘用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清退了临代人员和不合格教师,积极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全县2000多名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1800名教师接受了电脑知识初级培训,1500余名教师参加了后学历进修。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84%、51%,中小学校长培训率达到100%。
3、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三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工程、全民集资、扶贫援助和"希望工程"等共计新改扩建和维修中小学校舍14815万平方米,图书6万册,桌凳和办公桌椅3300套,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均配备了"三机一幕"。60所学校装备了电脑,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县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19.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达到6624万元,学校总藏书量达到25册,电脑700台,电子图书藏量5000片。
教育成就
教育先进工作者和教育成果
近年来,全面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层层培养、选拔、考核,选树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标兵,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导作用,提高全县教师整体素质。三年来,获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劳模、称号350人。积极加快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教改,撰写教学论文,《灵丘教育》和一批校级刊物为广大教师撰写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4篇,省级26篇,市级36篇,县级200多篇,教研教改能力显著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二○○三年,我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在灵丘教育史上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线人数130人(艺术类26人),比上年(48人)翻了一番还多,增长170%。中考优生(250分以上)308人,比上年(500分以上167人)增长84%。
医疗卫生
目前,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单位24所,原19所乡镇卫生院随着乡镇撤并后改为14所,其余5所为医疗卫生服务站。全系统在职职工总数为6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4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副高职称以上15人,中级职称133人,初级职称395人。共有各类农村卫生所21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3%,村级卫生技术人员220人。社会办医机构3个,个体行医22家。
灵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构成全县三级医疗网咯。县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共有职工33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人,中级职称73人,全院共设病床230张,病床使用率达45%。各种医疗救治设备齐全。中医院为一级乙等医院,现有职工69人,其中中级职称人员19名,共设病床30张,5个专科门诊,7个辅助科室,医疗设备总价9万元,其中较大型的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等。各乡镇卫生院由于大都建于60----70年代,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陈旧,设备落后,病床使用率均在30%左右。东河南、上寨、唐之洼等卫生院,经过改扩建后,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防疫站、妇幼所、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构成了县、乡、村三级疾控网络和妇幼保健网络。承担着全县计划免疫,疾病控制和妇女儿童的保健任务。县防疫站共有职工42名,其中中级职称8人,全站设有防疫科、化验室、接种门诊,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流行病学调查,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工作;妇幼所现有积工3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8人,设有妇保科、儿保科、婚前医学检验科、健康教育科等,承担妇幼保健信息、检查和指导基层行政工作的职能,结合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常见病、多发病,更好地开展预防、保健和诊治疾病工作。同时,各乡镇卫生院均有一名防疫医生和妇幼医生,与各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网络。

灵丘县-自然资源

 

资源概况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近年来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灵丘县


全县已初步探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其中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现已开采的有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石英石、金、银、铜、铁、锰、煤等20多种,特别是是花岗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高、花色好,尤以“贵妃红”最为名贵,倍爱中外客商亲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铜矿、银矿、锰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锰矿在华北地区独一无二。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
灵丘历史文物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景优美,区域文化独特,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得。其中以平型关战役遗址、赵武灵王墓、北魏觉山寺、曲回寺唐代石佛冢群、桃花山天然溶洞、甸子梁空中草原最为著名,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土地资源
灵丘地处黄土高原。由的土石山区、8%的丘陵和6.2%的平川三部分构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西、北部山峰属恒山南延,最高海拔2234米,最低海拔550米。
灵丘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少雪。年均气温6.9℃,降水量432、无霜期150天左右(127——189天),南山地区达170天左右,年均积温3000℃左右,日照总时数2800小时。
灵丘现有耕地51万亩,大部分为中低产田,其中水浇地面积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苦荞、莜麦、豆类、油料烟叶等。宜林面积70万亩,现有森林160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属山西省林业大县,主要林种有、柏、、柳、桦等用材林和核桃、花椒、、苹果、、梨、、山楂、柿子等干鲜果经济林。全县牧坡面积135万亩,年产草量约5亿公斤,现牧坡利用面积100万亩,大牲畜饲养量7.04万头,羊28.6万只。
矿产资源

