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不该被中国人抬为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53:42
梁文道:华盛顿不该被中国人抬为神话2009年09月23日

中新网9月23日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3日刊文说,没有人会怀疑华盛顿的品格。而其在中国被人抬到“异国尧舜”般神活高度,之所以在中国流行那么久,论者往往以其功成身退比对马上治天下的传统。结果往往过分夸大华盛顿的人品,把他变成一个不可以常理度之的“真英雄”,却忽略他有总统不做、有军队统帅不当,偏要回家做农夫的实际理由。

文章摘录如下: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曾经向美国来的画家本杰明·威斯特(Benjamin West)打听:“华盛顿打赢了我们,现在他打算怎么干呢”?后者答道:“喔……听说他将返回他的农庄。”国王大吃一惊,不禁感慨:“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他将是世上最伟大的人”。

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华盛顿主动辞职,解甲归田。后来他当选总统,两届任期之后,坚拒再选,终于回到让他魂萦梦系的农庄。这经历不只是美国的政治图腾,让他们确认自己相信的政治价值,它在中国更是被人抬到了一个“异国尧舜”般的神活高度。清末的小说杂志是启蒙平民的重要工具,其中的《绣像小说》便曾在连载的《泰西历史演义》里加油添醋地写过这个故事。

话说独立战事一毕,众将士要求“论功行赏”,且却拥立华盛顿将军为王,闹得不可开交。华盛顿只好涕泪纵横地劝说大家:“呜呼!我等所以舍一身之幸福生命,出死力而奋斗者,为此无声无臭无影无形之自由耳。今也不胜区区愤激,忍令既得复失,毋乃浅疏太甚!呜呼!诸君休矣,别妻子,离父母,非往日之苦耶?冒锋镝,犯霜露,非往日之苦耶?至今日而已成之局,曾不少自护惜,必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而后快,则神圣之军队,无异自由之公敌矣。”结果,“华盛顿这番言语,说得将士们个个惭愧无他,大家都伏地请罪”。于是一场险要发生的兵变就这样被华盛顿的伟大人格消弭于无形了。

这个神话我们直到今天都还没写完。以书写“美国经验”著称的林达在《如彗星划过夜空》如此形容这一幕:“这时,华盛顿将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要求给大家念一封议员的信。他手持信纸,却读不出来。军官们渐渐静下来,看着他们的统帅在一个口袋里摸摸索索,找他的老花眼镜。他只是轻声地说:‘先生们,请等我戴上眼镜。这么些年,我的头发白了,眼神也不济了’。一瞬间,军官们以满腔怨愤支撑起来的激昂情绪,突然崩溃。现在,将军也老了。他就站在他们面前,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一个塔辛奉的原则祈求自己的部下:不要用武力威胁文官政府的议员。那些从战争开始就跟随华盛顿的军官,突然有人开始失声痛哭”。

然后,林达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评论:“……历史上的许多领袖,几乎是本能的娴熟运用自己声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历史记录中,这是华盛顿将军利用自己的威望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他替新生的美国做出的第一个选择:不要国王的专制,也不要以枪杆子维持的军政权。”

没有人会怀疑华盛顿的品格。只不过后来的史学家要比一般的神话制造者更加关心细节,也更敢于提出一些比较合乎常人理性的判断。比如说华盛顿当年劝服军官那经典的一幕,通俗史传总把他说得神乎其神,如今大部分学者认为,那是他精心安排的演出,从戴眼镜到摸纸条等诸多小动作,莫不在其计划之中。

华盛顿的神话之所以在中国流行了那么久,论者往往以其功成身退的事迹比对马上治天下的传统。结果往往过分夸大了华盛顿的人品,把他变成一个不可以常理度之的“真英雄”,却忽略他有总统不做,有军队统帅不当,偏要回家做农夫的实际理由。( 

京虎子:当一份天下摆在眼前,华盛顿为何没有动心

说到美国,就不能不说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是谁·相信世界上稍稍有点文化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他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任何一个国家总会有第一位国家元首的,华盛顿与众不同的是他自己为自己设定了总统任期,当了两届八年的总统之后,主动下野,开创了废除终身制的先例。

