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9:45:04

肥城印象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 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 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人口96.3万人,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目录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经济发展

·                                 • 旅游风景

·                                 • 美食特产 

[显示全部]

肥城市-行政区划

 

市人民政府驻地:新城街道。邮编:271600。代码:370983。区号:0538。拼音:Feicheng Shi。

肥城市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街道、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

镇、安临站镇、孙伯镇、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仪阳乡。607个村(居)民委员会。

肥城市-历史沿革

 

肥城历史悠久,是革命老区。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

1949年6月,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0区1镇,即第一区(城关)、第二区(巧山店)、第三区(安临站)、第四区(王庄)、第五区(王瓜店)、第六区(湖屯)、第七区(石横)、第八区(安驾庄)、第九区(高淤)、第十区(边院)和城关镇。  

1951年,将上营、王先庄、代家河、杨家庄、侯家庄、李家峪6个自然村划归长清县。

1958年3月,将西北部的段家天井、铁山、荒场等3个自然村划归平阴县所辖。同年9月,全县先后建立14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仪阳、安临站、王庄、王瓜店、湖屯、石横、安驾庄、汶阳、边院、桃园、马家埠、过村、孙伯。

1959年7月,将长清县的双泉、马山、五峰3个人民公社共177个自然村划归肥城县。

1960年1月,撤销过村、马家埠、五峰三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将马山、双泉2个人民公社177个自然村复划归长清县。全县时辖12个人民公社、57个管理区、572个生产大队。

1982年3月,增设刘家庄镇。1983年12月23日,全县行政区划改为1镇12区。

1985年11月5日,全县行政区调整为9镇8乡593个行政村。

1992年3月1日,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

1992年9月5日,撤销新城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为肥城市的派出机构,其管辖范围为原新城镇的行政区域。

1993年8月30日,撤销潮泉乡,设立潮泉镇;撤销安临站乡,设立安临站镇;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

1996年1月3日,撤销马家埠乡,设立马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3号)。1996年1月11日,撤销过村乡、孙伯乡,设立过村镇、孙伯镇(鲁政函民字[1996]6号)。

2001年2月,将东陆房乡并入安临站镇,马家埠镇并入安驾庄镇,过村镇并入边院镇。

肥城市-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肥城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进步,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

万亩桃园

肥城农业基础较好,历史上就有“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是全国粮食大县和果品、蔬菜、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市年粮食总产5亿公斤以上,果品总产2亿公斤以上,国际认证的7.6万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已经建成。肥城桃是国内稀有的宝贵资源,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以个大味美、营养丰富闻名中外,是全国名牌农产品,年产量5000多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0万亩桃园被正式列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肥城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境内有中央省市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骨干民营企业等300多家,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化工、轻纺、电子、食品等9大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已与美、英、德、日、俄、韩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年出口能力达8亿元以上。中美合资的2万吨甲酸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甲酸生产装置;与日韩合资的吉明美工业有限公司,汽车水泵、万向节的生产出口能力居全国前列。建筑安装业发达。建安队伍10万余人,施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并到日本、以色列等国家承揽建安工程。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安之乡”,位居山东“建筑业十强县”之首。

肥城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生产基地。各种资源共生配套,组合优势明显。现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1亿吨,钾长石5亿吨,岩盐50亿吨,石膏150亿吨,花岗岩20亿吨,优质石灰岩450亿吨,多种矿物质、近70种,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公里,市内石横电厂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煤矿年产原煤600万吨。

2005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1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52.2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利润14.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5亿元,实交税金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2和 8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和15.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7.8亿元,增加11.7亿元。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公路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试点和“省级园林城市”。

肥城市-旅游风景

 

泰西宾馆

 

肥城唯一的三星级宾馆。位于肥城市龙山路20号,地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购物及消闲中心地带,邻靠龙山河、龙山公园、隔河相望,青山绕碧水,曲桥卧蜒河,杨柳指翠坪,距济南国际机场78公里、曲阜68公里、泰山30公里、东平湖38公里。泰西宾馆是典型的园林式布局,有四幢群楼连为一体,庭院内有供客人散步的山水花园,环境幽静,是理想的居住、休闲场所,有肥城“国宾馆”之誉。宾馆设有保龄球馆、足疗、棋牌室、KTV雅间、商务中心、多功能厅、购物中心、旅行社等服务设施,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誉为“泰西明珠”。