灵丘县


灵丘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4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20吨,白银2000吨,10万吨,锰矿石400万吨,铁矿石9000万吨,石灰石500亿立方,花岗石100亿立方,沸石3.6亿吨,磷灰石2.9亿吨,大理2.5亿吨,珍珠岩6000万吨,石英石5000万吨,石棉3300万吨。此外,铅、锌、钼、长石、蓝晶石、冰洲石、蛭石、云母、方解石、黑砂石、软玉石、莹石、硫磺、澎润土、高岭石、矸石、粘土等矿藏储量也很大。现已开采的矿藏有花岗石、珍珠岩、石棉、磷灰石、沸石、石灰石及金、、锌、、铁、等20多种。
水利资源
灵丘水资源丰富。地表水2.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1.1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十河两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一系是主干河唐河,流经全县4个乡镇52公里,流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清水流量28m3/S。一系由四条支流汇入河北阜平沙河。两系均汇入大清河。全县现有3个万亩自流灌区和两个万亩电灌站,有小水电站4处,装机容量2075千瓦。

灵丘县-旅游路线

 


一、来灵路线

灵丘县


(1)京原方面的客人:可乘北京开往太原的7095次、K701次列车在灵丘下车;或乘太原开往北京的7096次、K702次列车,在灵丘下车,或乘坐太原——灵丘的豪华中巴抵达;原平、五台山、繁峙等地的客人可乘坐7096次、K702次列车到达灵丘。
(2)邻近市县:大同、浑源、广灵、石家庄、保定、涞源、易县、唐县、徐水等地的游客可乘长途汽车到达。
二、境内旅游路线
(1)觉山寺、桃花山、桃花洞、蝙蝠洞、平型关、圆通寺、赵武灵王墓、普渡寺二日游。
(2)平型关、桃花山、觉山寺、空中草原、太白维山三日游。
三 、出境旅游路线
(1)恒山华严寺九龙壁云岗石窟二日游。
(2)五台山二日游。
(3)涞源、西陵二日游。

灵丘县-名胜古迹

 


觉山寺风景区
觉山寺又名普照寺,位于县城东南30华里之外,周围峰峦叠秀,唐水环绕。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主要建筑分庙宇和砖塔两部分。寺院建在三条轴线之上,由三进院落,30余座殿宇组成,主要建筑有:东轴线魁星阁、碑厅、梆楼、点楼、金刚殿、弥勒殿;中轴线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西轴线文昌阁、藏经楼、罗汉殿、贵真殿。各轴均有配厢,总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寺院西北崖上还有一石洞,名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间殿一座,面阔3间,于文革后期被拆毁。砖的主要建筑,也是寺内建筑的精华,砖劳动保护用品与寺同建,现存塔重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是山西省保存较好的一座辽代密檐式砖塔。小砖塔:是觉山寺点缀性建筑,位于山西境内最小的一座砖塔。觉山寺有“塔井山”奇之说,即塔、井、山是一样的高(深)度。
空中大草原   

灵丘县


甸子梁位于灵丘与河北涞源、张家口蔚县交界地带,东西狭长,南北广阔,海拔2151米,顶部宽广平坦,面积达3万亩,任马奔腾,任车奔驰,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田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似置身草原。夏季无署,气候凉爽。每当夏季,山花烂漫,牧草青青,野鸡成群,牛羊满山。
桃花溶洞
桃花洞位于桃花海拔1900米处。该洞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帘,有的如百折织锦垂幔,有的如披着盔甲的将军,有的像一丛丛新鲜的蘑菇,层层叠叠,生气勃勃。手捧仙桃,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来此一睹风采。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地处灵丘县白崖乡,距县城30公里,是灵丘、繁峙交界处明代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与雁门关宁武关/倒马关/紫荆关齐名.关内关外山恋迭嶂,沟壑纵横,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现在的开型关,松柏苍翠,杨柳挺拔,绿树掩映.平型关纪念馆矗立其间,雄伟庄严.重要战地老爷庙梁,庙宇已按原貌重修.
赵武灵王墓
位于县城西门外。一九六五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墓原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壮观,周长220米,高10米。这里埋葬着战国赵国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武灵王与惠文王游沙丘宫,长子赵章作乱败北,直奔主父。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宫内3个月,竟被饿死,后葬于灵丘。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在这里筑城设县,因有赵武灵王墓家,故取名“灵丘”。

灵丘县


曲回寺
曲回寺又称哭回寺,仅次于县城西南三楼乡曲回寺村,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文记载,曲回寺是五台山佛寺的下院,与五台山禅宗佛寺有密切的联系,开元二十一年北
京的大禅师慧感在此建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三百六十座佛塔,按照顺序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1937年寺院被日军烧毁,殿基、台、踏道、柱基还保存完好。现已查明的43座石雕像冢为研究唐代石雕艺术和佛学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灵丘县-名优特产