除了为自己设定了任期的限制外,华盛顿还是唯一一位不要薪水的总统,也就是说他为国家服务是白干的,当然公务和生活费用总统用不着自己掏腰包。

1789年9月24日,美国国会为总统制订的年薪标准是25000美金。华盛顿的上一个职务是大陆军总司令,也是干了八年,同样不要薪水。从这一点看,华盛顿是个有钱人,否则即便有觉悟,十几年不要薪水的话,一家老幼的生活就会成问题。如果参观过华盛顿故居的话,第一个印象就是华盛顿不是一般的有钱,起码属于富豪行列。弗农山庄园只是华盛顿家产的一部分,他还拥有包括阿灵顿公墓在内的很多财产。这么富有,区区25000美元自然不会看在眼里。

历届美国总统不乏富豪,除了华盛顿不要钱外,只有两位没有把钱拿回家去。老罗斯福把年薪用于在白宫中招待客人,肯尼迪把年薪捐给了慈善机构,其余总统们都理所当然地拿走了。虽然美国总统的年薪已经涨到40万美金,但对于家资雄厚的布什父子和克林顿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何况计算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之后,华盛顿时代的25000美元等于今天的566000美元,仅从这一点上,华盛顿就显得很高尚。

在如此难得的基础上,华盛顿作为军队司令和缔造者、全美的英雄人物,在能够把美国变为一个王国,自己成为国王的时刻竟然能够服从民选政府,丝毫没有当独裁者或者是强权人物的野心,让今天为了私欲而为所欲为的人们感到无比的羞愧。华盛顿虽然没有成为国王,但他的名字在美国做到了永垂不朽,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会看到用华盛顿来命名的地名、风景和建筑物。

不仅在我们这些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的眼中,华盛顿是非常伟大和不平凡的,即便是在离华盛顿生活的年代不远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华盛顿的所作所为也表现出由衷的尊敬和崇拜。1853年,浙江宁波府和在华传教士为华盛顿纪念碑的建立而赠送了一个石刻。这个石刻被砌于位于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的第十级内壁上,内容摘自徐继畲五年前写的《瀛寰志略》。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駸駸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徐继畲是清朝的一名省部级官员,曾任福建巡抚。在他的眼中,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是上古尧舜一类的人物,由马上夺取天下后居然不传子孙,做到天下为公,而且治国不尚武功,公器付之公论,这是中华文明最高尚的理想,美国不正是几千年来寻找的理想之邦吗·在中国人眼中,这样的人,不是弱智的话,就只能是伟人和圣人了。

有关华盛顿的传记和评论多得数不胜数,这些官方的和半官方的历史书籍在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竖立了另外一座华盛顿纪念碑,华盛顿作为美国开国群雄民主自由信仰和理想的代表人物,成为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无比光鲜的门面。

关于华盛顿不当国王一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不容置疑的历史证据。

1782年5月22日,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收到一封信,写信的是他的一位下属,利维斯-尼古拉上校。尼古拉的这封信写得很诚恳,信中分析了这个新生国家的现状和军队所面临的情况,认为在目前严峻的情况下,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强大的政府就要有个国王。上校代表军中一部分同僚,建议华盛顿来当这个美国国王,他相信全军将士对此会一致支持的。

华盛顿看完信,当天就给尼古拉回信,赞同他关于美国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想法,但认为美国不需要一个国王,希望这个念头从尼古拉脑子里消失。尼古拉接到司令的回信后非常惭愧,之后几天连着给华盛顿写了好几封道歉信。

这件事就是尼古拉事件或者叫尼古拉阴谋,是华盛顿天下为公、不当国王的高尚品德的证据,也是唯一的证据,按史学界的叫法,是孤证。

历史学家对这件事在是否存在并没有什么疑问,尼古拉确实写了这封信,华盛顿的回信也确有其事。这件事也没有做到话不传六耳,军中颇有几位华盛顿的亲信知道这件事。为了避免有阴谋的嫌疑,给尼古拉的回信,华盛顿写了一式两份,一份送给尼古拉,一份留做档案,并请在场的两名副官证明,两份是一模一样的。从尼古拉在接到华盛顿回信之后的反应来看,这件事肯定不是华盛顿指使的。

在主流的历史学家笔下,华盛顿对尼古拉阴谋的反应决定了美国成为美利坚合众国而不是美利坚王国,是美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足以称为美国政治大戏序幕的重要的事件却始终被历史学家们刻意忽视和简化,二百多年间不仅探讨不多,而且渐渐被当成无关紧要的插曲。