 

金牛山国家森林公园

 

金牛山,又名全牛山,“郁葱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北部,距新城11.5公里,面积3000公顷,整座山森林茂密,林相整齐,景点众多。整座山景可谓山清水秀、林茂境仙;远眺峰峦如聚、峭壁若屏,近观苍松叠翠柏、瘦藤攀古树,共有各类植物700多种动物150多种。主峰穆柯寨位于海拔524米的山巅上,现存石砌寨3600多米,高大的石墙上筑有掩体,易守难攻,是典型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相传是宋代巾帼英雄穆桂英屯兵处;陶山摩崖石刻古朴苍劲,七十二洞穴曲径通幽,石雕佛像千姿百态;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泰山封祥归途中曾驾临牛山,赐名为“郁葱山”。加上历代名人范蠡、西施、穆桂英、李邦珍等传奇故事,构成了牛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

 

左丘明文化旅游区

 

左丘明,春秋末年鲁国人,今石横镇衡鱼村人。曾任鲁国太史,著有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左传》和我国古代现有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被孔子尊为君子;古人谓之“先儒”、“先贤”;史学界推其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主要景点有左丘明墓及左丘明文化纪念馆,馆内有大量珍贵文物,对研究左丘明史学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陶山风景区

 

陶山位于肥城市北部,属泰山山脉,中华商祖范蠡和美女西施曾在此隐居经商,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发祥地。陶山山势险峻,方棱四削,峰顶平缓,负阴抱阳,遍身披翠,伟岸挺拔。山中奇石遍布,天然石洞星罗棋布,相传有72名洞,古时山前为湖,风光秀丽,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八百里水路的一部分。有诗赞曰:“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陶山文物古迹众多,现有20多处,主要景点有范蠡墓、范蠡祠、幽栖寺、朝阳洞、小泰山等,是您访古探险的理想选择。

 

肥城市-美食特产 

 

演马庄牛肉 

演马庄陈氏牛肉,亦称演马庄牛肉。陈氏牛肉的制作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色、香、味俱佳,享誉国内外。陈氏牛肉,营养丰富,其色泽微红透亮,食之肉味醇美,质鲜肉嫩,有一种诱人的芳香。有“安中益气,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是极好的保健食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待客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河岔口鸭蛋 

在汶阳镇的河岔口村,自古以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质优味美,远近闻名。河岔口村地处汶(汶河)、浊(浊河)汇流处。这里河面宽阔、水深、常年流水。冬去春来,沿河芦苇满滩,水草丛生,是鱼、蛙类栖聚的良好所在。入夏,鱼、蛙产卵,无数幼鱼蝌蚪、草虫浮游水面,蛤、螺遍布河底,是大自然赐给鸭类的优质食料。群鸭白天觅食于河滩,傍晚回家,再用豆饼、麦麸玉米掺于拌食喂养,晚间产蛋,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心喂养,不仅产蛋率高,而且个大质优。有些鸭蛋经过加工腌制后,煮熟色泽鲜艳,质地细嫩,剖开后油脂四溢、沙瓤,吃起来蛋黄沙沙作声,别具风味,自古视为上乘佳品,早在600年前,这里的鸭蛋就以贡品奉献皇室。

肥城桃 

因产于肥城而得名,又名大桃、佛桃、简称肥桃。以其果大、味美、营养丰富誉为“群

桃之冠”,为全国“名优特产”。肥桃,据科研部门化验含糖11.4~14.6%,果酸0.25~0.43%,可溶性固形物14.27~23.9%,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 9.72~12.78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常吃肥桃可以键脾胃、增食欲、增强免疫力。

 

大麻 

 

肥城市南部平原传统经济作物之一,历史悠久,最多年种植面积近2万亩,最高亩产麻皮174斤。其特点是麻皮薄,胶质少,质地柔软,色泽洁白,纤维细长,拉力强。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美、英、法、日、俄等20余个国家。