 


苦荞凉粉
苦荞凉粉为灵丘风味小吃,吃起来滑润爽口,略苦,具有特色,久负盛名。苦荞凉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医收记载“荞麦可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

灵丘县


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现代医学认为可调治高血压、微血管脆弱性血及羊毛疔,控制糖尿病等。还可以治噎食、风火、风眼以及肠疝气等疾病。
苦荞挂面
灵丘苦荞挂面是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多功能食品,芦丁叶绿素及维生素E、B1、B6含量尤为丰富,还含有十几种微量元素,能降低血糖、尿糖,对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十分有效;对脑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食用苦荞挂面还可抗衰老、开胃、健脾、清热解毒,是中老年人的理想食品。
黄烧饼
灵丘黄烧饼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黄烧饼作为特产招待了贵宾。在全省举办的首次糖业系统商办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为省名特产品。
南山大核桃
灵丘南山大核桃以个大、皮薄、油大、香甜而闻名,年总产量25万公斤,一公斤核桃营养价值相当于五公斤鸡蛋或九公斤牛奶,现代医学认为对肾亏腰痛气喘便秘、身体虚弱均有较好疗效,经常食用可延年益寿。
花椒
灵丘花椒年产量7000公斤,分为伏椒和秋椒两种,伏椒的皮薄、味纯、无籽、尤为出名。
黄米面
灵丘黄米面由黍子加工而成。灵丘黍子有上千年的历史,制作的油炸糕营养丰富、外脆里软、又筋又黄、香甜可口,别具风味,誉满雁门关外,驰名山西、河北内蒙北京等地。

灵丘县-名乡名镇

 


武灵镇简介

灵丘县


武灵镇是由原城关镇、高家庄乡和唐之洼乡撤并而成,因战国时赵武灵王葬于此地而得名,南望太白与红石塄相连,南望太白山与红石塄相连,北靠虎头寨与石家田乡、史庄乡接壤,西挨东河南镇,东与落水河相邻。京源铁路、大涞公路贯穿东西,天走公路连通南北,唐河由西到东流经全境。境内最高海拔太白山2334米,最低海拔门头峪口850米。全镇占地面积34.95万亩,其中山地11.85万亩,丘陵11.85万亩,平川11.25万亩。税费改革后计税耕地面积81711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中,北跃渠灌区13800亩,其中水浇地23035亩。在水浇地面积中,北跃渠灌区13800亩,井灌5420亩,喷灌和节水灌3815亩。有成片林7.2万亩,零星树300万株。
境内无霜期125------145天,降雨量430-------480mm,≥10℃有效积温2850------3146℃,日照时数为2890小时。
全镇辖44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农业户数14629户,农业人口48538人。2003年大牲畜8000头,猪5340口,羊10958只。
全镇共有学校58所,在校学生10052人。通电的44个村,通电话的39个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的10个村。
全镇内矿产资源相当丰富,金、银、铜、铁、锰、铅、锌储量较多,正在计划按步骤进行开采,并对矿石进行精选、冶冻深加工,已成为我镇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东河南镇概况
东河南镇地处灵丘县城西部20公里处,西临浑源县、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镇西南10公里处。大涞公路、京原铁路从镇境内平形而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镇10个村通水泥路,90%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85%的村完成了饮水解困,95%的村通电话。该镇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无烟煤、金、银、铜、铁、锰多种矿藏。全镇总版图面积247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8875户、31057口人、79485亩耕地,其中水浇地3万亩,节水灌溉农田1万多亩。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国调整产业结构,经燕家湾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初具规模,全镇现在蔬菜大棚230栋;蔡家峪村稻田养蟹是我国北方首家水产养殖项目,发展稻田养鱼蟹1200亩;生态畜牧建设如火荼,奶牛场、种羊场几在养殖园区各有特色,退耕还林如期完成;经峰北村“灵峰”牌冠名的莜面、黄米面系列产品远销京、津、冀等大中城市;东河南、古之河两村的商住楼拔地而起,全镇现有各类商业摊点1000多家,标志着全镇小城镇建设略具雏形;移民搬迁正在进行,建起了清泥涧移民新村,移民已达50多户。所有这些,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与些同时,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也健康发展,镇建起了青年文化中心,卫生、教育事业在全县领先。该镇2003年被省命名为科普文明镇。
东河南镇这个人杰地灵、生机发达的重镇,在新世纪的征途中,将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奋力冲刺,大展宏图。
上寨镇概述
上寨镇地处大同市南部石山区,东与河北涞源县接境,南与河北省涞源阜平相邻。全镇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79亩现辖有19个行政村,4983户,17178人。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314.9万元。人均纯收入1551元。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上寨河向西向东汇入唐河,注入白洋淀,归海河流域。水资源较丰富。108国道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不仅是灵丘县南山四乡镇的中心,也是大同高市最南的一大集镇。该镇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黍、豆麦、瓜果等。其中花椒、核桃是该镇的特色农产品。境内山大坡广。牧业前景、广阔、主要畜种有牛、羊、驴等。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矿,花岗石石英、等。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不高,还待开发。
史庄乡基本情况

