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宝石---「藏书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05:40

什么是藏书票?
藏书票,顾名思义,就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是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贴在书籍扉页上。它是版画的一种,可以说是一种精巧的袖珍版画,有“纸上宝石”、“版面珍珠”之誉。当你买到一本心爱的新书,在扉页上贴 上一枚精美的小小藏书票,往往会使书本立即增光生辉,倍觉珍贵,从而 增添你读书的兴味和爱书的情趣。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一般是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字)。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一般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
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原因是,藏书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的特质,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小小票面不仅可以传递某种思想,还适应各种画种和制作方法,变化无穷,趣味无限。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有藏书票,由藏书票而衍生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并培育出一支收藏爱好者队伍,终成大气候。
一种情托起了藏书票,这种情就是人类对知识的崇拜和对书籍的热爱。

「藏书票」之由来及用途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至20世纪繁盛以来,藏书票目前已逐步扩展到亚洲、北美洲等地区。欧洲最早的藏书票是用木板刻制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版画家都参与过藏书票的设计、创作。藏书票与版画艺术是共同发展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版画创作的一个分支。
藏书票大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传入我国,从三十年代初中期开始,我国有许多版画家投身于藏书票的创作。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藏书票,是1913年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封面所贴的“关祖章藏书”藏书票。藏书票与邮票类似,尺幅不大,从诞生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
藏书票是供藏书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通常藏书票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最早的一张藏书票是1470年由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的,署名勒戈尔(Lgler),由一款画有刺猬衔着野花脚踩落叶的木刻画构成。
不过类似这种图画构成的藏书票,在早期是极为罕见的。一直到17世纪末期,藏书票多以表示贵族身份的纹章作为图案。由于当时只有贵族或修道院才收藏得起书籍,纹章藏书票往往象征权势和地位,并不流行。如17世纪中叶,英王查理二世的藏书票,以两头狮子捧一面盾牌的王室纹章为图款,是典型的纹章藏书票。

藏书票的种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书票,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一类是画家一幅一幅绘制而成的,这类书票并不多见。另一类是由版画家制作的,此类最多。版种则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的版材有麻胶、石膏、塑料等,但以木版最大量、最普遍。凹版最理想的版材是铜版,但也有锌版、铅版等。平版的版材是石版。漏版,又称孔版、丝网版。而在这四大类型中,制作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国际书票联盟已发布了20余种通用编号,用以区别和规范书票制作的版种和技法。