 

肥城市-风俗民情

 

饮    食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农户以面食为主,小米、大米、玉米、大豆等粗粮为辅,馒头、面条、油条、烙饼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年节和平时改善生活仍习惯吃水饺。副食以蔬菜、肉类、豆制品、咸菜、油炸食物为主。
春季,人们多食小白菜、菠菜、苔菜、韭菜等;

夏季,多食豆角、南瓜、莴苣、黄瓜、茄子、西红柿等;

秋季,多食大白菜、萝卜、芹菜、山药、元荽、土豆、藕等。

肉类,除回民外,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次。待客或节日多食鸡、鱼、肉。
蛋类,以鸡蛋为主,鸭、鹅蛋次之。作为菜肴,或炒、或腌。平时,人们用盐水腌放鲜蛋,以备食用。近年,鹌鹑蛋亦成为一种待客佳肴。
豆制品,常年副食主要有豆腐、豆芽、豆腐皮。豆芽中,绿豆芽的食用量在近年中大大超过了黄豆芽的用量。
人们多自腌水萝卜、胡萝卜、香椿芽等咸菜。近年城镇居民食用各类酱菜的逐渐增多。
境内人喜爱油炸食物,诸如炸鱼、肉、藕合、茄盒、香椿芽、藿香等。
饮食口味,以咸为主,少数人喜食酸、辣、甜。葱、蒜、姜和醋酱油,是日常必备的佐料,近几年来人们的口味渐趋清淡。
境内习惯饮茶,且讲究茶具。除饮茶水外,夏季吃冰棍、冰淇淋,饮汽水者逐渐增多。近几年,饮牛奶者逐渐增加。

服     饰 

穿着毛、呢衣料者渐多,且花色、款式丰富多彩。
女装,流行各式裙式服装及各式毛绒衣。
男装,样式增多。牛仔裤、卡克衫、西装、面包服、毛料大衣、皮衣等,在城镇逐渐普及,农村亦渐增多。
帽式多样,有些男子戴鸭舌帽和毛线织成的各式便帽。夏季戴“太阳帽”、草帽等。女子冬季也多戴毛线、绒线织成的各式帽子。农民下地劳作,多以草帽防晒、防雨。青年男女讲究美观,下地亦多戴“太阳帽”。

礼    仪 

定婚 择吉日,男方设宴款待女方家人,照定婚相,或男方赠女方衣物、现金等。也有的以男女双方换手绢为名,男方赠给女方现金或礼物。

结婚 男子结婚是一生之喜庆大事,街坊邻居、亲朋挚友历来有贺喜之习,在喜事前送钱或挂喜帐。一般关系者凑分子,称“挂公帐子”。亲戚、朋友送钱,称“道喜”。对送礼者,确定时间设宴款待,谓之“喝喜酒”。对一般贺喜者以喜烟、喜糖答谢。给女方送钱或礼物谓“添箱”。此俗愈来愈盛行。

生育 妇女生孩子,俗称“坐月子”或“占房”。婴儿出生后,丈夫到岳家报喜和通知吃面时间。娘家让报喜者带回数目不等的鸡蛋。产后3天,娘家母亲(或嫂子)带鸡蛋、红塘、挂面、小米等看望。婴儿出生1个月内,其祖父或父母要给孩子起乳名,称“小名”,也有外祖父或其他人起名的。
送粥米 产妇分娩1个月内,亲朋、乡里送鸡蛋、挂面、小米、大米、面、红塘等,称“送粥米”或“看月子”。主家压回米、面或回赠染红皮的熟鸡蛋。现在除送鸡蛋、红塘外,还赠送婴儿装、婴儿毯等物。
吃面    产妇产后6天、9天或12天,娘家亲族近户凑礼,装上“面盒子”、“菜盒子”,另外各提1个装满鸡蛋、米、面的篮子,到产妇家“吃面”。席间除酒菜外,必备鸡蛋、挂面。
满月  产妇满月这天,早饭要吃油饼,称“壮腰”并卧床出汗。满月后,娘家把母子接去住“满月”。产妇回到婆家,娘家要给孩子一身衣裳或布料,称“退毛衫”。
百天  婴儿出生第100天,旧时无庆贺仪式。70年代后不少父母给婴儿照“百天相”,以作纪念。
周岁  俗称“一生”。生日这天,桌上摆放书本、笔、算盘、馒头、秤等,任凭孩子去抓,谓之“抓生”。以孩子先抓到的物件,评判一生的作为。如今许多人家虽还沿用“抓生”之俗,但多为游戏而已。
祝寿 境内有“六十六,吃块肉”之说。老人到66寿诞时,子女要为老人上寿,谓“过生”。老人过生,一般从60岁开始,或更早几年。至70岁以后,除子女外,亲朋邻居晚辈或平辈也有的带礼祝寿,主家设宴招待。出嫁女儿给父母上寿,以带猪肉为主,其余不拘。