灵丘县


史庄乡位于灵丘县城西北部,乡政府在地距县城13公里。全乡版图总面积22万亩,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000亩,经济林9000亩,退耕还林总面积达4000亩;全乡辖13个行政村,十个自然村,2056户,7826口人,劳力3574个,外出务工人数453人。按地地理位置分北部山区,中部华山峪平川区和西部梭沟峪丘陵区三部分,多年来一直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境内铁矿石资源丰富,储量大,埋藏浅,品位高,近年来得到合理的开采利用,拉动了全乡其它各业经济的发展,2003年底,全乡粮食总产量达560万斤,油料产量达80万斤,大牲畜存栏2745头,其中牛1169头,羊9100只,猪1421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4元。
赵北乡简况
赵北乡位于灵丘县西北山区,北西分别与广灵浑源毗邻,东西跨度20公里,南北长度25公里,距县城25公里。
全乡版图面积283平方公里,1.8万人,耕地面积5.6万亩,辖31个行政村。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山药、莜麦、豆类为主,特色农产品主要有山药、莜麦、大豆。全乡马铃薯种植总面积1.5万亩,年产5000万斤其自主开发的“摘花白”种薯运销5个市区、8个县区,近闻名的马铃薯种薯基地。
畜牧业以牛、羊、生猪为主,全乡存栏5000头,羊存栏2000只,生猪存栏2000头。
林业生产在保护原有林木资源的同时,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2003两年共退耕6045亩,荒山还林8500亩,涉及12个村,797户,3108人。
经济发展迷度由于加大调产力度,大搞劳务输出,世界明显加快趋势。二00三年全乡总收入达到了3663.4万元,人均从收入达到了1400元。
下关乡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现状
一、 基本情况
下关乡位于灵丘县南部山区,南与河北省阜平县接壤,总面积为26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境内沟壑纵横,群山环绕,大小河流混交成网,最大的下关河从东折向西南,流入河北境内。全乡气候温和,平均海拔为750米,年平均气温为9.9。C。年平均日照为2829.4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全乡辖14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现有人口2557户,9250口人,乡政府驻下关村。全乡产粮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六村,耕地面积为11205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黍类,生产的大白菜具有少筋、味甜、绵口的特点,是本乡蔬菜种植的传统品种