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表演,这一幕戏演绎的正是华盛顿这个美国民主的圣人和化身在1782年到1783年间的精彩表演。看完这幕戏,我们就会明白,当一份天下摆在眼前时,华盛顿为什么没有动心。

接到尼古拉的信后,华盛顿对此事的反应非常快,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表明对于华盛顿来说,当国王是根本不予考虑的,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不予考虑有两个可能,

1.不愿意当国王

2.当不成国王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华盛顿不愿意当国王,因为他心中怀有军人为国家效力,怀有民主共和的坚定信念。

这么说境界太高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崇高的人有吗?

有!在美国建国之初,国父中确实有人怀有这种信念的,比如被列为美国革命三父之一的英国人托马斯·佩恩,就是怀着实现民主的理想投身革命的。美国革命成功之后他又跑到法国去参加法国大革命,继续当他的国际主义战士,没料到法国大革命没有美国大革命那么温文尔雅,革命者之间的血腥斗争导致佩恩被关进了巴士底狱,险些上了断头台。

但是华盛顿不是这种人,因为他是已经拥有很大的政治权力的门阀中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会选择现实的。华盛顿的教育程度很低,在美国独立之前,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从中产阶级利用各种办法、不择手段地挤入上层社会,然后享受人上人的生活。这样的人怎么能有这类浪漫的理想?

因此,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在接到尼古拉的“劝进信”之前,华盛顿就毫不犹豫地相信,无论是他还是其他人,都不可能成为国王的。

作为门阀中的一员的华盛顿明白得很,美国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而是门阀们的,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出现国王的。

乔治·华盛顿祖上是英国的绅士,算是上等人了,可是英国开始闹革命后,便家道中落。他曾祖父约翰于1657年移民弗吉尼亚,当起庄园主来。乔治的祖父劳伦斯在1698年去世的时候,儿子奥古斯丁才4岁,继承了1000英亩土地。奥古斯丁成人后和简·巴特尔结婚,主要原因是因为简是个孤儿,名下有640英亩地。两个人成家后不断地买地,奥古斯丁也积极参加本地的政治事务,两人的四个孩子中只有劳伦斯和奥古斯丁长大成人。1729年简去世后,奥古斯丁续娶的玛丽·鲍尔还是孤儿,因此名下的土地很自然归了华盛顿家。两人的六个孩子中有五个长大成人,乔治是其中年龄最大的,生于1732年。靠着婚姻和个人奋斗,华盛顿家的土地有好几千亩了。

华盛顿的两位同父异母哥哥都是回英国受的正规教育,轮到华盛顿时,父亲已死,家道中落,不可能花大钱送他去英国读书。殖民地子弟不去英国的话,可以在本地接受教育。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子弟大多进入本地的威廉·玛丽学院接受教育,但不知道是真的没钱,还是家里过于节省,华盛顿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在家请私人教师教了两三年。和杰斐逊等弗吉尼亚籍国父相比,华盛顿的文化程度也就是小学水平。

华盛顿在政治方面是由一位邻居启蒙的,这位叫乔治·梅森的邻居的学历还不如他,根本就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完全是在自己叔叔的图书馆里自学出来的,但是自学也能成才,梅森是弗吉尼亚公认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大师。这位理论家所倡导的是英国激进的辉格党(Whig)的思想,认为自由与权力不可调和,大肆批评英国政府的腐败和阴谋。这种思想和华盛顿当时的自我感觉不谋而合,让他接受了辉格党的观点。但是独立后,梅森力主限制政府权力,拒绝在宪法上签字,和国父中的大多数人意见相左,也因此和华盛顿绝交。华盛顿在投身独立运动后,就抛弃了梅森的政见,成为强权政府的支持者。

华盛顿虽然出身于富裕之家,经过个人奋斗也成为弗吉尼亚上流社会的一员,但他和那些接受良好教育然后守住万贯家财当律师的国父中的同乡是有明显差别的。

华盛顿在很多场合被称为“国父”,但实际上美国的“国父”是一群人,也就是参加历届大陆会议的成员,华盛顿只是其中之一,因此美国谈“国父”的时候是要用复数的。人一多就有分歧,在讨论开国宪法时,华盛顿是听得多讲的少的人,这不是因为他有城府,而是因为他的水平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