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有介无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0:11:10
商务有介无界
郝峥嵘 汪蔚 姜洋 郭莹
  世界已经越来越平坦,
  从快马送信到邮局,再到手机、E-mail,
  沟通无处不在。
  商务也变得越来越愉快,
  从拨算盘跑银行,再到移动支付、无线应用,
  商业介质无处不在。
  移动商务,正在成为商务领域最时髦的名词。
  移动,意味着比对手更快的响应,
  比同行更迅速的决策。
  无论是几年前兴起的无线支付,
  还是简单的移动办公,
  或者深入到企业骨髓里的移动企业级应用,
  他们知道
  OA:随时随地找到你
  实 例
  7点,啤酒厂销售总监老杜接到公司短信,通知他9点半在会议室开会,并要对上月公司销售情况做一简要汇报。这是由公司信息中心系统群发的一条短信通知,在老杜接到这条短信的同时,还有其他八位要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也收到同样内容的短信。“短信替代秘书成了我的日程指导。”老杜心里想。实际上,这就是移动商务在办公领域的典型应用——无线OA。
  机 遇
  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使得信息处理与传递突破了时间及地域的局限,无线办公成为可能。这不仅催生了一个上百亿元的巨大市场,同时也赋予我国政府和企业一把管理的利器。
  目前已有不少省市政府都在利用手机短信、无线上网等方式来实现部门移动办公、公务员即时沟通等传统电子政务无法实现的任务。像杭州设立的市长热线短信平台,让杭州市民遇到难题除了打市长热线之外,还可以马上发送手机短信到“12345”市长公开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向市长反映,避免了以往市长热线拨打难的问题;大连市政府目前正在使用政府内部移动办公系统,通过政府短信服务平台,公务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与手机短信联动,一旦收到邮件,就会得到手机短信通知,并且知道是谁所发,以便及时回复。
  毫无疑问,无线OA潜力巨大。有学者预言:“未来全球信息化经济将建立于全球电脑网络及网络基础上的移动商务之上。”企业应用将成为无线OA乃至移动商务发展的中心和热点。无线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和其他的企业应用将使得企业不论在收入和办公效率方面都获益匪浅。虽然对消费者来说,他们主要使用移动终端获取电子邮件、股票行情、天气、旅行路线和航班时刻等信息,这些服务并不代表直接的商业机会,但在电子商务的引导下,这些业务将有助于构建客户关系,并且为企业创造间接的商业机会。技术上,无线OA的终端也将进一步走向便携、小巧、多形态和强计算能力,手机就是未来无线OA终端的一个雏形。但不会出现某种终端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而一统天下的格局。因为这样做不但会增加终端的体积、重量,还将增加生产的成本,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接受。
  挑 战
  对于政务或商务活动,安全保障首当其冲。利用cookies或其他技术手段,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无线服务提供商可轻易地收集用户的各种资料,如经常浏览哪类网站,甚至敏感的个人信息等等。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其次是身份识别,即电子签名问题。该怎样从技术上保证相关的信息、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截获和冒名顶替?这些都是无线OA未来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另外,就我国目前而言,无线OA的应用对于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业仍然是相当高端的。无线OA乃至移动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意识的问题,支撑其产业链正常运行的大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无线OA的应用首先要在技术上保证安全,其次才是考虑降低信息成本,而目前它还尚未完全标准化、法律化。
  支付:想买就买
  实 例
  11点,会议还在进行中,老杜接到一个短信,上海一家新开张的全球连锁大超市通知他,想谈一下啤酒上架的事情。这个超市对于老杜来说,是下个月销售的重点,这一季度能否完成任务,是否能在这个超市上架很关键。老杜决定马上去上海。可是怎么订机票呢?公司负责订票的行政人员出差,时间紧急也没有办法联系订票点,更没有时间等他们送票。
  老杜想起了前几天开通的手机支付功能,购物品清单上有订票这一项。于是,他赶紧查询一下,发现下午14:00有到上海的机票,当即使用手机支付买下。
  机 遇
  其实,手机支付除了为繁忙的商务人士节约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早在2000年,广东移动与中国银联就曾经联合推出手机的小额支付业务。按照当时的资料显示,小额支付包括信息类和支付类两类业务,前者主要是用户银行卡余额查询、银行卡账户变化短信通知、对账通知、到账通知、话费查询等,后者主要是公共事业费用的缴纳、话费缴纳、手机购买各种卡(手机缴费卡、游戏卡等)、彩票投注、手机投保、网上购物等。
