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31:16

武陟县

 武陟县,读做zhì,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面积860平方千米,人口63.9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区内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地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名胜古迹有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嘉应观商城文化遗址等。

目录

·                                 • 县情简介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基础设施

·                                 • 交通概况

[显示全部]

武陟县-县情简介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是焦作市的南大门。全县版图面积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辖7镇7乡,367个行政村,总人口64.52万。

武陟新区鸟瞰

武陟历史悠久。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境内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清雍正皇帝下谕建造的黄河第一龙王庙--嘉应观等名胜古迹。"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杰,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

武陟交通便利。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有武陟、老田庵两个火车站,是黄河北岸重要的货物换装站。公路四通八达,郑晋高速公路、济焦新高速公路和孟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郑(州)常(平)、新(乡)洛(阳)两条省道在县城交汇,是南北物资文化交流、晋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武陟农业发达。属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省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县和平原绿化达标县。武陟县30万亩黄河滩区水丰地肥,林茂粮丰,以奶牛、肉鸡、生猪等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50%。13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已形成规模,为林纸一体化项目奠定了基础。"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久负盛名,饮誉东南亚。

武陟热电厂

武陟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造纸、食品、饲料、化工制药、皮毛加工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黄河集团、绿宇化电、江河纸业、天津药业焦作分公司、金河饲料、正虹饲料焦作公司、华威公司、飞鸿包装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主要名优产品有江河纸业公司开发生产的高档无碳复写纸,远销美、日、德的羊剪绒系列产品,获全国亿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的"绿宇牌"化肥,获国家金爵奖的沁河系列酒,获国优精品奖的怀山药切片、熟地黄切片,获国家银质奖的"武陟油茶"等。

武陟旅游开发成效显著。近年来,加大了嘉应观黄河苑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开通了"嘉应观-渠首-邙山"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嘉应观黄河苑景区为中心,以黄河滩区自然风光为特色,以现代休闲娱乐为热点,以五千年文化为底蕴的旅游格局。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嘉应观、渠首视察,并为"嘉应观"欣然题词。嘉应观、妙乐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陟投资环境优越。电力供应充裕,网电、自发电兼备,拥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13座35千伏变电站和3个自备发电厂;通讯快捷方便,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宽带、程控电话和移动数字通讯网络;城市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亮丽,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服务设施一流,办事效率快捷,投资政策宽松,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大展宏图的发展空间。

热情好客的武陟人民,竭诚欢迎有识之士来武陟投资办厂,技术协作,经商贸易,共创大业,共图繁荣。

武陟县-行政区划

 


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个居委会、36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

木城镇  面积:6.48平方千米 人口:5.8万人 邮编:464950 代码:410823100 
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和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
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后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木城镇人民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

武陟城区面貌



詹店镇  面积:79.42平方千米 人口:5.1万人 邮编:454971 代码:410823101 
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营东村、何营西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大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
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属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名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

西陶镇  面积:37.63平方千米 人口:4.3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102 
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凡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
以乡人民政府驻西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区;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乡;199 年,撤乡建镇。

谢旗营镇  面积:64.48平方千米 人口:5.8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103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小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小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营、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区。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乡。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年撤乡建镇。

大封镇  面积:83.94平方千米 人口:67872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104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黄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庄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
据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成;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封镇。

武陟城区夜景


宁郭镇  面积:37.17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54991 代码:410823105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名。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

龙源镇  面积:43.29平方千米 人口:4.04万人 邮编:454950 代码:410823106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
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应观乡  面积:118.88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0 
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2006年,辖21个村委会:二铺营村、刘村、西五村、大刘庄村、杨庄村、东水寨村、中水寨村、西水寨村、辛庄村、黄树村、北贾村、南贾村、西小庄村、东后庄村、吴小营村、范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御坝村、秦厂村、后小庄村。乡政府驻二铺营村。
因驻地二铺营村东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得名。明时属永宁、千秋两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大二里、待一里;抗日战争后期属嘉应乡。1948年属六区;1955年至1958年撤区改乡,先后由三小庄、黄鼠、二铺营、刘村等乡并为二铺营、刘村二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二铺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二铺营乡;1993年12月更名为嘉应观乡。

