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经济区的模式选择及运行机制研究(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19:26

海峡经济区的模式选择及运行机制研究(上)

发表日期:2006年2月28日   作者:吴声怡 张作兴 郑淼茜【编辑录入:zbh】

 

[摘要] 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若干国际区域组织以及中国三大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态势,立足福建自身的区位优势,提出了构筑以福建与台湾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着重对海峡经济区的模式选择与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剖析。

[关键词] 海峡经济区; 模式选择;运行机制

The research on selecting the pattern and building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n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

WU Sheng-yi1 ,ZHANG Zuo-xing2 ,ZHENG Miao-qian1

(1.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2.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municipal Party communitee in Fuzhou,Fujian,350001,China.)

Abstract:The essay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several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three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firstly.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idea that makes Fujian and Taiwan the core of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The idea is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 Fujian’s geography. So the essay chiefly emphasizes on selecting the pattern and building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n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 pattern selection ; operating mechanism

 

俗语说:“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当今世界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富国还是穷国、强国还是弱国,都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两大时代潮流。纵观国际领域中区域合作的发展,有大有小,呈现着不同的范围、层次和模式,既有亚太区域合作,又有东亚区域合作;作为当今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进出口贸易体的中国,在其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形成几大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大都市经济区等经济格局。

一、    区域竞争与发展的理论考察与实践分析

区域的竞争与发展包括产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城市的竞争等等,而这些竞争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上升为区域的竞争力。区域内各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就形成了区域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有竞争才有竞争力;缺乏市场竞争,就无所谓竞争力。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若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那么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竞争与发展的理论基石

1.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背景

1)   管理学的竞争理论

区域竞争力理论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可分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升时期,后一个阶段属于衰落时期。[1]一个国家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里,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而且在不同阶段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同。

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应该注意研究这四个不同阶段的本质特征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石。

2)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揭示了区域产业布局与组织的一般规律,为区域竞争力研究建立思维框架。而其中对区域竞争力理论有直接贡献的是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地域生产综合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位论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寻求经济事物在空间分布上最优化。

空间结构理论,它从各种经济客体在空间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寻求各种经济客体在空间中最优组合与相对位置,并考察它们在相互作用中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集聚经济理论涉及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的组合及其在地理上集中与分散经济的合理性问题。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认为它是经济区形成的基础与核心;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区域产业簇群(cluster),是指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它是竞争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研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

3)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是通过对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实行不同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比较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经济制度的比较,进而向比较经济发展、比较经济体制和比较经济政策等方面扩展。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把比较法系统地运用于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对不同体制、不同模式下发展的各国经济通过进行比较研究,鉴别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经验和教训、共性和个性,以阐明它们在经济运行中的共同规律,特别是共同规律在不同国家中经济运行的一些特殊规律。

具体运用时,有三种基本方法,模式比较法、数量结构比较法和系数比较法。并提出了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稳定和经济成果分配的制定比较标准。[1]区域竞争力借鉴其方法理论,从国家比较研究应用到区域比较研究,通过对各区域若干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探讨各区域所在其属的大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从而为制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提供依据。

2.     区域竞争力的主要观点

1)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通俗说,它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对大区域中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区域竞争力强,区域就能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就能有效地优化配置资源,区域经济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2)对于解决“经济发展目标的无限性”与“所需战略资源的稀缺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区域竞争力突破了传统思维定势,它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通过优化配置区域自身的资源来支撑,更应该通过优化配置区域外的战略资源,以突破资源短缺的制约,实现赶超。因此,区域必须培育和构造在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3)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讨论,区域竞争力理论倾向于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突破,是区域竞争力理论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地区来说比较优势是易稍纵即逝的,而竞争优势是相对长期存在的。面对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同样面临资源稀缺或同样具备比较优势,应如何选择?前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获得更多的资源,后者关键是正确选择竞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

    4)区域在制定提升区域竞争力战略有两种重要的分析工具:一是SWOT分析法,它是分析一个经济主体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对区域经济主体自身所具备的优点(S)和劣势(W)的分析来判断经济主体的实力,通过对经济主体所处环境的机会(O)和威胁(T)来判断环境吸引力。二是雷达图法,它是揭示一个经济主体相对优劣势的分析工具,它能较清晰地把一个讨论的区域的优劣势揭示出来,为区域制定扬长避短的发展战略指明方向。