但由于版画制作之技法日趋多样,许多版种和技法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代号。如拓彩版、吹塑版等等。上述两类,都是书票原作,比较珍贵。只是手绘者,生产不易,难免行之不远;而以版画拓印者,数量大增,甚至被视为正宗,书票也因之而有过“版画藏书票”之专称。
如果我们将第一类称为“手绘藏书票”,将第二类称为“版画藏书票”,那么第三类便是可以大量印制的复制品,似可称之为“通用藏书票”或“复制藏书票”。这类书票在我国尚属罕见,但在国外,都已上市销售了。这类书票因为不是专用,所以不标明票主,但在票面上应留有一定的空白,作为书主签名的地方。有的还像邮票一样,打上齿孔,背面有胶,只要买来随手撕下一张,贴在书的扉页中,签个名或者盖个章就完事了。
第四类藏书票,则是“电脑藏书票”了。它可以大量生产,方兴未艾。这后两类书票均与现代科技联姻,为藏书票的广泛普及走入千家万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藏书票一般的规格、格式和用法
一、藏书票应有票主姓氏或斋名,中英文都可以使用,拉丁文EXLIBRIS(某人的藏本或某人书斋的书)是藏书票的国际藏书符号。
二、藏书票尺寸应在12—17平方厘米以内。
三、藏书票不需要专门标题,但必须有作者签名、年份,位置在画面下方右端;印数:如1/10、2/10……写在画面下方左端;版式代号:如C3、C5,写在画面中间位置。
四、藏书票画面四周留有一定纸边,不可沿画边裁切或切入画面。
五、国际藏书票联合会简称FISAE。
六、贴在书皮或扉页上。 藏书票的贴附位置,大都是贴在封面的里页正中,但也有贴在角上的。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与制作其他版画作品一样,藏书票的制作方法也有很多种。
1、水印木。以木板做材料,通过画、刻、印来体现木质和刀法所体现出的感觉。有一种简洁、滋润、明快的艺术韵味。
2、铜版画。铜版画与套色木刻一样,都是依据所设计的画稿以色块分制成几块版,然后套印完成。金属版虽也有雕刻,但现多以化学腐蚀法制作。此画面细致柔和,常给人一种精美的流的感觉。
3、纸版画。纸版制作也许是最简单易行的一种方式了。它不像铜版画、木版画那样繁琐,且不用任何印刷机器便可印刷。它可利用不同的纸质创作出比较自然、朴实具有独特味的画面。
4、丝网版画。丝网版画是一种以印制作为主体的新兴版画画种,是一门以色彩塑造形象的现代绘画艺术。所以丝网版制作的藏书票在色彩上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制作藏书票的技法还有许多,如黑白木刻技法、套色木刻技法、石版画技法、印技法、剪纸技法、石刻技法等等,近年来又出现了蜡染和电脑制作新技法。藏书票对套色有要求,如整套前后须一致,切忌同一藏书票中套色与黑白混合兼有。
藏书票的印量一般标在藏书票的下角,如8/40代表此枚藏书票的总印制量是40枚,这是40枚中的第8枚。有些藏书票没有标明印量,但收藏者可以从该藏书票的制作技法、所属种类、画家制作量的习惯等方面来研究出其印量。如纸版画技法的藏书票,由于纸版浸水和油墨后容易腐蚀,一般只能印制10多枚,最多20枚,所以纸版画技法制作藏书票的印制量都不会超过30枚。
藏书票的制作规则
所谓藏书票,普通的纸形大部分是二寸多阔,三寸多长的长方形,但也有用圆的、正方的或三角形。如邮票不一定是长方形的一样。制版大都用铜版或锌版,从前是用蚀雕,最适宜的是用木刻。一般是白纸黑印,但也可用彩色纸或套印二三度色的。纸质要比较软和,以便贴到画上不致脱落。
和印章一样,一颗名手镌刻的印章,用着精良的印泥,钤到书上能在纸上活跃,能增加书的身份;同样,一张图案高雅的藏书票贴到书页上也能显出相衬的光辉。反之,一张构图庸俗,印刷恶劣的藏书票不仅使一册干净的书籍有西子蒙不洁之感,而且更暴露了主人对于艺术趣味的低级。因此,一张藏书票的图案、色彩和姓名的配置,是整个藏书票的灵魂所系。
一般的藏书票所用的图案大都是时计,灯火、枭鸟、女性人体、骷髅等,或表示智慧和时间的种种象征的图像,但也有将自己的画像,或者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书名,或者书斋的景象,以及自己所特别爱好的物件,构作图案来应用的。至于最近,藏书票图案材料的运用正和他构图的发展一格,已经到了极端自由发展的地步。一切新奇的构图,一切新的物件如飞机大炮等等也都运用来了。

如何识别藏书票的原作
1996年8月有2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在捷克举行的国际书票联合会FISAE 代表会议,对“关于真伪藏书票的讨论”规定每张藏书票必须包括拉丁文“EXLIBRIS”各国公认的藏书票标记字样,允许使用各国的文字连同所有者票主 的名字,包括活着的人或机构、图书馆及充分的文字说明。因此有无EXLIBRIS字样和持有者票主 姓名,是识别真伪藏书票的标准。