迁居 迁入新居后,亲朋好友带礼物或钱前去庆贺,主家设宴款待,俗称“温居”。
入殓  老人临危,子女为其先洗脚,洗手脸,急速穿戴寿衣,以免气绝后“穿不去”。并在气绝前,将其移至明间,置毡子或席上,以免把魂隔在屋里。气绝后以火纸盖面,白纸盖身,然后烧“倒头纸”,以示“赴阴”。此时家人放声痛哭,为故者修容整装,将尸体移入棺内。若故者为女性,要等娘家人来“验尸”后盖棺。人死后,儿子到本族长辈及外祖母门上磕头,谓“跪门”,以求帮助料理丧事。长辈们议定丧事,请“总理”总揽丧局。一切事物由“内外柜”办理。总理请定后,立即商定须报丧的亲戚朋友等,着人写“丧贴”。丧贴要派专人报送。发丧日期不能更改,亲戚必须按期参加丧礼。死者女儿家要最先通知,女人要哭至娘家“讨服”。
送殡    又称“发丧”、“出殡”,一般在人死后第3日。丧前,孝子抱鸡到祖林“点穴”、烧纸、磕头,然后破土挖穴。富裕人家事先请风水先生择目的,以砖石砌穴。送殡前,孝子南左女右在棺木两旁守灵,邻里亲朋吊唁时,陪同放声嚎哭。亲友吊丧付礼钱,或送青纱、花圈。乡里人付“人情”钱。女儿家和其他至亲要办鸡、鱼、肉“三牲祭”。
亲朋到齐后开丧,先送“盘缠”,再拜“路祭”,棺材抬起时孝子摔“老盆”,手持哀杖和引魂幡在前面引领棺灵,女眷随棺后。至墓地,葬时子女儿媳等“游坟”。亲朋脱孝衣,礼毕。丧后第3天,子女端供品、酒具到坟地烧纸、祭奠,叫“复三”。之后,“三七”、“五七”、“百日”、“祭日”,亲人均带供品到坟前祭奠。“五七”之内,孝子逢认识的人皆磕头,下至孙子一辈,谓之“老的死了小三辈”。
串亲    俗称走亲戚。每年走2次。一次是春节后,正月至二月初;另一次在麦收、夏种之后。