乔庙乡  面积:54.39平方千米 人口:4.4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1 
位于武陟县最东部。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洼一街村、杨洼二街村、杨洼三街村、刘庄村、马宣寨村、张寨村、前堤村、后冯堤村、冯庵村、邸合村、孟村、冯丈村、宋陵村、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村、周村、杜村、詹堤村、马村。乡政府驻杨村。
因乡人民政府驻乔庙,故名。明朝属千秋乡;清时属富一里、富二里;民国时属三区、六区、古阳乡;抗日战争后属八区、七区。1953年属邸郃、乔庙、千村、宋陵、周村、詹堤、杨洼等乡;1955年改成乔庙、马村、孟村三乡;1958年初合并为乔庙乡;同年改为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今名。

圪垱店乡  面积:48.31平方千米 人口:3.9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2 
位于武陟县东部。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圪垱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庄村、毛庵村、安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大街。
古称青龙镇。因乡人民政府驻圪垱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后,先后属五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垱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垱店乡;1958年建圪垱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今名。

三阳乡  面积:64.57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3 
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三阳村、凡庄村、准头村、西尚村、柴尚村、南小庄村、北小庄村、北官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前刘庄村、后刘庄村、西封村、北凡村、大凡村、付村、小刘村、段口村、王庄村、炉里村、中封村、李梧贾村、裴梧贾村、扬梧贾村、岳梧贾村、南睢村、姜毛庄村、苗庄村、北张村、牛庄村、东大原村、西大原村、东尚村、马村。乡政府驻三阳村三阳大街。
以乡人民政府驻三阳得名。因纪念刘三阳烈士而得名。解放后属三区;1955年属八八区的三阳、北官庄、西尚村、樊庄、刘庄、梧槚、傅村、原村八乡,1958年初合并为三阳乡,后为三阳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

小董乡  面积:49.24平方千米 人口:40478人 邮编:454991 代码:410823204 

垂钓园


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乡,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北王村、高村、大陶村、南官庄村、南归善村、北归善村、小董村、卧牛村、贾村、南耿村、北耿村、磨庄村、岗头村、新李庄村、乔庄村、楼下村、朱村、沁阳村、渠下村、南王村,(160个村民小组)。
以乡政府原驻地为小董村而得名。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三区,1958年2月,小董乡机关称为“中共小董乡委员会”。1958年8月,更名为“中共小董乡人民公社委员会”。1968年12月,党政合为一体,名称是“小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4月,更名为“小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4月,改为小董乡。

大虹桥乡  面积:80.78平方千米 人口:5.6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410823205 
2006年,辖50个村委会:大虹桥村、岳庄村、西小虹村、东小虹村、寺王庄村、小高山村、大高山村、南虹桥村、彭庄村、曲村、西温村、东温村、赵北古村、陈北古村、李北古村、原北古村、西高村、东高村、南古村、东阳照村、西阳照村、东刘村、西刘村、中后村、后阳村、郭下村、前阳村、江岗村、原马村、李马村、童贯村、东关村、南关村、布庄村、老城村、杨庄村、朱原村、土城村、王庄村、李庄村、安庄村、韩庄村、东张村、南张村、原和村、西司村、中司村、官庄村、八里村、韩原村。乡政府驻大虹桥村,(240个村民小组)。
以乡人民政府驻大虹桥得名。1948年属第五区;1955年属第二区的大虹桥、小虹、高山座、温村和高庄五乡;1958年初并为大虹桥乡,后改为大虹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2005年11月,阳城乡撤销,并入大虹桥乡,大虹桥乡驻地不变。

北郭乡  面积:89.55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410823206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小司马村、贾作村、裴庄村、北郭东村、北郭西村、蔡庄村、益庄村、南古岗村、下庄村、上庄村、西余会村、韩余会村、索余会村、镇南庄村、高余会村、两岗村、城子村、东安村、解封村、任后庄村、原庄村、罗作村、李后庄村、马后庄村、涧沟村、西草亭村、东草亭村、方陵村、岳马蓬村、赵马蓬村。乡政府驻小司马村。
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北郭村得名。1948年民属第五区;1958年初成立北郭人民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小司马村;1983年改为北郭乡。

 

武陟县-历史沿革

 

 

嘉应观全貌

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今圪当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明,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栾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

武陟县-基础设施

 

 