  这几年间,陆续有一些地方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各种手机支付。可是,几年下来,使用移动支付的可缴费项目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现在,使用移动支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购买各种卡,比如手机充值卡、IP电话卡、游戏点卡等,而日常生活的消费,比如缴纳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费等并没有被看好。尽管手机用户持续增加,使用手机支付的人群并没有如想象中的大幅增加。与电信增值业务强劲增长势头相比,手机支付可谓步履蹒跚。
  与国内情况刚好相反,在欧美及日本、韩国,手机支付被广泛应用,被称为“移动零钱包”,支付范围包罗万象,从停车费、各种门球票,到在麦当劳就餐,从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去超市买杂志。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小额消费,基本上可以一部手机全部搞定。
  挑 战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手机支付能否应用得好,关键一个因素是其应用的广度。如果手机支付只能购买有限的物品,并不能帮助人们摆脱随身携带钱包的麻烦,难以得到用户的青睐。而扩大手机支付的应用广度,需要金融机构、商家、收费单位的支持,而不能只是运营商一头热。
  手机支付涉及到运营商、银行、收款单位这几个方面,运营商是最积极的。他们已经在增值业务中体验到成功,正在寻找下一个盈利方向,手机支付有幸成为候选方案。而银行把竞争重点放在信用卡等银行卡业务,对手机支付的热情不高。在运营商的推动下,一些银行勉强开通了相关业务。
  收款单位条件的制约,也是决定手机支付能否大面积应用的重要因素。各种卡的收费单位要么是电信运营商,要么是新兴的互联网运营商,他们正希望借各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摆脱传统渠道的束缚,因而对手机支付热情很高。其他收费单位就难说了。对于遍布中国城乡的大小商店来说,现金交易依然是主流,银行卡的应用也是磕磕碰碰,手机支付被看作更难应用的复杂事物。对于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运营单位来说,寻找更方便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一直都是一个梦想。但是,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外,一般单位的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对手机支付可谓有心无力。
  安全也是手机支付的软肋。目前国内手机支付主要还是使用短信方式,实时性和数据完整性无法保证。在没有加密的情况下支付密码等容易被破译。当然,手机支付还可基于WAP等技术,此类手机支付相对比较安全,但手机必须换卡,而且目前大部分手机不支持WAP功能,因此用户对手机支付的接受程度很低。
  移动商务的生态圈
  15年前,郑州二七广场有一个大厦,大厦的霓虹灯闪现的就是“办公自动化”、“传真机、复印机”等字样广告。那时候我对什么是办公自动化还迷迷糊糊。
  今天,别说传真机,连E-mail、MSN都成了日常办公的家常便饭。报社还时不时群发一些短信,通知最新的会议、报社变化等,实在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如果说当年的办公自动化只是简单地买卖所谓的产品的话,那现在的移动商务则是全套的解决方案。就一个简单的群发短信,也有很多厂商能提供服务,其中有ICP,有移动运营商,如果再和企业级信息化产品再挂上钩,那就更多了。而且,现在这些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也在不断变迁,有传统企业走向移动的——比如用友、金蝶、浪潮,也有ISP转向移动商务的,比如易美软通。他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可以说,移动商务与当年办公自动化相比,其生态圈有共通之处——只一个用户用了传真机,其他用户都没有,那也没任何意义。但是融入生态圈的乙方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虽然移动介质——手机或PDA等专用设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但简单的设备制造商已经不再重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除了传统企业外,电信运营商也介入进来,成为生态圈中的一环——所谓的商务领航本身就提供移动OA的服务。再加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这个圈子已经成为豪门的游戏。有界的商务动作,最终给大家带来的是无界的商务活动。
  企业级应用:管理到末梢
  实 例
  17点。出差对于老杜来说,是典型的分身乏术。