节    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人们习惯称过年,是民间最重视、过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腊月始,人们便赶集上店裁做、购买新衣、筹办年货。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户户打扫庭院房屋,俗称扫屋。
除夕    人们俗称“年除”家家户户再打扫院子、街道、贴对联、年画。年除这天,人们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挂光荣匾,贴春联,送年货,扫院子。除夕之夜阖家团聚,有的通夜不眠,称守岁。近年来,多数家庭以看电视代替守岁。
初一    邻里街坊开始拜年。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妇女儿童穿红着绿,热闹非凡。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多在这天上午举行团拜。
元宵节 因有上灯的习俗,俗称灯节。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元宵之夜,人们扶老携幼,上街观灯、看演出,到处锣鼓喧天。此为闹元宵。1985年始,城区举办花灯展和焰火晚会。是夜,城内花灯似锦,天空礼花缤纷,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鞭炮鼓乐响彻云霄,盛况空前。80年代后,城乡吃元宵已比较普遍。
二月二 俗谓“二月二,龙抬头”,意为从这天起始闻雷声,乞求雨水调和,五谷丰登。
清明节 清明这天人们要到自家坟墓地添土、祭奠、烧纸,近年来,一般用献花代替烧纸,以示对祖先悼念。
三月三 传说是“宝山老奶奶的生日”。宝山,位于边院镇兴隆村西。旧时,逢三月初三,附近村民上山磕头进香。建国后,烧香磕头者稀少,当地群众吃水饺,改善生活的习俗至今尚存。
四月八 旧时,人们赶山会、庙会,烧香、还愿和购置农具准备麦收的日子。市内80年代后期,庙会渐废,近年来,在这天赶会游览者逐渐增多,吃水饺习俗沿袭至今。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旦五”。人们素有包饺子、煮鸡蛋、缝制香荷包、门前插艾等习俗。70年代后,缝香荷包者已少见,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煮鸡蛋的习俗至今相传。
中秋节 此节是民间传统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节前,家家买月饼、水果等,亲友还互赠礼品。外出家人一般都在这天赶回家中欢聚,故又称“团圆节”。节日晚上合家欢聚,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酒肴丰盛。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中秋节过得更加隆重。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传说是释加牟尼成道之日。该日佛寺内诵经,并效法佛祖成道之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以香谷、果实等做粥供佛,谓之腊八粥,后渐演变为民间习俗。现今每逢腊月初八,各家早饭多用小米、大米、红枣、绿豆、花生等煮腊八粥,午饭吃水饺。近年来,不少人在腊八用醋腌腊八蒜。
辞灶 腊月二十三,旧俗为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傍晚,将旧灶王爷年画从墙上取下,换上新“请”的“灶王”,以糖瓜作供品(糖瓜系用糖稀、芝麻做成),焚香、烧纸,连旧“灶王”一并焚化。家人磕头,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出门在外者或住娘家的媳妇,前一日均须回至家中,不然就被“辞”在外边。建国后,辞灶之说渐除。

 

肥城市-美丽传说

 

在肥城的西尚里村桃园,有一棵古老的桃树,谁也说不清这棵粗壮的桃树活了多久。听当地的老者讲,这棵桃树与当年王母娘娘举办的一次蟠桃会有关系。
相传在肥城的白云山下,驻着一户姓王的老汉。老汉个子瘦小,年逾花甲,家贫如洗,在山坡上用茅草搭起了三间破草房,艰难度日。王老汉虽然日子过得很难,但他特别喜欢桃树,房前屋后,地头坡下都种上了桃树。每到清明前后桃花盛开的时候和中秋前后桃子成熟的时候,王老汉都坐在桃树下,叼着旱烟袋,滋滋有味的吸着烟,享受着一份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有一年,天大旱,地里庄稼颗粒不收,桃树也象得了瘟疫一样无精打采。人们无法生活下去,王老汉一家只好随着逃荒的人四处乞讨。后来王老汉终于支撑不住,一病不起,临终前,他爬到庙前,祈求老天爷下点雨,救救天下老百姓,但老天爷始终没睁眼,龙王爷也没有抬头。王老汉含恨死去了。
王老汉死后,王老婆婆的日子更加艰难,也一病不起。为了给老母亲治病,儿子把种的桃子全部卖了,钱还是不够,还有一味贵重的营养药配不上。儿子想,药不全,治不好病。便焦急地问大夫:“这味药有什么可以代替吗?”大夫回答道:“有,需要你腿上的二两肉即可。”儿子听罢,二话没说,回到家中,取出菜刀,从腿上割下了一块肉,为母亲煎药服用。王老婆婆的病真的就慢慢好了。
这件事正好给准备到泰山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七仙女看到了,七仙女便把此事说给了王母娘娘,并请求降福人间。王母娘娘听后很是感动,便将一棵硕大的仙桃核投落到肥城白云山王老汉的桃园中。

后来,桃核长成一株桃树,结的桃肥大、汁甜,每个都半斤以上,人们都啧啧称奇。从此,这一家,这一带逐渐富裕起来,桃树也繁衍开来,一片一片铺满山坡,成了驰名中外、群桃之冠的肥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