另外早在1958年国际藏书票协会联合会对藏书票制作技法,已规定必须在票面标注版式代号,在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和交流中,作者有义务在完成制作后,用铅笔按顺序从左到右写下版式代号、印数、作者签名、创作年代。认真负责的书票作家会一丝不苟地完成签名的全过程,同时挑出印制有误、套色不准的书票销毁。
版画技法主要分凸版、凹版、平版、孔版,从书票的背面看一定能看清藏书票在印制过程中所留下的版痕印迹。我国的书票作家喜欢采用木刻凸版 技法,能看到用刻刀柄或使用木磨拓所留有的擦痕,木版水印更能分辨版纹和墨色,渗透晕化的水印痕。凹版能明显地看到印版周边所留下的压印版痕,而石版平版 即可从票面的正面从细腻的微粒、轻松的笔触中体会到原作的精神,孔版 又称丝网版,可从套色厚重或渐变的表现技法中识别。藏书票作品虽幅面很小,书票作家在创作的选题、刻版、用纸,直到最后的印制、签名都极其认真,力求保持书票原作的完美。
藏书票印制品的作用在宣传、普及藏书票知识,通过成千上万张的印刷,形象地鼓励读者使用藏书票这一艺术形式,在国内外都有这样的事例。藏书票印刷宣传品一般票面没有票主的姓名,没有版式代号和作者的签名。
经验丰富的藏书票收藏家在选择藏书票原作时注重印数和作者的签名,还会注意到设计的内容、制作技巧和艺术特色、拓印的精美程度以及纸张的质量和颜料对收藏有否影响等比较专业的问题。不会购买那些使用劣质油性颜料和印在过滤纸、铜版纸上的藏书票。

如何收集和保管藏书票
在收藏的方法上,通常的做法是:先按照一定的专题要求,例如是以按照国家还是以按照人物等,把藏书票分类,然后粘在洁净的单色纸上,放到盒子里。藏书票最佳的收藏方法就是交换,我国目前藏书票的收藏和交换办法主要有:
1.两年一次的全国藏书票展览会。在会场上可以订购自己所喜欢的作品。藏书票不同于邮票,没有票面值,作品由展览会定价。
2.向版画家直接订购,或由藏书票组织介绍向版画家订购。
3.向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函购。
4.在专营藏书票艺术品的商场购买。
5.以自己多余的藏书票与他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的品种。
多数人采用和实际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即将刻有自己名氏或书斋名的书票粘贴在自己的藏书上。一般贴在扉页中间或书角上部,并放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以保护面。
国外的一些收藏家用单页卡纸制成活页本,将书票的上角粘少量两面胶贴好,下段记录有关文字,包括书票的作者、票主的姓名、技法创作年代等等。也有挖框、折叠嵌入书票再叠放在纸盒中的。中国画的装裱绝对不能用,它会损害和掩盖原作背面的印痕,裱过的书票不能交换或参加展览。藏书票要避免阳光直射,防灰尘、油污,防潮、防虫蛀,力求确保原作免受损伤。积累多了可采用国内、国外、作家、技法等方法分类。
藏书票的特点
李桦先生说“我们创作的藏书票,便须刻上藏书者的姓名(别号或斋号)及藏书的年份。按作者的兴趣,还可刻上书的编号、类别、卷书及特点等。至于所选用的题材是无限制的,以装饰为主,也可用以表达藏书者的思想、兴趣和含有一定寓意的事物。”沈泓总结出藏书票具有以下六要素,即它的基本特点:
1、版画是藏书票的载体。
尽管国外还有手绘藏书票,并且现在已经流传到中国,还有其他绘画形式也应用到藏书票中,包括现在还出现了电脑藏书票。作为一个收藏者切记,版画是藏书票的载体。也就是说,只有版画原作的藏书票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2、“EX-LIBRIS”是藏书票的名字
这一名字全球通用。按照国际藏书票参展要求,藏书票必须标明“EX-LIBRIS”一词,才能被认可参展。而在中国,藏书票除了有“EX-LIBRIS”,大多数还有中文“××书票”、“××藏书”、“××书”、“××藏”等字样。
3、签名是藏书票的保真证明
藏书票的下面都有藏书票作者的亲笔签名,签名是铅笔签写的,此外还有作者同时用铅笔标写的制版标号、印量、制作年月日,有的仅有签名和制作年份。
4、美感是藏书票的魅力
藏书票首先是艺术品,艺术品必须有图案、纹饰、或写实、或抽象,必须给人以美感。
5、藏书票是票主的“身份证”
藏书票必须有票主(即书的主人)的姓名,别号或书斋。
6、小巧玲珑是藏书票的本色
之所以称藏书票是“纸上宝石”、“版画珍珠”和“纸上蝴蝶”,是因为藏书票本色的小巧玲珑。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藏书票的大型化,直至比书还大,这种藏书票已经丧失了藏书票承德本色。我们应该限制这种求大的趋势,首先在收藏界杜绝收藏它,有助于使它回归本色。

藏书票在中国传播
