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许知远-图书-卓越亚马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31:05

内容简介

《醒来》描述的年代跨越了一百一十年,从一八九四年夏天开始的甲午战争到眼前仍热情高涨的镀金时代,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模模糊糊的憧憬。它没给出什么值得倾听的结论,却代表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国家的重新认识。他试图用好奇心与探索,来取代长期教条教育所造就的对历史的冷漠感。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壮观的实验场,中国将为未来几代年轻人,提供一个超出想象的广阔舞台。这其中充满粗俗、不安、混乱,也可能激发起参与者身上的好奇心、创造力、对生活更深刻理解。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乌的感慨令我动容:“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整个世界就臣服在罗马 的无可质疑的权威之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多么平庸和冷漠,怎么可能不产生探究的好奇心呢?

作者简介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他出版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新闻业的怀乡病》《中国纪事》等。)

编辑推荐

吴思、吴晓波、梁文道推荐。
  这里有一百年来各种历史人物的梦想和挣扎,还有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我们能看到伸展中的历史洞察,努力拓宽的现实视野,还能发现新一代人的理想和情怀。
                           ——吴思
  这本《醒来》是作者对自己的祖国的一次宏大审视,它出版于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五四运动爆发九十周年之际,正是这位国之青年在思想上的一次贡献。
                           ——吴晓波
  这本书再次证明了许知远的确是今日中国最具宏观视野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渊博的学时,清醒的洞见,全部化成娓娓道来的故事;既是中国重新定义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青年搜寻自我定位的思索历程。
                           ——梁文道

目录


致谢
“醒来”的国家和“醒来”的青年
自序:历史的意识
第一部分 追寻现代中国
 第一章 帝国的崩溃
2月的崩塌
组织的退化
落后于腐败的挽救
 第二章 脆弱的新政
日俄战争之后
紫禁城内的“新政”
不可避免的失败
新力量的崛起
 第三章 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
被遗忘的黄金时代
“被忽略的失败努力”
激进变革的历史性胜利
 第四章 孙中山与蒋介石
最后的孙中山
第一个大总统
不断革命
同父的遗产
1925:苦闷的象征
信仰基督与儒家的蒋介石
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
并非偶然的失败
“台湾式的现代性模式”
 第五章 毛泽东与周恩来
“斗争延续二三百年是可能的”
明星气质的职业革命家
孤立中的和平努力
浪漫主义的贫穷、混乱与傲慢
110年之后
 第六章 邓小平时代
“谁是毛的真正继承人”
复出
重组中的世界
  故事仍在继续
  史景迁眼中的邓小平
第二部分 重新想像中国
 第七章 重新发现中国
“一块看得见的新大陆”
中国世纪正在到来
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
每一代人都迷恋于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市场与技术的革命年代
“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
 第八章 在渐进中变革
讨论的空间越来越大
第四次思想解放运动
走出书斋的改革争论
民主是个好东西
新兴力量的出现
共同推动的力量
发出新芽的传统
 第九章 重建知识分子传统
 费孝通那一代
 大学的幻像
 丢失的传统
  《大公报》的立场
  追求受人尊敬
  责任让位于利润
  不一样的乡愁
  重建知识分子传统
 第十章 众神狂欢的网络纪
我曾是个dot-commer
追求财富的集体行动
泡沫之后的幸存者
 第十一章 镀金年代
脆弱的全球雄心
大师,还是巫医
除了杰克·韦尔奇,你还有别的榜样
商业的崛起社会的发展
现在——让我们停止谈论企业家
转变中的富人角色
转型年代的商业精神
商业革命的意义
清醒地面对现实
让我们谈谈未来
坐标的意义
我们的镀金年代
 第十二章 焦虑的社会
一个备感焦虑、迷惘的社会
压抑的狂欢
  环境与社会的崩溃
 第十三章 变化的三年
2002年:跨越单一思维
重思中国奇迹
2003:中国有几副面孔?
2004: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经济决定一切的年代
越来越大的阶层反差
一切都变得那么碎片化
第三部分 告别历史的假期
 第十四章 中国与日本:并非零和竞争
传统在矛盾中延续
更贴近的参照
150年的比邻竞争
中日都面临观念的变革
已经变化了的日本
“了解那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第十五章 中国与美国:217年的理解
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
幼童的悲剧
“最年轻的列强”
曾经的黄金年代
  “去游行,去签证”
 第十六章 美国传统与我们的世界
 美国的传统
  政治、商业文化的变迁
 我们的世界
 第十七章 真正的国家实力
如何评定国家实力
经济繁荣不能仅依赖外资
为未来做好准备
告别历史的假期
中国的假期有多长
加入全面全球化
 第十八章 尚待成熟的国家
一只老虎引发的联想
可疑的成就
一桩家庭事件
后记:热情的幻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第一部分 追寻现代中国
  第一章 帝国的崩溃
  甲午战争最终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崩溃的临界点,它无情地证明了之前那一代中国精英的努力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它的寿命,而之后,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尽管做出更富变革意义的举措,却最终证明挽救的速度早已追不上衰败的速度。而帝国最后的捍卫者们,也被迫承认,日渐全球化的历史已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步骤、但过分缓慢的改变,他们的命运不再仅仅由自己主宰,而必须与外部世界共同分享,游戏规则改变了。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最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个曾经强有力的组织如何退化及最终死亡。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单纯的历史事件不会重演,但是人们在应对挑战与挫折时的反应,却可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
  2月的崩塌
  2005年2月12日,我在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参观那些被打捞上来的北洋海军的船舰的碎片。这一天距离北洋水师彻底崩溃正好110年,110年前这一天的凌晨,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身亡,宣告了持续7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两个月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它包括巨额的赔款与台湾岛的被割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页。
  关于这场战争的反思仍在继续,历史细节被更多地挖掘出来。但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战争失败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于日本人的野蛮与清政府的无能,似乎只要替换了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用修建颐和园的经费购买炮舰,以更严明的纪律训练军队,就可能战胜日本。
  关于军事上的讨论我们暂且搁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甲午战争发生前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一个重新复兴的时期。一代新政治人物已经兴起,他们引入西方观念、技术,挖掘人才,不管从道德还是见识方面,都为官僚系统注入生机;在外交上,总理衙门的引入让中国逐渐更专业化地与外国人打交道,并赢得了某种尊敬;军事上,更多的现代装备被引入;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开始着手建立现代工业;新思想也开始被引入……在很多方面,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就像是日本人差不多同时开始的明治维新一样,似乎标志着一个古老文明面对现代挑战的应变。
  但甲午战争却宣告了中国的这种变革的彻底破产。尽管同为专制政体,但中国的改变比日本不彻底得多。尽管在才智上,李鸿章一代人绝不逊色于伊滕博文一代,但中国的变革从未能触及更深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它试图将一个近代国家的模型,生生嫁接于已经僵化的儒家社会之上。在接受了技术创新之后,中
……[看更多书摘]