郑晋高速路武陟收费站

交通设施
2003年,武陟境内有33条主要运输线路。其中,省道2条,县道10条,乡道21条。郑(州)常(平)、新(乡)孟(州)、新(乡)洛(阳)、武(陟)方(庄)、詹(店)郇(封)公路在县城交汇,构成客流、物流畅通的运输网络,晋煤南运的咽喉要道。全县有武陟火车站和老田庵2个铁路运输站,均在京广铁路线上。

通讯设施
2003年,全县的通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长途直拨国际、国内,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漫游全国。IC卡电话数字数据网和多媒体信息普遍使用,168自动声讯台与全国联网,开通了县、乡(镇)两级网站。在焦作市首次开通了乡镇(西陶)小灵通业务。

武陟县-交通概况

 

 

高速路夜景

公路情况:武陟境内有33条主要运输线路。其中,省道2条,县道10条,乡道21条。郑(州)常(平)、新(乡)孟(州)、新(乡)洛(阳)、武(陟)方(庄)、詹(店)郇(封)公路在县城交汇,构成客流、物流畅通的运输网络,晋煤南运的咽喉要道。
高速公路情况:焦郑高速穿境而过,分别在县城北环处设上路口一个,在小徐岗设下路口一个。焦郑高速已与京珠高速连接通车。
铁路情况:全县有武陟火车站和老田庵2个铁路运输站,均在京广铁路线上。

 

武陟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黄、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武陟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

苗木花卉示范基地

动植物资源
全县的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蜜蜂等。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连香椿、银杏红豆杉杜仲白皮松等。

药用植物及园艺花卉资源
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连翘桔梗柴胡葛根枸杞等。园艺花卉及观赏植物主要有:月季银杏白兰铁树马蹄莲绣球水仙玫瑰等。

土特产品
武陟县的土特产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工艺品类,主要有药虎(虎头枕)和工艺挂毯;第二类是保健品类,主要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冬凌草(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第三类为食用类,主要有武陟油茶黄河鲤鱼等10余种。

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粮油及经济作物
全县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西瓜等。

果树品种
全县的果树品种繁多,主要有:苹果、梨、桃、油桃草莓、枣、核桃、柿、无花果、山楂等。

武陟县-名优特产

 


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

武陟县地处黄、沁河交汇处,土壤肥沃,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

怀地黄

四大怀药


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补益药。

怀牛膝
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学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及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

怀山药
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宾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强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

怀菊花
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称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怀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

驰名国内外的武陟油茶
武陟县油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在焦作名吃中堪称一绝,既是饭,又是茶。它是由多种天然绿色食品面粉、花生、芝麻、豆类、果仁等加上多种天然调料精制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能。由于它味感纯厚、香气馥郁、浓而不腻、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武陟县-民族宗教

 


民族概况
武陟县是焦作市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黎族藏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约有125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有11911人,主要居住在木城镇王李村、宁郭镇小麻村、圪当店乡的圪当店村和嘉应观乡的杨庄村。

宗教状况
武陟县开放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伊斯兰教协会、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宗教团体。宗教场所有49所,信教群众达26349人。

 

武陟县-历史名人

 

 

毛昶熙

武陟县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山 涛(205-283年) 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何 塘 明代礼部尚书
李堂杰 三代帝王之师
毛昶熙 清代名人

 

武陟县-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武陟中学

200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8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54所,小学212所。中小学生在校人数123466人,其中,小学生81671人,初中生32862人,高中生8933人。全县教职工总数60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9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教师101人,中级教师1872人,初级教师2972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8%、99.8%、99.5%。

文化事业
2004年,全县有1个国有公共图书馆,藏书57375册。全年组织各种文艺活动21次、30多场。有线电视网络普及全县14个乡镇,入村达168个,用户达到2.2万户。

科技事业
2004年,落实各类科技计划24项,其中,科技攻关计划11项,有2项重大科技成果。全年培训星火人才12733人,其中,技术类11494名,管理类524名,师资类715名。

卫生事业
2004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诊所)21个,床位88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455人,其中,医生134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1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36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62%,有9万多人次农民享受到门诊补助258.72万元。

体育事业
2004年,在全县开展了“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参加了焦作市第十届运动会,武陟体育代表团共夺得金牌35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列成年组奖牌第2名。培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3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