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金斯基电影——苔丝 Tess(1979)--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5:11:11
 因了年少无知,少年时代的我曾经借阅过《德伯家的苔丝》一书,托马斯.哈代的语言生涩难懂,草草看过之后就放在一边,直到今天才一窥全豹。如果电影只是让我们认识到小说的伟大,这也委实可悲。不过罗曼.波兰斯基身为著名导演也自有不俗表现,加上金斯基惊世骇俗的美貌自有震撼人心之处。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乡村生活有一自然呈现,舞蹈,收割,劳作,乡村酒吧,铁路交通凡此种种真是影像之美,不过仅仅只是记录本身还不足以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现实生活的复杂纷纭需要在电影中有高度技巧的呈现,戏剧已经发展出一整套重整生活的方式,电影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发展出自己的技巧,而不能照搬戏剧。很遗憾在170多分钟的片长中导演本来可以有足够的空间从容调度,将小说有一完 美的呈现,然而遗憾的是,在一些天才激情的片断闪现之后,电影依靠戏剧式的表现才得以推进,最明显不过的是安吉尔对苔丝态度变化一场,只能用舞台化来形容。之前的那个健康,活泼充满朝气和理想的青年,突然就变得非常的庸俗、虚伪、冷酷。影片对于这种变化没有任何铺垫和交代,就直接进入将苔丝姑娘再度抛入命运深渊的致命对话,而且这种对话也非常的舞台化。人物性格的塑造需要在影片内部获得动力和解释,而不是照搬小说情节。导演无力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予以视觉上的刻划在此暴露无遗。而安吉尔的突然再次出场,也无任何情节上的内在逻辑,导演只能将其处理成一个身染沉疴的游子漂泊归来,制造一种虚妄的张力来支撑叙事,而同时对其幡然悔悟的过程毫无交代。可以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强很多,而最后的结尾借助英国史前的著名遗迹和旭日初生的意象更是完全丧失影像的所指,尤其失败。电影永远是自足的,自成意义的,所有引入电影当中的影像立即就成为电影自身的元素只有和整部影片有机结合才是成功的。苔丝姑娘自知无法逃脱命运的劫难,自知无所依傍,在亘古的荒原上酣睡,宛如睡在历史的怀抱中,这也不乏诗意,肯定有人会高声喝彩,然而我不得不说,这是导演在影像处理上的败笔。

   波兰斯基终究不是大师,尽管他的《水中刀》,《苦月亮》广为人知。真正成就这部电影的是哈代的小说和金斯基的表演。

   苔丝姑娘的眼睛,那么纯洁、清澈而又深感绝望恐惧,深深的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