5)产业簇群发展是区域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途径。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簇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簇群,就是把本地优势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形成大量相关企业在空间有机聚集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簇群,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产业簇群发展能使区域发展速度呈几何增长,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6)重视“后发优势”对区域竞争力的推动作用。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观察,以低于开发成本的代价掌握到先进地区经过探索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教训),同时可以从先进地区的发展过程和制度变迁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这种“后发优势”可以使原来由于技术落后而导致区域竞争力弱的地区可以迅速提高区域竞争力。

7)区域竞争力模型建立在吸收了IMD国家或公司的竞争模型和波特产业竞争模型基础上,它认为区域竞争力由三个直接竞争力因素(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和支撑它们的四个间接竞争力因素(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两个层次构成。七大因素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有机整体。再依据区域竞争模型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一定数量项目评价指标,同时辅助于软性调查指标。各评价指标不确定不同的权重,计分测量后采取突变评价法进行位次排序。

(二)区域合作理论基础

区域合作理论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斯密认为,两个具有不同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应该分别专注于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可以增进各自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李嘉图则发展了斯密的理论,认为两个国家只要具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就应该进行分工和交换,同样可以获得国际贸易利益。这两个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假定:国际分工是生产分工与相应的商品贸易。因此,区域合作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相对于国家之间靠产品贸易而实现国际分工及资源合理配置的利益,区域合作一方面实行区际贸易,另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区际间流动并合理配置,二者共同作用而实现分工协作带来的好处。

此外,区域合作必须满足一些基础条件:

l、区域的差异。其是形成区域合作的基础,主要表现不同区域间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生产要素的禀赋以及发展结构水平的不同, 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专业化生产部门。

2.共同的利益追求。由于在国际合作中,每个国家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合作可以增进自己的利益,该国会积极参加,反之该国将退出合作。但是在区域合作中,由于各区域同属于一个国家,在各区域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国家可能出于整体利益的追求而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国家会以某些区域利益的损失来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3.共同的区域空间。共同的区域空间主要保证区际贸易和区域要素自由流动,这是区域合作获得利益的关键。主要设计两方面:地理意义的共同区域和基于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共同区域,二者缺一不可。 

根据以上理论的推理,可得出区域合作的机制:区域差异+共同利益+共同空间一区际贸易+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区域分工    区域合作    区域利益增加。

(三)国际区域合作的实践

1.     成功的欧盟

欧盟是成立最早、运行时间最长、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迄今影响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它以德、法两国为核心推动力,以制度化合作演进为其基本特点,不仅突破了国别的限制,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大市场,而且统一了货币,产生了欧元。欧盟的主要机构有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此外还有欧洲法院(仲裁机构)、欧洲审计院和经社委员会(咨询机构)等机构。而且欧盟在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实行货币交换、商品流通、人员流动、服务四大自由,区内自由贸易已经达到迄今为止世界上区域一体化的最高水平。

2.     繁荣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

APEC是一个由21个成员组成的以东亚国家(地区)为主涵盖整个太平洋东西岸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该组织从1989年11月6—7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成立大会,到2001年上海APEC会议,共开了13次。1993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在西雅图召开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会议营造了一种较为宽松的气氛,从而成为以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模式。

随着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和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化,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²       APEC正在成为该地区成员间进行经贸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区域内贸易不断扩大,区域内贸易额持续增加,区域内贸易依存度显著提高,特别是亚洲成员在区域内的贸易地位明显上升。

²       APEC的合作开始由贸易向投资领域拓宽,区域内投资机会增多,合作领域拓宽。

²       区域内经济的长期增长,促进了区域内经贸合作,同时APEC的发展反过来正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3.     成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国家组成,是在原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扩大与延伸。其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宣布成立一个横跨北美洲的自由贸易区,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它取消了关税和大量关税壁垒,使区域内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协定生效以来,1994年至1998年,美国就业增长了7%,加拿大增长了10.1%,墨西哥增长了22%。同时,协定的签订还提高了北美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4.     发展中的东亚区域合作

东亚区域合作包括东南亚与东北亚两个区域。东亚区域合作经历了“东亚经济集团”设想的提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东亚经济的相互依存度颇高,也暴露了“东亚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大家比较熟知的是“10+3”和“10+1”两种合作形式,即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合作形式以及东盟十国分别与中、日、韩其中一国的合作形式。其中“10+1”为表现形式的合作框架,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已达成协议。

