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同捐一个亿,不同的王石王老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0:09:10
 

因为抗震捐款的事儿,两个“老王”陷入了冰火两重天——— 一个是人,万科老板王石;一个是饮料,加多宝旗下的凉茶王老吉。两个“老王”同样向灾区捐了一个亿,但受到的“待遇”,却是怎一个“迥异”了得。前前后后,是是非非,倒也耐人寻味。

这些天,“王老吉”遭到全国网民的集体“封杀”——— 不是说统统不喝了,恰恰相反,因为加多宝公司向灾区捐款一亿元,网友对其好感大增,因此放风相约,只要看到王老吉,见一罐买一罐,让王老吉断货。报道显示,国人原本兴趣不算太大的凉茶王老吉,这几天销量大增。卖饮料的遇到这等“封杀”,也光剩下“开动马力搞生产、夜半之时忙数钱”的份了。

反观王石先生,就没有这份数钱的闲情逸致了——— 为了扭转形象,忙得焦头烂额。地震发生之后,万科集团总部捐款200万元,员工捐款20万元左右。这和万科去年销售额达460亿以及网民的 “心理期待”差距不小。面对“吝啬”的指责,王石又抛出“二百万已尽到企业责任,捐赠活动不应成为负担,员工捐款以十元为上限”的辩解,火上浇了油,谴责之声越烧越旺,据说在个别地区已影响到万科房子的销售。

万科“亡羊补牢”,于5月21日宣布,出资1亿元参与地震灾区灾后安置、修复和重建工作。从200万到1个亿,也算大手笔了,但网民们还不买账。有人认为,万科选择风光秀丽的遵道镇参与重建,根本不是捐款,而是投资;有人说得更损——— 只是堵塞众人口水的一种公关技巧、一种转移人们视线的营销手段而已。可怜的王石,任是公开道歉,任是冲到救灾第一线,就是无法从网民那里买到王老吉那样的“好”来。

有人很同情王石,认为捐多捐少是企业自己的事儿,遇到“霸道”的网民,简直是“道德绑架”;也有人认为王老吉很“狡猾”,是利用地震捐款做了一次成功的网络营销。言下之意,王老吉未必更有“诚意”,而王石未必就比王老吉的老板缺少诚意,不过是一个营销手段高明,一个形象包装“笨”点的差别罢了。

诚意这东西,没法子上天平过过秤。仅从一个小百姓的角度来说,我倒是非常乐于看到目前的状况。王老吉捐一个亿,消费者用嘴巴表达好感,使劲买使劲喝,这符合“好人不吃亏”的朴素法则——— 既然企业愿意担负多捐款救灾的社会责任,让这样的企业多赚点钱,也算得上理所当然嘛!对王石而言,如何避免因为老板的不当言论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如何在国家重大需要面前及时站位,也不失是一堂生动的营销课。

我很反感动不动说网络舆论“绑架”了谁。有网民将各大企业的捐款情况做了个“排行榜”,在网络上流传,有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道德绑架”。哪跟哪呀!难道大型企业、公共人物,你的捐款情况怎么样,还不允许人民有所评价吗?用杂文家刘洪波先生的话说,“如果有人说,万科捐得太少,我们要灭掉这个企业,把它的钱拿出来分掉,我坚决反对;如果有人说,万科捐得太少,我决定不购买它的房子,我觉得这是他的自由。”爱心没有大小,不能以捐款多少来衡量,这话没有错,但让捐钱多的企业受到一些褒奖、获得一些直接利益,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情,总得允许老百姓对你的公益水准说句话吧?

民众用买不买你的房、喝不喝你的饮料,来表达对一个企业的“好恶”,这是权利,也有利于引导企业的责任观念:你如果认为王老吉只是一个成功的营销罢了,那李老吉、张老吉、赵老吉们下次大可以争先恐后地带头多捐嘛!你认为王石的遭遇是个教训,那你尽可以在以后避免这等伤害网民感情的自大言语、尽可能把好事做得“好看”点嘛!

目前来看,我不认为网民对大企业们搞搞捐款排行榜,产生一点“舆论压力”已经“绑架企业”了,毕竟不是用刀子逼着老总们饿着肚子也要捐钱的。网络也是一种民意,只要没有明确的侵权违法,必要的顺应舆论,对社会总不会有大的害处。而同样捐出一个亿,“老王”哥俩遭到迥异待遇,我们外行看个热闹,内行的企业大亨们还是应该咂摸咂摸“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