卓越亚马逊服务承诺

品质保证:
卓越亚马逊向您保证所售图书音像软件游戏产品为合法出版单位出版,并可提供正规发票,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卓越亚马逊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配送费优惠,请您放心购买!

售后服务:
卓越亚马逊目前支持全国近600个城市货到付款,请您务必在收到商品时验货。如有问题,请根据帮助中心的“退换货/补发货/错货”等相关政策办理,卓越亚马逊客服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购买了

·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插图珍藏版)(卓越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揭开历史背后令人震惊的真相《非常道》49年前的合集)
·思想的历险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上的生存游戏(最新修订版)(吴思 著)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

用户评论(共27篇评论)

27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0)
  • 4 颗星:
  • (6)
  • 3 颗星:
  • (6)
  • 2 颗星:
  • (3)
  • 1 颗星:
  • (2)
  • 用户平均打分
    (27篇用户评论)

    我要写评论

    最新的评论

    醒来评论 2009-07-31 18:47:13 xuxian.hai 为此商品评分: 写的不错啊 保留许知远一贯的叙述风格!回应(0) 0/0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这条评论对您有用 没用 [显示更多新评论]

    最有用的评论

    思考中的中国人2009-04-07 16:23:02 空马车为此商品评分: 按照作者以往的行文风格,应该是我比较喜欢的。
    我知道作者一直是在冷静的思考祖国的命运,是冷静的、带着悲苦的使命感、追逐更宽广的人性和现代的文明,为我们掀起一个认真思考的思潮。相较于《中国不高兴》,也许我们都需要向作者这样的冷静思考来完成自己、祖国的使命而不是盲目的自大,或者阿Q般自我陶醉一番。回应(0) 3/5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这条评论对您有用 没用 年轻有为2009-04-15 18:50:58 周立峰为此商品评分: 作者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真是佩服!
    听说作者是孔庆东的学生、余杰的师兄弟,怪不得有些许本事!赞回应(0) 2/4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这条评论对您有用 没用 小众2009-04-03 21:30:18 小兽为此商品评分: 有些好书是小众的……回应(0) 2/4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这条评论对您有用 没用 作者!你到底想说什么?2009-07-13 13:45:16 tennyni为此商品评分: 或许有些书真的小众,而我属于那大众的一群。
    个人觉得此书不佳,通篇的流水账,没有中心要论,想到哪儿写哪儿,乱七八糟,沥沥拉拉,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大量摘用国内外文刊的章句或名人学者的表述,但又不知道引用它们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论点。
    读了全书三分之二,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回应(2) 2/4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这条评论对您有用 没用 很好2009-05-12 15:35:35 单页为此商品评分: 了解历史很有用的书,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