灵丘县


辽阔的辖区面积,为林牧业、水产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全乡有荒山荒坡面积11万亩,有林面积9.63万亩,主要林产业有木材、核桃、花椒、桃等。这里出产的核桃、花椒成为营养保健、调味、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水产品养殖初步形成以南铺、谢子坪甲鱼养殖为主的试点,并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主要畜产品有黄牛、青背山羊等。特别是青背山羊的数量已达到4万多只。乡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铁、云母水晶石、长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十多个品种,目前已进开发的主要是铁矿石加工和石棉制品。
全乡交通、通迅条件较为便利,有12公里县乡公路与108国道相通,还有7公里出省公路与河北省阜平县连接,每天有十多趟大中型客车往返于大同、灵丘、下关之间。通迅方面程控电话扩展到11个村,移动、联通通迅也在我乡扩展了业务。
下关是革命老区,全乡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过极大的牺牲。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经在杨庄村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八路军三五八、三五九旅、雁北地委、灵丘县委也曾在这里战斗、工作。主要景观有特种外科医院、白求恩故居、禅庵寺、药王庙、龙堂会瀑布群等。
二、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战略,从本乡实际出发,围绕山水做文章,林业牧业矿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二00三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23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0元,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全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当前,全乡干部群众正在以新的精神风貌,推动全乡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衷心地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全乡的发展建设,我们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为你们提供发展条件。
独峪乡概况
独峪乡地处晋东北太行山深处,大同市灵丘县西南山区。是晋冀两省,灵丘阜平、繁峙三县交汇之处。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坡广。平均海拔1200米,花塔村冉庄河出口处海拔558米,为大同市海拔最低处。地形东西狭长,曾亚铃状。地势东高西低,独峪河、三楼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水源丰富,有沟即有水,小河、小溪纵横成网。本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7。C,降水量1520mm,无霜期120天左右。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石英石、沸石、京红石、水晶石云母石高龄土、金、铁、铅锌、钼矿等。全乡总面积2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万亩,人均1.3亩。林地面积8.7万亩,宜林面积11.3万亩,牧坡面积10.5万亩。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兼种黍、谷、小麦、豆类、薯类等。畜牧业以优质绒山羊、改良黄牛为主。经济林以核桃、花椒为主,还有苹果、仁用杏、桃、梨、柿子。用材林主要是油松、落松、杨树、槐树等。全乡辖1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现有人口9357人,2651户。2002年粮食产量450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63元。乡机关所在地独峪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2001年与原三楼乡合并。抗日战争时期,雁北地委,浑、灵、广三县政府曾在此驻扎,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
发展思路

灵丘县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解放思想,加快发展,重点实施三个二工程。
 建设两大基地东部建成以优质绒山羊和改良肉牛为主的生态畜牧基地。实行牛羊入圈,规模养殖,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西部建成以优质桃、花椒为主的干鲜果经济林基地。发展核桃2000亩,花椒树1000亩。核桃量达到500万斤,花椒1万斤。
开发两个旅游区一是开发花塔生态自然旅游区。发展“村舍游”,搞“采摘节”,发展建“卡巴屋”,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让游人体味农家田园风情。二是开发曲回寺地下石佛群,揭开曲回寺神秘的面纱,吸引游水人来寻胜探幽。
实施两项惠民工程一是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二是沿108国道、环独峪河、三楼河流域发展中药材1000亩。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尽快使群众走向富裕,奔向小康。
柳科乡基本情况
柳科乡位于县城东北,东与河北涞源留家庄乡接壤,西靠石家田乡的大部分地区,南与落水河乡和石家田乡部分地区为邻,北与广灵张盆、河北省蔚县果庄子乡毗连,全乡总面积20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4?c,年均无霜期110天,降水量450mm左右,境内有甸子山,位于柳科乡东部,海拔2151米,是著名的“空中大草原”。
全乡辖17个行政村,至2003年共2490户,8130口人,2003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72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534元。农业方面主要农作物有山药、莜麦、豌豆、油料、谷黍,全乡耕地面积39980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6500亩。粮食总产660万斤;油料播种面积为8000亩。油料总产110万斤。
畜牧业方面,由于我乡山多坡广,牧草丰富、群众素有从事养殖业的传统,尤为养羊业为主,至2003年全乡有存栏物13000只,牧业收入成为群众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矿产资源方面,现已探明的金、铜、铁、铅、锌、花岗岩珍珠岩大理石、沸石等,尤为铜矿及沸石矿的储量较为丰富。
石家田乡概况
石家田乡位于灵丘县城东北25公里处,版图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东邻柳科乡,西靠武灵镇、史庄乡,南与落水河乡为界,北和广灵县宜兴乡接壤。乡政府所在地石家田村座落在六棱山和牛头山之间,辖17个行政府村、18个自然村,共2497户、9653人,3525个劳力。境内沟壑纵横,坡梁起伏,地形复杂,大部分土地分布在沟梁和山坡上。耕地的土壤结构疏松、肥力较高,是丘陵区最好的农业土壤。
  本乡平均海拔1300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全年降雨量460mm左右,无霜期110-120天,年平均气温6?c左右。
  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品种主要有玉米、谷子黍子、土豆、油料及杂粮。通过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牛、羊、猪为主的畜牧业正逐步发展为全乡的一项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713.2万元,粮食产量2810万斤,油料200万斤。年末大牲畜存栏达到3752头,羊存栏9512只,猪存栏2154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农业总体效益不高,种植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畜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虽有所有提高,但基本上仍属于纯农业乡,稳定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仍很突出。
本乡自然资源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很大,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经济潜力。金属矿主要以铁为主,非金属矿主要有沸石珍珠岩红土。金属矿供应对象主要是境内和境外的两座铁粉加工厂,非金属矿基本都外运出乡。
红石塄乡简介