二、       海峡经济区与中国三大经济区的战略比较

在这个以区域为单位竞争的时代,中国版图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动了起来。珠三角独占政策与地缘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长三角有了政策,东北有了政策,西部也有了优惠的政策,现在的中国已经到了“给你自由,看你能做出什么”的年代。

(一)中国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依靠大胆创新,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信息化初露端倪的经济腾飞,创造了时代的神话。

1)   区域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广东省腹地,属珠江水系冲积平原。其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济洲区、鼎潮区、高要市和四会市,面积约41596m2[2]

2)   强势分析

目前珠江三角洲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香港这个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目前区域内初步形成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及卫星城镇组成的城镇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城外与港澳相邻,有天然的海运良港,对外发展贸易方便;具有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

3)   发展特点

首先,珠江三角洲是全国较大的侨乡之一,在港澳台和海外的侨胞达1000多万,分布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具有强大的人缘优势,积极推动了经济区内的招商引资,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经济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珠江三角洲主导产业突出,簇群经济明显,产业带内创新资源相对密集。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天然的互补优势。而且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

4)   现存问题

Ø      区域内一些地方各自为政,缺乏一定的协作度,导致城市功能雷同,产业各为其主,使得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珠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Ø      整个珠三角土地的粗放利用,令人触目惊心,再加之地方政府控制资源的能力严重下降,某些地方为了地方利益,将地价降至为零,导致恶性竞争的产生。在总体上将导致珠三角面临无地可用的危机。

Ø      产业同构、基础设施同构现象比较严重,产业升级缺乏动力.

Ø      企业国际化不够,商贸业不强。

2.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 区域范围

长三角地区是指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及舟山十五个市共同组成的一个区域。[3]目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

2)   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具有渊源久远的工商业发展历史,文化发展兼容并蓄,基本形成大都市的城市格局;经济社会联系密切,产业关联日趋紧密,区内合作效益明显。其次,长江三角洲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外向度较高;制造业发达,已率先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交通发达,内外联系便捷。

3)   制约因素

首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主要生力军——沪、苏、浙在三地行政上的分割致使区域经济缺乏一定的协调性,导致产业结构易于趋同。特色工业园区大多处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初级阶段,发展层次较低,企业素质不高,产业集群化程度尚有待提高。

其次,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过度竞争。致使区域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

此外,产业发展缺乏创新能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发展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政策优惠基础上的低生产成本,产品市场开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缺乏有效的研发机制,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

3.     环渤海经济区

1)   区域范围

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l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4]

2)   发展特点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同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3)   制约因素

首先,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然占据着很大比例,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幼小的发展阶段。如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l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

其次,国有经济比重非常大,缺乏体制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此外,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最后,由于长期行政体制的分割,区内经济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二)海峡经济区的横空出世

1、内涵

观察中国三大经济区逐步的发展历程而言,每个经济区都拥有其领军人物。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背靠香港这个亚洲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促使广州、深圳、珠海这三大沿海城市蓬勃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其领头羊非上海、南京等城市莫属,尤其是作为中国大陆最繁荣的经贸交流中心的核心城市——上海,其为整个经济区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渤海经济区,很显然,作为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首当其冲。

通过比较可知,香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上海——中央政府的直辖市之一同时又为大陆的经贸交流中心;北京——中国首都;不论从性质还是从发展态势而言这三者可谓是三大经济区之掌上明珠,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先人一步,而且在大方针、大政策上也是先拔头筹。

那么,现在将眼光转向中国东南沿海这片热土——即链接着珠三角与长三角的风水宝地,再遥望一下海岸线对岸的那座勾起无限遐想的岛屿——台湾,那是令多少大陆同胞为之日思夜想的地方,又将是祖国统一美好梦想的圆梦之处。

海峡经济区——梦想的起飞点。

海峡经济区的大胆构想是主动将宝岛——台湾纳入经济区的范畴,以福建与台湾作为整个经济区的核心主体,由于台湾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均比海峡对岸的大陆沿海城市来得发达,相隔台湾的区位优势又将会对福建乃至福建周边各大区域起到很大的带动与优势互补作用,以经济区概念为有效依托,同时将其辐射力度逐级扩散,将经济区的腹地范围扩大至浙南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地区、赣南赣州吉安地区、赣东鹰潭上饶地区、粤东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地区,以台湾与福建沿海的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经济区的核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并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的强弱定位进行层层区划,形成核心商圈、次级经济圈等独特海峡经济区的辐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