至于国人何时开始使用藏书票,至今未有明确的说法。不过较早的有留美学生关祖章的书票,画面是一位古代书生在书房搜寻图书,满地都是线装书,还有宝剑等饰物,颇有古风,上署“关祖章藏书”五个字,大约是1914年前后制作的。另有戏剧家宋春舫使用的藏书票,标示有“褐木庐”书斋名,也带传统文人的情味,估计是本世纪初制作的。二、三十年代使用藏书票的作家艺术家不少,如叶灵凤、郁达夫、李桦、唐英伟等等,都制作过许多风格独特的藏书票。不过,在中国,藏书票一直都只是文人自娱的玩意儿,较少流传。直到近年,才陆续有一些刊物零星介绍过藏书票知识,并出版过一、二种有关藏书票的集子。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
国家图书馆从馆藏图书中发现一枚迄今所知最早的中国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这枚书票贴在1910年出版的《京张路工摄影》集中,画面为一古代书生在满室书卷中夜读的情景,具浓厚的书香之气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是一枚构思巧妙与藏书主题紧扣和契合的书票。图画工致精美,上方“关祖章藏书”五字,秀逸刚劲。同样的“关祖章藏书票”还出现在1913年出版的一本《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为台湾出版人吴兴文发现并收藏。关祖章为广西赴美留学人士,归国后曾在交通部任职,他热爱西方文化并制作这枚藏书票供自己使用。据分析,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制作和使用藏书票的人。
●中国最早的文学人藏书票———叶灵凤“凤凰”票。
这枚书票是30年代上海的著名作家叶灵凤1933年亲手绘稿刻印的。他思想进步,和郁达夫积极推介西方文化包括藏书票,并亲手制作了这枚书票,印出后,他寄赠书票给日本友人太田临一郎。后来李桦、赖少其等一些青年木刻家积极制作藏书票,不能说没有受到叶灵凤等人的影响。这枚书票有史料和艺术双重价值。
●最早由外国人在中国制作的藏书票———“饮水思源”藏书票。
这枚书票是民国时期金陵大学西文教授裴德安氏1928年制作的,画面上一位僧人在专心致志抄写经卷。图案古朴自然,气氛肃穆,人物形像栩栩如生。据发现者和收藏者贾俊学介绍,这枚书票是他淘书所得,已发旧褪色,经由中国藏书票艺委会主任、著名版画家梁栋先生鉴定确认为套色版。这枚书票晚于“关祖章藏书票”,早于叶灵凤的“凤凰票”和李桦的书票,弥足珍贵。
●中国的抗战藏书票———“罗工柳藏书票”。
这枚藏书票是中央美院教授、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版画家罗工柳先生的作品,是木刻画:两个八路军战士的头像、一面红旗和一把横置的木刻刀,组成了一个极其简洁凝炼的画面,表现了抗战历史中八路军的风采,是一枚珍贵的革命题材藏书票。据《中国藏书票史话》一书著者李允经介绍,罗工柳说这枚书票当时印出贴在本子上保存至今。在三四十年代革命阵营中极少有人搞藏书票的情况下,这枚书票显得格外珍贵,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史价值。
●台湾土产珍品———“狮首图腾”藏书票。
“狮子衔剑”是台湾民间的图腾吉祥图案,从30年代起,它被藏书票作家巧妙引用到创作中。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日籍作家西川满醉心台湾风土民情,请日本著名版画家宫田弥太朗创作的一枚“狮子衔剑”藏书票,以木刻水印出来,贴在“妈祖祭”诗集创刊号上轰动一时,这是台湾岛上最早诞生的藏书票。不久又有西川满的台湾友人、诗人杨炽昌根据民宅狮首图腾制作的一枚“剑狮”藏书票问世,也被人们视为珍爱而争相索求。这两枚藏书票印数极少,作为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的书票相当珍贵。
1984年“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藏书票艺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并走向国际。20年来,广大的中国藏书票艺术家创作了无数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曾举办了十一届全国藏书票展览会,参加了十届国际藏书票艺术双年展。曾在第28届国际藏书票艺术双年展(2000美国波士顿)上创下了参展作品数量占1/4,参展艺术家人数占1/3的空前纪录。且于2004年7月,在第30届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大会(2004奥地利韦尔斯)上,成功的赢得了第32届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大会暨国际藏书票艺术双年展(2008中国北京)主办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