灵丘县


红石塄乡位于灵丘县东南山区,距县城25公里,版图面积146.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426户,4552人,耕地面积9000亩。
境内交通便利,京原、大涞、天走三条干线公路贯通全乡,村村通车通电,年平均气温10?c左右,无霜期100-190天,适应各种作物生长,发展干鲜果经济树已成规模,中药村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水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其中全最大的河流唐河纵贯全乡20公里;还有大沙湖、下北泉两处冷泉水,经省级鉴定为优质矿泉水,现有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先后建成虹鳟鱼、甲鱼、鸭子等特色水产养殖场和莲藕种植。
境内山大坡广,拥有广阔的宜林面积和草坡面积,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树前景可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岩储量很大,开发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旅游资源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以及桃花溶洞,还有北流沟、三道峡、墨皂沟等自然生态保护区,“毛公山”、“空中草原”、“悬空寺”、“一线天”等很多自然景观和景点尚待开发。
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
白崖台乡简介
白崖台乡位于灵丘的西南山区,距县城35公里,是抗战初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所在地,东北与东河南镇接壤,南与独峪乡为邻,西与繁峙县横涧乡为邻。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1575户,6639人2300个劳力。版土于积31.4万亩,其中耕地12438亩,退耕还林地3000亩,宜林地11万亩、牧坡11万亩。全乡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910-1500米,年平均气温7.5摄氏度,无霜期130-150,年平均降雨520mm左右。
境内群山林区。沟壑纵横,气候温和。水源较之足,冉庄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以三楼河流入大青河汇入渤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山药、豆类等。全乡草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看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乡大牲畜饲养量3200余头。其中黄牛饲养量2800余头,羊饲养量23280头,优种羊7000余头。畜牧业是农民收入主渠道。

灵丘县


境内交通便利,通信畅通。来原铁路穿越本乡。之三线公路横贯境内,建有电信,联通机站三座。全乡资源丰富,一是矿山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品位高,仅目前探明的就有金、磷、铁、长石石英石,、高岭土,纹番岩石等矿藏。二是旅游资源景点多,品位高,影响大。境内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遗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乔沟古战场”、“平型关关口”。构成武将军题名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等红色旅游景点,还有“老爷庙”、“松柏不乱的邓峰峙”等古色旅游景点。三是生态资源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全乡11万亩宜林荒山,11 万亩牧破目前林草覆盖平公达到24.29。还有大量荒山荒坡需要开发利用。四是劳务资源立足,发展乡正空间广大。目前全乡现有三家铁选厂。在建的两家,每天投入运输,采矿加工,修理的劳务仅有2000余人,还有大量的畜余劳力。同时由于资源、土地、电力、劳务、交通条件便利,发展乡正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在乡政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实施围绕生生态抓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引进资金开发矿产业,乡下联系发展劳务业,运用政府发展生态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具体规划,按照科教兴乡、资源畜乡畜牧强乡、农业稳乡,以法治乡,五大战略,抓好种年养畜,极于搬迁,矿产开发,生态旅游、四大工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资源优势化,生态畜牧一体化,基础建设现代化的进程,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收入空成31275万元。粮食总产达到3412万斤,农民人均匀收入达到31424元,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

灵丘县


落水河乡基本情况
落水河乡地处灵丘县城东部八公里处,辖2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6703户,23234人,劳动力8344个,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647亩。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3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粮食总产量1200万斤。全乡年降水量420mm,平均气温7?c左右,无霜期140天左右。
境内川下片有较好的水资源条件,土地较平坦,土壤较肥沃。东部山区原招柏乡属干山区,水源缺乏,土地少而贫瘠,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全乡交通较为方便,天走公路顺穿而过,京原铁路横贯全境,为农副产品的运输创造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落水河乡是一个纯农业乡,无其它资源。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占种植面积的60%。其余是谷、黍、豆、土豆等,兼种荞麦、黑谷等小杂粮。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乡种植优种西瓜5000亩,露地蔬菜1500亩,中药材1000亩,水稻500亩,建设容量200头的养牛场一座,搬迁人口1000余人,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存环境,而且胡沟西瓜已成为畅销华北地区的知名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