  老杜是销售总监,因此,他需要实时掌握企业的销售和库存情况。现在,人虽然已经在上海了,但经常有报急电话打过来,什么大连华润超市缺货了,是不是就近把抚顺的货调过去,但是抚顺货也不多,搞不好结果是拆东墙补西墙等等。
  以前老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火急火燎,得匆匆打电话给各地销售员们了解库存和账款。销售员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经常在外头跑业务,要了解销售数据,需要打电话给负责的超市。之后,将各个超市的销售状况汇总到ERP系统中,相关人员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再反馈到总部,少则半天,多则几天。
  从去年开始,老杜所在的啤酒厂上了一套移动商务系统,将移动通信技术与ERP系统对接。老杜拿起他的智能手机,先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入系统,然后,查询最新的销售量、销售收入、库存等等。销售人员只需要用手机将销售订单上报,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汇总和整理实时销售数据。而主管们通过手机就可以自动获知准确的销量。
  机 遇
  企业端的移动商务应用不止能随时掌控企业生产及销售这一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开始通过移动商务实现客户沟通。移动商务其实也是企业不断加强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在大型企业尤其是金融服务行业中,移动商务更是得到广泛应用。银行和证券、期货交易业务中,交易价格以及买卖信息变化极为迅速、频繁,利用手机等手持通信终端输入信息,再迅速传递到计算机、报价服务系统和交易大厅的显示系统,管理员、经纪人和交易者可以迅速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和交易,避免了因时间延误而造成损失。
  这就是移动技术和ERP、CRM等管理软件的结合。对中国的企业管理软件用户来说,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就能运行ERP、CRM,正在从设想变为现实。
  原本不相关的ERP、CRM和移动商务,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呈现出融合趋势,随着一些管理软件厂商移动商务产品的先后上市,移动商务开始成为新的盈利方向。用友于2005年8月就推出了其整合ERP系统、融合移动通讯和网络等多种技术的UFmobile 1.0(移动商务)系列产品,主要着眼点就是企业用户的移动增值应用和服务。
  2005年12月,浪潮宣布ERP企业级移动商务平台在天士力集团、张裕葡萄酒等企业取得成功应用。金蝶也在广东发布了金蝶移动HR和易拉宝移动商务通讯平台两种移动商务产品。
  移动商务受到如此关注是有理由的。中国的手机保有量已经达到4亿部,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为移动商务提供了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平台和技术手段,同时3G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移动通信产业链资源的丰富和整合,催生出各种可行的移动商务模式。所以有的专家大胆预测,在中国,移动商务未来五年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将达40.7%。
  挑 战
  然而,移动商务说起来远比做起来更美,有一些缺陷是企业端移动商务难以绕开的门槛。
  首先,数据分析表明,有近一半的用户偶尔手机上网。而在经常上网的那部分用户中,42%认为手机上网内容单调,39.1%认为操作不方便,30.4%认为速度慢。到目前为止,在移动商务方面很多用的都还是短信。只有把移动商务上升到一个群体,企业把客户端的ERP等大多数功能转移到手机或PDA上,移动商务才有迅速发展的契机。
  其次,真正的移动商务必须与企业业务联系起来,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如果一个企业的移动商务系统只能群发短信,简单查询库存,那么这些应用就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阻碍移动商务发展。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美虹看来,移动商务的用户需求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平时相关联的运营商、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等因素都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移动商务的大规模应用,另外对软件厂商来说,也必须解决界面问题、操作问题和费用问题。
  因此,虽然ERP、CRM等和移动商务融合作为一种趋势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但是用户的需求并不是特别的旺盛,只能属于一种企业管理的补充和增值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商务的大规模应用还没有真正到来,它还正在从起步阶段迈向发展阶段。